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明卷
16717100000014

第14章 帝国设计缺憾引出成祖(4)

长子朱高炽,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早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17岁的他便被太祖立为燕世子。由于朱高炽自幼粗知儒家治国之道,深受太祖的赏识。太祖曾经问他:“尧汤时,天下水旱灾害频繁,百姓又靠什么生存呢?”朱高炽回答道:“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听到这一回答,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有君人之识”。虽然朱元璋因为他深知儒学精髓而颇为器重,但是治国理念不同的成祖,却对此不以为然。成祖心目中的君主应该像他一样,能够以武功定国。而这些都是朱高炽所不具备的。朱高炽自幼肥胖,不善于骑马射箭,更没有上过战场;长大以后,更加肥胖,连走路都需要太监扶持。无论性格还是体貌上,都让成祖大失所望。

事实上,朱高炽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以世子的身份镇守北平。期间,南军趁成祖远征之时,包围了缺兵少将的北平,形势十分危急。朱高炽临危不乱,井井有条地安排了北京守城,并选拔勇士乘夜缒城而出,偷袭敌营。又利用严寒,汲水浇城,使得敌军无法登攀。正是由于朱高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祖才得以即时回师,击败南军。

然而这些功绩,与二儿子朱高煦相比起来,却是小巫见大巫。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始终跟随成祖征战,骁勇善战,颇有其父亲之风范。在靖难之役中,更是随成祖征杀于战场之上,屡立奇功。建文二年(1400),白沟河一战,燕王的军队与李景隆六十万大军相遇,成祖一度陷入困境,坐骑三次被创,险些被俘;幸亏朱高煦及时赶到,绕道敌后强攻,燕军才得以反败为胜,一鼓作气,歼敌十万有余。建文四年(1402),燕军再次陷入困境,成祖只身突围,又是朱高煦率军拼死奋战,击溃了其主力。正是由于朱高煦几次救成祖于危难之际,扭转了不利战局。可以说,朱棣之所以能够夺取江山,朱高煦功不可没。朱高煦的赫赫战功,也得到了成祖的认可。他曾经摸着儿子的后背,深情地说:“你大哥身体多病,你要多用心。”明白无误地表明了自己对他的青睐。而且,他的功绩也得到大批靖难功臣的认可,愿意支持他继承皇位。

当成祖夺取政权之后,皇位之争日趋明朗化。以淇国公丘福和驸马王宁为首的军人集团,认为朱高煦劳苦功高,理当被立为太子。而满朝文臣则痛陈废长立幼之害,支持朱高炽继位。两派的争执,让成祖头疼不已。为了摆脱文臣的聒噪,永乐二年(1404),成祖最终把皇太子的位置给了朱高炽。同时立朱高煦为汉王,就封云南。朱高煦坚决不就封,称“我无罪,为什么流放我到万里之外?”朱棣也念及朱高煦劳苦功高,一时心软,便留他在京城,并给他两护卫。在北京,朱高煦一呆就是13年。

永乐七年(1409)以后,成祖因为北征蒙古和筹划迁都,长期留居北京。在这段时间内,朱高炽以皇太子的身份监国南京。监国期间,皇太子与成祖所宠幸的酷吏、太监屡有冲突。都御史陈瑛依仗成祖的宠爱,竟然不经任何手续,就处死了兵部主事李贞。太子把陈瑛的滥杀无辜之事告知成祖,成祖竟然置之不理。又有太监诬陷当朝官员,皇太子得知后,治其重罪,并警告太监不要干涉朝政。酷吏和太监都是成祖打击大臣、排除异己的工具,而皇太子的种种做法,却与成祖的高压手段互为抵触。治国理念的不同,再次加深了父子之间的矛盾。但皇太子的这些做法,却赢得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拥护。逐渐地,在皇太子身边形成了以“三杨”为首的“东宫僚属集团”。他们为了保护朱高炽的储君之位,竟不惜与成祖直接交锋。成祖曾经用“诛十族”的手段对待不同政见的大臣,前车之鉴,后世之师,看来大臣们是真的豁出去了。

永乐十年(1412),不死心的朱高煦针对皇太子,掀起了新的一轮进攻。由于成祖朱棣基本的时间都是在军旅中度过的,京城的事物完全由朱高炽负责。朱高煦鉴于这种父子相离的局面,勾结成祖左右官员诬陷皇太子。这一年的九月,回到北京的朱棣对朱高炽经办的事物进行了一次突击大检查,并以细故严厉地训斥了皇太子,把太子身边的众多官员投入了监狱,还更改了皇太子颁布的多项政令。是文臣解救了朱高炽,大理寺丞耿通上疏为其辩白,成祖以离间父子的罪名,将其处死。耿通以死换取了朱高炽的皇位安稳。

永乐十二年,成祖第三次北征惨败而归。太子因“足疾”而迎驾稍迟。心情极不舒畅的成祖,看到臃肿不堪的皇太子,怒不可遏;朱高煦又从旁煽风点火,成祖当场暴怒。为了开脱太子罪责,杨士奇等东宫僚属挺身而出,把所有的罪责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结果杨士奇等人被捕下狱,黄淮、杨溥等人更是入狱长达十年之久。正是这些大臣不计个人得失,才使得皇太子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反观此时的朱高煦,除了原有的战功之外,未能抓住机会进一步展示他在其他方面的才华;反而恃宠骄横,一再陷害皇太子以及朝中的正直朝臣,这给满朝文武留下了极恶劣的印象。留在朱高煦身边的大臣越来越少,他的政治生命也随之走向了终点。永乐九年(1410)朱棣册封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朱高煦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永乐十三年(1415),成祖终于痛下决心,把他朱高煦撵出了北京,命令其就藩青州。

此后,虽然成祖不再被继承人的问题所困扰,但是如何保证明朝能够长治久安,又让朱棣坐卧不安。特别是永乐十九年,成祖突然中风,他深感自己所剩时日不多,于是不顾大臣的反对,连续三年对蒙古用兵。这一切都是为了给明朝后世子孙留下一个较为安定的外部环境。同时为了弥补皇太子功绩不足的缺点,朱棣把希望全部放在皇太孙朱瞻基的身上。朱瞻基自幼跟随成祖长大,深得其宠爱。自永乐十二年(1414)开始,成祖就让16岁的朱瞻基随军出征,让他熟悉军务,接受战火的锤炼。通过这一切反观五次北征,我们也许才会明白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暮年的老人,拖着病体一次次驰骋在塞北的荒沙中。如果还用成祖好大喜功来解释,或许有失偏颇。

尽管皇帝离朱高煦越来越遥远,但朱高煦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朱高煦见父皇已无心立自己为太子,便决心放手一搏,在王府中私募军士三千多人,私造武器、船只,准备武力夺嫡,重走他父亲的路子。永乐十五年(1417),他的私兵在外作乱,犯下命案,被兵马指挥使徐野驴找上门“讨人”。见如此小官也敢在他面前造次,朱高煦一怒之下,竟将朝廷命官活活打死。

这件事使成祖朱棣大为震怒。他派人扒掉朱高煦的姚广孝衣服,绑在西华门的柱子上,要废其为庶人。太子出来求情,成祖才饶恕朱高煦。但此时,父子二人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成祖将朱高煦改封乐安(今山东惠民),并告诉太子:“乐安距北京不远,如有异常,可马上制止。”朱高煦此时深知,夺嫡一事已经没有半点希望,再不走,性命难保,便立即就封。此后他一直偏居乐安,再没有什么不轨的行动了。

然而,仁宣二帝对朱高煦始终抱有戒心。仁宗继位后,朱高煦上书请求更换护卫,仁宗没有同意,只给了他大量金银牛马,以示慰问。8个月后,仁宗忽然暴卒。当时太子朱瞻基远在南京,回京途中,便有传言说朱高煦要在半路行刺。朱瞻基回京后立即戒严,谨防朱高煦偷袭。

朱高煦自知新皇对他极不信任。为了缓和矛盾,七月份他派人到北京祝贺朱瞻基即帝位,并向新皇陈奏了四条利国利民的建议。然而,朱高煦在永乐时期为争太子位,谗害了许多东宫近臣。这些人此时身居高位,怎肯放过朱高煦。一时间,朝廷要诛杀朱高煦的传言四起。先是有御史向朝廷奏报朱高煦在乐安有种种不轨行为,接着山东文武官员和真定等卫所也不断有人告发朱高煦反叛。朱高煦深知这样下去必是死路一条,便一不做二不休,召集四方囚徒无赖编为军队,设立五军四哨。于宣德元年(1426)八月起兵反叛朝廷。

在大学士杨荣、尚书夏原吉的请求下,宣宗领兵亲征;并命郑王、襄王留守北京。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关成为前锋,率军向乐安进发。十天后大军便赶到乐安城下。把乐安城围得水泄不通后,宣宗开始了政治攻势:“今朕师已压境,王能悔祸,擒所倡谋者来献,朕与王削除前过,恩礼始终,王不失为宗藩,而子孙永保国。”就是向朱高煦保证,只要他真心投降,对于前事可以既往不咎。朱高煦本想反抗,但此时乐安城内已经人心惶惶,许多人想活捉朱高煦以邀功。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就秘密派人到大军营中,请求宽限一日。此时副帅王斌等人阻止他说:“宁可战死,也不能被活擒啊。”但朱高煦这时活命要紧,已经顾及不了其他,抛下部将,趁夜从后门逃出,向宣宗投降。宣宗如约不杀朱高煦父子,只将朱高煦废为庶人,禁锢在西安门内。但参与叛乱的护卫指挥王斌等人当即被杀。天津、青州、沧州、山西等地的都督、指挥,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杀640余人。

这就是正史所记载的朱高煦叛乱。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诸多史籍中都对朱高煦叛乱进行了记载,但要么就是记载简略,要么就是照搬照抄《明太宗实录》和《明宣宗实录》,很多字句都毫不相差。而《明宣宗实录》本身并没有提供任何关于朱高煦叛乱的真凭实据。更要注意的就是,《明太宗实录》是在宣德元年,平息朱高煦后编纂的,《明宣宗实录》是在宣德十年编纂,正统三年编成的。编修官也都是宣宗亲征朱高煦的扈从大臣,如张辅、杨士奇。这实际上是胜利者的记载。

细细品读旧史记载,我们就不难发现,有关朱高煦叛乱的记载有很多疑点。首先,宣宗亲征从出师到班师回朝,前后仅半个月,而且亲征非常顺利,都是按计划行事。进展之快,很像一次预先策划好的军事行动。并且,朱高煦选在此时叛乱,也颇有可疑之处。这时距离仁宗去世已经一年半了,宣宗的皇位早已稳固。这点对于久经沙场的朱高煦来说,再清楚不过。他不趁皇位交替混乱之际发兵,却在宣宗皇位稳固之时下手,显然不符合朱高煦的性格。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般明朝藩王叛乱都要杀死当地监督的地方官,但朱高煦叛乱中,却没有杀戮官吏军兵一人,也没有将任何朝廷官吏逮捕下狱。明代藩王叛乱,或攻城略地,或取京师,都要主动出兵。朱高煦起兵后,军队却“未出乐安一步”。虽然乐安接近济南,却没有攻打;离南京不远,也没有进行任何军事行动,实在让人费解。更奇怪的是,明代藩王叛乱,都要作檄文公开讨伐朝廷。而直到宣宗亲征前,朱高煦在上奏中,仍称宣宗陛下,并没有与朝廷公开决裂的言行。

在靖难战场上屡立战功的朱高煦,在朝廷大军兵临城下时,竟没有任何反抗,甚至在副将一再请求下,他也从未下令与朝廷开战。更有甚者,他抛下部下,自己从后门出城投降了,全然不见当年叱咤风云的影子。

朱高煦叛乱的疑点实在是太多了。这一切都不禁让我们怀疑,朱高煦是否真的发动过叛乱。这一次所谓的叛乱应该是宣宗铲除后患的措施。毕竟宣宗即位时仅有28岁,他周围的东宫旧臣害怕朱高煦对小皇帝有所不力,才会采取先下手为强的策略。冠之以叛乱的名义,把他们预想中要准备叛乱的朱高煦一网打尽。

朱高煦成了可怜的牺牲品。四年后,朱高煦惨死在北京西面的逍遥城内。几个月后,朱高煦的儿子们也相继离奇般死亡。朱高煦终于为自己曾经蔑视文臣的举措,付出了高昂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