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建立,是历史上的一个变数,如果不是在错综复杂的明末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清朝就不会建立。当时的发展走向,是由三对相互作用的矛盾所决定的,历史也正是在这六个要素所围绕而成的六边形内前进。
三方角力的乱世局
清朝从努尔哈赤建国,到公元1644年进入北京紫禁城,前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明朝末年的混战状态中,如何在明朝、李自成起义军与己方这三种力量的较量中胜出,而这三方角力的过程中,又存在一个六边形的互斗过程:明朝大将袁崇焕与清太宗皇太极的斗争、明朝崇祯皇帝与李自成之间的斗争、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与清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斗争。
伐谋之战:计杀袁崇焕
在皇太极与袁崇焕的斗争中,双方争夺的关键是对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因为辽东地区原本在明朝的版图之内,努尔哈赤建国号“后金”之后,想要把此地区当做其国土。双方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几十年的拉锯战,在袁崇焕与皇太极斗争的时期,拉锯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孙子兵法》中说:“上兵伐谋。”皇太极在与袁崇焕的作战过程中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便用伐谋的办法,轻松地解决了袁崇焕。
皇太极在位期间,多次南征。他的目的不是消灭明朝,而是骚扰明朝,当时后金政权生产水平不高,生活质量也不高,和明朝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通过不断的骚扰,掠夺人口、财物、粮食。
他一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骚扰掠夺行动,第一次是在天聪三年,第二次是在天聪八年,第三次是在崇德(皇太极的第二个年号)元年,第四次是在崇德三年,第五次是在崇德七年。
这五次大的掠夺行为,后面四次都是在袁崇焕死后发生的,而第一次,则是皇太极有意诱引袁崇焕中计,设陷阱让崇祯皇帝猜疑袁崇焕而进行的掠夺行为。
当时,袁崇焕镇守辽东和皇太极对峙。他使用深沟高垒的战术,想困住皇太极的军队。袁崇焕认为,只有扎根辽东,与皇太极长期周旋,才能彻底解决边境上的压力。袁崇焕曾经依靠这种战术牵制了后金的兵力,并且重创了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
针对袁崇焕的战术,皇太极采取了几个应对措施:一是绕过袁崇焕的防线,从其他地方出兵;二是尽量不进行大规模战争,保存实力,消耗袁崇焕;三是利用明朝内部争斗,彻底除掉袁崇焕。
皇太极在天聪三年(1629年)对明朝进行了大范围骚扰。他亲自统率军队,绕过袁崇焕的防区,从蒙古间道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接打到北京。
袁崇焕这时正在山海关附近,得到军报,便率领九千骑兵日夜兼程,赶到北京,打败了皇太极的进攻。
皇太极惯用调虎离山、围城打援的计谋,这次他把袁崇焕调到北京,消耗了袁崇焕的装备。接着用了《三国演义》里“蒋干盗书”的计谋,抓了两个明朝太监,把他们囚禁起来,然后让两个将领在囚禁太监的房屋旁边“商量”军事,说皇太极和袁崇焕有秘密约定。
第二天,皇太极就把太监放了,他们把袁崇焕“谋反”的消息告诉了崇祯皇帝。崇祯就以议兵饷为名,让袁崇焕进宫。
袁崇焕到皇宫后马上被逮捕,第二年八月,在西市被千刀万剐。这样,皇太极不费一兵一卒,借着崇祯皇帝的手杀了袁崇焕。
崇祯给袁崇焕定的是叛逆罪,这完全是捕风捉影,然而从崇祯的心理出发,袁崇焕确实“该杀”。
他即位之际,国家早已积重难返,然而他却想扭转局势,当然处处碰壁。对身担重责的大臣,崇祯通常是先寄予厚望,失望后切齿愤恨,必杀之而后快。
崇祯刚开始对袁崇焕也是寄予厚望的。当年崇祯问袁崇焕怎样可以平定辽东,袁崇焕回答说,五年之内可以收复辽东。袁崇焕说了句不该说的大话,五年平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不过崇祯信以为真了。这就种下了第一个祸根。
后来,袁崇焕为了挽回自己夸下的海口,对崇祯皇帝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他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有能力控制辽东局势,但是可能有人会嫉妒我,让我的谋略无法施展——袁崇焕有一句潜台词,但是他不敢直说,那就是五年收复辽东,不能实现。可是崇祯对他十分信任,回答了一句:“卿无疑虑,朕自有主持。”
崇祯的回答堵住了袁崇焕的嘴,他赐给袁崇焕上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袁崇焕把话说得太满,崇祯平边心切,对袁崇焕十分倚重,后来感觉受了袁的欺骗。这种下了第二个祸根。
另外,袁崇焕在负责辽东防卫期间,杀掉了皮岛总兵毛文龙。这是第三个祸根。袁崇焕杀毛文龙属于冤杀,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毛文龙死后,从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海港、海岛都先后被后金占领,其部下尚可喜、耿精忠先后作乱、降清,辽东局势受到严重影响。崇祯对袁崇焕冤杀毛文龙一事十分意外,但木已成舟,也不能对袁崇焕随便问罪了。
更加严重的是袁崇焕曾与后金统治者议和。这可能是权宜之计,但崇祯对此十分反感,因此袁崇焕对崇祯也有些隐瞒。皇太极带兵攻到北京城外之时,袁崇焕议和之事也被曝光张扬,此为祸根四。
但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皇太极设下的圈套。皇太极先是绕过袁崇焕的防卫线,直逼北京城,然后引来袁崇焕,在北京城外和自己作战。
皇太极突破的那个关口,不在袁崇焕的职守之内,不过京都百姓和官员不懂这些,认为敌人大兵压境,当然是袁崇焕疏于防守,于是怨声载道。这是祸根五。
以上的几点原因,如果遇到一位理性的君主,根本不会将袁崇焕定罪,但狭隘的崇祯痛恨袁崇焕未能兑现“五年平辽”的承诺,对清军直逼北京之事更是十分恼怒。皇太极对明朝君臣的矛盾、崇祯皇帝的个性十分清楚,便施展反间计,激怒了本来就十分神经质的崇祯,将袁崇焕送上了刑场。
把袁崇焕除掉之后,皇太极就再也没有什么顾虑,可以随时随地调兵遣将骚扰明朝防线、掠夺明朝资源、增强自身实力了。
皇太极能够认识到如何除掉袁崇焕,而袁崇焕却只把精力放在军事对垒上,没有想过如何通过其他方式除掉皇太极。试想,如果明朝能够委托袁崇焕与蒙古可汗谈判,同时说服那些在皇太极当政之后失势的大贝勒,也许情况会完全不同。
实际上,皇太极和袁崇焕都存在内部的危机,不同的是,皇太极抓住了机会,袁崇焕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停留在军事攻防上。所以,多谋善断的皇太极,最终战胜了用兵如神的袁崇焕。
性格与命运:崇祯与李自成
崇祯是明朝的亡国之君,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并不坏。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干,只不过国家已经腐朽得不可收拾,官员们也无心报国,他独力支撑,无力回天。就连李自成都在讨伐明王朝的檄文中说“君非甚暗”。但是,明朝就在他手中亡国,他自己也落得一个在景山上吊的下场。
崇祯在位期间的确是废寝忘食、兢兢业业,他本身的素质也不差,但他的勤勉和执著换来的不是王朝的中兴,反而是王朝的覆亡。以崇祯的人生悲剧而言,这人生悲剧来源于他的性格悲剧。
崇祯名朱由检,生于1610年正月,系太子朱常洛(即后来的明光宗)之子。当时太子地位并不稳定,因而他的童年也充满灰暗。他的父亲后来虽然登基,但却因纵欲过度骤然暴毙,明末的宫廷三大案,他也基本都耳闻目睹。
这种政治阴谋的刺激,造就了他的偏激性格:一方面,他严急而刻薄,既对手下人薄情寡义而又自以为是;另一方面,他敏感、多疑,极度自尊,一意孤行。
崇祯生性吝啬,他小时候用仿影的方式练字,如果纸张较大而范本的字较小的话,他一定会先将纸的一边对齐范本,写完后再把剩下的地方都写满,以免浪费。
这种近乎于守财奴式的节俭,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有害无益。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之后,从西安出发,又从军事要地宣府、大同进逼北京,相继攻陷平阳和太原,北京城已朝不保夕。无计可施的崇祯召见户部、兵部的官员们,讨论放弃宁远,调吴三桂紧急入卫北京。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提出,如果让吴三桂进卫北京,大约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需。这个数目在毕生俭朴的崇祯眼里,是一笔庞大得令他肉痛的数字。为此,崇祯放弃了这一计划,然后坐困城中。
此时的大明王朝,国库里的存储仅有四十万两白银。与此相对照的是,崇祯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
大臣们反复上疏,恳请崇祯拿出他个人的“内帑”(皇帝的私人财富,相当于皇家“小金库”。)以充军饷。崇祯却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到了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却多达三千七百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
为了节省一百万而丢掉了三千七百万,乃至整个无法估价的江山,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账,这种保护芝麻丢掉西瓜的行为,崇祯不知做过多少次。他即位之初,为了节省开支,大幅度地裁撤驿站,因为他认为驿站的存在使来往官员揩了国家的油,还得养大量的驿卒。结果是导致大批失业驿卒加入农民起义的行列,这些驿卒中,有一个就是后来闻名天下的李自成。而裁撤驿站,据统计所节约的开支仅仅为30万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皇宫一个月的支出。
其实,崇祯的“节俭”不仅表现在这些方面,还在他与大臣的关系中有所表现。明朝官员薪水十分低,在这种超级低薪的前提下,官员们如果不贪污受贿,很难生存下去,毕竟像海瑞那样宁可饿肚子也要清廉的官员少之又少。崇祯除了是个节俭主义者外,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要求所有官员不但要节俭,而且要廉洁。崇祯企图用儒家道德来约束和要求大臣,屡屡宣讲“文官不爱钱”的古训,结果不但没有造成清廉的风气,反而让大臣们与他离心离德。
当崇祯道德济世的理念无法实施,而内忧外患反而更加激烈时,他认定“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因此刻薄地对待臣子,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共计有辅臣一人,尚书四人,总督、督师七人,巡抚十一人,侍郎以下的官员则难以计数。
在皇帝一人专制的体制内,如果君主本身性格有着致命弱点,再用这些可怕的性格去励精图治,也许后果不是中兴,而是亡国——崇祯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攻破了北京城的李自成又如何呢?
李自成败在清兵和吴三桂的联手之下,然而,从军事力量对比上看,他绝对占上风。从人数上看,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军只有十二三万人,而李自成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作战人员也有六十余万人,足足是敌军的五至六倍。从作战技能和武器装备、物资等方面看,双方都是身经百战,而李自成的火器营和骑兵更是天下闻名,再加上横扫半个中国的“打土豪”,其积累的物资不是偏居东北的满洲人可比,吴三桂就更不用说了。
无论怎么看,李自成军都没有理由失败。可是,李自成走进紫禁城,便飘飘然,觉得自己不再是当年受苦的穷汉,而是真命天子了。这样一来,多年征战积累下来的疲惫全部释放,加上众人的吹捧,他已经无心再战。当他在山海关面对吴三桂时,一点儿警觉都没有,所以多尔衮的铁骑突然出现,他和他的部属才会大吃一惊。
李自成和他的部下觉得天下已经是自己的,精神松懈、骄傲自满,结果就在山海关大败。这场败仗,其实并没有让他的力量彻底失败,但从思想上来说,溃败之后,农民军上上下下全都觉得大难临头。因为曾经身经百战、历经无数胜败的他们乱了阵脚,一场战役的失败让他们害怕将要失去已获得的一切。
李自成和将领们在慌乱之中做了逃兵。逃到哪里?北京?还没有坐稳江山,而且敌人就在山海关,北京守不住。那么回西安?那些将士刚刚享福没几天,怎么可能回到自然条件和财富都不如北京的西安呢?所以,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没有目标地进行流亡,最终落得个土崩瓦解的局面。
或许可以这样说:李自成军的失败,正是奴性思维造成的。
不要以为下跪磕头的才是奴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无论是想偏安一方而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让的,还是为保自身而放弃抵抗的,还是想直接投降的,全都是满脑子的奴才思想。如果没有前面的精神松懈,没有战败后的得过且过,而是重整旗鼓,立定主意要拿天下,以十万重兵镇守京畿,以三十万军队抗拒来犯之敌,消灭吴三桂并将满洲人打得元气大伤且赶出关内并非难事。
可是,奴性思维一直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致命伤。李自成和他的部下们是由于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才揭竿而起,历经几起几落,终于打出一个小天下。但当初最先起义的近二十路农民军,除了李自成与张献忠外已先后烟消云散,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接受了“招安”,投靠了明统治者。那些领头人物打了一阵子后,发现自己手头有钱了,手头有兵了,也不怕地方上的小官小将了,干脆投降崇祯皇帝得了,皇上还能赏个官做呢。
多尔衮与吴三桂:形势压倒一切
一般来说,叛徒都是被人们耻笑的,但是叛徒之中,有一种情节最为严重,那就是“汉奸”。汉奸不但是叛徒,而且还是背叛自己的国家、民族,向敌人屈服的叛徒。中国古代对血缘、种族十分看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诞生之后,但凡是民族之间发生了争端,这种论调就会一次一次被提起。
吴三桂就是被按照这种论调定罪的一个。“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几乎已经成了后代对吴三桂的盖棺之论。吴三桂之所以会有如此猥琐不堪的形象,全因为他在明朝已经灭亡的时候,放弃了对清军的抵抗并投靠清代统治者这一“劣迹”。
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因其父吴襄在辽东任职而移居辽东。吴三桂出身于武举,此后就随着辽东军队四处征战,勇猛过人,人称“小吴总兵”。有一次他以寡敌众,为了救出被清军围困的父亲,直接与皇太极交战,突围而出,让皇太极十分欣赏,甚至说出“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的话来。
吴三桂在辽东立下了赫赫战功,与清军长期对峙交锋,最后成为明王朝牵制清军的最后一张王牌。可就是这张王牌,亲自把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迎接进了山海关,从此把关内的万里江山送到了清朝统治者手上。
作为一个曾经骁勇善战的将领,一个与清军斗争周旋最为坚定的战士,吴三桂偏偏最后做了“汉奸”,这是什么原因?仅仅因为陈圆圆这个女子是不可能的,那只不过是文人们对他变节的嘲讽和挖苦而已。文人们只沉醉在讽刺“汉奸”的暂时快乐中,但他们却无法说明为什么英雄会蜕变成“汉奸”,而且他们也无法说明,吴三桂做“汉奸”对明清历史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1644年,清军入关,从此正式宣告了一个新王朝的诞生。而清军入关,又与明朝的灭亡、李自成农民军的失败和清王朝的胜利这三个重大事件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