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适应竞争的学习生活
16413900000011

第11章 拓展生命的宽度(1)

——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能力和动力。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发明、新知识的出现,都是创造力的根本体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由没有创造性的人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随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无论在学生时代如何勤奋、努力,学到如何多的知识,也不可能跟上知识本身更新、增长的速度。因此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智力,善于不断更新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善于吸取新知识,善于创造性地学习、工作,将是未来人类的基本要求。作为新世纪主人的青少年学生,从现在就开始培养创造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开拓创新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勇于追求,善于创造

一、勇于追求

(一)什么是求知欲

创造始于欲求。有什么样的欲求,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有积极的学习探索活动,才会有创造性的学习。

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曾料想到的现象感到好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

这“热爱”、“追求”、“好奇”、“探求”,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也是探索科学秘密的钥匙。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就是由于对狗流唾液感到好奇,经过实验、经过探求,发现了条件反射的秘密;牛顿对苹果落地感到好奇,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水沸腾时壶盖跳动的现象感到惊奇,发现了蒸汽的能量,继而发明了蒸汽机。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好奇”时,在情感上点燃了对这个问题究根追底的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知识与求知欲相比,求知欲显得更重要、更宝贵。陈景润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既没有替他解开“哥德巴赫猜想”这个谜,也没有授予解开这个谜的办法,他只是用两百年前提出的科学悬案,点燃了陈景润的求知欲望,正是在这一求知欲的推动下,陈景润成了知名的数学家,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二)怎样激发求知欲

求知欲,当我们还是婴儿时,就已经开始萌发了。婴儿醒来时,不断地观察周围的世界,聆听各种音响,他们爱看鲜艳的色彩和活动的东西,有时感到好奇,有时感到愉快。他们喜欢投掷物体,撕扯纸张,甚至用舌头舔舔,来探索事物的特性和秘密。求知欲能激起他们去探索、去发现身边的世界,使他们知道哪些东西是坚硬的,哪些是柔软的,哪些是可以移动的,使他们知道物体总是向下坠落的,水是具有流动的特点的,使他们得到了适应环境所必须的知识。

随着儿童的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们好奇的对象除了逐渐地深入以外,还不断地在转移。到了少年时期,学生们还喜欢钻研问题和热衷于争论问题,追求真理。这些“钻研”、“争论”、“追求”,也是求知欲的表现,会激励学生不断思考、探索下去。青少年的求知欲最为强烈,一旦与科学探索联系起来,就会使人们的欲求永远得不到满足。巴甫洛夫曾说,因为科学会使“我们达到了更高的水平,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见到了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越是如此,人们的求知欲越加强烈。因为,求知欲会促使人们探索科学,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又会不断地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强烈的求知欲,是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起来的。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生活的目的。马克思说:“关于人类的事物,我都要知道。”列宁说:“假如我晓得我知道的事情很少,那我就要想办法多知道一点”。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为他们有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的目的。因此,要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就要求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了国家、民族和全人类进步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热爱科学,热爱生活,有了远大的理想目标,就会激励自己为了目标勤奋努力地追求、奋斗,心灵深处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

(三)敢于生疑

疑,即怀疑、疑问。一个人在考虑自己认识的正确性是否可靠时,会产生怀疑。对事物的辨别和证明缺乏可信的、足够的证据时,也会产生疑问;对某一事物突然出现的变化和问题不理解时,还会产生疑问。疑问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常常会出现的。

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木块放在水里会浮起来,而铁块放到水里总是沉下去。为什么呢?有人说,因为铁重,那么由钢铁制成的巨轮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就会对“因为铁重”而沉下去的说法产生怀疑。有了疑,才有问。一是问自己,二是问老师,问自己,就要思索;问老师,就会专心听老师讲“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可见,疑问可以激起求知欲,调动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疑是学习的基础和起源。

怀疑有时会使人趋于保守,有时会使人不愉快或在困难面前退缩。但怀疑对于具有正确观点、坚强意志的人,则是进一步探讨真理的一种动力,它能促使人们深入地思考,直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为止,它能促进人们智慧的发展。

科学从来就是不怕别人怀疑的。科学上的发现,理论上的创新,技术上的革命,总是从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怀疑开始的。19世纪法国青年学者波拉德,在实验中对出现的一种褐色带有臭味的流体产生了怀疑,怀疑它可能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新元素,怀疑促使他去探索,最后发现了溴元素。哥白尼由于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的旧观念产生怀疑,促使他创立了崭新的“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对旧知识的否定,对错误的批判,总是离不开疑,没有疑,就不能破除旧观念,不可能解放思想,也就不可能有科学上的创新。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有了疑才有问,有了疑,才有学习的过程。作为青少年学生,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要怕“疑”。相反,还要善于从课本上,从老师的讲解中,从科学知识本身中发现疑点,提出疑问,促使自己不断探求知识的未知领域。

(四)善于发现疑点,努力解开疑问

善于发现疑点,善于从“确信无疑”的事物中看出问题,需要培养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培养求知的欲望。因为只有具备探求精神的人,才会发现疑点,只有敏感性强,才会迅速捕捉到疑点。缺乏求知欲和敏感性的人,总是对疑点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地质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不要被现有的学说压倒。”对前人留下的理论和知识学说,一要善于学习,二要敢于生疑,三要能找出怀疑的根据。无根据的怀疑,那是胡思乱想,有根有据的对旧知识的怀疑,经过研究、实验才能发现新问题,获得新知识。在学习中,发现疑点,比按照老师的思路方法解决问题更困难,更可贵,提出疑点越多、越深刻,越是能够证明学得深、想得远。一知半解是不可能发现疑点,是提不出新的见解的。

发现疑点为的是解开疑点,仅仅发现疑点是不够的。疑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猎取知识的手段,培养能力的手段,目的是培养解疑的能力。科学研究和学习过程,都是解疑的过程,通过解疑,知识学到了手,科学也就前进了。解疑,对于提高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要有点“不信”的精神

“不信”就是对怀疑的事物采取否定的态度。我就不信我做不出这道题;我就不信,别人能做到,我就做不到等等,都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有人说,中国是个贫油国,不可能有大油田,而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偏偏不信,经过艰苦的搜寻、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这个罕见的大油田,彻底让我们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数学家陈景润在解“哥德巴赫猜想”之前,也有人说过这就好像骑自行车到月球上去,是不可能的,陈景润就是不信,在连演算纸都难以找到的条件下,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这世界著名的尖端的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不信别人能学会的,我们学不会;不信外国没有的,我们就没有,这种不信的精神,激励着他们无视别人的冷漠、怀疑,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目标克服千难万险,勇于攀登。

“不信”并不是怀疑一切,而是反对盲目跟从,提倡独立思考;“不信”并不是只说个“不信”就算了,而是提倡把学到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不是绝对正确的,而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有的东西开始时还不认识,后来有所认识;有的事物过去认为是对的,而现在却发现是错的,客观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旧观点、旧结论会不断地被抛弃,新的观点、结论会相继产生,来代替、纠正、补充、发展各种旧的理论和学说。因此在学习中,要有“不信”的精神,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循守旧,善于用阅读来启发思考,不要轻信现有的知识,不要迷信权威。学但不轻信,问但不迷信,才能吸取别人的精华,才能摆脱旧的模式、框框,才能发现书上没有的新问题,才能学到书上没有的新东西,闯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新路子。

二、善于创造

创造就是利用已经在头脑中形成的旧知识、旧联系,去形成新知识、新联系。

学生的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做习题,总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和步骤,一层层、一步步地进行,仿照老师的言语、姿态、表情、动作去行动,我们称之为模仿。创造不同于模仿,它经过了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凝聚了对知识独立的思考,并与头脑中的其他知识融合在一起,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模仿是“以他人为主”,而创造是“以自己为主”。模仿是学习的低级方法,创造才是学习的高级手段。一个人最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但是不能永远停留在模仿的水平上,而应该在模仿的基础上,吸取别人之长,来个发展,来个突破,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方法、独特的风格来。

(一)幻想

幻想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大胆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幻想是美丽的,少年儿童总是喜欢幻想的,这在他们的作文写作中强烈地反映出来,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有一天,我会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在火星上安家,让星星来装饰房间,让月亮做我的台灯。吃完晚饭,我会带着朋友,在土星的光环上散步……”

另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要发明一种汽车,它不仅可以在公路上行驶,还可以上天、入地、下海,我要研究地球上的万事万物,让他们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这些幻想,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展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幻想的特点,是以客观事物的现实为基础,又超越于客观现实。它与空想不同,幻想是经过人们的主观努力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想象,而空想则是一种脱离事物发展规律,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胡思乱想。

我们通常所说的幻想,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积极的幻想。这种幻想,它能把美好的远景和动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它能使学生看到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奋斗的未来,光明美好的远景和希望。因此幻想能鼓舞青少年的斗志,增强学生的信心,给他们以启发和力量,勉励他们去克服困难,不断地前进。幻想还能开阔思路,活跃思想。它像滔滔大海中的滚滚浪涛,能使青少年的智慧海洋沸腾起来,如果没有它,那思想的海洋就会变成一滩死水,所以,列宁曾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劳动也不能没有幻想,在劳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一些新的需要,这些问题和需要,会促使我们去改变客观现实,创造新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幻想开始了,产生了。幻想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创造性的劳动又离不开幻想。从工程师新颖的建筑设计,到工人按照图纸建造高楼大厦,所有创造性的劳动都离不开丰富的幻想。

科学就更离不开幻想了,郭沫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说:“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同时,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有人认为只有诗人需要幻想,这是没有道理的。爱因斯坦在幼时幻想人能跟着光线跑,使他奠定了“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开始的;第一艘潜艇就是起源于人们梦想能够像鱼一般遨游海底;第一个把宇宙火箭送上天空的齐奥尔基,就是从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描写的炮兵建造了一门长达三百米,口径三米半的大炮,发射出巨大的炮弹,把三个人送到月球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得到了启示。科学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幻想要比知识更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幻想却是无穷的,它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幻想是知识得以进化的源泉。”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说:“他在全部实验之前和实验之中,想象力都不断作用和指导着他的全部实验。”英国物理学家廷德尔说:“有了精确的实验和观测作为研究的依据,想象力便成为自然科学理论的设计师。”事实是死的东西,而想象力能赋予它们生命。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科学工作必须按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老老实实地办事,但是科学却离不开异想天开的幻想,没有这样的幻想,就不能突破旧的观念的束缚,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幻想也永远只是幻想,不可能变为现实。踏实的科学与虚幻的想象看起来似乎是背道而驰的,但是,它们却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离不开幻想,幻想又必须通过科学来实现。幻想,它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它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去创新、创造。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发明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幻想给他的激励。

(二)为自己插上幻想的翅膀

学龄前儿童的幻想已经初见端倪,他们拿椅子当“汽车”开,用板凳当“战马”骑,表现出丰富的想象。他们积木搭房子、建桥梁,表现出他们已经具备再造能力。他们画飞机、炮弹、小人,又给炮和小人添上翅膀。对学龄前儿童来说,这已经是卓越的美妙的幻想了。6岁的孩子要在满天繁星环绕的如钩的月亮上挂起秋千,7岁的孩子在汽车顶上画上个螺旋桨,幻想乘汽车上太空,12岁的孩子幻想在地球和其他星球之间建造一座宇宙航行的基地。在幻想中,反映出这些孩子的智慧、向往和愿望。少年儿童,他们向往创新,不满足于现状,有时,儿时的一个幻想,就可能激励一个人为它奋斗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