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带来精神充实,反而使他们感到厌烦。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是感到压抑和无聊。当然这种应试的压力,是以明天的“美好生活”为借口的,为了所谓的未来成功,学校教育将儿童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简单化为单一的学习生活,导致儿童生活的贫血化和空壳化。不仅如此,学校中这种空壳化的生活还向学生的家庭和邻里生活扩张,使“课堂搬到了家里和居民区”,家长都成了学校的监督员,贯彻着学校使儿童生活单一化、空壳化的意志。正是这种单一化、空壳化导致不少青少年的厌学。
顾名思义,厌学就是讨厌学习,具体来说,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具体表现是学习效率低下,尽管有时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并且感到学习非常枯燥,毫无兴趣;如果家长不督促,很少主动学习,不会主动地去涉及其他学习内容;一学习就觉得疲劳;要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需要家长用物质激励;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问题时,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花在电视、电脑和娱乐上的时间比学习时间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会提前做计划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学习就头疼。厌学可以划分为轻度厌学、中度厌学、重度厌学。轻者,表现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重者,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下面的两个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空虚与厌学。
案例1
青少年人生困惑与超越史耀芳
张立,男,14岁,初二学生。该生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经商的父母每天给他许多零用钱,用完了还可向父母要,要多少给多少。张立自述:学习完全是为了父母,自己根本不想读书,上课无精打采,作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考试好坏无所谓。节假日成天闲逛,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显得无聊、无事、无奈,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似乎生活中根本就没有能够足引起兴奋的事情。没有兴趣,没有欲望,没有爱好,也没有精神,更没有目的,凡事均不关心,自己也根本不想操什么心。看到期末自己的成绩单上红灯高挂无动于衷,整天庸庸碌碌,糊糊涂涂,让自己麻痹在消极的幻想之中。他说:“我从虚无中来,将在虚无中消失。”有时他对目前这种心态也很苦恼,但木已成舟,无可奈何。
案例2
过度的物质满足使孩子失去学习动力李新玲
“我们宁可一睁眼担心公司的生意不好,也不愿像现在一样每天早上醒来就开始发愁孩子的学习。做生意可能有赔有赚,但孩子一旦对学习没了兴趣,对我们来说可就是赔一生了。”梁女士最近像个祥林嫂似的,类似的话一遍遍向别人说起。
她的孩子今年中考,但学习起来就像给别人学的,大人盯得紧就看两眼,不盯就玩自己的。不是发短信、看电视,就是上网聊天。考试前,儿子有时也知道着急,但光着急不用功。
“这和我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有关,从小他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人长大了,可是对什么似乎都没欲望了。”梁女士的唠叨经常会加上这样的自责。
没得到一支笔的奖励,家长为了安慰孩子买来十支
梁女士的儿子小宇从小是个宠儿。无论是在爷爷奶奶家、还是在姥姥姥爷家,他都是第三代中第一个出生的孩子。还没出生时,他就受到所有人的关注。出生后,玩具、零食、漂亮衣服,几乎是要什么有什么。刚开始时,甚至是全家人比着给他买东西,今天这个亲戚下班带回一个好玩的,明天又有人带好吃的来。
梁女士和丈夫也是尽自己所能给他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我们是从物质短缺时期过来的,不想让孩子受什么委屈。看到别的小孩有,而他没有,我们心里就难受。”梁女士记得,刚上小学时,有一次班里评小红花,奖励是一支铅笔,小宇因为有一次忘带作业没有得到,哭着回家。梁女士看到孩子哭得伤心,竟然立刻出去买来10支。
就这样,家里所有的人都记得这个孩子小时候的优点:“从来不像有的小孩一样撒泼,不给买什么就大闹,他从不哭闹要什么。”后来小宇想起来,这是因为那时候家里人多,自己想要什么,这个人不给,别人可能就会偷偷买回,自己没有必要再去哭闹。“这道理我很小就悟出来了。”小宇想起这些,还觉得自己挺聪明的。
慢慢的,父母也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想要什么东西不用费劲就能得到,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不利。他们想过改变一下教育方法,可根本行不通。
有一次小宇想要一个MP3播放器,小姨主动说,你要是期末考好了,我就给你买一个。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宇考得一塌糊涂。但是小姨第二天还是拿来一个精美的MP3。而条件则改成“这次就算了,下次一定考好”。
“看到小孩想要什么却得不到的那种眼神,我就心软了。”小姨的这种心软,是全家人的通病,也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后来,梁女士和丈夫一起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更好了。车子好,房子也好。从小宇上小学开始,就是父母用车接送,这在汽车还不普及时,很让别的同学羡慕。
一开始物质激励对小宇学习还能起一定作用,考不好,他也觉得难为情。可到后来,考得好时有奖励,考得不好惩罚也从不兑现。物质与学习,在什么条件下都是对等的,学习对于小宇成了无所谓的事。
小宇的成绩一直不好。小升初时,只考了B级,这样的成绩只能上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学。几乎是全家总动员,通过很硬的关系,小宇上了区里最好的中学。
“我们怎么跟小宇比,每天高级车接送,成绩不好还能上好中学。”这是同学的话,小宇也这样认为。
失去竞争力,反而拿别人的失败来安慰自己
就这样小宇到了一所非常好的中学,但他的成绩根本不能和大部分凭分数考进来的同学相比,一个学期后,他很难逃脱成绩垫底的厄运。小宇的父母意识到这样下去这个孩子就完了,没办法又把他转到了一所很普通的学校。之后,父母对于小宇的学习盯得更紧了,但小宇根本提不起兴趣来。
今年过年时,本来没有达到考试要求的小宇像往年一样,所有提前制定的惩罚和奖励都去了爪哇国,谁也不提当时“要是考试都及格了,就买NIKE鞋,否则不买”的约定。
为了买到中意的最新款,他和妈妈跑了好几个商店。父母和他商量买一双李宁牌的怎么样,这个牌子最近有许多新样子很好看。但小宇坚决不同意:“不要!现在我们班最差的也穿乔丹。”
要中考了,可小宇没有一点紧迫感。他总在幻想:“我要是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又怎么样?还不像我表姐一样。”
表姐小时候成绩一直非常好,高考时发挥失常,只考上一所市属大学。毕业时,表姐找了几份工作,都不满意,后来除了公务员,什么工作都看不上,可又不幸做了公务员考试的“炮灰”。最近,她就在家里待着,不想去找工作,理由是给别人打工没意思,挣的钱还不如现在父母给自己的零用钱多。
小宇感到自己在学习方面没有竞争力了,就经常自我安慰说:“按我的成绩,以后最多考一所二本大学,之后就会像我表姐一样,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那我现在努力什么呀?”
物质上的富足,让小宇不知道精神上的追求在哪里。也没有明确的爱好,更不知今后自己能干什么。
“我爸爸当时念书,是为了上大学,在城市里找一份好工作,不用在农村种地;我的爸爸妈妈努力办公司,是为了买房买车,现在我们都有了,那我努力是为了什么?”
其实个子高高的小宇还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也知道心疼父母,可就是在学习上一点动力都没有。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年2月17日
空虚与厌学不仅广泛存在于中小学,而且普遍存在于大学之中。据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调查对象包括24所北京地区高校的3366名老师和16591名学生。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
此次调查发现,逃课、不按时完成作业、休闲娱乐时间大量挤占学习时间、考试挂科等厌学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大学生中,认为自己“本学期出勤率在90%以上”的只有76.3%,21.8%的大学生有1—2门课不及格,有3—5门不及格的占4.8%,还有2.3%的学生有5门以上不及格。
大学生厌学之所以多。一是动力缺乏。中学学习目标明确,上大学后中学目标达到了,而新的目标还较模糊、遥远,加上没有应试的压力,没有家长、老师的“苦苦相逼”,于是不少同学自认为成了无拘无束的自由人。二是不知如何学。中学学习方法简单,就是做题应考,进了大学不知该怎样查找资料、做实验,一句话:没有主动、自主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三是社会对教育的功利化评价,不少学生觉得怎么能快些挣钱才是最重要,一些偏理论和研究性的学科,学生因为感觉学完后对增加就业技能没有直接帮助,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即使学得好,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有好前程;反之,学得不好,混日子有关系也可以有好工作,干脆都混日子得了。加上大学生空余时间多,自由活动多,外界的诱惑多,管理又相对宽松。所以逃课、厌学、混日子的学生不少。
(二)沉迷网络
在中国青少年为了摆脱空虚厌学,一个重要或主要的途径就是上网和网络游戏。“由于现代社会节奏非常快,家长、教师通常过分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与他们思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两代人之间的隔膜普遍存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青少年常常感到压抑,于是网络便成为一个很好的宣泄渠道。”张潮:《网络成瘾——一种新的心理障碍》,载《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第5期。
据调查,现在进网吧的大学生、中小学生约占70%,学校周边地区可达90%,其中未成年人约有20%。另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000名大学生、中小学生中,曾光顾色情网站的占46%,热衷聊天室的占76%,选择玩游戏的占35%,只有不到20%的学生上网是搜索信息。《光明日报》2002年1月25日。北京市中小学上网比例调查,上网者占813%,居全国首位。年级越高,上网比例越高(小学生67.3%、中学生73.7%、高中生97.7%)。上网地点,第一是家里(66.1%),第二是网吧(18.7%),第三是学校(17.5%)。而充斥在网吧中的游戏软件,严重地伤害了孩子们幼小和纯洁的心灵。《团结报》2002年2月28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参见:http://it.sohu.com/upload/cnnic19.doc.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其中网民中以18岁以下及18—24岁所占比例较大,其中18岁以下占27%,18—24岁占20%,合占接近一半的网民数量,可见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调查结果还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为15.9小时,其中青少年(6—17岁)的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2.8小时。在职业方面,网民中学生的比例仍为最高,达到了32.3%。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青少年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网民的重要构成部分,这种形势的急剧变化对于学校传统德育的适宜性提出了挑战。
尽管,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生活愈益便利,给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腐蚀青少年的心灵、阻碍其身心健全发展的因素却比比皆是:网吧成为最前卫的文化消费场所,是对青少年最具诱惑力的“新新人类”的诞生地;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欲罢不能的“精神食粮”;网上“红灯区”可能成为少男少女的陷阱;网上聊天可能成为婚外感情的宣泄空间;网络文章,可能成为侵犯作者知识产权的危险地带……而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更让青少年难以一一识别。网络使青少年能够突破传统媒体对“青少年不宜”信息的限制,孩子可以接触大量不良文化信息,以往所强调的“正面宣传”、“突出主旋律”的传播原则因此受到了挑战,这对社会的正面道德引导十分不利。在形形色色的网络信息中,危害性最大的是潜伏着各种有毒文化:一是具有消极意识形态作用的网络“黑色文化”;二是渲染色情、暴力的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文化”,都给网民带来各种消极影响,甚至使有些人因网络走上堕落甚至犯罪道路。如今,青少年学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不能自拔,其中也有不少人因患上“病理性网瘾”而引发恶性事件。
下面一案例就是这样的:
2003年12月,河北省南宫市一位15岁少年因沉迷网吧不能自拔,精神极度空虚,服用大量安定药以减轻痛苦,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竟亲手将自己的母亲杀死。
2003年12月22日上午,小凯(化名)因服用过量安定药被其父送到医院治疗,经过治疗后,小凯中午回到家里入睡。下午4时许,小凯醒来时,母亲陈俊娥正在屋内打扫卫生。据小凯的口供,他看到母亲“头发长长的,耳朵大大的,红鼻子耷拉着,像个魔鬼”,遂拿起床头的白蜡杆朝母亲头部猛击。母亲跑到院子里,小凯追出来后,又用泥砖击打其母头部,最后用利器在其母腹部刺了12下,造成其母当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