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朝十讲
16716800000035

第35章 走不出的盛衰怪圈(2)

在乾隆皇帝正式回答之前,马嘎尔尼拜访了乾隆身边的红人、中堂和珅,详细说明了英国政府的“和平仁爱政策”,对发展中英贸易提出了八项要求。他的要求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合理的内容归纳起来,一共有三个主要的方面:首先就是在北京设立使馆,处理日常的外交事务;其次是在广州和舟山要设货站,便于英国进行货物的运输和装载;再次就是在舟山、宁波、天津等地开放口岸,进行贸易通商。

乾隆看过了马嘎尔尼呈上的表文,勃然大怒,觉得英国十分荒唐,堂堂的天朝怎么可以让外国人在北京住?针对英国提出的要求,乾隆于八月十九日写了两道谕旨,但未立即下达,延迟到九月初一日,由和珅遣人恭奉谕旨,以及送给英王及使节团的礼物,送到承德英使住处。礼品很多,英王、正使、副使、司令官、船长、官兵、船员、仆人、厮役,以及留在浙江的官员、船长、船员、兵士,都得到了优厚的礼品,尤其是赐给英王的礼品,又多又“俱系中国出产的精品”。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共有两道。第一道敕谕是正式国书性质的,主要是讲英王“倾心向化”,遣使来庭,“恭赍表章”,“叩祝万寿”,“备进方物”,故特许使臣朝觐,赐宴赏赍,并赏赐其随行人员及通事兵役。现使臣返国,特颁敕谕,并赐赍英王“文绮珍物”。同时,这道敕谕还专门讲了,英王表内请派一人留京照管英国买卖的要求不能批准的各种理由。

英国还提出了七项要求,即:多口通商,可到宁波、珠山、天津、广东地方交易;在北京设立英国商行;在珠山附近给一小岛;拨给邻近广州的一块地方;英国货物自广东到澳门免收税或少收税;英船照其他地方税率交税;允许英国传教士在中国自由传教。乾隆在第二道敕谕中,对英国提出的这七个要求逐条列举理由驳斥,不允其请。

以上这七项要求,如果单就具体要求来看,有些是应该断然拒绝的,如要求拨给珠山、广东一块土地,这涉及国家领土主权问题,当然要予以驳斥。免税减税的要求也不合理,不能允准。至于多口通商,在京城设立英国洋行和使馆,传教士在华传教,等等,单是孤立来看,似乎并不过分,双方都有好处,不应一律拒绝,乾隆如果仅因为英使没有三跪九叩,就这样处置,未免太小器了。

目空四海的乾隆皇帝,就这样用一些赏赐打发了前来要求通商的英国使者,并且留下了世界外交历史上惊人的名言。他认为自己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未尽的余音

后人在回顾乾隆面对英国使者的傲慢态度和保守心态时,总是会扼腕叹息,觉得中国错过这样一个与国外交流的良机,十分可惜,甚至有的偏激观点认为,乾隆这次拒绝英国使者的通商请求,就是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

如果乾隆同意通商的话,会怎么样?这个假设是很多人想要知道答案的。事实上,乾隆皇帝如果接受了通商请求,后面的历史发展,也不一定就会风平浪静。

当时在位的英王乔治三世是和乾隆半斤八两的自大者,他也自诩为“拥有本国已经足以满足一切需要的非常广大领土”的君主,并且立志造福于全人类,“促使全人类同受其惠”。这和乾隆自夸天朝大皇帝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英国因为早就进行了海外贸易与通商,所以乔治三世对世界的了解比乾隆还多了一点自知之明。

所以就算乾隆同意通商,那么随着贸易往来而产生的中外经济、外交、民事往来,要如何处理?按照乾隆的作风,外国人都是自己的臣属和次等公民,肯定会进行不公正待遇,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和冲突还能少吗?

同时,在通商要求中,减税等主张已经表明英国执政者在与中国展开谈判之前,就决定要做不亏本的生意。

他们在支持扩大对华贸易的前提下,想利用中方减免税款的方式来保护英商利益,谋求得到超过其他国家的特权。如果同意通商,那么税率问题如何协商?如果税率问题无法商定,那么通商自然也是一句空话。同样,放眼当时的中国境内,又有多少人懂得贸易、懂得做海外贸易?如果真的进行了通商,让不懂贸易的人来管理海关,情况又将如何?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旦开放了通商,不等价交换的趋势有可能迅速加强。

英国很多商品价廉物美,扩大对华出口,定会获得高额利润,像钟表,在中国“售价最高”,《红楼梦》等清朝文学作品里面,都把钟表当成达官贵人家里的奢侈品,让刘姥姥这样的普通人觉得稀罕。在当时,如果中英之间进行自由贸易,那么中国又有什么能够作为拳头产品出售呢?由于乾隆之前中国已经多年不进行海外贸易,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商人,对此可能都不清楚。在一个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在何处的国度,贸然进行通商带来的危害是无法估计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进行自由贸易,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将迅速增加。而在乾隆五十七年,也就是马嘎尔尼出使的前一年,偷运到中国的鸦片,价值已达25万英镑之多。

其实,乾隆拒绝英国的通商请求,根本没有考虑到以上这几点。他只是出于自大而断然拒绝,但我们今天回想这段往事的时候,却可以从中发现令人深思的地方:一个在当时按照自己的生产方式发展到繁盛状态的国家,面对新经济和外国的贸易请求时,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

这个问题,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就在被后人称为“康乾盛世”的乾隆时代,这个国家却因为长期没有正常的对外贸易,让其经济完全不适应开放的环境,即便乾隆皇帝同意开放,也无法让国家顺利、健康地走向现代。

在乾隆的严谕督促下,马嘎尔尼一行由钦差大臣松筠陪同(实际护送)下,于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初离京,1794年(乾隆五十八年)9月6日到达两年前始发港普利茅斯港,结束了他的使华之行。

在二十多年以后的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英国的使臣再次到达北京。到北京之前,在从天津到北京的路上,就讨论一个问题,依然是礼节问题,是单腿跪还是双腿跪,还是鞠躬。当时英国的使臣阿美施德,副使小斯当东——乾隆时马嘎尔尼的副使的儿子,就这一问题进行了仔细的筹划。

小斯当东最后做了让步,要按照英国的最高礼节三免冠,九拜仪、九俯首,清朝不同意,当时负责对外交涉的官员在两面调和。他们告诉嘉庆说,英国使者答应下跪了。这个官员想的是,到时候按着英使跪下,他自然而然就跪下了,然而在嘉庆正式接见的时候,英国使臣就问礼节是什么,清朝官员就含糊其词。英国使者说,要把礼节说清楚再进,不然不能进,于是就没有进到嘉庆所在的圆明园正大光明殿。

英国使者和中国官员在殿外反复磋商,英国使臣坚持要求说清楚如何行礼,中国官员就是不肯说,结果使者没有去面见嘉庆皇帝。嘉庆龙颜大怒,说英国是蕞尔小国,要来进贡,勉从其请,现在你居然不遵守清朝礼节,立即遣回。

如果说,乾隆时代与英国使团的交涉,还是出于严肃态度进行的交流,那么,嘉庆时代与英国使团打交道,则是有点儿戏了——难道国家的前途,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对皇帝来说,还不如看到别人下跪舒服?

当“龙种”变成“跳蚤”

最无奈的事情,不外乎“事与愿违”,而对于曾经经历过繁盛时期的清朝而言,最无奈的事情,就是从盛世时期沿用下来的制度、习俗成了后人的桎梏,而播下的“龙种”,也变成了“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