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16417400000030

第30章 明清时期耕作栽培技术的发展

明清农业与前代相比,有明显的发展,耕作进一步精细化。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作物的栽培面积大大增加,有的地区甚至出现某些经济作物集中经营的趋势。

明清时期,我国传统农业的耕作栽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北方旱地耕作形成了浅—深—浅耕作法,《知本提纲》指出:“初耕宜浅,破皮掩草;次耕渐深,见泥除根(翻出湿土,犁净根茬);转耕勿动生土,濒耖毋留纤草。”这段话是对浅—深—浅耕作法的概括。

和北方深浅搭配的耕作方法不同,南方水田耕作中深耕得到提倡,深耕的深度通常在八九寸,有的甚至达到二尺多,为此出现了套耕的耕作方法。深耕多选择在冬至之前的晴天进行,以起到冻土晒垡的作用,适应南方旱地作物的需要。针对南方许多地方地下水位高且又多雨的特点,开沟作畦,已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明清时期,对于肥料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肥料的种类和积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主要的肥料有厩肥(养猪、养羊积肥)、熏土、泥肥、饼肥、磷肥、绿肥等。在肥料的加工方面,出现了煮粪和粪丹,煮粪是将粪在锅里煮熟,粪丹则是配制混合肥料。施肥的方法也有所改进,明末沈氏提出了著名的“看苗施肥”技术。清代杨双山、郑世铎则提出了“施肥三宜”,即根据时宜、土宜和物宜来施用不同的肥料。

最能代表明清时期耕作栽培技术的是亲田法。亲田法是明代耿荫楼在《国脉民天》中提出的,它综合了区田法和代田法的某些特点,即在大块土地选出小块土地进行人力和物力的倾斜投资,以获取小块土地的隐产高产,以后逐年轮换,还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明清时期,棉花和甘薯的栽培管理技术得到了总结。棉花在宋末元初传入中原地区以后,到明代已成为主要的衣着原料。与此同时,棉花的栽培管理技术也日臻完善,徐光启总结出了棉花丰产的“十四字诀”,即“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干,稀科肥壅”。甘薯从明代中期传到中国以后,人们很快就发明了甘薯的无性繁殖技术,棉花解决了甘薯藏种越冬的问题,还出现了多种育苗、扦插方式,使甘薯栽培在其传入之后,很快就趋于成熟,这也是它得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套耕?

套耕是耕地方法之一。它主要有两类:(1)在耕翻时,采用两架犁,前、后相继进行。当前犁翻转土垡、开出犁沟后,后犁随即顺着犁沟再耕,用以增加耕深。(2)机械耕作时,在两个小区内,以内翻法和外翻法为基础,交叉进行耕翻的一种方法。用以减少垄沟,缩小地头回转地带。

什么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在林业上常用树木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和花芽、花药、雌配子体等材料进行无性繁殖。花药、花芽、雌配子体常用组织培养法离体繁殖。生根后的植物与母株法的基因是完全相同的。用此法繁育的苗木称“无性繁殖苗”。

大开眼界

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过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棉花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据公元前2世纪的《尚书》记载,海南岛上的居民在当时就已经种植棉花。到公元前1世纪,海南岛居民已经可以织“广幅布”。这是关于棉花生产和利用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宋代以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没有大量种植棉花。宋末元初,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入内地。元世祖用强制办法要求农民种棉花,并用棉布实物交税,棉花开始得到大规模种植。到明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已经普遍种棉花,并取代丝麻成为人民衣着的主要来源。清代棉花的种植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