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话说中国——民间艺术
16419600000026

第26章 木偶戏

题材多样的皮影戏让人陶醉,我们再来看看木偶戏。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演员表演时在幕后操纵木偶,然后配以演唱和音乐。我国的木偶戏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木偶可以进行杂技表演。

我国的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其历史非常悠久。木偶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还没有定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奴隶陶俑,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了乐俑,这些便是最初的木偶。木偶戏是何时出现的呢?现在公认其起源于汉朝,在唐朝达到了兴盛。北齐之后,木偶戏便始终与戏剧等艺术为伴,表演形式和内容日渐丰富。隋朝的木偶戏多表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相当丰富,对木偶戏的制作和表演有直接影响。唐朝文化非常繁荣,木偶戏可以表演饮酒、唱歌、吹笙等动作,表演与制作已达到完美的统一。

木偶戏

木偶戏在宋代达到鼎盛,瓦肆宫廷之间皆可见其身影。元代的杂剧艺术光芒四射,木偶艺术亦水平不俗。木偶戏在明清两代的发展特点是支派繁多,遍布全国各地。明代以泉州的提线木偶最为有名,它制作精巧、操作复杂、声腔活泼、音乐丰富。清代数量最多的是杖头木偶,其他木偶的流传范围也很广。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观者不禁为之感叹。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木偶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重要方面。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提线木偶的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30多条,最少也有10余条。如果进行特技表演,还必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木偶进行各种舞蹈和武打表演的时候,艺人的操作技巧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提线木偶的表演艺术水平。杖头木偶通常比提线木偶高些,偶高在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布袋木偶比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都小,长度仅为7寸,主要靠艺人两手托举进行表演,操作技艺和其他两种木偶有所不同。

木偶戏有哪些种类?

根据木偶的结构和演员操纵方法的不同,可以将木偶戏分为不同的种类。提线木偶、托棍木偶、手套木偶是最常见的三种木偶。提线木偶在木偶的重要关节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又称“线偶”“线戏”“悬丝木偶”。托棍木偶又称“杖头木偶”,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手套木偶又称“掌中木偶”,偶人头部是空的,颈下缝合布内袋连缀四肢,外面穿上服装,演员的手掌伸入布内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和左右臂操纵偶人做各种动作。

木偶戏由哪些部分组成?

完整的木偶戏由木偶、操纵演员、配音演员和乐队四部分组成。木偶戏的主角是木偶,它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变化。从前的木偶比较机械,表演古装戏的木偶仅由三根棒构成。经过木偶技师的精心设计,木偶的人物形象变得异常生动。它在表演时有喜怒哀乐的感情、轻柔坚强的动作、能唱善白的语言,头、眼睛、嘴巴、手、足都能活动自如,唱白时嘴巴随着曲调的旋律启闭,眼睛也随着表演的动作转动。在完整的木偶戏中,不仅木偶很重要,配音演员也很重要。他们多为戏曲演员,有的用对话或歌舞进行表演。

大开眼界

木偶自产生至今,其造型艺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第二,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木偶制作人。第三,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来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