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基层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18800000004

第4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1)

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

镇(街道)党委和村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争五强、创五好”和实现“三有”,即强核心、争创领导班子好;强素质、争创党员干部队伍好;强管理、争创工作机制好;强实力、争创小康建设业绩好;强服务、争创农民群众反映好,加快发展有本事、解决困难有办法、化解矛盾有权威。通过“争五强、创五好”和“三有”建设,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好”镇(街道)党委、村党组织,切实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必须抓好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组织的执政基础;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稳定压倒一切”。

基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问题讲了话。温家宝指出,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努力改进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

一﹑增强群众观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在农村工作中坚持群众观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准则,坚持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①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一定要坚持土地家庭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决不能以任何借口,侵害农民的土地承包权。②要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决策权。农户作为经营主体,既是经营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又是经营风险的直接承担者。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决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③要维护农民的财产所有权。决不能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剥夺农民的个人财产。要处理好对农民“给”与“取”的关系,坚持多给予、少索取,坚持取之有据、取之有度,不能随意向农民要这要那,加重农民负担。

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最基本的工作就是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要教育和帮助基层干部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法,从过去的行政指挥为主转变到为农民服务上来,从过去的行政命令为主转变到善于同农民商量办事,用示范的办法推动工作上来。基层干部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上多想一些办法,多找一些门路,让农民多得到一些实惠。

二﹑增强政策观念,提高政策水平

在落实、贯彻政策观念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组织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熟悉和掌握党的农村政策,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自觉维护政策的严肃性。要在学好政策的基础上,卓有成效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政策为农民群众所掌握。要善于用政策凝聚人心,把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善于用政策推动工作,把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政策,使农村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党的政策要求,使偏离和违背政策的做法及时得到纠正。基层干部要模范地执行政策,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

三﹑坚持实事求是,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

教育农村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倡导求实精神,倡导干部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在农村出台任何一项政策,部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到农村去,和农民一起研究本地的资源状况和优势所在,寻找符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商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办法。要带着感情到农民中去,真诚了解农民群众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愿望,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和农民交朋友,经常和农民群众开展谈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思想脉搏,及时发现苗头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为农村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增强法制观念,改进工作方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有关的法律法规,使他们懂得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矛盾,应当更多地依靠法律手段。要在基层干部中大力提倡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疏导民事纠纷,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要在开展法制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乡镇政府工作的法制化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强化依法行政的监督机制。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村民自治。农村基层干部要熟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程序和方法,以指导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更加牢固地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把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发展农村经济上来,把注意力集中到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上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带领农民发展经济,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要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变化,把握市场规律,善于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要从实际出发,面向市场,因地制宜。干部在引导农民发展经济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充分考虑当地的优势,并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代替农民盲目决策,搞一哄而起、一刀切。特别是在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更要慎重,防止造成新的积压和卖出困难。要坚持把服务放在首位。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做好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为农民发展经济创造条件。要提倡基层干部学习农业技术,争取每一个乡村干部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提高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温家宝最后强调,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事关大局,事关长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把这次活动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级政府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确保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通过学习教育,使乡镇政府和上级部门设在县乡两级的基层单位,在机关作风、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等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和改进。

开展先进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