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教师公文包-植物趣闻
16644100000018

第18章 树赋

国人旧谚,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来树人比树木难,实际人生不满百,能活成百岁翁的,实在是少数,而且光条件好不行必有人德在。倒是树木,一旦深根栽下,百岁千岁,葳蕤不绝。

现代意识说,凡生物都有灵。比人在时空间存活更长的树,岂不更有灵?由是尽一年读书之乐,得短赋以奉世纪之寿,九九九年。

百树中,松树是既四时又郁郁葱葱挺立四时之外的。宋人为松树作谱,说它“根含冰而弥固,枝负雪而更新,萦白云以舒盖,接丹桂而虬龙”。

古人称松树为从容木,尤说它从容在四季如常,不急急忙忙枝繁叶茂、花开叶落上。古人又称松树为“十八公”,十八为木,是拆字得来,但松树能得此尊称,确是因为松树四时葱绿,不暴殄日月。宋朝徐积有首《大松》诗说:“东海有物天下雄,万灵戮力生奇松,天精地粹萃其下,沧溟百道来相迎”。“万灵戮力”,“天精地粹”,就指树采天地之气,木纳万灵之光,所以古来松为树长,在中国百树中,独松树与龙并称。

“山有乔松,隰(音席,低下的湿地)有游龙”,松树枝虬若龙,根盘如龙,树皮生鳞更似龙,有“影摇千尺,声撼半天,干生头角,枝蟠蛇龙”之称。唐人赞松,问:“松乎龙乎?龙乎松乎?”站在巨松前,松龙难分。“龙不知其为松,松不知其为龙。”

柏,一名掬。《尔雅》称柏为柏掬。柏树耸直,树高皮薄,木质坚硬,纹理细腻。所有树木皆属阳,独柏木向阴而生,所以世称柏树有贞德。古陵墓多植柏树护荫。柏树结实,生长期慢,苏轼专门有诗说:“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不如种丛彗,春种秋可倒,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苏轼诗说的“天巧”,是指柏木的木纹纹理奇巧。据说千年古柏,剖开后,观其木纹,不但光滑悦目,而且多为菩萨云气、人物鸟兽的形状,是“集日月华彩而结阴”的结果。书载:

云贵川境相接的偏僻处有林木绵延数十里,每至天上月盈的晚上,就有笛声从林中飘出,当地人听了数十年,不知什么原因。后来有个姓余的中知府台派人去寻看,才发现笛声出自林中一棵大柏树。府台如获至宝,着人将树伐下后做了木枕。这木枕仍是月盈晚上出笛声,清远飘逸,府台十分珍爱。后来这木枕被他弟弟盗去以为有什么宝物,剖开看,无它奇,柏木纹原来是一个月下吹笛人。府台闻讯将木枕复纹合上,却因失了天然,不再出声了。

柏树,属泰山生的为上好,乾陵的尤异。四川益州孔明庙中有一大柏,是蜀汉人植下,苏辙见后说:“行尽天涯未见之,此树须当圣子称”。

好人生当如柏,中国古柏:有长孺之色,无思曼之风,是“万木之圣木”。

柳树有垂柳、扶柳、旱柳、杞柳、杨柳、金丝柳之分。

春未动,柳先萌,柳发春前。有诗说“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

柳为易生之木,不论纵横颠倒,插之即活,种之皆生。“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不及栽杨柳,明年便成荫。”

与柳有关的文人趣事很多,较闻名的有二:一是陶潜,书载:“陶潜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称五柳先生”;再一是尽人皆知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是“因家有柳,身行惠德”而得名。

古来咏柳的诗也很多,较通俗有趣的,一是元朝杨维桢的杨柳词:“杨柳董家桥,鹅黄万万条,行人莫到此,春色易相撩。”杨柳春色太好了,你莫到此来,否则你会被吸引。一是韩愈奉和柳溪的:“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莫将条系缆,到处有蝉号。”要爱护柳树,在柳树上系了缆绳,蝉会哭号的,这诗趣多么美好!

槐与榆如桔与柚一样是兄弟。槐,汉字意又为怀,槐树是护荫树,行道树,绿化树,可以让人怀想怀念的一种树。白居易咏庭槐的诗说:“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树木犹复尔,况且旧相知。”

书载:长安城有官家之宅,居数代,一日堂前一柱忽生槐枝,繁茂异常,官家人以为奇,开始不与人言,后来那堂柱的槐枝日繁月茂的竟长出屋顶,荫及庭院,为众人观叹,称之为“三槐”之居。昔日为官者,俱以“三槐”之称为福,有“位居三槐,任居四岳”、“家植三槐日后必得三公”之说。

槐,有“大邦之美树”称,“拔地能穿千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又开花又结实,是中国的福禄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