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16417400000029

第29章 明清时期新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一些海外的新作物先后被介绍到中国,其中甘薯、玉米、马铃薯这三种来自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尤为重要。它们的推广种植,有效地缓解了明清人口剧增所带来的粮食压力。

明清时期,土地利用的深入发展与甘薯和玉米等新作物的引进有着密切的关系。甘薯和玉米等原产于美洲。自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传到了欧洲,以后经由不同的途径,先后传到了中国。

甘薯最初是从福建和广东两省传入中国的,具体说来又有几条不同的路线。一是明万历年间,从国外引种到漳州,由漳州传到泉州,再由泉州传到福建莆田地区,这条路线以漳州最早;二是明万历十一年至十二年(1583—1584年),有人把甘薯由海上传到了晋江,第二年在泉州推广,这条路线以泉州为最早;三是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菲律宾的吕宋岛引种甘薯到家乡,次年由福建巡抚金学曾加以推广,这条路线以福州为最早。甘薯大致在福建从吕宋引种甘薯的同时,广东也从越南引进这一作物,东莞人陈益于万历十年从越南把薯种带回到东莞。甘薯引进后,首先在闽粤部分地区得到推广,17世纪初,甘薯由福建引种到了长江流域,到18世纪前期,长江流域许多省都已栽培甘薯,出现了“高山海泊无不种之,闽、浙贫民以此为粮之半”的局面。与此同时,甘薯也开始传到了黄河流域地区。明清之际,为了推广甘薯而编写的著作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和陆耀的《甘薯录》等。

和甘薯相比,玉米的引进可能要更早一些,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甘肃《平凉府志》中就有关于“番麦”的记载,从它对番麦所作的植物学形态的描述,可知番麦即玉米,玉米证明最迟到16世纪中期,玉米已传入到中国。从玉米栽培的最早记载出自甘肃平凉来看,玉米可能是从中亚沿古丝绸之路引进到中国的。16世纪70年代,杭州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也认为:“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同时,他还记载:“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说明当时杭州已栽培玉米。但当时玉米的种植并不普遍,主要分布在山区。所以《本草纲目》说:“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大约到19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而且也向平原地区扩展了,出现了“遍山漫谷皆包谷”的景象。

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还有花生。明代王世懋的《学圃杂疏》记载:“香芋、落花生产嘉定。落花生尤甘,皆易生物,可种也。”对花生的生物学性状及经济特征叙述较为详尽的,当属18世纪中期成书的《三农记》。书中描写了花生的叶、花、根的形态,并以“角插土中成荚”来概括说明其花开胚珠受精,子房柄随即向下伸长,发育为荚果的过程。“荚”是指延伸的子房柄,“角”是指子房和发育的荚果,从而对“落花生”这一名称的由来也已提示。在指出花生的用途和经济价值时,强调其可充油料,而花生已成油料作物则始见于本书,从它说当时湖田沙土已普遍种植,又可推知花生已是主要的油料作物。

马铃薯也是明清时期传入的新作物之一。传入之后各地叫法不同,有称洋芋、阳芋,也有称马铃薯、山药蛋。《植物名实图考》卷六曰:“阳芋,黔滇有之,绿茎青叶,疏密,叶大小、长圆形状不一。根多白须,下结圆实。压其茎,则根实繁如番薯。茎长则柔弱如蔓,盖即黄独也。疗饥救荒,贫民之储。秋时根肥连缀,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臛煨灼,无不宜之。叶脉如豌豆苗,按酒倄食,清滑隽永。开花紫筒五角,间以青纹,中擎红的,绿蕊一缕,亦复楚楚。山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尤硕大,花色白。闻终南山氓种植尤繁,富者岁收数百石云。”至于马铃薯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和路径,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多次多途径的。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康熙时福建《松溪县志》。有关资料见于方志的仅60多种,远少于同一时期其他引进作物。经统计分析,马铃薯种植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

从甘薯、玉米等新作物的传入和推广中不难看出,新作物对于山地和海涂的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山地和海涂的利用,使得人口对于原有土地的压力又有所减轻,这就为明清以后人口的激增创造了条件。

马铃薯主要有哪些名字?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称它为地豆,法国人称它为地苹果,德国人称它为地梨,美国人称它为爱尔兰豆薯,俄国人称它为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则称它为芋或洋山芋,广西称它为番鬼慈薯,山西称它为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它为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海涂是怎样形成的?

海涂是海水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地带。它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海涂一般宽达数千米至十几千米。海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潮不断运来泥沙堆积在岸边,使海岸扩展的结果。可见,海涂的生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泥沙,一个是潮流。没有泥沙补给,海涂就不可能生长,所以凡是有丰富的海涂的地区,往往有富含泥沙的较大的河流注入。同时,如果光有泥沙,没有相当规模的海潮将泥沙不断运到岸边,也不可能发育成海涂。

大开眼界

甘薯在我国分布很广,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全国分为5个薯区:(1)北方春薯区。包括辽宁、吉林、河北、陕西北部等地,该区无霜期短,低温来临早,多栽种春薯。(2)黄淮流域春夏薯区。属季风暖温带气候,栽种春夏薯均较适宜,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3)长江流域夏薯区。除青海和川西北高原以外的整个长江流域。(4)南方夏秋薯区。北回归线以北,长江流域以南,除种植夏薯外,部分地区还种植秋薯。(5)南方秋冬薯区。北回归线以南的沿海陆地和台湾等岛屿属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日夜温差小,主要种植秋、冬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