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激活学生潜能
16418200000022

第22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

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的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

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无疑,这暗示教育极为成功。所谓暗示,是指人们通过生命、行为、智慧的代码——言语、体语、手势语、情境等来施放主体能量的过程。暗示可以激发人的潜意识,使之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打开人的意志和智慧之门。

暗示来自于“权威人士”,往往可以使暗示的作用产生神话般的效果。对孩子来说,来自于他们崇拜或爱戴的父母、师长、朋友那儿的暗示,更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有位女教师,一次对学生说:“根据最新的科学成果报告,蓝色眼睛的孩子要比褐色眼睛的孩子学习能力强。”接着她让孩子们各自制作了一个写有“蓝色眼睛”或“褐色眼睛”的小牌子挂在脖子上。一周后,她开始统计成绩,发现褐色眼睛的孩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而蓝色眼睛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明显上升。随后不久,这位老师在班上公开声明说:“上次我的话说错了。文章实际上写的是蓝色眼睛的孩子要比褐色眼睛的孩子学习能力差。”一周后,她又发现褐色眼睛的孩子们成绩明显上升,而蓝色眼睛的孩子们成绩显著下降。这位女教师的试验与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一致,奇怪吗?不奇怪。事实反复表明,许许多多的差生,是在听到老师或家人满怀期望的暗示后起步的。许许多多自卑怯懦的孩子,正是在父母的鼓励下,获得自信,走向自强,逐渐认识了自己的价值。陈景润摘取“皇冠上的明珠”的动机,发轫于中学老师的梦。詹天佑设计建设中国铁路的志向,来自于父母早年一句“咱们家乡要是有条铁路就好了”的慨叹。贝多芬成为举世无双的音乐家,则是父亲的一句夸奖使他确立了习乐的远大志向。

让人为之惊叹的是,许许多多的人通过学会“自我暗示”,激励自己不断进取,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正像拿破仑所说:“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个字。”自我暗示使看来不可能的东西变得可能及现实。拿破仑上学时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统率千军万马的司令。他上小学时的阅读笔记,在付印时竟满达四百页之多。他把自己完全想象成了一个司令,画的科西嘉岛地图极为精确,经过他的运筹,在上面标明了各种军事布防情况……拿破仑后来真的登上了千军统帅的宝座。我国著名电影演员刘晓庆、潘虹、体育评论员宋世雄、体操王子李宁也都有“梦想成真”的经历。显而易见,积极的“自我暗示”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在科学探索的关键时刻,一句“我能行”的自我暗示,说不定会助您创造奇迹。

木桶理论

一只木桶盛水的容量,决定于它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一条铁链的承受力,决定于它最脆弱的那一环的强度。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的内容。

许多发明甚至是富有意义的发明,受到冷落,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仅仅是因有那么一点点弱点,一点点不足,如造价太高,造型丑陋,或者使用不便等。

创造的新事物要具有其他事物所没有的优点,同时也要尽力去掉其他事物所没有的弱点,这样新事物的发展、推广、应用才会走上坦途。

关于人的素质。拿破仑提出了“正方形理论”。依据数学常识,在若干周长相等的不同的四边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为最大。拿破仑以军事统帅为例,把智与勇比喻为军事统帅的底与高。他认为,只有军事统帅在智谋与勇敢对称地向前发展的情况下,方可能取得最大的胜利;军事统帅勇大于谋,容易贪战失利;谋大于勇,则会优柔寡断,丧失战机。《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汁,正是因为他的谋有余而勇不足。一个军事统帅,必须要构筑他谋与勇的正方形。

让我们再看一个科学家的例子。

17世纪欧洲的天文观察大师布拉赫·第谷,观察天象三十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资料,可惜他长于观察,却短于思考,无法从一大堆天文观资料中,找出什么规律。到了晚年,他的一个叫开普勒善于抽象思维的徒弟,却从老师积累的大量资料中,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被人誉为“星空的律师”。

因此,任何一种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都应有自己的正方形,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即使对于有某种专长的人来说,虽然不能要求他在事业智能与其他智能之间构筑正方形,但在他的专业内部,也仍然应该有他特殊的正方形。一个仅需要唱功的配音演员或录音演员,为了把歌唱好,也得在音色在音量等相关因素上有自己的正方形。对立统一规律是无所不在的,人才的正方形结构也是无所不在的。一个正方形构筑起来了,尔后由于“底”和“高”的延长,呈现新的矩形,然后又要构筑新的正方形。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互相配合、嵌接,就构成我们社会的多面体。由于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所以,这个多面体的整体效能也就是最大的了。

“木桶理论”也好,“正方形理论”也好,强调的都是一种要素的平衡和对称,“跛”着一条腿是不可能健步如飞的。不放过一个疑点。

波义耳是世界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一天,波义耳在实验室指导助手做实验,他一边看着助手把浓盐酸往烧杯里倒,一边随手拿起一朵紫罗兰放在鼻前嗅。弥漫在空中的盐酸气味十分呛人,波义耳下意识地用手中的花扑打了几下,又把花举到鼻下,可惜娇嫩的鲜花上溅了几滴盐酸,残留在花瓣上,还冒着轻烟。

波义耳很遗憾地把花放在一个清水盆中,又去忙自己的事情。过了一会,细心的波义耳发现蓝莹莹的花竟变成了粉红色,他禁不住叫出声来。从来不肯放过一个疑点的波义耳马上开始了思考,很快意识到利用颜色变化可以来检验酸的存在。通过深入研究,波义耳制成了最原始的酸碱指示剂。这种方法一直使用到今天。

是绕过疑点,还是抓住不放,一直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标志。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其关键之点就是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

就拿洗澡来说,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洗完澡,拔掉塞子,水哗哗地流走……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再寻常不过。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谢皮罗教授却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向左旋的,也就是逆时针的。

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从脑海里一涌出来,就被谢皮罗教授抓住了。1962年谢皮罗教授对上述现象发表了研究论文,认为水漩涡与地球自旋有关。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他断言,在南半球洗澡水将按顺时针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甚至推论台风的旋转方向也和洗澡水的旋转方向一致。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联想到地球的自旋问题,联想到台风的旋转方向问题,一个疑问连着一个疑问,经过观察思考,最后把一个个“?”拉直变成“!”,奏响了一曲追求真知的凯歌。

抓住疑问,一追到底,获得成功,并非是科学家的专利,普通人的例子也随手可举。山东省一位普通的农民,名叫赵跃荣,在夜间看菜地时,他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株被篱笆弄弯头的西红柿,果实结得特别好,一层又一层,个个又红又大。赵跃荣动起了脑子,猜想奥秘可能就在弯头上。随即他开始对西红柿进行弯头处理。果然不出所料,当年他的西红柿获得了大丰收。他发明的“西红柿V型栽培法”被列为1982年国家科技兴农星火项目在全国推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位伟人说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你抓住了一个个疑问的时候,同时也就叩响了创造之门。

发现问题算成绩

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福特公司一台巨型电机出了故障,怎么也修不好,最后只好请德国机电专家施坦敏茨“会诊”。施坦敏茨两天两夜呆在电机旁,这儿听听,那儿看看,还不时地计算着。最后施坦敏茨爬上电机顶部划上一条线,让修理工把电机打开,将划线地方的线圈减少16圈,果然机器故障排除。为此他向福特公司索要一万美元。有人说施坦敏茨要价太狠,施坦敏茨在付款单上写道:用粉笔划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划线,9999美元。

施坦敏茨划一条线敢要一万美元,是不是狠了点?福特公司却不这样认为,他们的态度是“施坦敏茨在这样短的时间能找出问题。了不起,花一万美元值得。”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样一个。那是1912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以100万美元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该公司的第一任总裁。一天,斯瓦伯到一家钢产量落后的生产车间去巡视。他发现这儿管理松弛,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激励机制。到了交接班时间,斯瓦伯问领班炼了几吨钢,答日:“6吨。”他用粉笔在地上写了很大的“6”字,然后就不作声地离去了。

夜班工人接班后,看到“6”字好奇地问是什么意思。日班工人说:“总裁今天来过了……”次日,斯瓦伯又来到工厂,他看到昨天地上的“6”已经被夜班工人改写成了“7”。再后来,日夜班工人展开了生产竞赛。不久,该厂钢产量竟跃居公司所有钢铁厂之首。

钢铁大王卡内基听到这件事,对他的家人说:“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花一百万美元的年薪聘请斯瓦伯的理由,他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未来的一切都是从发现今天的问题开始起步的。”

创新思维也是以发现问题作为起点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发现问题算成绩”。爱因斯坦说过,系统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这一问题重要得多,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或许只需要数学计算或实验技巧。当年哥伦布看出了“地心说”的问题才有“日心说”的产生。爱因斯坦找出了牛顿力学的局限才诱发了“相对论”的思考。所有科学大师、思想家可以说都是“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天才”。

一个人若没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就意味着思维的钝化和故步自封。因此,外国许多科研机构非常重视培养研究人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常常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训练其提出问题的技巧。施坦敏茨的那一根线,斯瓦伯写在地上的那个“6”字,看似信手拈来,随意为之,实则是一种发现问题的智慧积淀。要不然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怎么独独引起了牛顿的思考呢!

耳目一新的“懒人思维”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来·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看一台蒸汽机。任务是每当蒸汽机的操纵杆落下来的时候把蒸汽放掉。少年是位懒汉,他觉得这活儿太累人,便盯着蒸汽机动脑筋,于是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开,玩个痛快,而且蒸汽机的工效立刻提高了一倍。他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活塞的原理。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发明常常来自于那些不知疲倦的科学家、发明家,但未必知道懒人也常常奉献发明的硕果。“懒人”由于洋溢着摆不脱的“惰性”,如何少走几步路、少用几分力气、少流几滴汗水?往往左右着他们的思维走势。“懒人”为了节省力气,发明了劳动工具;为了免受行路之苦,“懒人”最早产生了车的创意;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最初想到座位的人不一定是勤快的农夫,这个主意大约也是想坐着干活的“懒人”想到的。

人们仰慕的杰出人物,被人冠以诸多的褒词加以颂扬。其实,他们相对于一些同事来说,也是“懒汉”。研究人员把各行各业的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结果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全是“懒汉”。他们懒得连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不肯做。而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们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同样,卓越的科学家,最善于学习继承消化前人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他们不愿意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他们既善于“坐享其成”,又善于寻找捷径,结果他们跑到了他人的前面。

“懒人思维”现在已不是“懒人”的专利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被人们用来指导自己的思维和实践。依据省力、方便、舒服的“懒人心理”,发明家和制造商先后发明制造了自动出膏的牙膏、遥控电视、自动伞、电子计算机等适合“懒人”胃口的新产品。

过去学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往往在书海中难以自拔,现在一台电脑在手,调阅资料十分得心应手。曾在全国推广的“懒棉花”栽培技术就是一朵科学奇葩。大家知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由全国平均亩产20公斤上下的粗放种植,一步步推进到平均亩产50多公斤的精细栽培。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的思路老是在围绕着“向精细栽培要产量”上打转转。精细栽培技术种一茬棉花要中耕七八次,整枝打杈四五遍,成本越来越高。山西省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曹生吉,一心想的是摸索“少出力、少花钱、多收棉”的路子,被周围的人视为异想天开的“懒汉”。就是这位“懒汉”发明了“不用中耕、不用整枝”的“懒棉花”栽培新技术。采用这种新技术,棉农在省工、省力、省钱的情况下,产量可比常规技术增产50%。曹生吉的成功堪为运用“懒人思维”创造的范例。

多年来,我们笃信“勤奋出智慧”,钟情于为科学创造洒下漉漉汗水。如今,透过“懒人思维”是否也该为“懒人出智慧”投下衷情的一票呢?

卧思——思维新风景

人一生在什么地方待的时间最长?当然是在床上。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人的睡眠不过七八个小时,而且天天如此,人人如此。躺在床上当然是为了休息,但在熟睡之前,或在醒了之后,人们还习惯于利用这段时光去想一些事情。冬天的暖被窝,对许多人来说,都怀有一种依恋的情结。你知道吗?当年贫困潦倒的安徒生,就是在一个严冬的早晨,躺在暖暖的被窝里,沐浴着晨光,唤回了对悲惨童年生活的回忆。突然,灵感闪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向他走来……就在那一天,打动了千百万童心的世界名著《卖火柴的小女孩》问世了。

世界上当然不会只有一个地方的果树会结果实。躺在床上思维的秘密在有意无意中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尤其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人们最先接纳了她的馈赠。躺在床上口授诗作和剧本,是歌德最兴奋也是最幸福的时光。而丘吉尔的《二次大战史》也主要是在床上躺着口述完成的。“躺在床上,文思泉涌,比坐着还清醒”,丘吉尔如是说。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更是对躺着思考情有独钟,他常常一天在床上躺16个多小时。他认为,“躺在床上思考最为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