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大智慧
16459800000011

第11章 混战计(1)

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六计。

在此章混战计的六计中,是专门应付战争中的混乱局面的。其精髓就在于“浑”,在实际运用中,表面上“浑”而实则“清”,让对手摸不着头脑,乱其心志,然后引诱其按自己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乱中取胜的目的。本章分别从“蛊之、剥之、困之、乘其乱、利其弱”等方面展开论述。

第19计釜底抽薪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公元199年,袁绍率领10万大军攻打许昌。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了一万多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40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乌巢,断其粮草。他亲自率五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夜袭乌巢,乌巢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四起。曹军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状,军心浮动。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兵已丧失战斗力,10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兵,艰难地杀出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没有作无谓的正面攻击,而是运用“釜底抽薪”的计策,从敌人的幕后下工夫,烧毁了袁军军粮,断了袁军的后路,使得袁军大败。其原文是:“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今天的意思是:不直接去面对敌人的锋芒,而是设法削弱敌方的气势,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制服他。

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经营者不论实力大小,都可运用釜底抽薪之计,瞄准对手的弱点以削弱对手势力而使之不攻自破。

日本有一家生产表带的小厂,由于其产品难以与生产名牌表带的大厂家抗衡,所以在产品的经销中屡屡失败。怎么反败为胜而使自己的产品能畅销呢?

厂长想出了个好主意--“瞄准弱点”。厂长提出:“要找出名牌表带的弱点,瞄准它,攻破它。”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们终于找出了名牌表带也存在着一个弱点:有时(尤其在炎热的夏天),表带即使是名牌表带也会发生皮肤过敏或长痱子的现象。于是,厂长发动职工想办法克服这一弱点。经过研究,他们想出了表带上皮和下皮之间夹一层聚丙稀薄膜的新工艺。这种表带克服了戴表者皮肤容易过敏的弱点。而“瞄准弱点”的结果,使这家小厂在产品经营中反败为胜,后来该厂发展成日本一流的表带生产厂家。当有人请厂长谈成功之道时,他说:

“瞄准产品的弱点加以克服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大厂家,也要继续瞄准弱点,寻找克服这些弱点的对策,这样才能不断成功,才能反败为胜。”

李政道先生也说:“你们要想在研究工作中赶上、超过人家吗?你一定要摸清在别人的工作里,哪些地方是他们的缺陷。看准了这一点,钻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过人家跑到前头去了。”因此,想反败为胜,就必须勇于“瞄准弱点”,勤于“瞄准弱点”,善于“瞄准弱点”。

瞄准弱点,善于攻击对方的弱处,从而显己之长,这也是老板进行生产经营必须学会的一招。

“釜底抽薪”也被用在打官司上,抓住问题的关键加以合理地辩解,最后必能打赢官司。

一天,林肯被朋友邀请担任朋友之子小杰克逊的被告律师。有人控告小杰克逊犯有谋财害命之罪。但出于对小杰克逊为人的了解,林肯向法院提出了查阅全部有关案卷的要求,进行仔细研究,直到胸有成竹才要求复审。

复审开始,整个案件的关键就在于一位原告弗尔特的证词。可弗尔特一口咬定在月光之下清楚地看见小杰克逊用枪打死了死者。

林肯不慌不忙地问了他几个问题,“你确定10月18日那天晚上,皓月当空?”

“是的,我确定。”弗尔特说。

“那你说当时你看清了小杰克逊的脸,对不对?”林肯接着问。“没错,长官。”弗尔特说。

“好,那你在怎样一种情况下看见的,请你说具体一点。”林肯问。“那天晚上,我是在二三十米内看清目标的。”弗尔特答道。“你当时在哪儿?而小杰克逊又在哪儿?”林肯又追问。“我在草堆后面,而他在大树后面。”弗尔特说。

林肯又问:“你肯定是在11点吗?”

弗尔特回答:“没错。”

接着林肯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言论:“女士们,先生们,这个证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假的,凡是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说。他一口咬定10月18日11点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的脸。但是,小孩子都知道10月18日晚上是弦月,不是皓月当空。11点时月亮就下山了,哪有什么月光?退一步说,那天晚上的确有月光。但月亮应当在西边,草堆在东,大树在西。如果被告的脸对着草堆,脸上是不可能有月光的,证人怎么可以从二三十米以外的草堆看清被告的脸呢?”

整个法庭立即喧哗起来,大家都被林肯缜密的分析所折服,原告和弗尔特哑口无言。法庭最后宣布小杰克逊无罪获释。这一案件也使林肯成为全美国最著名的律师。

此案的关键在于证人的证词,而证词的关键是证人能否看清被告的脸。林肯以丰富的生活常识证明证人不可能看清被告的脸,等于釜底抽薪,全部推翻了证人的证词,使小杰克逊无罪释放。

“釜底抽薪”也可用在教育上,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最好是不要过分责骂。因为孩子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过多的批评反而适得其反。

一次,女儿超过了晚上最晚回家时限,于12点方才醉醺醺地归来。父亲见女儿进门便破口训斥一顿,之后还说:“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得向我道个歉。”

这时,女儿也清醒了,感到大难临头了,于是便怯怯地走向父亲的卧室,面色凝重的父亲却只说了句“你这混蛋”之后便愤然离去,留下了无言的女儿独自在黑暗中。

虽然只是一句话,但却深深刺痛了她的心,从此女儿再也没有晚回来过。

作为父母,如遇这样的女儿。多半都会不停地责骂孩子,没完没了地说教。实际上越是责骂,孩子反抗心便越是强烈,越是希望他们反省,反而越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

父亲的一顿训斥,已足够引起女儿的反抗心,但这位父亲却巧妙地将它压抑住,反而使女儿的内心感到十分歉疚。因为父亲的一句“混蛋”,实胜过千万句无谓的责骂,她除了感激,实在无话可说。“釜底抽薪”之计在教育儿女时,未尝不是一种好策略。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想办法消灭其赖以生存的条件,断其后援,拆其后台,使其从根本上瓦解。运用此计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善于发现敌人的“薪”即主要矛盾。但情况不同,“抽薪”的目标也不同,一般说,凡是影响敌人的后劲力量,就是“抽薪”的目标。二是要恰当选择“抽薪”的手段和方法。

第20计浑水摸鱼

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在未登基之前,曾在河北一带与王朗大战20多日,但是王朗实力雄厚,刘秀不敢正面与之交锋,就带着少数的亲信逃到蓟州。可刚到这里,遇到蓟州兵变,归顺了王朗,重活捉刘秀。刘秀实在无法,再次仓皇出逃。当逃到饶阳时,已经是又乏又饿。这时,刘秀冒充王朗的使者到驿站去骗饭吃。驿站的官员信以为真,急忙拿出美味佳肴来招待。刘秀一行人一连好几天都没吃过饭了,便狼吞虎咽起来。这时,驿站的官员起了疑心,便喊了一声“邯郸王驾到!”这一喊不要紧,众人吓得目瞪口呆。刘秀也吓得站起来了,但很快就坐下了。心想:“如果真是邯郸王来了,跑也跑不掉,何不将计就计。”于是,他示意众人坐下,很平静地说:“准备迎接邯郸王!”等了一会儿,也不见邯郸王,才知道肯定是驿站官员在搞鬼。刘秀酒足饭饱后,便悄悄地离开了。

刘秀运用的就是“浑水摸鱼”的计策,其原文是:“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今天的意思是:乘混乱之际,利用小势力力量弱小和没有主导的局面,使他们归顺我方,就像人到夜晚就要入室休息一样。

在动荡不稳的局势中,各种力量都会被搅进混乱的漩涡内。为了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我们则利用那些力量小的,在他们举棋不定的时候,将其顺手夺过来。

1933年,德国历史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在攫取政权以后,积极推行恐怖独裁政策,疯狂镇压国内进步力量,特别是德国共产党。2月1日,希特勒宣布解散国会,进行新的国会选举。为了保证自己在选举中获胜,纳粹党玩弄了一系列阴谋诡计:2月2日宣布禁止共产党集会,并占领共产党办事处李卜克内西大厦。

但是这样并不能做到名正言顺,因此,纳粹党又想到一个办法来压制共产党。

2月27日中午,纳粹冲锋队员宣布进入戒备状态。晚上,一小队冲锋队员经过戈林官邸通向国会大厦的地下暖气管道潜入国会大厦。在那里,他们洒了大量的汽油,并放了火,然后从原路撤出。与此同时,被人利用的荷兰青年卢勃也潜入了这个他十分陌生的国会大厦,并用自己的衬衫点了一把火。几分钟后,整个国会大厦便燃起冲天大火。纳粹党立即宣布,根据“证据”,此次“纵火案”是共产党所为。一个证据是他们曾搜查了共产党的办事处,从那里得到一本小册子,证明:“共产党阴谋在2月27日发动起义”。另一个证据是他们在现场抓到了一个被称为“德国共产党分子”的荷兰青年卢勃,并从他身上搜到了“党证”。

于是,纳粹党以此为借口,对反法西斯力量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当晚即逮捕了上万名反法西斯战士,第二天又拘捕了德共议员季米特洛夫、托尔格列尔、波波夫和塔内夫。接着,纳粹政府通过法令,废除了魏玛宪法中有关保障人身自由和新闻、通讯、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等条文,并宣布共产党为非法,占领全国各地的工会机构。

希特勒通过这种卑鄙的手段,使纳粹党赢得了选举胜利(强权的胜利),从此,德意志共和国的全面法西斯化开始了。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胜利都是值得举杯庆贺的,但即使是强权胜利也是有经验可寻的。把自己做的一切卑鄙勾当统统栽到别人头上,最主要的是还嫁祸得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在公共场所,也有人利用混乱的场面占小便宜,但我们的员工可是火眼金睛,不那么好骗。

在某个大商场,有一位顾客拿了几个西红柿,然后混杂在已经称过重量并交完款的蔬菜中,转身就走。这时,售货员发现了这一情况。

如果他高喊“捉贼”,这样势必会影响商场的秩序,损伤了商场的声誉,可能会大吵大闹一番。社交活动中,常会遇到难以应付的棘手场合,也会有非说不可却难以启齿的局面。怎么办呢?

这位富有经验的售货员没有大喊起来,而是灵机一动两手一拍说:“哎呀,请您慢走一步。我可能刚才不注意,把蔬菜的品种拿错了,您再回来查查看。”这位顾客无奈也只得回来,售货员把蔬菜重新称过,随手就将西红柿拣了下来。售货员此时说“可能”、“查查看”都是暗示的词语,他明知顾客的行为,但他不想使自己的商场受损失,又不想引起争吵,就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然后顺水推舟,巧妙地把事情处理得相当圆满。此时这位顾客也只能佯装不知,不了了之。

暗示语言在某些场合下使用,故意说得不确定、不说透,这样就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也使对方不窘困。

上例中的销售员可真谓有个俏点子,使用模糊语言,既给顾客留下余地,又巧妙地将产品索回,更使双方心知肚明。在社交活动中,我们遇到这类棘手情况,模糊语言比开门见山要好一万倍,你注意要给别人面子,否则你自己也将陷入尴尬中。适当运用模糊语言,正是语言运用的高境界。

在战争中,也可以利用一切对自己有利的外界环境“浑水摸鱼”,大败敌军。

朱元璋与陈友谅两军大战于江西鄱阳湖,由于陈友谅的战船都配有机关轮轴,只要一踩动机关,战船就如离弦之箭,速度异常之快。朱元璋与之交战,每次都不能取胜。怎样才能制服敌人的快船呢?如果是与陈友谅硬拼的话,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只有通过妙计把敌人的船制服才能打败陈友谅。

军师刘伯温向朱元璋献上一计,派士兵购买了大批稻草备用。翌日近五更时分,细雨绵绵,雾气蒙蒙,朱元璋暗发水军靠近陈友谅水军,陈发觉后,慌忙派船出战。双方的战船越靠越近,朱元璋命令悄悄地将战船上的稻草抛入江中,然后快速后撤。陈友谅见敌人败走,下令追击。谁知轮轴被稻草缠住,机关失灵,战船只能在江中打转。

朱军连忙掉转船头,闯入敌船中,大败陈友谅水军。

刘伯温的计策是很有针对性的,但这中间少不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大雾的天气,正是借助这种天气,朱元璋的军队在施计时才能成功地瞒过敌人。难怪朱元璋事后会说:天助我也!

生活中的抹稀泥,也是“浑水摸鱼”的意思。生活中没有不磕磕碰碰的,抹稀泥过去也就算完事了,幸福的家庭来源于生活上抹稀泥。

有这么一个家庭,儿子每次都能在媳妇和亲妈之间抹稀泥,所以一家人总能生活得和和美美。自从儿子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婆婆就搬过来了。孩子小的时候没事,稍大点后,媳妇与婆婆之间难免为孩子的事有点意见。比如,有一次,奶奶把孙子放在小孩推车里玩,自己腾出手来洗衣服时,孩子从车里摔出来,脑门上鼓起个大青包。奶奶心里怪难受的,摔了孩子,儿子好说,孩子的妈妈知道了心情会怎样呢?肯定不高兴。果然媳妇下班后,见孩子那惨样,便忍不住大发雷霆:“谁给摔的,摔傻了怎么办?”奶奶赶快解释说没注意。媳妇虽然不嚷了,但脸耷拉得也够婆婆难受的。在这节骨眼上,儿子回来了。要说疼孩子,他比谁都疼得过分,但这时候,一边是自己的媳妇,一边是自己的亲娘,他没评论谁对谁不对,只是抱着孩子若无其事地笑着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孩子不老实,挨摔是常事。不就摔个包吗?一会儿给他抹点药就好了。”这时,媳妇也意识到自己的话严重了,赶忙说:“这孩子也真是不老实。”几句话,说得娘儿俩火气全消了。

居家过日子,没有原则可讲,没有是非可辩,一旦叫“真儿”,非乱套不可!家庭中保持“混水”才能摸得幸福和睦之“鱼”。

浑水摸鱼,原意是,在混浊的水中,鱼晕头转向,乘机摸鱼,可以得到意外的好处。用于军事,是指当敌人混乱无主时,乘机夺取胜利的谋略。在复杂的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会动摇不定,这里就有可乘之机。更多的时候,这个可乘之机是靠主动去制造而不是等待。一方主动去把水搅浑,一切情况开始复杂起来,然后可借机行事。

第21计金蝉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