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指导性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要琢磨出如何去教学就在于弄清什么时候应该闭上自己的嘴——绝大部分的时间。
——C·罗杰斯致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学习团体,1960年个案26岁的约翰·丹博是芝加哥郊区一所高中的英语教师,他特别关心他的一个学生玛丽·A·福特尼。玛丽是一个有意思的学生,她的文学功底特别好,能写优秀的短篇小说。然而,她不愿意把她的作品与同班同学分享,而且不愿意参加任何表演活动。
丹博先生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以强制手段来解决,但他想让她弄清自己不愿在公共场合展示自己天赋的原因,关于是否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将让她自己做出决定。
某一天下午她让丹博先生看她的一些文章并发表一下他的见解。
玛丽:丹博先生,你能帮我看一下这些文章吗?
丹博:当然。又一篇短篇小说?
玛丽:不,我正在写一些诗歌。我认为写得不够好,但我想听听你的观点。
丹博:你什么时候写的?
玛丽: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星期日下午。
丹博:你还记得是什么激发你想要写诗的愿望吗?
玛丽:我当时感觉有点伤感,想到上个月我们试着读的《荒原》。这首诗好像是在用通常尤法表达的方式来表达很多事情。我喜欢开头的两行:“最残酷的四月,从死亡之地养育出紫丁香。”
丹博:这就是你写的?
玛丽:是的,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着去写一些像这样的东西。
丹博:(读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玛丽,你写得确实很好。
玛丽:什么样才是一首好诗呢,丹博先生?
丹博:有很多方法去评价诗歌,有些方法是技巧性的,并且与表达的水平,人们使用比喻、类比及其他的文字手段的方法有关。还有一些是主观性的,涉及到表达的质量,语言词汇本身真正的美。
玛丽:当我写的时候感到很好,但当我读完这首诗时,感到自己有点愚蠢。
丹博:你指的是什么?
玛丽:我不知道,我想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如果别人看了这些诗我会感到羞愧。
丹博:羞愧?
玛丽:我真不知道,我只知道如果这些诗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读出来我会感到羞愧之极。
丹博:你真的认为同学们会嘲笑你写的诗吗?
玛丽:他们一定不会理解。
丹博:你的短篇小说呢?你对你的短篇小说感觉如何?
玛丽:你知道我不想任何人看我写的东西。
丹博:你真的想把这些诗放在一个没人能看到的地方吗7玛丽:是的,我是这样认为的。确切地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知道咱们班里没人能理解这些作品。
丹博:你有没有想到也许有别的人会理解呢?
玛丽:我不知道,我认为也许别的地方的人会理解,但是这里的人是不会理解的。
丹博:你父母呢?
玛丽:他们喜欢我写的一切。
丹博:我们中三个人能理解,你认为别的人是否能理解呢?
玛丽:我想也许大人们会,但是我不敢肯定其他的孩子会理解。
丹博:在这些方面小孩和大人有差别吗?
玛丽:小孩似乎对这类东西不感兴趣。我认为他们贬低任何尝试写作的人。
丹博:你认为他们对我们在课堂上读的作品感觉也这样吗?
玛丽:有时他们这样。但我想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真的喜欢那些故事。
丹博:你为什么认为他们会不喜欢你写的东西呢?
玛丽:我想我真的不知道,丹博先生。我想我真的害怕,但是我说不清为什么。
丹博:有一些东西阻碍了你。
玛丽:在很多的情况下,我真想知道别人是否会欣赏我的作品,我只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做。
丹博:如果我在班里读一篇你的短篇小说而不告诉同学们是谁写的,你感觉如何?
玛丽:你能保证吗?
丹博:当然。然后我们就能谈论一下每个人的反应如何。你心里明白他们不知道是谁写的。
玛丽:不知道,但这个听起来挺有趣的。
丹博:根据所发生的情况,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下一步应该怎么样做。
玛丽:我想你这样做是对的,我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丹博: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有什么损失,玛丽。但是当我们告诉别人关于自己的事时,我们总是在冒险。
玛丽:你这是什么意思,给别人讲自己的事情?
丹博:我想我得走了——但是让我挑一篇你的短篇小说,下个星期读一下,然后星期三那天我们再见面,看看会发生些什么。
玛丽:你保证不告诉别人吗?
丹博:我保证,下个星期三放学后见。
玛丽:非常感谢,丹博先生。祝你周末愉快!
这种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罗杰斯和其他倡导者的工作为基础的。罗杰斯把他的教育疗法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运用到教育之中去。他相信积极的关系能促进人的成长。因此教学应当建立在人类关系而不是其他物质概念的基础上。
像本书说明中对这一部分介绍的那样,我们将侧重于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头脑中牢记以学生为参照标准,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中心,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从非指导性教学的观点来看,教师扮演着指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两者之间是一种咨询关系。在这一角色中,教师帮助学生探究生活、学业以及和别人的关系的新的思想。这种方法创造了一种师生之间互相学习,坦诚交流的伙伴关系的氛围。
非指导性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控制学习过程。这种方法更着重强调高效的、有助于长远发展的学习风格和强有力的、受到良好指导的个人品质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教学或课程内容。实施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师需要有耐心,而且不能有通过强调即时结果而牺牲长远发展的思想。
一、模式导向
1目标和设想
我们将侧重于探讨影响创造有利于和学生互动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氛围的要素。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促进学习。这种氛围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自我整合,更高的效率以及客观的自我评价。由于学生对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的重新检测对自我整合极为重要,因此,刺激、检测和评估新的感知就成为核心。学生没有必要改变这些,但是教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弄清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以便使他们有效地做出与自己有关的教育决定。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核心源于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咨询。在非指导性咨询中,当事人富有成效地处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应得到尊重和培养。因此,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确定自己的问题及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当运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时,教师尝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观察世界,创造一种相互理解的交流氛围,从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指导能力。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教师反思性的评论,提高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澄清了自己的思想。
教师同时也是一个仁慈的自我改造者,他容忍和接受学生的各种情感和思想,甚至是那些学生有可能感到害怕的或是被看做错误的甚至是要受到惩罚的思想。在这种接受和非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他们所有的思想和情感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实际上,对积极和消极情感的认识,对于情感的发展和积极地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抛弃了传统的决定者的角色,取而代之的是选择了关注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的角色。在非指导性的谈话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最好说成是伙伴关系。因此,如果学生抱怨自己学习成绩差或学习能力差的话,教师不要寄希望于通过简单地向学生讲解好的学习习惯而试图解决问题。相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影响他们无法集中精力的情感问题,比如,关于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当全部探明这些问题,澄清认识以后,学生会自己确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们的。
这种非指导性的氛围有四个特征:(1)教师对学生表示热情并做出反应,对学生表示真正的兴趣并且接受他们;(2)对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教师不要做评判或训导。因为情感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师生关系一般的学生会从心理上对所讨论的内容加以防范的;(3)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但是不能随便地控制教师或冲动做事;(4)这种关系没有任何压力或强制。教师应避免对学生表示出个人偏见,或以批评的方式做出反应,教师应该把每项学习任务都看做是帮助学生长大成人的机会。
2.成长综合症
当学生:(1)释放情感;(2)发展洞察力;(3)开始行动;(4)导致新的取向的综合时,一种“成长综合症”就会出现。
根据罗杰斯的观点,学生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困难常常反映在知识的学习上,而这则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感到吃力,表现在知识学习方面有可能是“先从列提纲着手”,移情性的反应可能是“我陷入困境时总感到惊慌失措,你是怎样感觉的”?如果没有释放和探究这些情感,学生们会抵抗教师的建议并且不会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洞察力是这一过程的短期目标。通过表达情感,学生就会变得像本章开头的个案中的女学生那样看待问题,也就是允许其他人去感受自己所写的东西。洞察力的象征主要来源于学生对某些行为的因果关系以及对本人的意义的陈述。在上面提供的个案中,学生开始意识到问题在于她自己的恐惧,而不是别人如何评价。当学生开始理解自己行为的原因时,他们开始寻找其他的、能够更有效地满足自己需要的方法。通过释放情感,学生们能够更清楚地感受到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新的洞察力使学生们能够选择比只能给予暂时满足感的近期目标更令人满意的长期的目标。
最终,通过对个人洞察力的测试,可以激发学生向新的目标奋进。首先,这些积极的行动可能会是些小事情,但是他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信和独立的意识。上面个案中教师尽力为学生分享写作成果的行动创造了一种安全的空间。慢慢地,学生的积极行动导致了一个新的更加全面的取向。这是整合阶段。这里还要再一次提到那个个案,其中的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成熟的分享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对分享的社会意义具有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换句话说,学生会逐步发现分享行动带来的好的结果比不好的要多,并且分享问题的综合理解能给我们带来满足。
非指导性教学方法认为,要揭开一个问题背后隐含的感情之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当学生的情感自由地表达时,教师要顺其自然,而不要为了诱探学生的情感而直接地问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情感,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背后的情感就会自动显现。教师对学生流露出的情感所进行的反思性评价会加速这一过程,从而使他们更清醒、更敏锐地把握问题的核心。
这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掌握的技巧,因为我们通常更在意人们所说的内容而不是他们的情感态度。非指导性咨询不像其他的师生关系,而是更注重学生行为的情感因素。这种非指导性的策略通常依赖学生问题的三种来源:(1)当前的情感;(2)错误的认识;(3)未被探明的其他可能性。要消除这些问题,不能用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决定做什么),而要转变消极的情感和错误的认识,开始采纳新的行为方式,获得新的、更有希望的体验,以更长远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能力去审视问题所在。
3.教师在非指导性教学中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