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问题研讨法凭借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导,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动力,依靠积极进取的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与意志,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发学生内在的真、善、美情感,以研究探索性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理智的、热情的、勇敢的、宽容的精神状态参与问题的研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下一代人的性格和能力,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有着广泛实施的必要性。
三、设计基础
采用问题研讨法进行授课,教师需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教学的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特点等,精心设计出具有启迪性质的问题或引导学生质疑,确定讨论的组织形式,预设教师主导角色的临场发挥构想,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构建每堂课的整体框架。
(一)问题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必须要认真研读每一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站在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若干问题。如果是上复习课,还需要依据考纲,估测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具备的能力,确定出每课复习的范围和重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问题设计需要把握合理性、针对性、量力性、启发性和思想性这五个标准。教师应该熟练运用本学科基本题型的出题技巧,将每课的每个问题都提得恰到好处。教师还应该注意每一课问题的组合方式,如采用“子母式”“台阶式”“环扣式”“综合式”等,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有层次、有重点地参与研讨。
(二)讨论的组织形式
讨论的组织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对学生的情绪、角色感乃至讨论的整体效果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适当地分组和变动座位,可以起到鼓励参与和方便沟通的双重效应。我们根据班级授课的客观条件,一般可以采用先分后合式的组织方式,即先分小组或小小组讨论,每组推出答题代表一人,然后进行班内交流,并由教师或主持讨论的学生作总结归纳。
(三)课堂结构的程序设计
一般而言,课堂结构程序有以下五种:
①示题→思考→讨论→小结与作业。
②自读→激疑→定题→讨论→小结与作业。
③示题→讨论→综述→作业。
④质疑→讨论→指导→再讨论→小结与作业。
⑤示题→阅读→分组讨论→辩论或交流→小结与作业。
课堂结构的程序设计应该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的,并且应该灵活运用。如讨论难以深入时,可以指导学生再读教材和补充资料,然后再继续讨论。教师不必拘泥于一种程序。关于作业的处理,我们主张灵活、自由,口头巩固和书面练习相结合,可以适当减少回家作业。我们觉得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有相当的训练量了,完全应当且能够减轻他们的课外作业负担。
四、教学艺术
我们如果能够掌握问题研讨法,那么上课就不再是件困难的事,多练即行,熟能生巧。但要上得精彩,上得有佳绩,要进入到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自由王国,那确实还需多年的磨练与积累,方能悟出其教学的艺术来。教师应积极探索,取长补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要做到精湛的层次,我们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字斟句酌设疑巧,胸有成竹备周详
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出一组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这是教案的核心内容之所在,也是教学成功的起始点。教师应当深思熟虑、字斟句酌,力求每一题都能引发学生的思维、都有研讨的价值,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此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周到地考虑问题的所有答案,要求准确精当,以便在研讨时以此启发和引导,对待那些还未能设计进研讨范围的次要内容,教师也应有所准备,以防学生质疑。直观教具的运用要合理且熟练,导言、结束语和推动思维的主导内容也都备周详,做到胸有成竹上讲台。
(二)创设研讨氛围,引导全员参与
在“信任”“赞赏”“耐心”“友善”方面,教师必须下工夫,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信任每一位学生,热情地鼓励他们参与研讨,大胆发言,哪怕是一些纪律比较散漫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也应该相信他们的学习潜力,相信他们会迎头赶上。赞赏正确的特别是有创见的解答,让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闪亮。耐心引导,将学生的思路纳入正确的轨道。友善是保证全员参与研讨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待学生,要求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出参与面广的热烈的研讨氛围。
(三)鼓励发现问题,指点质疑思路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扩大研讨的范围,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指点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发现问题。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规定学生每课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养成提问的习惯。
教师还要灵活处理学生的质疑,若是浅显的要求在小组内自行解决,若是有难度的和研讨价值比较大的则提请全班同学进行大讨论,若时间有限,要适当调整原定的论题。当学生研讨中答错或卡壳时,除指点迷津之外,还可以就题论题,作质疑思考,争取分而解之,教师则因势利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四)教会学生剥笋,导向问题纵深
在研讨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过程的,即引导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思考和讨论的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如剥笋一样分析问题,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情况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指点学生步步深入、层层揭示,但不可越俎代庖,让学生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深刻地认识学科知识。
(五)创设直观意境,激发探索意识
创设直观意境指的是运用课外的图片、文字材料、音像、模型或多媒体课件等,营造出研讨问题的直观意境,使课更生动更富形象性。在选定了直观材料之后,与问题研讨进行合理的组合,教学时引导学生随着问题的思考、讨论进入既设的情境中,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直观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观察、理解和讨论,产生对课外资料与研讨问题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完整、深入地解决问题。
(六)推动辩论发展
在辩论时,一些有相当难度的存异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分为两派展开辩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缘于课时、资料的客观限制,通常可以采用随堂即兴式的辩论方式,参插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角色意识,课前心中有辩题,课中挑动起争端,交火之后要加温(推波助澜,激起更多同学的辩论兴致),冷场之时作补充(适当提供相关材料),不断推动辩论发展,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尤其是要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千万不可泼冷水或上纲上线。
(七)进行思维点拨,强化教育功能
课堂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相互作用的,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同时受到道德的、理智的、美的多方面的教育,而这种情感方面的强化过程无形当中又能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但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教育自然而然地会在认知过程中完成,它还需要教师进行艺术性地思维点拨,如此才能真正起到强化学科思想教育功能的作用。
我们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及时追问、推动思维,也就是根据某一问题的研讨导出值得让学生深思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新问题,作追问研讨,让学生对知识的思想性有深刻的认识。适当补充,推进思维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对教材中一些蕴含着很丰富的思想和具有道德教育作用的内容,适当地补充一些材料以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推进思维、提高认识的层次。联系客观实际,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促进他们的增长智慧和情感迁移的知识内化过程,强化学科的教育功能。至于题末及时点睛,更是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常用做法。
(八)把握复习心理,稳步走向成功
教师在组织复习教学时,应该着重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引导和推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让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获得在自己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的提高。当然,教师应该将复习教学的重点放在班集体中处于中等偏下特别是成绩靠后的学生的身上,还要尽可能帮助他们摆脱落后的阴影,走出气馁的阴霾,尽快树立起自信的风帆。如承认学生补救的成绩,鼓励他们亡羊补牢;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复习方法,采用课内外同步、分段渐进式的复习课型,让他们比较轻松而又十分有效地完成复习任务;精选习题抓典型,精讲重点理思路等等。当学生把握住复习的要领和审答题的一般规律后,他们就能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成功地解决每一个问题。在测试的方式上,我们也改变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优劣的单一方式,根据各学科特点,增加口试答疑、小论文写作、科普演讲、知识竞赛、编报办刊等等考试方式,让学生跳出题海的束缚,摆脱死记硬背的折磨,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研讨的积极性和研讨的效率。
五、困难与思考
由于繁杂的课程设置,偏多且部分偏难的教材内容,以及各学科教学的时间偏少等原因,致使教师很难经常运用问题研讨法进行组织教学,为了赶进度、抓复习,而不得不重新捡起旧的教学方法。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课外进行有效的预习,缘于知识面狭窄和信息量偏少,而影响问题研讨的展开和研讨的深度。相对而言,学生的学业评价体制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中考高考试题实际上仍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一卷定终生的考试方法使基层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放开手脚去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确实是有相当难度的。少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习惯难以改变,认识不到现代教学论是思维教学论,有的同行和文人相轻陋习犹存,较难接受费力费时的新教法。另外,有些学科科研力量薄弱,问题研讨法的实验尚有一定的难度。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来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3条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些重要的决定奠定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基调,也为“问题研讨教学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在原有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在各学科领域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相信终有一日我们的努力会使这一教法更加趋于成熟,直至臻于圆满和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