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25

第25章 皮影戏

刚看完惊险万分的杂技,我们又来看看皮影戏。皮影是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特殊的修饰,看起来栩栩如生。皮影戏的表演技艺要求很高,表演者既要控制皮影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旁白和唱腔等。

皮影戏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又称“羊皮戏”“人头戏”“影子戏”。它发祥于我国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采用皮革制成,为了让皮影更加坚固和透明,制作的皮革以牛皮和驴皮为主。在上色的时候,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因为制作起来如此特殊,皮影人物及道具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才会显得栩栩如生。

皮影戏

沿袭我国戏曲的传统,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组成,总共有11个部件,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种动作。皮影戏对戏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不少地方戏剧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和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现在争相收藏我国的皮影,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也把皮影作为礼物相互赠送,由此可见,皮影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皮影戏的体裁多样,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皮影戏的内容丰富,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西游记》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多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涌现出来,如《兄妹开荒》《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东郭先生》等等。

皮影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皮影的制作颇为麻烦,在制作之前,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用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再涂上桐油,把其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雕刻时通常采用阳刻,也有用阴刻的,但是数量较少。忠良人物通常雕为五分面,反面人物则雕为七分面。皮影涂有各种颜色,表现了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染色很有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皮影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再用线将其联结起来,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让其可以活动。皮影的高度有所不同,高的可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

皮影戏有哪些种类?

皮影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由于皮影戏在我国的流传范围很广,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和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流派。秦、晋、豫的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10多种,这些唱腔为皮影戏增添了风韵,使其更受世人的关注。

大开眼界

皮影戏结合了戏剧和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皮影戏在宋代已经非常盛行,每逢节日,很多地方都会表演皮影戏。北京的皮影班社在明代达到了四五十家,可见当时皮影戏的盛行。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演皮影戏,后来随军把皮影戏带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国。从此以后,皮影戏便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和马赛等地演出,此次演出轰动了法国。法国人民对皮影戏加以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国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