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种性倒错中,特别把同性恋提出来,是因为这类临床患者在罗夏测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特征。因此,介绍罗夏与同性恋有重要的意义。
一、同性恋的定义与分类
同性恋是性倒错(sexualperversion),特别是性对象倒错(inversion)的一种,是对同性有性冲动。虽然都称为同性恋,但其程度、种类是多样的。例如金西(Kin-sey,1941)就把其程度分为了如下几个等级。x级(不管什么性,总之完全没有性接触的人),0级(完全的异性恋),1级(主要是异性恋,但少数情况下有同性恋的倾向),2级(主要是异性恋,但有时有同性恋的情况),3级(是异性恋同时也是同性恋),4级(主要是同性恋,有时有异性恋的情况),5级(主要是同性恋,极少数的情况下会有异性恋的倾向),6级(完全的同性恋)。另外,关于同性恋类型的分类,多数的研究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说法,要归纳叙述是很困难的。在这里介绍一下其中两种说法。
首先,贝格勒(Bergler,1957)基于对400名男性同性恋中100人的心理疗法的经验,提出了以下的12种类型。即是:①思春期的同性恋;②完全倒错的积极的角色型;③完全倒错的被动的角色型;④与作为幼儿的自己寻求双重性的同性恋;⑤积极调整型;⑥双性的被动型;⑦要成为保护者的类型;⑧寻求保护者的类型;⑨与其他倒错的合并型;⑩双性恋型;监狱型;空想型等等。
另外,加藤(1957)等参考了众家的意见,根据25名男性同性恋者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如下的分类观点。①积极的、被动的;②男性的、女性的;③神经病的、神经质的、精神病的;④有无自恋倾向;⑤性心理的、性身体的;⑥显现的、有意识的,潜在的、无意识的;⑦真性同性恋,假性同性恋等等。
二、同性恋的成因
关于同性恋的成因,尽管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但是迄今没有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结论。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由于儿童时期性心理发育受到障碍,出现了“异性恋恐怖”。行为学派则认为是后天环境影响而成。注重生物因素学派的人则认为与遗传有关,因为同卵双生同性恋的同时发生率很高;有的认为与性激素的水平有关;有的认为与调节性活动的下丘脑有关。实际上同性恋的形成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近年来比较受到注意的是玛莫尔在1965年发表的一些看法:同性恋是由心理动力学的、社会文化的、生物学的、情境因素等多重因素决定的。
1.生理方面的原因
有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同性恋的发生上起明显的作用。克尔曼(Kallmann)在1952年曾调查40对同卵双生子,发现只要其中一个是同性恋,另一个必定也是同性恋(100%的一致率);而45对双卵双生子中,只有15%是一致的。但1968年有人报告5对同卵双生子,只有2对同属同性恋,一致率仅40%。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在1993年发现,76名男性同性恋者的男性亲属中的同性恋比例相当高,而且问题均可追溯到母系这一边。此项家谱研究提示,男性同性恋者可能由母亲遗传。科学家认为可能与X染色体有关。为证实上述猜测,一项针对40对同性恋兄弟的DNA分析发现,33对兄弟的X染色体的一个特别区域上,兄弟两人竟然有5个基因相同。由于男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是其母亲两个X染色体上基因高度随意的组合,因而两兄弟的基因排列应该极不相同。又由于两兄弟在其他方面的特征均不相同,只有同性恋是他们的共同特征,表明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这一区域。此项研究的负责人哈默说:“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性取向具有遗传基础的最有力的证据。”此研究小组对女性同性恋者的研究也初步显示,女性的性取向也受基因影响。
如上所述,同性恋可能由性染色体异常而造成。有资料显示,同性恋也可能由性激素的异常而造成。蒙利(Money)等人(1969,1972)证明,胚胎发育的关键期,雄性激素过多或过少,对性别的分化有很大影响。在此期间,女性胎儿若接受雄性激素过多,虽然也可能发育成女婴,她们的行为却偏向男性化。如果再让她们生活在一个对自己性别模棱两可的环境之中,她们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同性恋者。同样,男性胎儿在此期间,若接受雌性激素过少,出生后又生活在对自己性别模棱两可的环境中(如在家中被当女孩对待,缺少与男孩接触等),他们也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同性恋者。每个人都有男女两性的性激素存在,其中异性激素的比例可占30%~40%。有人认为,当这两种性激素的分泌不平衡时,就可能产生性取向的变态。
最新研究又发现,同性恋可能与调节性活动的下丘脑有关,下丘脑是大脑负责调节包括性活动在内的身体功能的器官。1991年,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说,同性恋和异性恋者的大脑细胞之间存在着不同之处。这项研究的负责人西蒙·维利对41具男性尸体(其中包括19个男性同性恋者)的大脑进行解剖研究,发现同性恋者的下丘脑中的一组细胞比异性恋者要小。
上述实验研究对探讨解释同性恋的生理原因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未能从本质上比较完满地解答同性恋的成因。
2.心理方面的因素
在当代社会中,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的人占很大的数量,研究同性恋最多的也是精神分析专家和心理动力学家,许多人从心理变化的角度来探索同性恋的成因。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变态植根于童年。无论是谁天生都具有两性的素质,但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是向异性恋发展,还是向同性恋发展,最终由幼儿的经验所决定。社会生活中许多事实表明,人在幼年时期性别角色尚未形成,如果在性问题上受到某种影响或强烈刺激,就会造成某种心理变化,这种变化潜伏着,到了青春期以后就会爆发出来,造成不良的后果。例如,幼年时性角色的错误认定就是这样。父母对孩子的性角色期待和教育,对孩子性心理定式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如果把男孩当女孩对待,在称呼、打扮、玩具、游戏和体育活动方面都和女孩一样看待,就可能使他形成自己是女性的心理定式,终身难改。对女孩来说,也是同样。这种父母对孩子幼年时错误的性角色认定,就可能使孩子长大成人后成为同性恋者。
有人强调了父亲在同性恋行为中的作用。男性同性恋者往往是由于生长于有一个过分强悍、飞扬跋扈的母亲和一个软弱胆小、被动的父亲的家庭,这使男孩在认同男性气质方面产生了障碍,出现女性化倾向。女性化的男孩往往在其幼年时,父亲未能为其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并且后来男孩在从事女性化行为时没有受到反对,甚至其父母还主动地鼓励他的女性化的举止,反对男孩子典型的粗鲁莽撞的行为。
女性化男孩童年时代的行为和成年同性恋有没有联系呢?在追踪了总共27个女性化的男孩直至他们的青少年期,并对其进行前景研究后发现,40%~50%的研究对象变成了同性恋者或异性易装癖者。研究表明:女性化的男孩变成同性恋者的人数要比随意挑选的男孩发生这种情况的人多得多。
比波(1962)综合了许多精神分析学家的临床资料指出,导致同性恋的主要原因来自以下家庭双亲模式:一个疏远和具有敌意的父亲和贬低丈夫的母亲或一个强悍的母亲和较弱的父亲。
儿童期的交往对同性恋的形成也有影响。性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一条规律:不到青春期发育年龄的孩子,异性之间有种排斥力,往往是男孩同男孩一起玩,女孩也不爱同男孩玩,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他们各自酝酿着男性的或女性的气质,像是在积蓄以后异性恋的驱力,因为异性恋的本质是男女肉体、灵魂的互补。因此,人如果在儿童时期环境特殊,男孩老和女孩在一起,或是女孩老和男孩在一起,他们就会缺乏自己这个性别应该具有的气质,到了长大以后,心理上仍需互补,就会爱上同性,成为同性恋者。因此,有位学者断言:8岁时有一个最要好的异性朋友的孩子,当他(她)到26岁时会有一个最要好的同性恋友。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或气氛,使成长的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性别认同障碍,造成在人际交往中或惧怕女性或男性,或与同龄群体交往发生困难,最终导致成年后的性对象倒错,成为同性恋者。
3.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绝大部分的行为并非属于本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是人社会化的结果。人类并非生来就有同性恋或异性恋的倾向,而只有产生性反应的能力。在婴儿时期,所有的人都是中性的,由于文化的影响和社会的强化作用,使大部分人学会了对异性刺激产生性反应,从而具有异性恋的倾向。同性恋和异性恋从本质上并无不同,也是学习的结果,只是同性恋者的个人经历使他们走向了另一条通向同性恋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