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16697100000023

第23章 有效深刻的心理影响——谁都有身不由己的时候(3)

渔民很早就掌握了章鱼这一习性,他们将一堆小瓶子穿到一起,然后将这些瓶子沉到海底。章鱼见到小瓶子后,就会拼命地往里面钻,不管瓶子的口是多么小,多么窄。钻进去以后就会用头拼命撞击瓶底,它们不知道退回到瓶口才能出去,一直以为只有向前才能出去,结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真正困住章鱼的是那个瓶子吗?那只是我们看到的结果,真正困住章鱼的是它自己,瓶子不会走,不会动,它只是放在那里,是章鱼自己向着最窄的路走去,不管这条路有多么黑暗与狭小,即使是死胡同也不回头。

有些时候人们何尝不是这些自以为是的章鱼呢!我们会遇到困难、困恼、不如意,其实这些是那只瓶子,我们自己会把瓶子拿过来,拼命往里钻,最后把自己困起来,在里面使劲挣扎,但就是不知道退出来,最后使得自己遍体鳞伤,甚至是赔上自己的性命。

其实钻牛角尖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往往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如你看见你的朋友迎面而来,但是他却没有和你打招呼,你可能就会觉得朋友很傲慢,看不起自己,而越想越气,结果影响自己的心情,并发誓不再理自己的朋友。其实这是毫无必要的。朋友不和你打招呼,可能是有急事,没有来得及,或者没有看见你。这样想就释然了。因此,只要放开心态,不要太计较那么多,才不会走进思想的“死胡同”。

生活中,我们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这样你就会发现很多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个角度想,就会发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古人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就是这个道理。

不是教你诈

卡罗琳曾说,你越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拼斗,你就会变得急躁,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就越难摆脱痛苦。有的时候我们在坚定自己的信念的路上,也要学会变通,不要钻牛角尖。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和好友卡尔森同时从哈佛大学退休回家。一天,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一定会让你在不久养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说:“我就从来没想过要养只鸟。”不久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给他一个很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着对詹姆斯说:“我就把它当成一件工艺品欣赏,我不会用它来养鸟的。

”但是从那以后,只要有客人来,看到这只漂亮的鸟笼,就会问卡尔森:“教授,你的鸟是什么时候死的?”卡尔森只好一遍遍给他们解释,但是这样的解释似乎显得很苍白无力,别人听到这样的回答后总是用一种不信任的眼神看着卡尔森。最后卡尔森无奈之下,只好买了只鸟回来。

这就是着名的“鸟笼效应”。如果一个人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放在家里,不久之后他就会有两种选择,要么丢掉这只鸟笼,要么买一只鸟放在鸟笼里。原因很简单,空空的鸟笼放在家里,有时候会显得很别扭,也不协调。就算是主人不觉得怎么样,但是也会引起每次来的客人的注意,客人会忍不住问,鸟哪去了,什么时候死的,或者用怪怪的眼光来看这只鸟笼。主人有的时候会给他们解释,但是他们还是不会相信,不买鸟,只买个鸟笼回来。主人不愿意总是跟他们解释这个问题,所以就会选择要么丢掉鸟笼,要么买一只鸟回来养着。朋友送的鸟笼不好意思扔掉,因此,只好买一只鸟放到笼子里,这要比解释“笼子里为什么没有鸟”容易得多。

生活中,这种“鸟笼效应”也是很常见的,“鸟笼效应”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影响,也称为“空花瓶效应”。如果男友送给自己的女朋友一大束漂亮的玫瑰花。

女友很高兴,回家后,让妈妈帮忙买了一个精致的瓷器花瓶,为了不让花瓶空着,她的男友就要隔一段时间送她一束花。

刘佳和李红是邻居,刘佳由于工作调动需要搬家,家里的东西太多,大部分选择卖掉,最后还剩下一个精致的书柜,特别不舍得,就送给了邻居李红作为纪念。

李红欣然接受并且表示了谢意。

李红把书柜搬到家里后,发现书屋那破旧的竹椅与精致的书柜比起来真是大煞风景,于是李红抽空去了一趟家具店花了250元钱买了一个好的皮质的转椅回来搭配书桌柜,看着心里觉得舒服多了。

一天,李红家里来一个朋友,朋友参观了李红家后,对书桌和转椅赞不绝口,朋友说:“不错,不错,要是能把左边的壁画换一下就更好了。”李红看了看,觉得壁画是有些破旧了,也需要换换了,于是又花钱换了壁画。

为了一个书房,李红折腾得是不亦乐乎,而这一切只源于那张书柜!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人们如果为了奢侈的生活而奔波劳累,那么幸福的生活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产生很多的烦恼,有了一样东西,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获得另外一种东西,结果一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结果因为一些无谓的烦恼而使自己不快乐,这是不值得的。

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情绪所左右,做事有自己的立场,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要太过于在意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被太多外界因素所干扰,那么我们就会过得简单而快乐。

不是教你诈

日常生活中,我们买了一件衣服,回来后发现没有搭配的鞋子,于是又去买了双鞋子,甚至还会买条裤子。“鸟笼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烦恼,我们需要有坚定信念,不能人云亦云,这样才不会被世俗所困,才能减少烦恼,轻松生活。

人力资源部的秘书小白在给经理送文件时,不小心碰翻了经理的茶杯,淋湿了经理的文件和裤子。小白吓呆了,不知所措地愣在那里等待着经理的训斥。但是经理什么都没有说,就是瞥了她一眼,挥手示意让她出去,小白惴惴不安地走出了经理的办公室。

就在前不久,小白因为把经理的文件当成无效的合同而丢进了垃圾桶,当时经理对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小白一声不响,低着头等待经理发过火,走出办公室后觉得自己很轻松。但是今天经理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看了她一眼。她心里充满了不安。一会儿担心经理会解雇自己,一会儿担心经理要扣自己的工资。

为什么大发雷霆的经理让小白觉得全身轻松,而只是瞥她一眼的经理却让小白忐忑不安呢?从心理角度来说,因为经理的严厉批评采用的是有声语言,把自己对小白的不满已经表达出来了,小白知道经理发过火以后对自己的不满已经没有,但是经理只是瞥了她一眼,她就会因为不知道经理到底是什么态度,也没有表明怎么处罚,就会使她心中充满担忧和恐惧。

口头语言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思想,但是身体语言有的时候比口头语言更有效,比口头语言更诚实得多,强烈得多,就像上文中的经理,只是瞥了小白一眼,这一眼就足以让小白记住这个教训,这要比用语言教训小白要深刻得多。

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不同,口头语言往往要经过大脑思考和处理之后才表达出来,经过斟酌之后,某些意思就可能被掩饰和遮蔽。但是身体语言是下意识的,是不经意间表达出来的,它是一个人思想的真实反映。有的时候,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就可以看出他的真实想法,了解他的为人。眼睛是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想法的,如果一个人听到了自己喜欢听的话,瞳孔会扩大;如果听到了自己不喜欢的话,瞳孔就会缩小;如果自己对别人的话不是很信任,眼睛就会眯起来。所以,眼睛是最容易出卖一个人的。

以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观察身体语言来了解别人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到的一种“直觉”。而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我们则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些现象背后的秘密,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对别人产生有效的影响。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都耷拉着脑袋,昏昏欲睡,台上的老师就会知道自己的课讲得不够精彩,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这时教师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讲课方式。如果有的学生不认真听讲,老师以警示的目光视之,也会使其有所意会而改正自己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与人交谈或者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己的站姿、手姿。如在交谈中扯衣角、抓头发等,别人就会觉得你很不耐烦,不愿意与你继续交谈下去。要是你双臂交叉抱在胸前,别人就会觉得你可能对他抱有敌意,就会在心理上与你产生距离。所以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避免语言和行为上出现矛盾,让别人产生厌烦感或者不信任感。

身体语言既有好的影响,也能产生坏的影响,这就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了,无论是言谈还是举止,都要时刻注意,做到言行一致,尽量让身体语言发挥它积极的作用,这样才会让人有信服感,也就会增强自己的自信,使自己走向成功。

不是教你诈

身体语言最容易出卖我们的真实想法,有的时候它表达的思想要比口头语言强烈得多。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就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保持言行一致,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对你才会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