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18800000016

第16章 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5)

因此,必须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通过税收等手段建立农村保险制度对农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保证社会公平,促进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以宿州市为例,截至2002年底,全市农村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1360个,参与户数15万户,人数达50万人。经营种类广泛,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及市场信息服务业等。其中种植业544个,占40%;养殖业422个,占31%;其他占29%。区域分布以乡镇内合作经济为主,占85%以上;经营形式80%为松散型专业合作。

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农业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户共同参与而联结成的一种经济联合体。例如,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是以籽棉收购加工、棉籽榨油及织布于一体的综合性加工经营企业,他们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实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与3万户农民签订生产收购合同,经营中实行购苗、购料、防疫、赊欠、借贷“五统一”,年推广优质棉面积达7万亩,每户农民年均增收500元。这种模式的联合,规模较大,相互联系密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强,见效快,作用突出。

(2)能人带动型。主要由能人牵头,包括种植大户、运输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砀山县华利果业协会每年都与周边6个乡镇签订生产、收购协定,组织优质无公害水果生产,免费发放水果套袋,以高于市场02元/斤的价格收购果农的水果,与农民结成了较紧密的利益联合体。2000年,协会获得了私营企业水果出口权,当年出口水果1800公斤,创汇近10万美元;2004年,全年销售水果3272万公斤,创汇近30万美元。

(3)专业协会带头型。协会有的是在乡镇指导下由部门牵头组建,有的是村组织牵头组建,主要是围绕某项生产经营或服务项目而形成的,如养牛协会、养羊协会等。砀山县文庄镇瓜菜制种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制种面积、生产资料、培育种苗、技术指导培训、回收五统一,2004年,500亩辣椒制种创产值4007元,人均制种单项收入超千元。

(4)农业服务部门领办型。多是由乡镇农技、农经、林业、兽医站、供销社等部门牵头,吸纳农户参加,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购销等多种服务,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也适应形势,转变、拓展工作领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由砀山县唐寨镇供销社创办的砀山唐寨水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闯市场,自1998年以来,在上海相继兴办了两个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同时承包140亩地,从山东、浙江等地引进果树新品种栽植,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共为当地群众推销水果138亿公斤,销售额111亿元,其中为合作社社员推销水果占总销量的80%,销售范围遍布全国。

(5)科技人员创办型。农业科技人员依靠自身的优势,组建各类协会组织,带领一方群众奔小康。某市无籽西瓜研究所在2000年组建了无籽西瓜协会,以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瓜农“三赢”和利益机制为纽带,对瓜农实行包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销售的全程服务,形成了科—农—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农技推广模式。推广范围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无籽西瓜总面积20%以上。

3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大特点是为农民服务,建立农民需要和有专业特点的服务组织,促进和推动农民的互助合作与联合,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例如,砀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实体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相当困难。

(2)经济组织的实体不强,服务受限制。一些经济组织虽然在经营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仅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制约了各种产业向广度、深度发展。砀山县水果协会拥有会员30万人,各乡镇、部分村及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都设立了分会,带动砀山的果业发展能力是巨大的,但本身实力却较弱,很多服务都是无偿的,限制了协会的发展。

(3)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有误区。由于过去“归大队”留下的阴影,不少群众“谈合色变”,农民担心搞农协又要回到过去合作社的老路上去。干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认真研究和扶持。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形成与政府抗衡的组织,难以管理。

(4)农民中缺乏“带头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经济发展快,有好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可从总的方面看,这样的带头人还太少,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使一些地方的农民有愿望发展而无人领头,合作经济组织难以建立。

4.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民群众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自愿联合,互助合作的创新精神,认清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

(2)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指导、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在现行体制下,单靠农民自己去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正确引导,在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大力扶持。如对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自办经济服务实体免征所得税等。

(3)切实处理好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建立三项机制:①建立契约机制,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或者保护价格通过签订合同,在组织内部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互惠互利。②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解决好利益调解关系,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能得到农产品生产的收益,还能得到加工和销售环节中返还的一部分利润。③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确保农民及会员的主人公地位和经济利益,使之充满活力。

(4)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当作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开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选拔一批能力强,同时又愿为群众服务的人加以培养,使他们带头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帮助农民致富,走出一条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来。

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

1.乡村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整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农村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地看,由于受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总体实力还比较弱,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还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一些村干部的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愿意回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为数不多,以致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参差不齐,且年龄偏大,结构不太合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弱,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内在动力和能力。

(2)缺乏强有力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仍然是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那些地理位置偏僻、无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就更加艰难,农村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3)村干部过多强调客观条件对集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畏难情绪。发展路子不宽,办法不多,缺乏对自身优势的充分认识,对现有资源的优化利用能力较弱,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等客观条件严重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发展。

(4)集体资产管理存在漏洞。有的村未能严格执行村务公开制度,有的村干部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造成村部分集体资产流失,挫伤了干部群众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使部分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失去了信心。

2.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对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才能稳定村民的分红,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集体经济发展好,村级组织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显示出来,才能促进干群关系融洽。因此,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来认识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1)加强领导,推动发展。

加强领导,推动发展,就要明确各级各部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职责和义务。①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配好村级班子,尤其要选好班长。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村两委成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素质、管理水平,使其切实肩负起带领群众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②要规范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原则组成农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并依法依规、遵循经济规律建立完善规范高效的治理结构,包括管理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积累与发展机制以及风险保障机制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2)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很重要一环是找准发展路子,选准突破口。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必须因地因村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顾及当地农民的生产习惯,又要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开发,体现本地特色,体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不搞千篇一律,做到宜种植则种植,宜养殖则养殖,宜牧则牧,量力而行,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还可以采取以强带弱、村村联合、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探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多种有效实现途径。

(3)产业模式,加快发展。

产业是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撑点。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订单农业为切入点,以“龙头企业+基地(或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为联结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格局,改变农民千家万户走市场的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逐步建立具有领先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高效率、高效益地转化科技成果,把农业由弱质、低利产业变为可持续发展的强质产业。

(4)政策到位,扶持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观念和职能,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在项目引进、工商注册、财税优惠、信贷资金、农业保险、检验检疫和质量、技术认证等方面给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生产条件,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植集体经济的发展后劲。

(5)强化管理,维护发展。

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薄弱,是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村级集体经济管得好就会积少成多,由弱变强;管不好,再强的集体经济也会垮下来。因而要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督管理,防止和杜绝各种侵蚀和流失,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放在重要位置来抓。①强化民主监督。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实行民主理财,村务公开,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②加强审计监督。原则上,每年都应对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情况特别是账目进行一次全面审计,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专项审计。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的占有、经营及日常管理等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④转变经营机制。要创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与程序分离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发挥集体资产最佳效益。

(6)结合党建,共同发展。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贯彻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形象,建设和谐富裕农村的重要举措,组织和号召共产党员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贡献聪明才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要把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融入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过程,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