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准确表达你的想法(名师解惑丛书)
16419400000018

第18章 示范与练习(5)

7.反方总结

不破不立,先破后立。

让我先来分析对方立论中的明显错误。对方的错误可分为常识性的错误,逻辑推导上的错误,以及观念或者价值判断的错误。

第一,对方在发言中把东北大娘的“镶牙”也扯到整容上来,这合乎常识?不。对方说“漂亮者生存”和“数学化生存”是齐名口号,这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恐怕是你瞎编的吧。对方引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则是常青的”,这段引文放在这里简直是文不对题。

第二,逻辑推导上的错误。整容对有些人是有必要的,例如大面积烧伤,或者在容貌上有明显的缺陷。而对方对辩题不加任何分析,笼而统之、扩而大之地说“整容大有必要”,这合乎逻辑吗?不。

第三,观念或者说价值判断上的错误。一个女士做什么梦才算美梦呢?对方说,每个女士的美梦都是天使的面孔,魔鬼的身材。一个女士怎么才能自信?对方认为,只有漂亮,才能自信。不客气地说,在知识经济年代的今天,说这一番话,对方不觉得观念应该更新了吗?对方认为,一个女士在整容上,要不计漂亮成本,加大投资,这值得吗?很想问一声:你们的价值取向有没有搞错哟!

“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言弃”。人的容貌和身体是父母给的,不能随便改动。试想:一个装有填充物的鼻子,还能说是你的鼻子吗?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本色是最美的,这应该是人的审美的一个高境界。这种境界,不但指外貌上的天然本色,更是指内心的平和与自然。这种平和与自然才是人充满自信的表现,而非完美的容貌。不然的话,当你离开整容院,即使弄得男赛潘安,女胜貂蝉,最终却迷失了自我,徒有美丽躯壳,岂不更值得悲哀吗?

“相由心生”,要令自己更美丽,应努力丰富自己的内涵。太过刻意“加工”修改,未免矫揉造作。外在美会随年月减退,内在美才是永恒的骄傲!

我们说“整容是病态的追逐”,那是因为整容使美被格式化了——那些盲目追星的少女拿着自己崇拜的明星照片来,点名要做赵薇或杨恭如的眼睛,巩俐或朱茵的鼻子,舒琪的嘴,林青霞的下巴,不管别人的某一部分与自己的五官、脸型、气质是否符合,像这种盲目追星并审美修养低下的人,她们不是把美格式化了吗?

整容的过程是不可逆的,这个过程也充满了皮肉之苦。听听一位女士述说她的“换肤”后的痛苦感觉。在刚“换肤”的头一天,还不怎么痛,只是到晚上,感到脸部有些不适;第二天起来,满脸便开始发红,但还是照常上班;第三天继续“换肤”后,便开始感到脸如刀割一般,满脸通红;第四天脸部变肿,早上起来,脸部充血已变形,因而,她被迫请假。为了不让家人和自己觉得可怜可笑,她戴上了大墨镜。第五天,她已疼痛难忍,提出了要终止“换肤”,但美容师微笑着告诉她,如果终止,她将终生成“花脸”。第六天,她痛得开始哭,美容师又轻声对她说:“哭不得,现在如果眼泪流下来将留下痕迹。”她又强忍了回去,第七天……就这样,为了漂亮,为了这张“艺术品”,她强忍了一个多月的煎熬。

“换肤”者不仅在肉体上饱受痛苦,精神上的压力也不小。首先,“换肤”者要承受“变脸”后熟人的异样目光。一位瞒着丈夫换了肤的女士说,这些日子,丈夫没一天好脸,看着她发肿的脸,就讽刺“花钱买罪受,活该!”而换肤者最大的顾虑是担心“换肤”后又显原形。所以一“变脸”便开始诚惶诚恐,忌吃忌晒。看来,有多少张美丽的“假脸”,便有多少钻心的疼痛、尴尬的心态。一换管终生的“换肤美容”仅仅是个理想。要有一张青春永驻的脸,除非你是“贵族”,有可能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大块大块的时间往里头扔。

所以,我们认为,整容并非大有必要。

8.正方总结

爱美是人的天性。人们都希望以最好的一面示人,时至今日,不论是韩国影星金喜善,还是愈来愈多的泰国男士都在想方设法令自己更美丽、更完美,而整容就给人们提供了实现完美的可能。

整容的魅力绝不亚于神奇婆婆的魔棒,轻轻一点,灰姑娘就变成光艳四射的公主,青蛙摇身一变成为白马王子。人们可以通过整容轻轻松松就获得无可挑剔的五官,何乐而不为呢?

只注重外表美是肤浅的——这是对方一再强调的论点。但是,在我们这个躁动不安并处处强调视觉效果的社会里,外在的漂亮一直都在影响,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判断力,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了,“美是比任何介绍信都有力的推荐”。

漂亮的经济价值有多大?连严肃的经济学家都有“漂亮成本”的说法。漂亮,同一个人的荣誉、地位、权力、财富是有直接联系的。最直观鲜活的例子来自于影视明星们。她们漂亮、抢眼,并且被打造得过于完美,她们可以徒有其表,修养、资质、技能都可以“将就”。漂亮的她们拥有名誉、金钱和地位。整容就成了影视明星们获取利益的最佳投资,从雪儿、黛米·摩尔到如今的“小甜甜”布兰尼,欧美的明星整容之风已盛行多年。美国的最好的整容医生都集中在好莱坞,贝弗利山庄集中了世界最多的整容诊所,有一位叫弗山的整形医生在《洛杉矶》杂志上登了8页广告,画面上拥有丰胸、玉腿、完美脸蛋的美女靠在法拉利汽车旁,广告语写道:“法拉利制造汽车……贝弗利山制造美女”。

美国德州大学的丹尼尔.S.哈默梅什教授与密歇根州大学的比德尔教授从1994年开始对美国、加拿大的几千个家庭进行调查和分析。他们公布的结果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被访者自认为不幸属于“丑陋”之列的工作男士占9%,他们赚取的薪水比长得英俊的男士低9%,被划分在“长相在平均水平以上”或“英俊”的工作男士为32%,薪水也多5%;同样的方法分析职业女性,丑的职业女性薪水少5%,美女则多赚4%。这两位教授指出,这一研究并不表明长相丑便注定一生受穷,其他因素也很重要,但靓男美女,特别是靓男,其外表能让他获益。

国内以貌取人在职场中也表现得更突出,很多公司招聘时就明文指出:身高不低于多少、外貌端正、外貌佳者从优等,大学里甚至发生因为丑陋而被拒绝于校门之外的事,难怪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的外貌惴惴不安。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等地,许多大学生就业前纷纷前去整容,想办法先取得一张有力的“推荐信”。

你会选择整容吗?你敢“真刀实枪”地把自己交出去吗?整容安不安全,会不会留下什么难以弥补的遗憾?这些问题困扰着那些追求美丽而谨慎的都市女士,不过有那么一些人,已经放弃顾虑,开始了她们的美丽之旅,选择整容,去改变上帝造人的疏忽与遗憾。

9.专家点评

这场辩论明显的缺点是,辩手对对方尊重不够,言词中留下“人身攻击”的痕迹。例如,正方说,对方摆出一副“舆论代表”的姿态,真的让人难以忍受;又例如,正方指责对方是“道学家”。这些说法都不好。

复旦大学教授俞吾金在《辩论的十大关系》中,有“人格形象”的说法,值得双方思考。俞吾金说:“辩论比赛不光是一种智力上的游戏,从更深沉的思想层面上来看,也是辩论队员之间的文化交流;辩论队员在辩论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不光是他的卓越的辩论技巧,更应该是他的光彩夺目的人格形象,而后者正是一种蕴涵于辩论之中,但又超越于辩论之上的具有巨大魅力的东西,也是最难能可贵的东西。一个人的人格要得到他人的尊重,他首先必须尊重他人的人格。因此,辩手不能仅仅理解对方是辩论队员,更需要理解对方有独立的人格,否则就容易在辩论中说出一些有辱对方人格的话来。一个队员一旦说出有辱对方人格的话,在高水平的评委面前,不但不会得分,反而会大大地失分。”顺便说一下,反方的一些说法,也有些过分了,例如,“人用不着出卖色相”。

应该说,这场辩论在其他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