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持续农业初探
16418400000015

第15章 中国持续农业的发展(2)

三、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与绩效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的趋势,我国一批生态经济学家倡导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观点,生态农业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村镇试点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生态经济学家在总结国内外农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子,并开展了大量理论研究和试点示范。这时的试点示范主要是村和乡镇一级,出现了一批适合于不同生态类型的建设样板。

1984年5月,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强调,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破坏。1985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还专门做出:“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继续搞好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和生态农业试点”。1991年全国已有1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县,3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镇和500个左右的试点村、场。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把“推广生态农业和植树造林”作为一大对策提出,并要求“国家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对生态农业和植树造林的投入”。李鹏同志在199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生态农业,实行秸秆过腹还田,是一条成功的路子,在有条件的地区值得大力提倡”。

2.试点县建设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生态农业建设从单项的技术研究发展到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工程技术模式,从户、村级规模的试点探索,逐步扩大到生态农业乡,发展到以县为单位的生态农业建设。1993年,为了推动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由农业部等七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并于同年12月,召开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广泛试点的基础上,重点部署51个县,把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典型进行试点县建设,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从县域或区域整体制定发展规划,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大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②防治环境污染,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一方面防治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最终目的是建设适应农业高产、优质、高效要求的生态环境。③注重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并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工程技术。④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和多层次利用,减少对外部投入的依赖。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3.稳定发展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95年,中国共产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强调:“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1997年8月,国务院在陕北召开了“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号召大抓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农业。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领导同志对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做出了重要批示,并提出农业发展要走培育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路子。从此,我国将生态农业建设纳入了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之中,更加紧密地与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和扶贫攻坚工作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起来。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温家宝同志在2000年年底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2001年初,温家宝同志在农业部会同其他六部委局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情况的报告》批示指出,“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开展五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组织领导,依靠科技创新,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我国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2000年4月,国家八部委局在全国启动了第二批50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由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直到生态农业县,乃至生态农业地区(市)。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已达到3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县2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农业建设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由农业部牵头,成立了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科委、林业部、水利部和环保局七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生态农业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各省和相关县市也为此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并依托农业环境保护站负责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各省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出台了《农业环境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了生态农业建设的职责和任务。同时,还建立了一套生态农业建设专家支持系统,在国家级地区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专家组;在省、县级地区相应建立了生态农业建设专家组或技术指导单位。各地还初步形成了以农业环境保护机构为主的国家级、省级、县级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服务和监测网络,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在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前的1990~1993年期间,扣除物价因素,其国民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平均年增长分别低于全国同期水平32、11、14个百分点,而实施生态农业的1994~1997年期间,平均年增长分别比前三年平均增长速度高47、45和33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高出22、06和15个百分点。同时,试点县资源优势得到较好的发挥,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脱贫致富步伐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经过五年建设,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34%,土壤沙化治理率达到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秸秆还田率达到49%;省柴节煤灶推广率达到72%,节省了能源,保护了植被;废气净化率达到734%;废水净化率达到574%;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319%等。这些指标既比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前有较大幅度提高,又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生态农业建设推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区、市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面积达到93万公顷,产量达15亿公斤。

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生态农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体系

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创造出许多生态合理、经济可行、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类型和不同经济技术水平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体系。其中典型的有:农、林、副复合系统建设模式,农牧综合经营模式,南方稻田动植物共生模式,农林间作或混林农业模式,种养加系列产品生产开发模式,多种多收的时间结构化模式,农业多种群立体种植、多层高效的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种养加结合的大循环模式,生物能多层次循环再生模式,庭院立体经营模式,多样性、有序性增加抗灾能力模式,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多系统、多种群结合提高整体效应的模式。由于生态农业应用推广区域的差异以及推广单位类型的复杂性,由此也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生态农业发展类型和具体发展模式,归纳起来可分为六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的立体农业生态模式。立体农业是指利用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农业经营模式。

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是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的生产种植。它巧妙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和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依靠农学上的精湛技术,通过高技术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途径,使农业结构处于最优化状态,最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发挥系统的整体性与功能整合性。

2.生物物质、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的食物链型生态模式。这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一条条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资源潜力,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如粮——猪——沼——鱼模式等,在这个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食物链结构型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实行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多级利用,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中的产出(或废弃物)即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食物链模式设计可采用“依源设模,以模定环,以环促流,以流增效”方法,通过链环的衔接,使系统内的能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畅通,从而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3.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生态模式。根据生态学原理,只要有非生态成分、生产者和分解者这些基本成分,就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此,免耕法或其他秸秆还田方式,即可构成一个单独的生态模式。秸秆还田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轻对化肥的依赖。如北京南郊农场自1986年以来坚持不“烧荒”,推行“夏玉米免耕覆盖精播”,秸秆全部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在不增加化肥投入的同时,小麦、玉米均获得了丰收。

4.生态恢复与治理工程模式。主要根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原理,特别要利用绿色植被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净化水质的功能,恢复或治理生态环境。如水土流失治理生态工程、盐碱地治理工程等。其中一个主要观点是,要使大面积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或保护,必须先建立一小块高效的生态“绿洲”,这个“绿洲”能够解决当地人民的吃饭、花钱和能源问题。只有这样人类才可能不再去破坏大面积的、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植被可以通过自身的更新、再生能力,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在能源短缺的地方,农民为了取暖、做饭,不仅焚烧作物秸秆和骡马粪,甚至还要砍树木、铲草根,生态系统处于极度恶化的状态。帮助农民解决能源问题,就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点。以此为突破口,常常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目前,全国行之有效的典型模式多是以沼气发酵为纽带把养殖业和种植业联系起来的生态模式。沼气作能源,沼液、沼渣作肥料,使生态系统走上了良性循环。

6.城乡互作生态模式。城市在经济上作为产品的消费地,在生态上作为有机物质的输入地。经过城市人口消费转化,产生了很多废弃物(有机垃圾、生活污水等),这些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处理后,应该作为肥料还原给农业。如果这样做,既解决了城市的污染问题,又能促进物质循环,把从农村带走的物质,再还给农村。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经过植物吸收和土壤渗透,变得更加清洁后,回归大自然的水体中。这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农业科技组装配套,形成以下技术构成的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生物共生共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生产自净与增殖技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小流域综合利用开发技术;物质与能量的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养与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资源多层分级综合利用与开发再生能源的生态工程技术;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农业副产物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等。

骆世明把中国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进行了归纳: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增值技术、小流域综合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庭院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农业副产品再利用技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