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我在未来的路上等你
16694800000017

第17章 温暖:那些细碎而美好的存在(3)

一日,祖父特地在我一时清闲下来时把我叫到庭院里,学业询问一番后便和我聊起墨事。老人言语轻柔,充满年老书生般的淡然,“还记得以前教你的那些诗词吗?”我点点头,随即背了出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背得愈发起劲之时,却被他的一声干咳打断。祖父又问我:“还记得怎样写?”我说:“毛笔字?”祖父点了一下头。我顿时羞愧难当,因为毛笔字早已经在脑中没有了印象。我说:“好长时间不写已经忘了。”祖父听完,没有看我,叹了声气,背过脸去沉默了很久。这应是行走在消逝中的老人所不愿面对的一方残垣,透着时代里愈渐被遗忘的文化隐忧。风中,树叶沙沙响着,祖父的眼里似乎进了些沙子,他用素白长袖拭了一下眼角,便一个人拖着消瘦嶙峋的背影到书房去了。不久便取来昔日那支他万分珍爱的大羊毫,细细抚摸一番后便在我面前折成了两半,像一段被撕裂的历史再也无法复原。我走向前,看着他,无言以对,只配合着他的沉默始终也没说话。话说得多了,内心渐变得轻浮,有时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寂然的时刻,让自己清醒并反省。祖父此时神情忧虑,拍着我的肩,说:“看来有一天这些东西终究也会和自己一道消失。”这句话落在我的肩上,微薄的肩头刹那间变得沉重而深深战栗着,像入秋时节里挂在枝头的叶片摇摇欲坠,一种震撼盈满了心间。

大学的诗词课上,时常会背到曾经终日挂于齿中的诗句,自然又使自己想起幼时习墨之景。庭院花草,凉亭旧井,幽幽的水墨香气似一只只清凉凉的蝌蚪,无形地游进心坎。只是时光再也不至彼地,少年们都在哗然流水中长大。

那素素淡淡的宣纸,落着横竖撇捺弯折点,销魂的墨香终究留在了昨日。

突然间又想起了祖父,那样一个仙风道骨般的男子,不着烟尘,爱着他的羊毫纸砚朝朝暮暮,那水墨浅浅的,带着祖母一般的好,醉了清寂华裳。江南三月里,祖父过世了,一城竹兰,伴着篱落新雨,淡香入骨。可在临终前他还交代父亲,要把那只折断的毛笔装在桃木盒里,等待某天我从北方求学归来时能够打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自己再次念道时,泪水禁不住悄悄滴落。

时光碾过的痕迹时光是刹那的、短暂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分外匆匆,未及珍惜,转眼已逝。时光又是永恒的、漫长的,所以,那些爱与温暖,总是永刻心底,一生一世,无法忘记。

时光碾过的痕迹

旧砖墙从泥巴地里滋生出来,阴雨过后软塌塌的如同一张被风吹皱的纸。

你坐在矮墙上看风景,是外面的世界。可世界从来就只有一个,哪里分什么外面或里面——肮脏的依旧肮脏,美好的也从不会被沾染。

贾樟柯学生时代拍摄的独立电影《小武》,画质粗糙却张力十足。多年后我再回忆起这个人物的时候,映刻在脑海间的影像更多的是同他粘连起来的取景:破旧街道、红砖墙、大喇叭、行人与尘土。十多年前的中国也同现在一样,小县城翻修重建,裂壁上时常出现的字眼是“拆”。

拆掉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

搬过三次家,最先前住的平房早已夷为平地,之后住进去的公寓现在成了一栋空楼。几次迁移中落下的物什逐渐消失,择取的时候总嫌麻烦,而后再寻,便毫无头绪。倒是一些老照片时常提醒自己的过往,但影像中看到的却是时光与人事的荒蛮。小学时歪歪扭扭的字迹,仿着年长者书写的短短情书,心血来潮捣弄的诗歌,笨拙的画作,书架上齐整摆着的卡带。这些不见踪迹的都已被装卸入箱,随一车车的垃圾倾倒入池里,碾碎,潜入岁月的暗影。

再过些年,恐怕连自己是怎么活过来的都记不得了。街道上的马路不断地拓宽,小店一家家倒一家家开,卖汤圆的铺子改成了便利店,糕点房成了舞厅。以前电影院成了放映厅的时候,男生们趋之若鹜,再后来拆成了废墟,砖块后面便成了打群架的地域。大树一棵棵砍掉,连整个体育场也改建成了房地产,当年那个踢球的操场现在堆满了建筑垃圾,草地也掀成了一片黄泥。

如今从拥攘的城市归来,每每走在小城竖起高楼的街道上,一切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同旧日友人指指点点那些面目全非的场景,也不知是该感叹一切都变新了,还是责骂他们毫不吝惜埋葬掉我们的记忆。

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吉他的琴弦全崩断了,才记得临走的时候忘了松弦。是走得太匆忙了吧,什么都没带走也什么都没留下。CD和书籍完好地摆在书架上,只是多了点灰尘。给三崽打了电话,约了个地方聊天。

他变寡言了。他说到外面走一圈,酒肉朋友交了不少,但能交心的一个也没有。他回想起五年前十年前我们翘课在外边疯玩的模样,用枪打马蜂窝,到郊外溪边钓鱼,砍竹子做竹筒饭,到地里堆红薯窑,烈日下打篮球,翻墙到景区游水……兀自说得断断续续,我却听得伤感。那时候是五个人,现在四散天涯,都不在一个城市,平时疏于联系,但见面了那些熟悉场景是无法克制地涌上心头。

初中的时候三崽追一个女生,我们几个人想方设法帮他。一大束玫瑰,熊娃娃,心形蛋糕,焰火。尽管没有成功,但三崽却很满足。我问他,他说已有好几年没同这个女生联系了,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样,总之一切都已成往事。

距离这种东西最让人恐惧。空间上的隔阂,时间上的远离。以前学画画的时候想当艺术家,画了六七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长久地放弃。后来看到别人画画的时候自己按捺不住内心的抽搐,一晃便过了那么多年,倘若当年自己坚持画下来会怎么样,不愿想象。在看岩井俊二《梦旅人》的时候,脑海定格在片末那声枪响和飘飞的羽毛。侯孝贤最懂得用平淡的情节让人翻腾,像是小津安二郎对静物的描摹,让人动情。

——你怕死亡吗?

——不,我怕生存,怕无可回避的人生。

这是《云上的日子》里的一段话。人生这个词太抽象,我们总是难以定义它。而死亡那么微不足道又时常让人恐惧。

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有个期限吧,总会无缘由地消亡。爱情也有,你越想守住它,它会越努力挣脱直至消亡。然后,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现在我每次走过那个路口总会低下头走,怕被时光认出。路口的拐角有一栋老公寓,爬满蔓藤,四楼上住的人有关一段记忆。很多次想绕道而行都作败,有些东西就架设在那条必经之路你无法回避。

可能那是一段有关六年的感情。都说爱情太短,遗忘太长。但我想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忘不去吧。我可以把有关她的东西全扔掉,许久不曾联系,但却无法堵住别人不经意间提起的她以及脑细胞迅速的反应。

想起那个时候陪着三崽将她前女友送给他的笔记本、画册、两盆小花扔下翻滚的河水被冲走,我以为那样他就能忘记。但几年后他半夜给我打电话说自己梦到了她,内心一阵难过,我却只能哑然不语。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宣告着无关紧要,却深夜难眠。

大概是日子总是由繁复的过去堆砌而成才有了现在的自己。

冬天马上就要过去。南方的小城是从来不曾下雪。细密的雨把阳光都遮挡。

朴树唱,时光真疯狂\我一路执迷与匆忙\依稀悲伤\来不及遗忘\只有待风将她埋葬。

是《且听风吟》,而我最怕听到风声。

走到哪里身边都会带有太宰治的一本书,《人间失格》。正如每样东西都有它本应安置的地方,倘若无容身之处了,那该如何?钻进时光的细缝里,开怀大笑,看别人或自己的过往。那便是死亡吧。我们长久地一路奔赴向前而行,哪里有什么时间停留让自己安心回望。

人生本来就是一束淡啊淡的光,有时太匆忙,落下的很多。但其实所有的东西都已留在记忆中了。

萨冈写《你好,忧愁》的时候是十七岁,逝世时年过半百。读过她其余的书,但唯有这本最让我动情。是毫无克制地书写着一种细腻的情愫,怅惘最流于自然。

所有的人或事物都纠缠成一条细线汇入时光的流里。那是旧时风物,是如影子一般跟随你走过那些岁月的证据。

什么是旧。就是一切时光从你身上碾过去的痕迹。与旧同存活。

清澈从前,宛如少年与花眠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世界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在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我们唯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

青春永远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命题,每个人都经历,每个人都回忆,每个人都想给它下定义,到最后,每个人却都没有勇气。

青春是什么?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常常会变得孤独。

幼年时,父母为生活整日在外奔波,家中兄弟姊妹脾性又与我不同,自己便习惯了独处。常与我相伴的是些不会说话的玩偶与园中青翠生长的花草。

我总喜欢把那些哥哥姐姐玩剩下的木偶放在草木中,导演一些“丛林冒险记”“王子复仇记”“侠客寻宝记”等自编剧目,当然配音、剧务工作也统统由自己完成。风有时会把细碎的花瓣吹到自己身上、脸上、头发上,我把它们捡起来,挑些新鲜干净的嚼着吃。

孤独的少年都是吃花的少年。

我就这般把自己上学之前的时光托付给了草木。看它们生长,细长的梗上开出硕大而清香的花朵,脂红,瓷白,鹅黄,时光仿佛是一块调色板。那些草丛中窝藏着细小的虫子,扑扇着翅膀,窸窸窣窣,而在低处的泥土中还应埋葬着之前更多的昆虫,它们用生命向时间兑换出茂密发光的植物。像奉献了自己,生长出了爱,笼罩四野,亭亭如盖。

南方一直是花草的恩泽之地,没有太过明显的凋谢、死亡。芦荟、兰草、茶花在院子的角落里几乎一年四季叶子都鲜绿如初。阳光照在这些善良的生命上,温暖,芳香。心里有一片寂静的地方,也被慢慢地捂热。

那时,我还没有写作,只是带着一颗幼童的心纯粹地躲在花间消磨漫长的成长时光。无数次,耳畔听到飞机从高空掠过发出的轰鸣声,心里就期待着长着面团脸的自己能快速长大,最好能像梨花般一夜绽放,变成脸庞坚毅、眼神笃定、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我想摆脱这样的孤独,它跟随自己太久,有一天,应该刑满释放。

我想有一天离开自己兜转的这个世界,极其地期待,迫切地希望,我可以离开。

后来,时间告诉那座年幼的花园,我离开了。

我开始来到同龄的人群里,像一种动物被人打量。认识一些友伴,同他们嬉戏,吵闹,四处奔跑,以为孤独可以消失了,自己可以活得更快乐了。不料,自身仿佛有一种自觉让这一切破碎。我拒绝骂人、打架、抽烟、喝酒、玩游戏,拒绝逃学、上网、吹口哨,拒绝上课睡觉、考试作弊、跟女生打情骂俏。我只做着自己,不善言谈,沉默,孤僻,执拗,对世事没有戒备。

在成长的路途中,自己终究没能像身边的男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