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图解日常心理学
16701800000013

第13章 那些糊涂事儿——行为掩盖不了你心中的欲念(2)

为了满足虚荣心

当自己准确地预知了结果,往往就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和尊敬,显得自己比别人聪明和有才,这样自己的虚荣心就会获得一种满足。为了满足虚荣心,人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去这样做。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喜欢扮演“诸葛亮”角色的人,其实在事前往往并没有准确地预知事情的结果,只是通过后来的改变,使自己的预测与结果相符而达到自我心理的满足,这样的行为其实是在自欺欺人。因此,我们常常用“事后诸葛”来比喻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在事前毫无主张,事情过去之后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示高明的人。

当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会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但即使是演员能把某一角色演得惟妙惟肖,也终究不是他自己。我们常说:“人生如戏”,其实,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我们有时也在戴着“面具”,扮演不同的角色。

戴面具的我们

生活中,我们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表现最真实的自己的。很多时候,自己原本心里很难过,但是在他人前还要装出一幅高兴的样子;自己对某些人原本是不喜欢的,但是在一起的时候,还要摆出亲切的姿态。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侧面,一些是光鲜亮丽的,是展示给他人的,一些则是阴暗的,隐藏起来不给人看的。“阴影我”和“面具我”其实都是自我的组成部分,但二者还存在很大的差别。生活中的我们,有时是戴了“面具”的自我,而不是真正的自我。

面具的来源

我们之所以需要戴着“面具”,其实有两个根源,一是来自社会的期待和要求,人的人格中都只有善良的和邪恶的双重性,在社会中生存,社会要求我们要积极、上进、有涵养、承担责任等,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收敛起自己懒散、堕落、粗鲁的一面。因此,我们就会给自己戴上“面具”,把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得到社会的认同,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变成了“面具我”。

实现自身的目标和抱负是戴“面具”的另一个来源,与此同时也是自我保护。

生活中,人们大多数的阻碍和威胁来自于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为了使自己得到认可,避免遭受伤害,人们就会戴上被认可和接受的面具。当然面具不仅仅是为了适应他人和迎合社会,也是经过修饰的、真实自我的反映。

很多人对自己目前生活环境都不满意,而一直认为别人的环境更好。但是真正互换以后才发现,别人的环境也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好。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攀比心理,总是喜欢拿自己的状况去和别人对比,然后对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环境表示不满,并因此感到痛苦。

攀比导致不良心理

攀比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即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产生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产生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作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现实的差距和主观上的错误认识

攀比的产生源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差别。例如,有的人权倾一时,呼风唤雨,有的人抬轿推车,谨言慎行;有的人家财万贯,锦衣玉食,有的人柜无盈币,仓无余粮。这些明显的物质、金钱、权力的差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难免让人心中不满,愤愤不平。

人们的思维方式及看问题角度的差异是引起攀比的主观原因。例如,总是看到别人生活的光鲜的一面,而看不到其背后的艰辛;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时,又只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而看不到令人羡慕的一面。这样也会对自己的现状越来越不满,而对别人的生活表现出十足的羡慕。

攀比心理会使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沉溺于攀比中无法自拔,产生忌妒、愤怒、仇恨的心理,对人对己都很不利。因此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不良的心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说“欲壑难填”,人们总会“吃着碗里的,还会想着锅里的”,挣够了10万,还想要赚100万,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新的欲望,“得寸”就想“进尺”。

欲望无止境

人的需求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另一种需求,这个规律是永恒不变的。随着周边环境的发展,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经济、科技都在进步,也要求人们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需求,只有跟得上社会的发展,自身才能获得价值。

得陇望蜀的故事形象地向人们说明了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荀子曾说:“贵为天子,欲不可尽。”贵为天子了,天下都是他的,但他还会觉得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还想拥有更多,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常人呢?在人们心中贪得无厌是件很不光彩的事,但从心理角度分析,却有着客观的原因。

需求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现象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学说——需求的层次论。他认为一个饥饿的人最想得到食物,这个人此时什么都不想,食物是唯一的追求,但是他得到食物,解决温饱后,他就会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愿望不断地满足,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当人们拥有某种愿望和追求时,就会充满压力感,并因此紧张、不安,这种紧张和不安会成为人的心中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动着人们去前进、奋斗。当这一愿望得到实现之后,满足感就会逐渐减弱,人们的紧张情绪就会消失。接着,可能就会有新的需求出现,开始新的行动,周而复始,永不间断。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产生的不好后果归因于他物、他人,很少会从自身找问题。其实,这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一种归因效应,所谓归因是指观察者依据外在行为,对一个活动者或他的内在状态进行推论。

内外因的归结

一般来讲,人们常常把某种行为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即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对于行为的实施者来说,他们常常把产生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原因,而旁观者或是其他人,则常常会指出该行为形成的内部原因。例如:一次考试过后,妈妈责怪小明的考试成绩太差。而此时小明可能会辩解说,考试的题目太难,但妈妈很可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是不用心,没有好好学习。”

逃避心理

人们都有逃避责任的心理,当自己的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时,行为主体就会下意识地为自己开脱,本能地忽视主观的错误而把责任推给客观的因素,以减轻自身的责任或愧疚。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了。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抛锚,司机挥舞双手,希望得到路过的人帮忙,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对此过路人解释说:“我觉得其他人肯定会帮他,所以没有在意。”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工作的时候,老板责怪计划表做得不充分,同事之间就会相互指责,谁都认为造成问题的原因不是自己。

其实,我们无法控制客观世界,却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遇到问题和麻烦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问问自己是否尽力,先总结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再适度地去考虑外在原因。如此,事情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对一些小事不在意,对一些小过错不以为然,还一厢情愿地安慰自己“没事”、“不要紧”,结果铸成大错,使自己失败并遭受损失。导致悲剧发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的侥幸心理。

投机取巧碰运气

所谓侥幸心理,是指无视事物本身的特征,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心理倾向。这种心理是一种自我欺骗,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一些存在投机心理的人,则总是心存侥幸,相信运气,相信自己能够避开麻烦,轻易得逞。然而,客观事实是不能改变的,把希望放在万分之一的可能上,遭受失败则是必然的。

自我保护与坐享其成

侥幸心理从某种角度讲,是人们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比如当遇到压力、风险和危机时,人们就会感到焦虑,心理就容易失衡。这时,为了防止这种失衡无限制扩展下去导致人们出现精神问题,就需要一种不确定的、脱离实际的乐观情绪来支撑起人的精神层面,暂时稳定人的精神;但是侥幸心理就如同心理上的吗啡,如果过度依赖侥幸心理进行自我安慰,则可能导致自我催眠,使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人,其态度通常是不积极的,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绩,把希望寄托在偶然的事情上,凡事总是想“也许、万一、大概……就可以……”,比如考前猜题的时候,比如买彩票或者炒股的时候,比如明知违法还要冒险的时候,为了坐享其成,逃避艰辛地付出,结果一再纵容自己,结果导致错误越犯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