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16417800000015

第15章 骨干教师的修炼秘诀(3)

喜欢这样一种说法:学生到学校里来不只是为了获得一点有限的知识,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行囊,不是为了获得一块死的不能搬动的货物。让学生喜欢说英语是教师的职责,让学生变得更聪明也同样是教师肩负的任务。这样,教师就从安全的壁垒中被赶出来,去面对无数的挑战。我有时想,那天其实可以有许多种处理方式:可以置之不理,可以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甚至可以把那个有点像捣乱的孩子指责一番。庆幸的是我选择了故事中的做法,于是学生和我同时进入了一个思考的境地,他们需要去想和观察,需要去讨论和交流,需要去理解和沟通,需要学会质疑和提问。而多问为什么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并从而实现某种量变,更重要的是思维得到发展和个性得以展现。提问使得问题深入发展下去,发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他们由此逐渐学会了思考,也因为思考得多了,无论是个性还是认知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学生被赋予了最大限度的自主权,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同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他们有了发现,有了感触,就自然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就不仅理解和学会了使用语言,而且学会了创造。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只想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喜欢我这个教师,我将许多精力都花在教学形式的变化上;后来我希望他们学会我教给的东西,也会学要学习的东西,教学形式仍然在变化着,但变得更有意义;再到后来我期望他们学英语的同时也学到语言背后的东西,我开始思考教学背后的内隐因素。我知道学习的过程并不轻松,但可以因为体尝到了成功而快乐起来;思考的过程很累,但可以因为有所发现而兴奋起来。

在课后,我常常得意地向同事“吹嘘”我的学生们说出的精妙的语句,也常常体会勇于挑战的快乐,为自己小小的聪明而得意。尽管教学过程让教师时时充满危机,我经常担心自己会无所适从,每节课都无法不精心应对,但同时我也发现自己从学生那里学到了许多。我给了他们空间,他们给了我启发;我给了他们机会,他们给了我喜悦;我给了他们理解,他们给了我坦诚;我给了他们挑战,他们给了我智慧;我给了他们真诚,他们给了我感动。我们是学习与体验的伙伴,我们共同感受,我们共同成长。

四充满个性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人们一旦失去了对事物追根究底的思维品质,这个世界便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没有自己”的教师,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么能在教学中创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理应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见,示他人之所未知,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一、从蚂蚁之死说起……

有人把一群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使它们头尾相接,绕圆盘排成一个圆形。于是这群蚂蚁开始前进了,它们一个紧跟着一个,像一支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如果在蚂蚁队伍的旁边放置一些食物,这些蚂蚁要想得到食物,就必须离开原来的队伍,不能再绕原来的圈子前进。它们会这么做吗?

实验证明,出于纯粹的本能,它们只是沿着自己或自己族类留下的化学信号前行。它们沿着圆盘的周围,一直以同样的速度走了七天七夜,一直走到它们累死、饿死为止。

这个故事说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多么可怕,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实在是太重要了!

当今社会,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再是唯唯诺诺的接受者,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思维相当活跃,广闻博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很强,我们如果不加强自身的创新修养,便不能很好地承担教育他们的任务了。不信,请看下面的故事。

树上还有几只鸟

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思维是否缜密,问他:“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他反问:“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

“80~100分贝。”

“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痛?”

“是。”

“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不犯。”

“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

“没有。”

“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鸟?”

“没有。”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算不算怀孕了的在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打鸟的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

“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已经满脑门是汗,且下课铃响。

但他继续问:“有没有傻的不怕死的?”

“都怕死。”

“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不会。”

“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

“完全可以。”

“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了。”

老师当即晕倒……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充满个性的。章立早先生在《寻找失落的个性》中讲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教育专家做讲座时,在黑板上写出“2、4、6、8、9”五个数字,然后问听众:“这五个数字中,哪个最有特点?”许多听众都说“9”最有特点,因为惟独“9”是奇数。这位教育专家又问:“谁有不同的意见?”静了一阵后,有位听众站起来说:“如果从不同的角度看,每个数字都可以说是最有特点的。”教育专家满意地点了点头。是啊,从大小的角度看,这五个数字中“2”是最小的,这不是最有特点吗?“4”比一个数字大,比三个数字小,其他四个数字能达到这个要求吗?由此看来,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每个数字都最有特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创新,打造自己的长处,演绎自己的独特,用心去经营自己。要知道,教育这东西,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我们要靠自己的思想闪光,要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二、创新的内容

首钢工学院的孙雅静在《关于创新教育及其误区防范》一文中提出,创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能力,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

(二)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五个显著的特征,即独立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性的想象和活跃的灵感。这种创新思维能保证人们正确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并将它们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顺利地完成有关任务。

(三)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创新主体的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和物化能力。

(四)创新人格

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创新人格中,创新情感显得尤其重要,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新正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从创新动机的产生到创新过程的持续,再到创新结果的验证,各个环节无不蕴涵着创新者的人格魅力,蕴涵着创新者的情感因素。

那么,在一节课中如何体现创新呢?下面的案例可以给你一定的启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创新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对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创新设计,教学效果很好。

(1)教学意识的创新。我经过深入研究教材,发现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先是读课文,再分析讲解,再动画演示”教学的话,没有什么漏洞,知识点也能让学生掌握,但是总感觉到没什么新意。于是我就想把整个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计成一张《应聘自荐表》,让学生边读书边填表,不拘泥于以往的教学思路。

(2)教学形式的创新。让学生以伽利略的角色应聘“世界科学院院长”这一职务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填表。学生兴趣盎然,情绪很高。讨论很热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3)读书方式的创新。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大声读,小声读,默读。

(4)授课过程的创新。我在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推测和试验时,基本上不做过多的解说,因为动画演示一目了然,不用再因“详细的解说”而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再说动画演示只是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它不应该占用课堂更多的时间。

(5)板书设计的创新。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板书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使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板书时,没有用过多的词语来表述,而是根据课文的内容,以数学中的等式和不等式进行了表示,重难点突出,浅显易懂。

(6)作业的布置的创新。我在布置这一课的作业时,没有直接地让学生怎样思考,而是设计了两个试验让学生观察思考,留给学生探究思考的余地。

三、创新成果的物化形式

骨干教师要养成动笔的习惯,经常将创新成果写成文章变为物化成果,这样对自己的成长极有好处。那么,创新成果有哪些物化形式呢?

(一)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对教育实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而概括反映的书面材料,它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得出应有的结论。请看下面的研究性报告。

“大语文观”与小学“开放式”语文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介绍

小学“开放式”语文教学是在对目前小学教学现状进行认真反思、对新“课标”进行仔细研读和对本人过去教学实践进行冷静分析后提出来的。

1.现状与困惑

语文教学历来强调以教材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方法,搞一刀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学生厌学,高耗低效。由于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以及师生间的交互作用,因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客观存在着的学生的个别差异,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培育。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独特性我们必须给予尊重和鼓励,崇尚个性和主体性,这将有助于改变教学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现状,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新“课标”要求

如: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习得学习规律,培养语文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开放的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3.教学实践

1984~2001年的17年里,我运用“大语文观”进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指导本班学生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习作110多篇,在全国各种读写竞赛活动中,我教的学生共有32人次获各种级别的奖励,我也相应地发表了170多篇读写辅导文章,并多次荣获各种奖励,所写的《开放式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被人民大学收入报刊复印资料中。我想:语文教学光注意课内不行,还要关注社会与生活;光研究讲也不行,还要研究学。

(二)文献综述

对于“大语文观”,不少有识之士曾从不同侧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如张孝纯先生提倡“一体两翼”,即以课堂教学为主,语文课外活动和语言文字环境作为两翼,全面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刘国正先生提出“生活语文观”,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主张“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湖北省宜昌市积极响应这一主张,进行了“课内外衔接语文教学实验”;李元昌“大语文教育”实验着眼于农村,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眼光探索语文教改的途径,提出了“小三”和“大三”的总体框架;张庆在编写苏教版语文教材时,力求体现“大语文”教学思想。以上这些实验与尝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人为地将语文课内外以“体”、“翼”相区分,客观上造成了重课内轻课外的偏向;二是理论基础的论证不充分;三是操作策略过于琐碎;四是如何在一个班落实“开放式”语文教学,尚未形成可供借鉴、“重复有效”的经验与策略。因此,我认为,实践“大语文观”指导下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有必要对这几方面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三)研究意义及目标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自己过去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反思,系统地研究“开放式”语文教学,得出规律,重新界定概念,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经验在不同年级的两个班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再度验证其科学性,形成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具体目标如下:

1.概念界定

“大语文观”是指运用系统原理全方位、多角度观察与思考语文教学问题,根据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语文,积极用语文,形成开放式、多渠道语文教学格局的整体性教学思想。它力求发挥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综合影响功能,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快速、主动地发展。

“开放式”语文教学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以“大语文观”为指导,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根本,开放内容、时间、空间、手段等教学要素,让学生在自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探索与学习,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它要求冲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程的局限,打破课内外的界线,将语文教学始终与学生的经验、社会生活结合并统一起来。

2.教师和学生方面

确立“大语文观”,养成主动开展“开放式”语文学习的求知态度与探索习惯;了解和掌握“开放式”学习的一般方式与途径;培养和学会从事“开放式”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与策略;在日常学习活动中时时警惕和防范各种封闭、单一、被动、远离生活、脱离社会等不良学习途径与方式的影响,自觉采用科学的途径、方式与方法从事教与学,这于源头和本质上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与深化十分有利。

3.理性认识与推广价值

力图总结出来自语文教学本身的可操作的原理、原则、策略及方法,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可资借鉴的理性认识与经验,为本校、本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教育改革铺路和提供先导性的经验。

二、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