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鲍鹏山说老子
16499300000009

第9章 以弱胜强

老子在提倡人生三宝的同时,也提出了又一条人生哲学:以弱胜强。对于老子这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后人毁誉参半。老子的这种人生哲学,我们应该正面提倡还是反面批判呢?老子最终寂寞出关是不是因为世人的不理解呢?

在老子的时代,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作为强者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倒霉。那么老子就提出了他的人生哲学,“柔弱胜刚强”。刚强的不好,柔弱的好。柔弱的最终要胜刚强。在讲这一点之前,我们要说一个跟老子有关的故事,刘向的《说苑》里有一篇文章叫《敬慎》。这一篇文章里面讲到了两个人的一次对话,一个叫常摐的人,是商纣王时的一个大夫,生病了,老子去看他。这个故事就有问题了,因为常摐是纣王时候的大夫,老子是春秋后期了,这个时间差得太远了,所以我们说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可信,但是只要可以体现老子的思想就可以。

常摐生病了,老子去看他,老子说,先生你的病很重,看这个样子你不一定会好,如果你死了,能不能留下几句话,来教导教导弟子们。常摐反问了老子几个问题。他说: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

他说你知不知道有种习惯,人们在经过自己故乡的时候,一定要从马车上下来。老子说,经过自己的故乡,一定要下车,这是要表示一个人不要忘记他的过去。常摐一听很高兴,笑了一下,你说得对。然后常摐又问了老子一个问题: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

人们一般在经过高大的乔木旁边的时候,一定是小步快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碰到一棵老树,也要小步快走,那个时代有这样的规矩。所以常摐问老子,你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规矩?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老子说,经过一棵老树,小步快走是表示人应该敬老。常摐一听,说得好,他把嘴巴张得很大,指着自己的嘴巴,问了老子个问题:第一、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那你再看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了。好,常摐就问了,你知道这里面包含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的哲理吗?老子说舌头能够存下来,是因为它是柔弱的,牙齿早就掉光了,是因为它是刚强的。然后常摐很高兴,说我今天问了你三件事,你都是明白的,天下的大事看来你都明白了,我再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我也放心了。

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

(《说苑卷十·敬慎》)

先秦诸子中,很多深奥的道理,都是用小故事来表达的,那么老子的这段对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处世智慧呢?

既然“强梁者不得其死”,“勇于不敢”的人便活得满世界都是,而“柔弱”也就是最佳的处世姿态。老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肢体都是柔弱的,当人死了以后,他的肢体就僵硬了,僵硬了就看起来很坚强了。同样“草木之生也柔脆”,草木死了,比如说一棵柳树枝,柳枝在活着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摇摆,多么柔软多么有弹性。但是如果柳树枝死了,就不再那么柔软了,而是变得非常坚硬了。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

然后老子就得出一个结论了:柔弱者生之土,坚强者死之土。

所有坚强的东西,都是死亡之类,所有柔弱的东西,都是生命的一类。别看刚强的东西一时刚强,别看柔弱的东西暂时柔弱,最终的胜负由时间来检验。

老子还从自然界里面发现了一个最为柔弱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水。老子是南方人,南方人对水都特别有感情。水也往往启发了他们哲学的思考,我们看这一段,老子是怎么写水的: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吗?可是如果用水去攻坚克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得住水,最柔弱的水却是最有力量的。为什么水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以其无以易之也。”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改变水。

这个地方真是有辩证法在里面,水是最容易改变的,你把它放到方形的容器里面,它就是方形的,你把它放到圆形的容器里面,就是圆形的。在东边开一个口子,就向东边流,你在西边开一个口子,它就向西边流。但是同时,你无法改变它的本质,你把水放到方形的杯子里面,它是方形的,但是水还是水,它没有受伤害,也没有改变它的性质。别的东西一旦形状改变,就不是那个东西了。我的桌子现在是桌子,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它可能就不是桌子了。而水,你无论改变它的什么形式它还叫水,所以老子讲“以其无以易之”。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改变水,最容易改变的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然后老子就得出一个结论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东西战胜刚强的东西,天下的人没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但可惜的是,天下人没有人能够照这个道理去做。既然柔弱是战胜刚强的致胜之道,那就守住柔弱,而不要追求极盛,不要追求刚强。这是水的赞歌,又是人生的叹息。天下还有比水更柔弱的么?还有比水更随和而没有个性的么?随物赋形,是其温柔,是其卑弱,但攻坚胜强,舍水其谁!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老子思想的最典型体现者。

既然柔弱胜刚强,最好的制胜之道便是,守住柔弱,而不要追求极盛。月圆而亏,日中而倾,物方生方死。“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世界万物都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守住弱,便是守住了发展的生机,而走向鼎盛,则是走向衰败的转捩。所以一旦强大,万不可轻傲,而更要谦恭自守,甚至自损,以保持持续的生机。老子就有这么一段话: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雄”就是刚,“雌”就是柔。即使我知道自己可以强硬一点,但是我也用柔的态度来自守,住天下低洼的地方,不要出人头地,做到这一点,一个人的正常德性就不会离开自己,就会像婴儿一样,内心纯朴、心灵安宁。这就是真正的自由强大的人。

以弱胜强,是老子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哲学思想。那么弱如何才能战胜强?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老子,教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智慧呢?

柔弱要战胜刚强,也得有一些法宝,也得有一些途径。老子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你想压缩对方,你首先扩张他,你想要削弱对方,一定要先强化他,你想要废弃一件事,你就先推行它,你要取消它,就先支持它。老子的辩证思想可以说真的是无所不在啊。当我们讲到了柔弱战胜刚强的方法,我们就会发现,老子的人生哲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纯朴。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道德上没有什么可职责的地方。也并不像老子自己所讲的不要有机心。恰恰我们可以这样讲,老子的人生哲学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更深刻的考虑,有更多的机心在里面。

我们前面讲到了,老子的人生哲学,有人对他深恶痛绝,说他阴险。固然是智慧,但是未免太阴险了,这也确实如此。我们不得不说,老子的东西有很负面的东西,有毒素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要给老子做一个辩护的话,那我们可以讲,老子这样说、这样做,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是因为有这样的时代,是因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社会,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面,在这样的人生里面,为了保护自己,可能我们有时候不得不使用老子看起来很阴险的人生哲学。

我们从另一方面来看,老子的很多的思想、很多的说法,由于汉语的独特表达方式,因为汉语没有时态限制,也没有虚拟的语气,而且老子的句子本身又非常的抽象。有些句子我们很难确定老子是作为一种正面的理论提倡,还是老子仅仅把它作为一种客观的情形描述。比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活”。我们当然可以把它看成是老子正面的提倡,老子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勇于不敢,我们每个人只要活着,就要做懦夫。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老子,那么老子的思想也确实太肮脏了一点。一个大哲学家,一个大思想家,写文章要求我们这个社会上所有的人,都做一个在关键的时候退缩的人,不敢见义勇为的人,这样的想法,是应该批判的。但是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为对现实的一种客观描述,我们可以把它增加几个字,这样来翻译:“在这样一个是非颠倒的社会里面,勇于敢的人都被杀了,勇于不敢的人都活了。”如果这样理解我们就发现,这一句话,不但不是老子的一种正面提倡,反而是老子对当时颠倒的社会深刻的揭露、愤激的批判。

我们前面对老子的的思想、老子的哲学,做了一番演绎和讲解。在我们的讲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于自然宇宙,还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治国之术,个人的处事之道,老子都有独特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界,都能够找到印证。这一点让老子自己非常自信。他自信自己一定是发现了人类社会的病根,找到了自然的奥秘,找到了人生智慧的最终奥妙。但是老子又很痛苦。因为他发现,他在这样的一个思想巅峰,他非常寂寞,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所以他大发感慨: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

我讲的这些话太容易理解了,也太容易实行了,可是天下人没有人能够理解,没有人愿意理解,更没有人愿意照我说的去做。了解我的人太少了,拿我的思想作为人生法则、人生指导的人就更少了。于是,这位看破人生的老者,击釜而歌:众人都兴高采烈,象赴宴,如游春。

而我不显露自己,淡泊宁静。

浑沌如婴儿,闲散似无家。

众人富足我穷乏。我是愚人吗?!

人人都精细,我昏昏沉沉。

人人都明察,我笨头笨脑。

沉静恬淡如大海。

飘逸无系不知止。

众人各自有所得。

我独顽冥又陋鄙。

我与众人本不同。

依道而生随道死……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

读到这样的诗句,我们就知道老子为什么要出关了,他已不得不出关,因为他的心灵早已“出关”,早已冲破人生的、精神的牢笼,而达于自然大化。他的精神与心灵早已生活在别处,生活在“道”的深处,这是哲学,这是诗,是哲学诗,是诗哲学。长歌当哭,涕泪和流。他为自己感动,为寂寞感动,为无所不在地主宰我们的道而感动。这是独自一人领悟世界真谛,独自一人窥见世界本质之后的激动与感恩。当他走出守藏室时,满头风霜,一脸慈悲,他的心智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死灰又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李叔同弘一大师圆寂之前说,他的感受是“悲欣交集”。我一直在想老子出关之前的心情,大概也应该是这种感受吧。老子在一种失望,一种寂寞中出关而去,走进了历史的迷朦处。

这正印了那一句很流行的话,“古来圣贤兼寂寞”,但是可以告慰老子的是,圣贤的寂寞往往在他的生前,圣贤们的生后并不寂寞。就像老子一样,他留下了这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二千多年以来,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