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16678900000003

第3章 培养孩子,教育方式很重要(2)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夫人称是。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你嫌他笨手笨脚了,对吗?

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

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夫人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给他送钱去。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父母错误做法:动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孩子的烦恼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这种爱,没有原则,毫无节制。的确,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父母对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并不惜牺牲时间、金钱、精力等一切可能的代价,去换取对孩子的爱。但事实上,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就会变成对孩子的伤害。例如父母对他们的大包大揽,常常会使孩子变得懦弱无能。例如上述案例中,孩子最后连恋爱都不会谈,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心理专家建议:放弃包办,给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作为父母,爱子心切固然可以理解,但你可以照顾孩子一时一事,却很难照顾孩子一生一世。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今日的溺爱或许就为孩子日后的平庸埋下了种子。

1.不当“拐杖”当“向导”

如果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变成无能的人,就应该为孩子创造独立做事的条件,培养他们自己动手的能力,不当“拐杖”当“向导”。凡是孩子能够做到,应该做到的,就不要代替他;凡是孩子愿意做的,就应当鼓励他,使他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自信,提升能力。

2.不要过于“心疼”孩子

很多家长之所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完了,是因为他们心疼孩子,例如看到小小的孩子就要那么早起床上学,还有那么多的作业……他们就心甘情愿地做起孩子的全职保姆,有些父母甚至还会帮孩子洗脸、刷牙。其实,父母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年龄,很多事情是必须经历的。所以,请不要过于心疼孩子,因为你的“心疼”可能会“伤害”孩子。

溺爱会带来孩子的任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溺爱会带来孩子的任性。因为溺爱型的父母,往往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这个要求合理不合理,道德不道德。例如,如果孩子说他想要天上的月亮,溺爱型父母明知办不到,也会冒死去试一试。有他们“以身作则”,肆意纵容,孩子自然变得越来越任性。

9岁的荣荣,在学校里总是不断惹麻烦,经常有老师和家长上门告状,无奈,父母带她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在咨询中,心理医生了解到,他的爸爸妈妈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原因,在35岁时才有了荣荣,他们两个发誓,一定要给孩子最优越的环境,不能让她经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苦难。于是,不管女儿荣荣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久而久之,9岁的荣荣就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譬如,逛商场时,要是女儿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或者玩具,不管价格怎样,肯定就会缠着父母要买,她的父母也是有求必应;在家里,如果遇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她必定是霸占着不放,除非等她吃够了,父母才能够动筷子;看电视,只要是她想看的,父母绝对不能说半个“不”字;出门游玩时,只要她说自己累了,爸爸必定背着她走路……最典型的是,荣荣比较喜欢米老鼠,各式各样的米老鼠她已经有了20多个,可是再看到新款的,她还是非要不可。妈妈说:“荣荣,你不是都已经有20多个吗?怎么还要买啊?”荣荣小嘴一噘,不高兴地说:“我要你管呢,想要你买就是了嘛!”听她这样说,父母就会立马满足她的要求。

心理专家告诉荣荣的父母说,荣荣之所以在学校里不断地制造小麻烦,指挥同学做着做那,是因为他们溺爱型的教养方式有问题。“凡事占上风,太想成为关注点,这是很多问题孩子制造麻烦的原因。”心理学家如是告诉他们。

父母错误做法: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要求

很多父母,对孩子是百般疼爱,处处放纵,时时迁就,要月亮不敢给星星,更有甚者会宠着孩子去骂人,挑吃捡穿,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滋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畸形心理。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任性、自私、动手能力差;其中的大多数是因为从小到大受到父母的溺爱、娇惯、放纵等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心理专家建议:对孩子不能有求必应

对孩子有求必应,例如对孩子的物质需求不加约束,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一味地放纵孩子将使孩子难以应对未来人生的挫折。孩子向父母提出种种要求这类现象,父母千万不能有求必应,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任性。在此,心理专家给父母以下几条建议。

1.学会对孩子说“不”

面对孩子的无理、荒唐要求,作为父母一定要学会说不。很多孩子在做事之前总喜欢和父母讲条件,例如喜欢穿什么衣服,父母不给穿就不去幼儿园了;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要,父母不给买就哭闹不止……对于这种现象,父母一定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2.允许孩子不高兴

很多父母对孩子之所以溺爱,是因为他们不忍心看到孩子生气或者不高兴。在他们眼里,只要孩子高兴,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因此,只要孩子稍有不悦,他们就会嘘寒问暖、百般呵护。实际上,喜怒哀乐是一个人的正常情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永远保持笑容。所以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家长不应该一味迁就,而应当理性帮助他调适心理。

教育子女,如果父母双方采取的是不同的教育态度,常常会使孩子无从选择,甚至陷入矛盾之中。

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猴子,它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一名植物专家考察森林时,把手表落在了树下的岩石上,被猴王捡到了。聪明的猴王很快就搞清了手表的用途,于是,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由猴王根据这块捡来的表来安排。

从此以后,猴王得到了更多猴子的拥戴。它认为是手表给自己带来了好运,于是每天在森林里寻觅,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手表。功夫不负苦心人,它终于拥有了第二块手表。

但是,意想不到的麻烦却来了:两只手表所指示的时间不同,到底哪一个才是确切的时间呢?猴王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因此变得非常混乱。

的确如此,当只有一块手表时,可以知道确切的时间;但是当你拥有两块或者更多的手表时,却无法知道确切的时间,而且也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准确判断的信心。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示:

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参照物,否则将使人不知所措;同样,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他的行为将陷于一片混乱;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对于孩子,父母的教育态度也一定要一致。

教育态度不同容易让孩子“见风使舵”

很多父母都认为,要想管教好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而另一个则要“慈”;一个“唱白脸”,而另一个则应该“唱红脸”。认为只有“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才能教育好孩子。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象这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其实不然,这样常常会使孩子犯了错误有空子可钻,出了事情,就会见风使舵,求助对他比较袒护的一方,以致家庭会对他失去约束力。

和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小林也喜欢看动画片。一天晚上,小林在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集刚演了一半,爸爸从书房里走出来对小林说:“林林,已经九点了,到休息的时间了。”小林有些不乐意,但是爸爸仍然坚持要关掉电视。正在这个时候,妈妈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小林立马抱着妈妈说:“妈妈,这集电视我才看了一半,今天晚上我晚一点睡觉好不好?最多半个小时就完了。”妈妈看到小林一副哀求的“可怜”模样,就同意了。小林转过头来得意地对爸爸说:“爸爸,妈妈同意我把这集电视看完再睡觉了。”爸爸摇了摇头,无可奈何地走进了书房。

父母错误做法:家庭教育自相矛盾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小林作息时间这一问题上,他的爸爸妈妈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而小林呢,也正好利用了爸爸、妈妈这一不同意见,达到了自己继续看动画片的目的。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会经常发生观念冲突、教育方法不同的情况。他们相互之间很少商量,各行其是,甚至各抒己见,在孩子面前争吵,有时甚至会出现妈妈唠叨、爸爸训斥、爷爷“打圆场”,奶奶袒护,外公外婆充当保护伞的混乱现象。

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要协调一致

着名的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一定要协调一致,如果教育观念不一致,力量不协调,那么即使“使足劲”,也会互相抵消、毫无进展,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

的确,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很多孩子学会了钻空子,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犯了错误、出了事情只告诉袒护他的一方。长期以来,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使家庭教育失去了约束力。因此说,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达到协调一致。那么,怎么才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达到协调一致呢?

1.父母之间要及时沟通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应该做到及时沟通,在达成较为一致的看法之后,再向孩子提出来。例如,上述案例中,当小林的妈妈听到孩子的要求时,最好能够问一下孩子:“那你爸爸的意见呢?”无论是否同意孩子继续看动画片,都应该让孩子明白,这是爸爸、妈妈商量过的、一致的规定。

2.父母之间,谁对听谁的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从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协调夫妻之间的不同意见,坚持谁的对就听谁的。例如,如果小林的父母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那么,妈妈就不应该同意小林继续看动画片的要求。父母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和对孩子的认识,是家庭教育一致性的基础。

3.父母要与祖辈之间协调一致

时代不同,教育观念也必然不一样,父母与祖辈之间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必然存在着不一致。那么,父母以及祖辈就需要学习现代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转变观念、交换想法、统一观点、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一定要避免教育方针上出现分歧与不一致,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即使有矛盾,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静,当孩子不在身边时再切磋协商,采取合理的策略。

一个人如果没有从外界获得足够的刺激和信息,常会思维闭塞、头脑僵化。因此,作为父母,要想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就应让孩子自己品尝生活的滋味。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在实验中,他给被试者都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这样就难以产生视觉;然后利用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同时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通过这种方式限制其触觉。

做完准备工作之后,心理学家让被试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以后,被试者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产生了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同样,美国心理学家黑伯也进行过这种实验。在实验中,他让被试者单独呆在一个小屋里,他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外面的世界。如此这样隔离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后,再让被试者接受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结果发现,隔离的时间越长,测试的成绩越差;严重的甚至难以集中精力、紧张焦虑、思维迟钝,并时不时地出现错觉、幻觉。

不难发现,上述两个实验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得到外界的刺激。而从外界获得各种刺激和信息的活动,就被称为感觉。感觉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心理活动,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它却十分重要。

上面的“感觉剥夺”实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实,人的成长和成熟,也是建立在尽可能多地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只有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并加强和改进这些联系,才能够更好地发展。因此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充分接触现实,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保持头脑的灵活。

剥夺孩子感觉易造成孩子闭目塞听

成语“闭目塞听”是用来形容与外界隔绝、脱离现实的状态。这种状态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孩子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最佳年龄,如果父母为了让孩子多读书,多学知识,而不让孩子接触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就很容易造成孩子闭目塞听的现象。

一位老师带着几十名小学生到郊外踏青。吃午饭的时候,她看见其中的一个小女孩儿盯着一个煮熟的鸡蛋发呆。于是,老师就走过去,和蔼地问道:“孩子,怎么了?你不喜欢吃鸡蛋吗?”

“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吃鸡蛋。”小女孩儿小声地说道。

“那你今天为什么不吃了呢?”

“孩子面带难色地回答说:“这个鸡蛋和我们家的鸡蛋长得有点不一样。”

“不一样,说说看,怎么不一样了?”老师很好奇地问道。

“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软的,好咬。而这个鸡蛋太硬,我怎么都咬不动。”

后来,老师才弄明白,原来她从小就没有见到过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每次都是大人剥好了,切成两半,放到她面前。难怪她说这里的鸡蛋和家里的鸡蛋不一样。

老师又问女孩儿旁边的几个小同学:“你们知道鸡蛋是怎么来的吗?”

令老师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竟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知道,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

父母错误做法:为了孩子学习,拒绝孩子参加实践活动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因为害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很少允许孩子参加实践活动。如此一来,孩子们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几乎从未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变成了只会读书和考试的“书呆子”。例如,很少有父母让孩子洗衣服、做饭,以及做其他家务等,他们更不允许孩子独自出外旅游,哪怕是一次学校组织的野炊,他们也是提心吊胆。结果,孩子的头脑总是处于一定程度上的感觉剥夺状态,变得越来越僵化,如此一来,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也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