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抓住学生的心理
16697900000005

第5章 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指导(4)

(2)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心理素质教育重要环节

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目标、理论基础、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以心理素质教育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人的行为是心理和思想的结果。“人的行为既受思想的支配,同时也受心理的支配。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中有些属于思想行为,有些属于心理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变成‘理想的力量’。”

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可以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因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规律,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应改变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在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分认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是启动学生主体接受教育信息并保持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坚持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有资料表明,国外高校一般每两千名学生就拥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在美国,每个学校至少有6-7个专职的心理咨询员。”而我国高校通常一万多名学生才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相关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证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三是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为此,对从事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教育科研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

在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一支心理辅导教师专职队伍。心理辅导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状况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最易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设立能担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

学校建立了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中心,按在校学生人数1500:1的比例配备了多名专职人员、多名校内兼职人员和多名同伴咨询者,并划拨专项经费对各类专兼职人员进行专业训练,同时邀请临床心理医生定期到校坐诊。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德育工作者、临床心理医生、同伴咨询者的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满足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应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方法得当,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才更有保证。

(4)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前提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除了师资等方面问题外,还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二是教材。尽管已有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实际上,这类课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尽管现在已经出版了不少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书籍,但相对来说适应性、实用性不够强。因此,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特点,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并真正将其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去,使之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课程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设计一组相关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逐渐形成心理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心理调适艺术》、《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爱情与性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等。同时要坚持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改革。一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引进课堂。二是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三是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依据不同的年级,开展有“分层目标”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大多数学生调节心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进行个别辅导。四是应把活动作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即心理素素质教育应主要向学生日常生活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相结合。

根据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有专题的各种心理训练活动。在内容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辅导与训练: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在形式和方法上可以是:游戏、演讲、角色扮演、电视欣赏、团体讨论等。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和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在教材方面,应尽快组织专家、教师编写符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际的教材,尤其要针对学生情况和课程需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深入浅出,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可读性强的学生读本;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指导教师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用书。

(5)学校环境优化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环境指校园文化心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能够对学生心理形成影响的校内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各校的有利条件,挖掘潜力,为心理素质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无裨益。

(6)注重理论研究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主要表现是: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超前性研究少,事后泛泛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实践,也反映了某种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相辅相成。推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立足工作实际,注重理论研究。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工作的指导和推动。这也是提升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7.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与成才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发展和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生理健康

学生生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在体力与精力两方面。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普遍体力好、精力充沛,行动具有灵活性、平衡性、敏捷性,对事物的关注具有持久性;而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表情、动作呆板僵硬,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不爱好体育运动,羞于与人交往,严重者还伴有某些身体疾病,如失眠、胃病、内分泌失调,甚至精神分裂等。表面看这些疾病是生理性的,实质上其产生的原因都是长期的心理压抑、紧张或心理焦虑。人是身心一体的动物,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能导致生理疾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可见,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思维方式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心智共同发展的过程,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智能发展。

(1)心理素质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形成

从科学角度讲,影响人思维的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中个人心理素质状况对于保证思维的清晰、有效,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有巨大作用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心神不宁、缺乏稳定性,干扰冷静理智的思考,遇到问题,要么优柔寡断,要么任性、感情用事。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则相反,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

(2)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完善

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要求学生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除了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个外环境外,更依赖于个人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即心理内环境。心理素质状况不佳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特别对新事物采取抵制态度,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吸纳。而心理素质状况好的学生,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往往通过辅选第二专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等积极涉足新的知识领域,因而能够建立起相对合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以及现代社会突出要求的竞争意识增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政治观念淡漠,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道德素质滑坡;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以及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一切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学生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失去奋斗目标,要么成为功利主义的俘虏,要么意志消沉,固步自封,一事无成。

8.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志?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研究者所集中探讨的。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标准。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十多年的研究,提出十条标准: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调适自我、设计自我;满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