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鲍鹏山说老子
16499300000008

第8章 勇于不敢

都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老子却提倡人不应该去争做第一。老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众说纷纭,老子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智者,教给了我们怎样的生存法则?

刚才我们讲到了老子提到的人生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特别对于他的“俭”,有节制的生活,有节制的欲望,给予了比较多的分析,最后我们提到,老子的三大法宝最后还有一条:不敢为天下先。

“不敢为天下先”也能算人生的三大法宝之一,这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为什么值得我们好好玩味?因为这里面可能有很多层面的问题。

首先,“不敢为天下先”,从字面上,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它?老子是不是说不敢为天下先,我不敢创新?显然老子最初的意思不是这样,他的本意应该是在争权夺利上,争夺利益上,不敢占天下人先。无论是名誉,无论是地位,无论是物质享受等等,不敢占人之先,从字面上讲,首先我们说老子应该是这个意思。

但是我们仍然还可以引申出一点来,就是说对于一个新的东西,我们敢不敢先去尝试?老子既然讲了,我们不敢占天下人的先,同时,也就包括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新东西,我们不敢先去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不敢先去实行,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我们也不敢先去尝试、先去创新。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会发现,老子的思想是有问题的。当然我们前面讲到了,老子的思想很多地方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他的悲观,他的绝望。那么到了这个地方以后,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对于整个民族,都有了一些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敢为天下先的个人,才能有创新的精神,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敢为天下先的民族,也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一个民族要自新,就必须要有一种创新的精神,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但是老子却抛弃了这种勇气,扬弃了这种精神,转而提倡相反的观念,我们说这当然,与他反对文明进步有关。

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生存状态,所有的百姓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希望回归过去,来消除战争和人民的痛苦。很多人因此说,老子的思想是落后守旧,反对进步的。那么老子所主张的“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也是倒退落后的吗?

我们刚才讲到老子的人生哲学,是包括两个层次的,首先要研究人生的现状,然后才找到面对这种现状的人生智慧。那么老子既然提出了“不敢为天下先”,并且它把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好好自保的一种法宝,那就有可能说明,我们的生存现状有问题,应该说老子是真实地看到了这样一种情景。在一种日趋保守和退化的社会里边,他看到了在一种专制的政体与僵化的文化环境中,为天下先是要倒霉的;为天下先是要付出代价的;为天下先是要承担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成本的。所以我们说,老子这个地方讲的“不敢为天下先”,实际上他暗示了我们生存环境有问题。

我们说实际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消极性的智慧相当繁多,甚至多于积极性的智慧。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老子从险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滋生出来的充满毒素的“智慧”。我们注意一下,他讲的是“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是说,不愿意为天下先。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不敢”是老子的法宝,是他的经验,这种经验,肯定来自我们整个民族从“敢”到“不敢”的过程。既然是不敢,那我们就要问一下,为什么不敢?是什么东西让他不敢?我们通过这两句话来看一看,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词叫勇敢。勇敢这个词最古老的来源,就来源于这两句话。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想到,勇敢这个褒义词,被我们赋予很多正面因素的词,在它最初出现的时候,老子却是给予它否定的评价。

你勇敢,好,勇于敢为你就要被杀,而你勇于退缩不为,勇于当懦夫你才能够活下来。那不是这个社会有问题吗?这个社会为什么只有懦夫才能活下来呢?我们再看老子的下面一句话,他说: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这一句话显然不是老子在伦理道德上提倡的,他是在描述一种客观的现实。什么叫“不得其死呢”?我们一般人理解肯定是不得好死,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为什么说不对呢?因为死在古人看来,是人生的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活到了一定的寿命,自然而然寿终正寝了,这就叫死。如果你一直能活到那一天,你就能等到这个死。可是你如果活不到这一天,你在中途因为意外的原因而死亡了,比如说犯法被杀了,出于意外事故而死了,这种就叫做“不得其死”。就是你没有等到你该死的那一天,你提前就丧命了。

“强梁者不得其死。”所谓的强梁,也就是强大的人,敢于坚持自己的人、敢挺身而出的这样的人、不愿意屈服的人。强梁的人一定不会最终寿终正寝,强梁的人一定会被外在的暴力、外在的强权所杀害的。这实际上是老子所发现的,那个时代的一种客观情景。

老子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老子提倡用“不出头”“不争先”的思想,来避免灾祸、躲避纷争。那么老子这种思想可取吗?

我们说孔子实际上是提倡人们去见义勇为的。他有一句名言“见义不为无勇也”。我们今天“见义勇为”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概括出来的。说一个人看到一件该做的事情,他不敢去做,那这个人是没有勇气的。但即使是提倡见义勇为的孔子,他也面对着这么一个“强梁者不得其死”的社会环境,他也不得不有所收敛,我们来看一看,孔子对于他的弟子子路的态度。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里面性格最刚强、脾气最火爆的,体格也是最强健的,武功也很高。不论从体格上讲,还是从性格上讲,子路都可以说是强梁。但是孔子对于子路是什么样的态度呢?翻开《论语》一部书,孔子对于子路肯定性的评价,就那么一两句,而对于子路的批评性的言论比比皆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孔子知道,像子路这样的性格,走到社会上去是要倒霉的。

孔子的学生人人都有气质。孔子的教学,就是培养大人。所以有一天,有冉、子贡、闵子迁几个弟子都站在孔子的身边,孔子看到他的弟子们,人人都有大人君子的气质:冉有、子贡是很温和、很快乐的样子,子贡是很雄赳赳的样子,刚强正直的样子,孔子当然很高兴。可是他一想又悲从心来,忧心忡忡地对大家说了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说像子路这样子,总是雄赳赳的样子,总是显示出刚强勇敢的样子,他将来可能“不得其死然”。我们来看看,孔子用的词也是“不得其死”,老子用的词,是“强梁者不得其死”。两者之间有什么共通点?强梁,子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强梁。所以我们说,无论是讲究退缩、讲究节制的道家的老子,还是讲究见义勇为的孔子,实际上在这一点上,都有共同的认识——这个社会是一个“强梁者不得其死”的社会。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问题还在于,最终子路也确实因为他的强梁,而不得其死。在卫国孔悝之乱中,子路果然因刚直不挠不肯退缩,也就是他不能勇于不敢,最终被人剁为肉酱。他被杀掉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因为他太见义勇为了。所以孔子为什么对于子路,老是要收拾他,老是要压制他,老是要打击他,他是想把子路的这一个百炼之钢化为绕指柔,当然这个改造没有成功,所以子路最终也是“强梁者不得其死”。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讲,子路的性格,子路这样一种结局,就是对于老子的“强梁者不得其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於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如果说还有例证的话,我们还可以讲。我们再举一个例子,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干了两件大家都熟悉的事情,一个就是“焚书坑儒”。你要知道他为什么要“坑儒”?这个“儒”不光是儒生,是指当时的读书人。为什么要杀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有智,读书人就是思想上的强梁。秦始皇在杀这些思想上的强梁的同时,还干什么呢?“杀豪俊”。这是贾谊在《过秦论》里面明确讲到的。“杀豪俊”就是把社会上的强梁,英雄豪杰集中起来杀掉。那留下的都是什么呢?留下的当然都是体格上孱弱的,性格上懦弱的,思想上愚昧的,精神上萎缩的人。这就是一种社会现实。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所以我刚才特别讲到,老子的人生哲学,我们不仅要看他提倡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我们还要看他,他为什么要提倡这样的生活态度。我们沿着这样一条路径,就可以看到老子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既然“强梁者不得其死”,作为强者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倒霉,那么老子就提出了他自己的人生智慧。他的人生哲学用五个字来说,就是“柔弱胜刚强”,刚强的不好,柔弱的好,柔弱的最终要胜刚强。那么柔弱为什么能战胜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