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忘记的往事
被“演义”的清朝
只要打开电视,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上,被影视作品“演义”次数最多的是清朝,而被“演义”版本最多的也是清朝。
而且就连武侠小说作家都十分眷顾清朝,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两位大家金庸和梁羽生最著名的作品,都是以清朝为背景的。
清朝,就像一个宝库,无论你需要什么素材,只要在它的门前高喊一声“芝麻开门”,你所需要的东西就会呈现在面前,而且琳琅满目,让你难以取舍。
清朝为什么如此受欢迎?或者说,清朝被“演义”的价值何在?
清朝的价值,就在于它处在一个“变局”之中,它的诞生如此,发展如此,衰亡也莫不如此。
清朝诞生于一个天崩地裂的大时代,陈腐的明朝已经难以维持统治,新兴的起义军又没有能够把握住历史的机会。但是,历史不会等待任何人,在新旧交替的关头,只有善于把握机会的能者才会成为历史的宠儿。就在这样的当口,清朝诞生了,并且迅速扭转了局势,将天下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清朝发展于一个高度发达的中国传统之下,尽管官僚系统、生产方式、文化艺术已经积淀了几千年,成为烂熟的文明,但清朝并没有因循守旧,而是有所变通,在百年之间就出现了全盛的景象。
清朝衰落于一个世界大局之中,西方以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闯进了中国,而此时的清朝,已经千疮百孔,完全经受不起如此强烈的撞击,但清朝却靠着修修补补的办法,靠着低声下气的态度,为自己争取了片刻的发展机会。虽然这个机会最后被昏庸的清朝统治者自己断送,但其在列强环伺之下支撑了半个多世纪,已经是衰世中的奇迹。
它有着号称最强大的文治武功,也有着最令人难忘的国耻。
众说纷纭的“盛世”
清朝有一个盛世,一个中国古代最后的盛世。作家余秋雨曾经为这个朝代写过一篇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另一位作家二月河更是直接以清朝全盛时期的三位皇帝为原型,创作了他的名作“帝王三部曲”。
清朝的盛世,究竟有多繁荣?清朝的盛世,在中国历史上到底处于什么地位?这是一个学术界和民间都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的人认为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最高点,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也有人认为,清朝的所谓盛世,只不过是在之前近百年衰败之后出现的恢复与发展,是一种内部危机四伏、毫无发展持久性的虚假繁荣。
无论怎样的观点,都承认清朝全盛时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当然,他们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是进步还是落后,也是清朝历史上争议最大的话题。而这个时代是否可以称为“盛世”,很大程度上就从对他们三个人的评价上决定。
事实上,民间对清朝“盛世”的看法和印象,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对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位皇帝个人的功过评价。
康熙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发展的快速路。他在位的时期,清朝已经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中国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复兴。但他统治时期还是出现了明珠、索额图这样的权相和贪官,而且内部的政治斗争此起彼伏。
雍正即位之后,着手整顿吏治、完善制度,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君主集权的统治,保证了国家政令的顺利下达。但他本人的刻薄与冷酷,给这个王朝带来了白色恐怖的气息。
乾隆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清朝入关后百余年的发展在乾隆时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而乾隆皇帝本人也是一个十分善于营造“盛世”氛围的太平天子。但也就是乾隆,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
这个朝代的盛与衰,这三位帝王的功与过,就如一面镜子的两面,永不可分,也永远都分不清楚。
清朝是一面镜子
清朝是古代的终结,是近代的开始,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的最后发展阶段,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
它就像一面镜子,会时刻提醒我们,过去的中国走过什么样的道路,出现过什么样的问题,有过什么样的经验,尝过什么样的教训,又在哪里绕了弯路。
既然解剖猴脑对解剖人脑有着借鉴作用,那么分析清朝,解读清朝,对于思索我们今天的问题,也同样具有借鉴的作用。
尽管今天和清朝的时代环境不同,但在面对类似的发展问题,包括个人发展的道路时,应该如何去处理,怎样去权衡,我们尽可以从清朝寻找经验和教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如果时常以清朝为思索的对象,那么就会从中找出变局中的玄机,就会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就会从中探寻成功的经验。
它会提醒我们不要走那些前人已经走过的弯路,更会提示我们如何避免那些导致失败的乱局。
这就是清朝的价值,就是清朝能够被人们不时提起的意义。
把这面镜子带在身边,它会带给你感受历史的乐趣;把这面镜子放在心里,它会带给你解读历史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