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0200000012

第12章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绿色农产品采用有机农业中要求最高的一类食品,执行的是有机标准,使用的是有机认证标志。有机食品是农业方式生产的食品,由于近乎纯天然,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什么是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有机食品的基础,有机食品是有机农业的结果,两者相辅相成。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中,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

有机农业生产者认为,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而土壤自身是有生命的,因此施肥应以改良土壤为目的,通过提高土壤自身营养和健康的需要,来实现对作物的持续、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而不是简单地把土壤视作植物营养的载体,把施肥完全建立在满足作物的某些特殊需要之上。有机农业主张少耕或免耕,农业生产的重点在于促进自然的生物循环,充分利用自然规律,把农业生产系统视作一个整体,使之尽可能完善,其目的是追求生态上的协调性、资源利用上的有效性以及营养供应上的充分性。

有机农业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1.通过有机农业的开发,生产出足够的优质、安全的食品,满足社会需求。

2.促进农田耕作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3.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尽量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资源,促进水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4.在有机生产中,注意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生产体系和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5.实行清洁生产,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实现污染物的最少化、无害化、资源化。

6.注意畜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需求和条件,协调作物生产和畜牧业之间的相互平衡。

7.注意水产品生产系统的持续发展。

8.发挥有机生产的社会效益,使从事该项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都能获得足够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环保型安全食品,它们富营养、高品质、纯天然。有机食品这一名词是从英文OrganicFood直译过来的,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叫生态食品或生物食品的。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有机食品是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要符合哪些条件

1.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法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2.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和运输标准。

3.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的档案记录。

4.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处于最小程度。

5.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认证指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第三方组织给予书面保证来证明某一明确定义的生产或加工体系经过系统的评估符合特定要求的程序。认证以规范化的检查为基础,包括实地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审计和终产品的检测。

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有机食品主要包括哪些品种

目前经认证的有机食品主要包括:一般的有机农作物产品(例如粮食、水果、蔬菜等)、有机茶产品、有机食用菌产品、有机畜禽产品、有机水产品、有机蜂产品、采集的野生产品以及用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食品主要是蔬菜、大米、茶叶、蜂蜜等。

有机食品标志图案

有机食品标志图案采用人手和叶片为创意元素,其一是一只手向上持着一片绿叶,寓意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渴望;其二是两只手一上一下握在一起,将绿叶拟人化为自然的手,寓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的呵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美好的生存关系。有机食品概念的提出正是这种理念的实际应用,人类的食物从自然中获取,人类的活动应尊重自然的规律,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有什么区别

绿色食品是结合我国实际生产的一种优于普通食品的产品,但它不是国际上通认的有机食品,颁发绿色食品证书的产品不能作为有机食品在国际上销售。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可持续食品,代表着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它们的主要区别有四点:

1.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允许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及化学肥料,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乃至贮藏运输等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物质。虽然AA级绿色食品也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禁止使用化学物质,但由于其中一些标准的差异而未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

2.两者对产地要求不同。有机食品对生产基地要求非常严格,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条件都有严格规定,施用过禁用物质的土地必须要经过3年的有机转换,才能生产有机食品。而绿色食品虽然对环境条件也有要求,但并不十分严格,也不需要有机转换过程。

3.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要比其他食品难得多,管理要求要比其他食品严格得多。有机食品在生产中,必须发展替代常规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技术和方法,建立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

4.管理上,有机食品颁证部门要对作物生产地全年的农作物进行环境检测和质量认证,证书有效期最长一年,第二年需重新进行颁证检查。绿色食品的颁证有效期为3年。

世界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目前,全球已经有机耕地面积1580万公顷。南美洲生产大量的有机橄榄油、糖、棉花、热带水果、可可、咖啡和牛肉。北美国家是世界有机豆类和有机谷物以及有机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的主产地。西欧的有机农业正在加速发展,东欧的有机农业也早已开始。以中国、泰国和马来西亚为主的亚洲国家则以茶叶、咖啡、香料、大米、油料和蔬菜为主打有机产品。澳大利亚有机生产面积已达到770万公顷,是有机牛肉的主要供应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是向日本提供有机水果、乳制品和蔬菜的主要国家。在非洲,许多非政府组织正在帮助当地社区发展有机农业,为实现食品的自给自足和防止沙漠化及土壤侵蚀做贡献。有几个非洲国家还是有机产品的出口大国,如埃及的有机棉花、水果、蔬菜和香料向欧洲大量出口;马达加斯加向世界有机市场提供有机香料和热带植物油;坦桑尼亚则向欧洲出口茶叶、棉花、香料和热带水果等产品。

日本于1987年由国会议员成立了有机农业议员联盟,1988年成立生态农业联络协议会,1990年农林水产省增设了有机农业对策室,1993年制定了有机农产品标准,即新的有机食品认证制度。将有机食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求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土地3年不曾施用过化肥和农药;第二类是要求从前一次收获到本次收获未施用过农药;第三类是低农药栽培,要求农药使用量低于当地农药施用量的一半以下。

据统计,2000年全世界的有机产品贸易额约为200亿美元,美国、欧洲和日本是三个最大的有机产品消费地区。在欧洲,德国的有机产品市场最大,达25亿美元,法国居次,为12亿美元,英国第三,为9亿美元。快速发展的日本有机产品市场2000年的销售额估计为25亿美元。有机产品市场比较兴旺的其他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阿根廷等,我国台湾地区的有机食品市场也比较发达。

可以预计,世界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市场将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发展,从而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的食品,也将继续为生产者带来经济效益。

中国有机食品发展的现状怎么样

我国真正开始有机食品开发是在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以后。最早参与有机食品开发的是一批贸易商,开发的品种主要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如高山茶叶、东北大豆、野生果品、中药材等。随着外商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我国开发的有机食品种类也迅速增加,现在大多数栽培作物都已有了有机食品。

同时,我国也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体系,《有机认证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完全接轨,是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的基本依据。最近几年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的出口增长率都在30%以上。其中大部分销往日本、美国、加拿大及欧洲市场,也有部分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

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主要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即由相关企业或公司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按有机方式生产,公司包销产品。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和目前的生产力水平。

由于缺乏对有机农业的必要宣传,广大消费者对有机农业的概念了解不够,所以国内市场还有待发展。另外,有机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尚不成熟,相关配套体系还未形成,农民在转换过程中,作物产量降低,又没有必要的经费补贴,因此积极性不高。同时,国家对有机农业研究和有机食品开发的经费投入较少,对发展有机食品这一特殊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还未出台,管理法规还不健全,对有机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能力不够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认识的理解误区

目前,在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理解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1.有机农业就是传统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走回头路。实际上,我们现在提倡的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有很大的差别,有机农业生产可以而且事实上充分利用了一些现代科技发展的技术,使有机农业有了质的提高。

2.有机农业生产仅仅是简单地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作用。虽然有机农业强调使用有机肥,但如果不注意有机肥的科学施用方法和用量,其后果不仅要影响作物的生长,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使作物易受病虫的危害,也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3.无污染的食品就是有机食品。应该说,食品是否有污染物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自然界中不存在绝对不含任何污染物质的食品,只不过有机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含量要比普通食品大大降低,而且有机食品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是全程质量控制。

4.只有无污染的地区才能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有些地方过分强调对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标准,把有机农业的基地大多放在边远无污染的贫困地区,忽视了在发达地区逐步建立有机生产体系,开展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的转换。实际上,在农用化学物质使用量较大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更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5.有机方法种植的产量肯定比现代方法种植的产量低。在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建立初期,有机作物的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一旦建立良性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整个有机体系的生产力一定高于常规体系的生产力。

6.有机农业投入多,成本高,收入低。有机农业所需的劳动力投入确实要比常规农业投入多,特别表现在利用农业废弃物时的劳动力投入。由于有机生产充分利用了农业系统内的废弃物,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了社会用于治理环境污染所花的费用,减轻了由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社会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人们在计算有机农业和常规农业的投入时,往往忽视了这些投入的真正价值。

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意义

有机食品产业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双赢载体”,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以满足人们追求优质生活的需求。有机食品的生产是农业和食品加工的“清洁生产”,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仅允许使用天然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能确保食品安全,还可以生产出营养丰富、口味鲜美的优质食品。目前,有机食品已在大部分发达国家成为食品消费的时尚,也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得到认可。

2.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由于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施用化肥和农药,这样做的好处即解决了现代农业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造成的农产品污染和耕地污染,又防止了由此引起的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还控制和减轻了农村面源污染,保护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河流等。

3.可以增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供给量存在着很大缺口,这种状况还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期。因此,大力发展包括有机食品在内的有机产品产业,将有助于我国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4.有助于解决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机食品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通食品价格高出20%~50%,有的可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因此,发展有机食品产业可大大缓解农村劳动力普遍过剩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从事有机农业农民的收入。

5.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在西部发展规模化的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有机食品,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避免因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境破坏,而对下游的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潜在的、长远的威胁。同时,还可以保护西部地区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基因库,这对于我国医药卫生、工农业的发展及生物技术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