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10

第10章 风筝

盆景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让人们在小小的造型当中看到了广大的世界,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风筝。风筝是飞翔于天空的民间艺术,我国有很多放风筝的活动,它们在对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风筝最早起源于中国,它用木材制成,历史非常悠久。根据文字记载,可知东周哲人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这是说墨子经过三年的研制,终于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只木鸟,但是这只木鸟只飞了一天便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鸢是我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2400年。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军事用品,在军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东汉期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从此开始有了纸做的风筝,这就是纸鸢。唐代晚期,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吹动琴弦,就发出像古筝一样的声音,于是木鸢和纸鸢正式更名为风筝。

风筝

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了优美的文字和绘画,还创造出了许多反映人们美好愿望的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图案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我国的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从我国传统的风筝上,可以看到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如“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在向人们展示其美丽风姿的同时,还展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们热爱生活的美好体现。

我国哪个地方的风筝最有名?

我国有六大传统风筝产地,它们分别是开封、北京、天津、潍坊、南通、阳江,其中潍坊最为有名,它被各国推崇为“世界风筝之都”。潍坊风筝节是国际性的风筝盛会,每年的4月20日至25日在风筝之都潍坊举行。自1984年开始,潍坊风筝节已经连续举办20多届,吸引了大批中外风筝专家和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风筝节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伴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传统的民族花灯在夜幕下千姿百态,看起来栩栩如生;民族焰火以其绝妙的燃放技巧将历史故事的情节展现出来,让人看了之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艺坛明星演唱起来精妙绝伦,让人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我国的风筝有哪些种类?

我国的风筝种类繁多,下面介绍一下重要的种类。软翅风筝是常见的禽鸟风筝,它的造型多数是禽鸟或昆虫,如蝴蝶、蜜蜂、燕子、仙鹤、凤凰、蜻蜓、寒蝉等都是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的翅端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端部逸出,如花篮、鸳鸯、喜鹊、鹦鹉等都是硬翅风筝。龙形风筝以蜈蚣风筝为主,它是潍坊风筝的代表。板子风筝是平面形风筝,此类风筝扎制起来非常容易,飞升性能也很好,适合表现多种题材,少年儿童最喜欢放这种风筝。立体风筝通常采用折叠结构的骨架,由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如宫灯、火箭等。

大开眼界

风筝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斗笠说最为有名。斗笠是我国古老的防雨防暑器具,当人类由渔猎转为耕作时就开始使用,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是必不可少的。早期的斗笠制作很简单,系绳也就地取材,多用柔软的树皮纤维做成。据说有个农夫正在耕作的时候,忽然狂风大起,他的斗笠即将被卷走,农夫情急之下抓住了系绳。恰巧这根系绳很长,斗笠便开始顺风在空中飞行。农夫看了之后觉得很有趣,以后便经常给村民放斗笠,后来就演变成放风筝。

扇子

风筝艺术历史悠久,扇子艺术同样源远流长。扇子现在不仅是纳凉的工具,它制作精美,扇面上还有名人题诗作画,因此也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品。漂亮的扇子在炎炎夏日带给人们几丝清凉,同时带来了美的享受。

我国的扇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史书上称:“黄帝作五明扇。”随着时间的推移,扇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扇子现在既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品。扇子具有物美价廉、方便实用、雅俗共赏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它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实用性外,扇子还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品,它汇集了编织、雕刻、书画、刺绣等工艺技巧,可以作为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道具,甚至可以象征其主人的身份。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与扇子有关。活佛济公是民间流传的形象,他头戴破僧帽,身穿破衣衫,手持破蒲扇,常常替老百姓打抱不平,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足智多谋,他辅助刘备建立霸业。不管在什么时候,诸葛亮都是羽扇不离手,羽扇成了他身份和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