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24

第24章 杂技

悠扬的民歌声犹在耳,我们又走进了杂技的世界。我国的杂技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对内政外交都起过重要的作用。杂技重视基本功的练习,它具有险中求稳、动中求静、平中求奇、轻重并举等特点。

广义上来说,杂技是各种超常技艺的统称,古代又有“杂伎”“杂技乐”之称。我国的杂技艺术具有绚丽多彩、古朴大方的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它在世界杂技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我国的杂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萌芽,秦朝统一中国后,吸收各国角抵的优点,形成了角抵戏这种杂技节目。角抵戏的内容在汉代更加充实,品种更加丰富,技艺也更加高超。到了东汉,形成了以杂技艺术为中心、汇集各种表演艺术的新品种,这就是百戏。南北朝时期,各族艺术交流频繁,这个时期的杂技呈现出兼收并蓄、多姿多彩的特点,不仅民间表演数量众多,而且宫廷表演也异彩纷呈。唐代时,有些杂技节目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超技艺。宋代时,杂技艺术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新节目。

杂技

宋代以后,杂技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元朝建立以后,杂技更是沦落为走江湖、耍把戏的江湖艺术,不能在上流社会表演。清代艺人多以家庭亲属为基础进行表演,以此来维持生计。到了近代,杂技更被贬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把戏。新中国成立以后,杂技艺术获得了新生。杂技艺术从简单的技巧表演发展到有乐队、舞蹈、灯光等配合的综合艺术表演。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杂技现在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深受全世界人民喜爱的艺术。

杂技有哪些种类?

杂技的种类很多,这使得杂技艺术丰富多彩。顶技是演员用头、额或鼻顶棍棒,或用口衔棍棒,在棍棒顶端置灯、瓶、缸、桌、碗、蛋等光滑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显示演员掌握物体平衡的技艺。马戏专指驯马和各种马术表演,在世界各国非常流行。吊子于高空梁柱悬挂两根绳子或铁索,演员在绳子或铁索上荡前荡后,做出双足倒钩和凌空旋转等动作。口技是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模仿虫鸟、走兽、器械的声音或某些人类生活活动的声音。走钢丝是演员在一根两头拴住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坐卧站跳、上梯、骑车、翻筋斗或表演舞蹈和各种杂耍等,有软钢丝、硬钢丝、走大绳等多种表演形式。

我国的杂技有哪些特点?

我国的杂技有9个特点:第一,重视腰腿顶功的训练。第二,险中求稳,动中求静,显示了冷静、巧妙、准确的技巧和千锤百炼的硬功夫。第三,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显示了人类的创造力。第四,轻重并举,通灵入化,软硬功夫相辅相成。第五,超人的力量和轻捷灵巧的跟斗技艺结合起来,表现出了超人的力量。第六,大量运用生活用具和劳动工具为道具,富于生活气息。第七,古朴的工艺美术和形体技巧结合起来,给人以传统艺术的美感。第八,适应性非常强,表演形式和场所多样化,正是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其能千古犹存。第九,严密的师承传统,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大开眼界

中国杂技团成立后,带着中国人民的友好祝愿和浓厚情谊,先后出访了前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芬兰、丹麦等国家。中国杂技团通过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的杂技节目,使这些国家的人民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智慧、乐观,使他们知道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中国杂技团的演员们从第一次出国演出开始,就成为中国文化、和平友谊的使者。中国杂技团的演员现在足迹遍及世界,在100多个国家展示了他们的艺术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