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农村食品与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16430200000009

第9章 绿色食品生产(2)

3.绿色菜豆:绿色菜豆的产地环境条件、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及栽培管理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相关要求。绿色菜豆感官要求豆荚应浅绿,色泽一致。同一批次菜豆必须属于同一类型,形态完整,荚尾尖端短,荚幼嫩、成熟而不过熟,清洁、豆荚条形较直、粗细均匀、无擦伤,不许有柔软凋萎疤痕、病虫害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伤害。

绿色菜豆的包装容器(箱、筐、袋)应清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凸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现象。木箱需缝宽适当,无凸起铁钉。每批菜豆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必须一致。包装上应标明品种、毛重、净重、产地、生产者、采摘日期及包装日期,并附有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菜豆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污染。汽车运输要严防日晒雨淋,铁路或水路长途运输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绿色菜豆最佳贮藏温度为5℃~7℃,最长贮存期不超过10天,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库内保证气流均匀通过。冷藏时应按品种分别贮藏,存放点必须阴凉、通风、清洁和卫生,严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质和病虫害污染。

怎样生产绿色茶叶(绿茶)

绿色茶叶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

绿色茶叶的感官特征:绿茶是采摘茶树新梢的芽、嫩叶、嫩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工艺制成的初制茶和再经整形加工制成的精制茶。绿茶是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茶类,产量约占全世界的85%。绿茶虽然种类众多,但通常都具有外形美观、色泽翠绿、香味持久、滋味甘醇爽口、汤色清绿明亮、叶底嫩绿匀称等绿茶特有的品质特征。

绿色茶叶应该是洁净、匀齐,不含外来杂物,具有茶叶特有的香气、滋味,无劣变、无异味。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产地环境标准,花色、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品质特征的要求。绿色绿茶除具有常规绿茶的品质特征外,在理化卫生指标方面有更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绿色绿茶的规定。其他农药施用方式及其限量应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的规定。

绿色茶叶的包装容器应该采用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不影响茶叶品质的材料制成,包装要牢固、密封、防潮、遮光,能保护茶叶品质。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仓库,不同类别或不同等级的茶叶应分开贮存。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中应防雨、防潮、防曝晒、防污染,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等损害茶叶品质的货物混装运输。

怎样生产绿色水果

绿色水果指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农药、重金属残留和物理、化学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规定,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水果。

1.绿色鲜梨:鲜梨按果型大小分为特大型果、大型果、中型果和小型果四类。各品种的鲜梨都必须完整良好,新鲜洁净,无不正常的外部水分,无异味,精心手采,发育正常,具有贮存或市场要求的成熟度。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的特征,果梗完整,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果面基本上无缺陷。

梨果采收后,应立即根据果实大小、成熟度和品质条件挑选符合标准规定的果实,尽快包装、交售、验收,迅速组织调运或贮存。果实贮存保鲜,不得使用任何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中长期贮存保鲜应在常温或恒温库中进行,出售时应基本保持梨果原有的色、香、味。在库内存放时,不得直接着地或靠墙,码垛不得过高,垛间留有通道,并注意防蝇防鼠。贮存鲜梨的库房中,严禁与其他有毒、有异味、发霉、散热及易于传播病虫的物品混合存放。

绿色鲜梨的销售和运输包装均应标注绿色食品标志,鲜梨在装卸运输中要注意爱护,做到轻装轻卸,轻拿轻放。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异味、有害的物品混装、混运。箱装鲜梨应尽量缩短在站台、码头等待运场所的时间,需暂存时,必须堆放整齐,批次分明,通风良好,环境清洁,严禁日晒雨淋,注意防冻防热。包装上应标明品种、毛重、净重、产地、生产者、采摘日期及包装时期,并附有绿色食品标志。

2.绿色鲜桃:鲜桃要求果实充分发育、新鲜,果实表面无泥土、灰尘、虫卵、虫粪等影响外观的污物,无异常气味或滋味,具有适于市场或贮存要求的成熟度。具有本品种应有的果形特征和果皮颜色,果面无刺伤、碰压、磨伤、雹伤、裂伤、病伤等缺陷。产地验收容许度为≤3%,发货站验收容许度为≤5%。

绿色鲜桃单果用包果纸,包装材料应清洁,质地细致柔软。果品装箱应排列整齐,内衬垫箱纸(质量与包果纸相同),果箱用瓦楞纸箱,结构应牢固适用,材料良好、干燥、无霉变、虫蛀、污染。包装上应标明品种、毛重、净重、产地、生产者、采摘日期及包装时期,并附有绿色食品标志。

鲜桃容易碰伤、腐烂,运输应做到快装、快运、快卸,并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严禁日晒雨淋,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堆码整齐,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有异味物品混运。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应有设施,并注意防止虫蛀和鼠咬。贮存鲜桃的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库温适中。箱体应距墙壁地面20厘米以上,垛层不宜过高,并按品种、等级进行分门别类堆放。

3.绿色猕猴桃:绿色猕猴桃在感官上要求果形良好,具有该品种的特征,无畸形果。全果着色,色泽均匀,具有该品种特征的色泽。果面无污染物、尘土及其他外来杂质,无碰压伤、摩擦伤、日灼伤、冻伤、发育性裂口及各种斑迹,包括病斑、变色斑、疤痕、蚧痕、菌迹、药迹等。果肉多汁,软硬适度,具有该品种特征的颜色。风味正常(香或清香)、酸甜适度。果实成熟度应达到生理成熟,经一定时间的贮存使果实达到质地变软,出现芳香味的最佳食用状态。

绿色猕猴桃的包装分箱装与盒装,箱装用于大批量(5~10公斤)果实包装,盒装用于小批量(05~1公斤)果实包装。箱装用瓦楞纸箱,内衬细致柔软的垫箱纸。果实应排列整齐,分层排放,每层间用垫箱纸分隔。

猕猴桃易碰伤、腐烂,故应冷藏运输,做到快装、快运、快卸,装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丢乱掷和运输途中日晒雨淋。运输工具的装运舱应清洁、无异味,防止虫蛀、鼠咬,水运时应防止水、油进入舱中。猕猴桃果实宜在冷凉湿润的条件下贮存,在温度0℃~2℃,湿度90%以上时可贮存3~6个月,常温下仅可存放20天左右。

4.绿色柑橘:绿色柑橘包括甜橙类、宽皮柑橘类、柚类及柠檬类。绿色柑橘应具有该品种特征的果形,形状一致,果蒂完整、平齐、无萎蔫现象。全果着色、色泽均匀,具有该品种成熟果实特征的色泽。果面新鲜,无日灼伤、刺伤、虫伤、擦伤、碰压伤、裂口及腐烂现象。果肉脆嫩或柔软,果汁丰富,具有该品种特征颜色,无枯水、粒化现象。风味甘甜或甜酸适度,具该品种特征香气。

绿色柑橘在包装箱上应有绿色食品的标志,应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贮存注意事项等内容。柑橘单果须用质地细致柔软,清洁的包果纸包裹。果品装箱应排列整齐,内衬垫箱纸(纸质与包果纸同),果箱用瓦楞纸箱,结构应牢固适用,材料需良好、干燥、无霉变、虫蛀和污染。每箱净重不超过20公斤。

柑橘易碰伤、腐烂,运输时应做到快装、快运、快卸,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严禁乱丢乱掷。运输工具的装运舱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最适温度为6℃~8℃,运输途中严禁日晒雨淋,防止虫蛀、鼠咬。

怎样生产绿色稻米

绿色稻米指按照相关标准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稻谷及其成品粮。绿色稻米产地环境应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加工大米所用原料必须是按照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生产的稻谷。

绿色稻米的包装上应标注绿色食品标志和贮运图示标志。绿色稻米的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包装材料应坚固、清洁、干燥、无任何昆虫传播、真菌污染及不良气味,包装容器封口严密,不得破损、泄漏。

绿色稻米应在避光、常温、干燥和防潮设施处贮存。贮存库房应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无虫害及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怎样生产绿色畜禽

绿色畜禽指严格按照畜禽生理学和动物生态学的原理及绿色食品生产操作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化学农药、激素、抗生素等有害人体健康的残留物不超过规定的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畜禽。

绿色畜禽饲养场地的地势要求高燥、平坦、背风、向阳,牧场场地应高出当地历史上最高的洪水线,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水源充足,水质必须符合规定,最好用深层地下水。此外,还要求地形开阔整齐,交通便利,并与主要交通干线保持安全的距离。在设计建设畜禽舍时,应尽可能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以及新鲜清洁空气的环境条件。

在畜禽饲养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所用的饲料必须是来自绿色食品产地或经检测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区。在饲料生产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使用的要求。严格控制各种激素、抗生素、化学防腐剂等有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进入畜禽产品。凡从事饲料药物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和使用的,应遵照《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确保产品质量。

绿色畜禽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尽可能采用物理疗法和中医疗法。严格控制在常规条件下使用人工合成的预防性药物,禁止使用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禁止使用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化学物质,限制使用有机合成抗菌及抗寄生虫的化学药物。

畜禽疫病的预防措施:

1.科学饲养。贯彻“自繁自养”科学管理的原则,不随便从外地引种,减少病源的传入机会;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保持畜禽有健壮的体质、良好的抗病力和理想的生产性能。

2.预防接种。已知疫病在该地区存在,并且不能用其他方法控制的情况下,对尚未发病的畜禽进行免疫接种,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抵抗力,使易感动物转化为非易感动物,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3.药物预防。绿色畜禽饲养繁殖中,药物预防应尽可能采用中草药、生物制品和矿物性药物,以增强畜禽自身免疫力为目的,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的使用。

4.消毒。在绿色畜禽饲养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物理和生物消毒法,以减少化学药物的投入。

绿色畜禽饲养场地须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畜禽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废水的排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饲养场周围农区尽可能实行无公害生产。

在绿色畜禽运输前,运输车辆应彻底清洗干净。运输途中要保证良好的通风和环境卫生条件,并根据气候条件和运程长短给动物喂水喂食。在运输前或运输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镇静剂和兴奋剂。屠宰前应接受检验和检查,合格的畜禽必须在绿色食品定点屠宰场屠宰。

怎样生产绿色水产品

绿色水产品指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的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化学物质、激素、抗生素等有害人体健康的残留物不超过规定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水产品。

绿色水产品养殖区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水源应充足,常年有足够的流量,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2.养殖区附近无污染源,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达到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

3.海水养殖区应选择潮流畅通、潮差大、盐度相对稳定的区域,注意不得靠近河口,以防洪水期的淡水冲击,盐度大幅度下降而导致鱼虾淡死,以及污染物直接进入养殖区造成污染。

4.水温适宜,5~10月份一般在15℃~30℃,其中,7~9月份应在25℃~30℃,应能够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灵活调节。

5.交通方便,有利于水产品苗种、饲料和成品的运输。

绿色水产养殖所需的营养,应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和无污染的草场、矿区、水域。饲料和饵料既要保持水产养殖对象所需的营养成分,又要避免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的介入。非营养性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禁止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激素、抗生素等的使用。

水产品的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并贯穿于养殖的全过程。从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和不同的环境条件出发,全面考虑病害的预防工作,主要的预防措施包括:

1.抓好池塘的清淤、清池和药物消毒工作,这是防病的重要环节。清塘一般在收获后进行,先排干塘水,经暴晒数日,挖出多余的淤泥后,耕翻塘底,再暴晒数日后,平整塘底,同时修补堤沟。放苗前7~15天用生石灰、茶饼、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清塘消毒。禁止使用五氯酚钠、化学除草剂等有害化学药物。

2.实行苗种消毒,减少病源体的传播,控制放苗密度,掌握准确的投苗数量,为养成期的科学投饲管理打好基础。

3.加强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坚持对养殖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包括水温、盐度、酸碱度、溶解度、透明度、化学耗氧量、有害生物病原体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4.定期投喂药饵,提高养殖对象的抗病能力。

5.改革养殖方式和方法,开展生态防病,如稻田养鱼、养蟹、养蛙,虾鱼、虾贝、虾藻混养和放养光合细菌等,起到净化和改善水质的作用。

6.加强疾病的检测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以防蔓延。

绿色水产品养殖疾病防治用药应严格按照绿色水产养殖药物使用的规定,禁止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激素和抗生素,如砷制剂、汞制剂、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氯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提倡使用中草药及其制剂、矿物源渔药、动物源药物及其提取物、疫苗及活体微生物制剂。

绿色水产品的捕捞,尽可能采用网捕、钩钓、人工采集。禁止使用电捕、药捕等破坏资源、污染水体、影响水产品品质的捕捞方式和方法。绿色水产品尽量要保鲜、保活。在运输过程中,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防腐剂和保鲜保活剂,确保绿色水产品不受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