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上的这些事儿
16526200000037

第37章 小人得势的魏忠贤

魏忠贤作为一个乡间无赖,一步登天而执掌国家权柄,是一种典型的小人得势。然而这种小人之恶的能量,却是不容小觑的。在那种极不正常的政治制度和环境之下,国家许多重要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纷纷投靠依附,造成国家机器为之所控。作为一个大恶之人,魏忠贤一旦开动这个国家机器,碾压的对象必然是忠臣良士。因此,在魏忠贤的黑手之下,整个明王朝的政坛上出现一片血腥恐怖局面,政治精英们几乎全遭毒手;士民百姓无不为之心惊畏惧。魏忠贤把“恶人以恶手段专权”发展到了极致,让明朝再一次元气大伤,使它原本就危机四伏的躯壳,由此彻底丧失了活力。

明代大奸魏忠贤的为非作歹是在当了掌印太监、掌握了宫中大权之后。由于掌印太监有批奏(即批复内阁等的章奏)、拟旨等工作,魏忠贤识字有限,只好让王体乾担任。但由于王、客之间有协议,所以大权还是握在魏忠贤之手。他与客氏勾结,到处安插私人,很快便势倾内外,炙手可热了。

有个大学士,见客、魏得势,遂卖身投靠。他令门客晏日华秘密潜入大内,劝魏忠贤开内操。魏忠贤就挑唆熹宗挑选粗壮的宦官宫女数行人,制造使用火药的武器,在宫内操练,钲鼓炮铳之声,震动后宫,竟把出生未满月的皇长子惊死。魏忠贤不但不加收敛,反更加肆无忌惮,将内操人数增至万人,装甲出入,恣意耀武扬威。内监王进有一次在熹宗面前试火铳,铳炸伤手,余火乱爆,险些伤及熹宗。但熹宗只觉得好玩儿,竟不以为意。

皇后张氏对客、魏的专权十分厌恶,屡次向熹宗痛陈二人罪恶,有一次还把客氏叫去训斥了一顿。一天,熹宗到坤宁宫,见桌上摊开一本书,就问是何书。张皇后答道:“是史记中赵高传。”熹宗听了默不作声。魏忠贤探知后心中大恨,屡下毒手要置皇后于死地。他们用自己的亲信替换了皇后身边的宫女,谋害皇后。当时张后正怀有身孕,一日偶觉腰痛,这些宫女替她捶腰,暗施手脚,过了几天竟致流产。从此熹宗绝嗣。张后本是河南生员张国纪之女,客、魏竟捏造谣言说她是系狱海盗孙二的生女,劝熹宗废后。但熹宗不愿允从,又加上客氏归家省母时被母亲以危言劝止,这才作罢。

对于熹宗的其他嫔妃,客、魏更是为所欲为。凡与客氏有嫌隙的,无一不遭到迫害。光宗的选侍赵氏因与客氏不和,加之光宗在世时未得到封号,客、魏便公然矫旨赐其自尽,熹宗的张妃,性情直烈,不附客、魏,二人便在裕妃怀孕时将她囚于冷宫,不给饮食,逼得张裕妃只好在下雨时喝屋檐水解渴充饥,中毒而死。冯贵人就因为劝熹宗停止内操,遭客、魏忌,不待奏明熹宗,就诬她诽谤圣躬,迫令自尽。李成妃因为将冯贵人的事告诉了熹宗,还替失宠的慧妃范氏求情,便也得罪了客、魏,二人重施故伎,将她幽囚冷宫断绝饮食。幸亏成妃鉴于裕妃之覆,在檐瓦间预藏食物,所以虽一禁半月,尚得不死。及至熹宗想起多日未见成妃,问了客氏,才知已被囚半月。经熹宗求情,才得放出,可仍被废为宫人。此外还有多少嫔妃遭害,不可胜数。宫中人人自危,谈虎色变。

客、魏不仅横行宫廷,对于外臣的打击,也丝毫不逊色。

明朝不设宰相,内阁是主要办事机构。当时内阁辅臣共有八人:首辅叶向高、次辅刘一燎,以下依次是韩扩、史继偕、沈淮、朱国柞、何宗彦、孙如游。这些人中除沈淮与魏忠贤暗中勾结外,其余的都很正派。天启元年时,叶向高尚未到任,由刘一燎当国,替代首辅。他力遏客、魏,凡因弹劾客、魏被罪的,他都全力营救。于是沈淮及魏阉的其他党羽合力攻击刘一燎,迫使刘一燎辞职。挤走了刘一燎,魏党又开始挤叶向高。当时阉党气焰十分嚣张,动不动就用廷杖来对付反对他们的大臣。工部郎中万燎上疏劾忠贤,魏忠贤大怒之下,决定杀一儆百。遂让王体乾传“旨”,将万燎革职,廷杖于午门外。

锦衣卫和几十个小太监,奉“旨”直扑万燎寓所,砸开门一拥而入。太监们揪着他的头发,抓住他的衣领,上去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把万燎打得鼻青眼肿,衣衫零乱。然后铐住万的双手,拉出门外。锦衣卫和太监们前后呵护,一路上连骂带打,万燎满脸是血,几次被打得倒在地上,站也站不起来。最后,被连拉带拖,到了午门外。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魏忠贤和王体乾在中间坐着。两边是锦衣卫官员,下列立有旗校一百多人,个个身强力壮,手执木棍,杀气腾腾。

魏忠贤见万燎已押到,便大声命令宣读圣旨。王体乾读罢,魏立时命令手下人将万杖毙。锦衣卫、行刑校尉上前将万燎按下,脱去衣裤,棍子重重打下,开始还见他拼命挣扎,不住惨叫,十几棍后,声音越来越低,棍棍带血带肉,渐渐没了声息。

万燎被活活杖毙在百官眼前,那些大臣们低着头,不忍观看,心里又恨又气又怕,这一下举朝震惊,天下喊冤,忠臣丧气,义士寒心。

廷杖对魏忠贤来说,是逞威报复出胸中恶气的好机会。他很快就寻觅到第二个目标,那就是巡城御史林汝翥。林是首辅叶向高的同乡,魏忠贤曾想借他以联络同叶向高的关系。有一次正好林汝翥巡城,有两个太监挟人劫财,被抓获。林汝翥要上报,两太监苦苦哀求,愿受杖刑,只求不上报。林汝翥于是杖责了这两个太监。

万燎死后没几日,魏又矫旨逮汝翥廷杖,林汝翥得到音讯,赶紧躲了起来。他料到躲在城内,恐怕还来不及廷杖,就得被太监们抓住当场活活打死,所以乔装打扮,混出了京城。

魏忠贤手下的鹰犬四处捉拿林汝翥,不见踪影,上报魏忠贤。魏忠贤实际上已达到了威吓百官的目的,但他仍不甘心,又找来亲信,进一步商讨下一步的害人计划,最后决定,捉不住林汝翥,拿叶向高开刀,趁机干掉这位首辅。

锦衣卫受魏阉之命,率领提骑、太监一百多人来到首辅宅前。守门的家人赶紧拦住,问道:“这是首辅宅院,你们要干什么?!”

一个领头的太监傲慢地走上前,说:“有人告犯官林汝翥窝藏在这儿,我们奉圣上之命,前来搜查。”

一帮人手执刀枪,推开家人,一下冲入院内。二话不说,到处乱翻乱砸乱扔,只一会儿工夫,首辅院宅便被弄得满地碎片、乌烟瘴气。

没几日,林汝翥被遵化巡抚送回京城,执行廷杖,差点被打死。而叶向高经过这一番折腾,反复权衡思量之下,终于明白了一切,自知如果再在宫廷中当首辅必凶多吉少,不如激流勇退,保全性命。于是便向皇帝递交了辞书,不久便得到恩准,叶向高告老还乡。

万燎一击不中,反遭杖毙;林汝翥伤及宦官,被魏忠贤挟私报复,现在还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首辅被逼,气得火冒三丈却无处发泄,只好告老归乡。魏忠贤一伙奸佞之徒无不发自内心地高兴,他们沆瀣一气,勾搭得更紧了。魏广微根据自己的好恶,列了一张缙绅名册,把他们视为邪人,分了几个等级。这些人有叶向高、韩扩、何如宠、钱谦益、缪昌期、赵南星、高攀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六七十人,然后交给魏忠贤,作为今后打击摈斥的对象。这些人是魏忠贤的眼中钉,也是弹劾他的主要成员,大多是朝中忠臣良吏。魏广微又写了一个准备起用人员的名册,这伙人中有黄克缵、王绍徽、徐大化、霍维华、阮大铖等五十六人,把他们划为正人,准备逐步寻机提拔。叶向高归家后,顾秉谦当了首辅,官宦合流,朝中一片乌烟瘴气。

但自有一班刚直大臣仍不低头,他们也在寻机打击邪恶势力。吏部谢升被起用,到达北京后,看到朝政一日不如一日,便写信规劝魏广微,魏广微看后很不高兴。史记事和黄汝亨两位大臣各以大义奏禀皇上告魏广微,但也都被皇上拒绝,不予采纳。

八月,署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蔡毅中、监丞金维基、博士邓光舒、王裕心,助教张翰南、姚士儒、孙世裕,学正王永舆、蒋绍烽,学录聂云翔、林士基等人,又上疏弹劾魏忠贤。皇上未予理睬。蔡毅中遭到冷遇,四次上疏请求辞退,但不理奏折的皇帝竟不批准他的请求。

明熹宗即位时,有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是杨涟和左光斗。杨涟在左光斗的支持下,向皇帝上书,揭发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疏劾魏忠贤,说他们有可斩之罪三十二条,因此魏忠贤非常心恨这两个人,一心要置他们于死地,于是魏忠贤一伙便制造了一个“六君子”案。

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早在几年前因辽东经略熊廷弼案被解职的汪文言又被押解进京。魏忠贤想通过与东林党关系密切的汪文言之口,来陷害杨涟、左光斗。但汪文言为人正直,坚决不肯诬告,结果主持审问的魏党许显纯暗地定下假口供,将汪文言活活打死。汪文言既死,死无对证,魏党仍旧按许显纯早已捏造的罪名,一齐行动,上疏杨、左受贿两万,立即逮捕。同时被捕审问的还有东林党人周朝瑞、魏大中、顾大章、袁化中等人,称为六君子。

杨涟等六人自逮入北镇抚司,每天跪于阶前,五毒备具,受尽酷刑。不出几日,人人皆是皮开肉绽,浓血如染。除顾大章不堪受辱,自尽牢中外,其余五人先后毙命于非刑之下。杨涟死时,士囊压身,铁钉贯耳,血衣裹尸,尸身爬满了蛆虫。其家人在京城日夜奔走,企图筹措银两赎人,但满城都是魏党的天下,谁敢借银两于他们呢?当杨涟含冤死去之后,家人载棺回家,家产已全部变卖了,无葬身之地,只好厝置河边。其母亲妻小只能栖息于城楼之上,成了乞丐。尽管如此,魏忠贤依然严令地方追讨银两。魏大中为官清廉,入狱之后,更是家徒四壁,异常贫寒,其死后数日不准移尸回乡,结果尸体腐烂。左光斗死后,两腿已被打断,仅存一筋相连,肌肉烂腐,只剩白骨,蛆虫满身,面目不辨。

魏忠贤自兴起这次大狱后,索性放开手接二连三地干了起来。在杨、左死后第二年即天启六年,又兴起第二次大狱,这就是周起元、周顺昌、高攀龙、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等七人之狱,时人称为“后七君子”。这次不光是捏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如受贿),还毫不掩饰地以“反魏”定罪了。

为了除掉这七人,魏忠贤利用李实与周起元之间的嫌隙,嘱手下人李永贞伪造了一份李实的奏疏,诬劾周起元为巡抚时吞没帑金十余万,并把其他人全都扯入。凭此借口,矫旨七人并逮,再兴大狱。其时七人俱已罢职家居,除高攀龙在缇骑到家时便投水自尽外,其余六人全部逮入诏狱,在许显纯手下受尽酷刑而死。高攀龙虽然已死,崔呈秀还觉不解气,又把他儿子逮入狱中,问成徒罪。周顺昌裸体受刑,每次都大骂魏忠贤。许显纯椎落其齿,问他还能骂否,他一口血水唾在许显纯脸上,骂得更厉害,后被重物压首而死,死后鼻已压平。缪昌期十个手指都被打掉了。周宗建被打得分外狠,至不能出声,许显纯还要骂:“这时看你还能说魏公公不识一丁否?”他被铁钉钉身,不死,又用沸汤浇之,顷刻皮肤卷烂,赤肉满身,婉转两日而死。其他几人死后骨肉俱烂,不可辨认,竟不知其死何状。

这两次大狱还株连家属,被害者家都被抄,倾家荡产,凄凉万状。

除了这两次大冤狱,还有不少朝臣因反对过魏忠贤而被杀害。中书吴怀贤谈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的奏疏时,击节称赏,被家中奴仆告发,逮狱拷掠死。武官蒋应阳为熊廷弼鸣冤,立被处斩。吴裕中上疏弹劾陷死熊廷弼的丁诏轼,触怒魏忠贤,便说他是熊廷弼亲戚,代其报仇,杖死之。

其他如苏继欧、丁乾学、张纹、夏之令等,或被缢死、杖死,或被迫自杀。与此同时,魏忠贤还令顾秉谦为总裁,修了一部《三朝要典》,把万历、泰昌、天启之朝关于三案的所有争论用熹宗的名义判定是非,把从争储以来所有与三案有关的人都载入了,以便依次把他们全都清除掉,不使一人漏网,把三案彻底翻过来。

于是他手下的党羽便纷纷进献名单,如崔呈秀进《同志录》、《天鉴录》两书,《同志录》中均东林党,《天鉴录》均非东林党。魏广微、顾秉谦等进《缙绅便览》一册,其中叶向高、韩扩、赵南星、高攀龙等,统称邪党,魏氏党徒统算正人。其他还有魏应嘉的《伙坏封疆录》、阮大铖的《百官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王绍徽的《东林点将录》。

这些史单制出以后,李永贞等都抄成小册,放在袖中,“遇有处分,则争出册告曰:‘此某录中人也。’故无得免者。”

天启五年十二月,魏忠贤矫旨颁布宣示天下“东林党人榜”,凡不依附他的,一律被指为“东林党”而列名其中,共三百零九人,这些人“生者削籍,死者追夺,已经削夺者禁锢”。在魏忠贤擅政的七年中,他排斥尽了一切异己,真正做到了朝署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