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个有意义的教学过程,除了具有学习客观知识的特点之外,还应该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和创造过程。只有当广大师生的生活、经验、智慧、理解、问题、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能够真实地进入课程、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才会真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是他们的人生过程,是他们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才有可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健全发展,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才有可能普遍地恢复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条件恰恰是教师拥有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力和能力,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普通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有在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这一类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时候,课程资源建设才能从表浅走向深刻,课程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确认那些居于主导地位、对于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并以此作为开发和利用高中课程资源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
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因为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事实上,随着课程教材改革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师是教育改革关键性因素的观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教师甚至在自身以外的课程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化腐朽为神奇”,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特别是要提高教师识别、捕捉、积累、利用和开发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教师自身这一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突破来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最长期和最核心的工作,也是反映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最主要的环节,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和生长点。毫无疑问,学生的发展必须依靠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教师必须做好准备以便能给在能力、需要、经验和学习方法各有不同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同时,教师应该获得充分的专业发展机会,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用于这种发展的资金和专业时间,应该成为教育预算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方面的投入对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当然,重视专业教师资源并不意味着轻视其他人员的作用。相反,一所学校教师的资源优势能否恰当地形成和有效地发挥作用,与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息息相关。因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所以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应该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除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学同仁外,其他支持人员包括资料管理员、实验室技师或维修人员等,也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同样,学生的经验、智慧、问题和困惑等一旦进入教学过程,他们也就成为课程的重要建构者,发挥着课程资源的作用。
二、引导教师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从课程资源的角度看,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渠道和平台,引导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1)探讨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
研究青少年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既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赏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业的信心,也可以启发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交往的经验中挖掘出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教学方式特别是学习方式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就学习动力而言,研究普通青少年的种种活动与兴趣,尤其是调查特定课程受教对象的兴趣和活动是大有益处的,从中可以归纳出能够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如何布置作业、安排课堂内外学习等诸多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各种教学用具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具和学具,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服务。教学用具的开发和使用要因地制宜,简便实用,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2)研究和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
各门课程的选材都应该取舍得当,为此不但需要了解受教学生目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应该兼顾他们之间的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因此,掌握学生现有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水平以利因材施教,收集适应技能高低和知识多寡不同的各种活动和材料,是各门课程选材的必要依据。比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阅览室和其他阅读材料汇编就应该备有从不同层次介绍同一主题的资料。同样,向学生布置作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众多的方案和活动中选取与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项目指定他们去完成。各种练习材料,其具体的内容往往需要课程设计者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加以提取和编排。
很多技能都具有通用价值,教师可以将这些技能做一番调查整理,形成一份对于各门学科和多种课外情境都有参考价值的技能清单,作为对于学生学习的素质要求。至于态度、兴趣和接受能力等,虽然也有通则,但这方面的研究很难提供有益的通用标准素质清单。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作为课程组织成分之一的素质标准。
为学生提供的反馈材料,特别是向学生指出学习中的差错并分析原因的反馈材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找出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甚至可以自己尝试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设计和整理成各种特定技能和知识领域的核查表,从而及时提供反馈性的教学材料。
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见解、问题、困惑等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应该即时地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生长点。
(3)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乃至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教师可以结合乡土资源,安排课外实践,引导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一般说来,教师对校内环境及所在社区的某些方面都有所了解,应该加以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至于学生平时的课外活动以及有些什么其他学以致用的机会,则恐怕要靠学生自己介绍,这时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发掘学生生活经验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4)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教学工作本身是很复杂的,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先进教学法的报道,来源于同事,来源于督导人员,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思考等等。教师们要不断地考虑如何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作出不懈的努力,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集锦夹、同事指导和建议等自我评价和合作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提高自我总结和教学反思的水平。
总结和反思教学实践经验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工作日志、录音带或录像带以及个人教学档案袋等自我总结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可以使教师给自己的教学实况留下记录,也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发展路径作长期的跟踪,还可以对自己的进步作长期的分析进而找出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改进的地方。其他方法和技巧包括进行有组织安排的和无需组织安排的相互观摩、研讨和帮助,教师还要有机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经验交流,加入各种专业活动网络等,从而更好地了解教学研究的动态,逐步使自己成为教学知识的生产源。
(5)根据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广泛利用校内外场馆资源
比如,图书馆、阅览室等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建立图书情报检索方面的常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科技馆的充分利用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加强学生对学习科目如科学、自然、地理等课程的直观和形象的理解,为正式的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国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资源。全国各地的各种博物馆就是这种历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开发的形式选择上,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博物馆与学校相应的课程如历史与社会等结合起来,或者通过网络和光盘等形式传播博物馆资源。此外,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场馆、专用教室、设备和设施、实践基地、科研院所、工厂、农村等,都是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
鉴于目前场馆资源的建设现状,在开发和利用场馆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选择较为典型的场馆资源作为样本,运用现代信息和媒体技术,如制作成光盘或通过上网等途径实现这些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
(6)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分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