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明卷
16717100000024

第24章 大明军事外交的强盛(1)

§§§第一节 马上皇帝朱棣五次北征

明成祖

朱元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从一无所有到富有天下,为子孙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但这份遗产并非十全十美,北边,蒙古铁骑仍然打着北元的旗帜,不时有饮马长江之意;东南沿海,猖獗的倭寇肆意侵扰,威胁着海疆;西北、西南的烽火不断。战争的硝烟仍然纠缠明朝不去。真正使明朝从军事上强盛的还要数明成祖朱棣。

明初,退出中原的蒙古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经常骚扰明朝的北部边疆。在明朝的军事打击以及内部纷争的双重打击下,到永乐初年,蒙古已经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分,双方鏖战不休。永乐年间,明朝与瓦剌经过互相遣使通好之后,于永乐七年正式册封瓦剌诸头目。而在此之前,鞑靼发生内乱,大汗鬼力赤死亡,本雅失里继任大汗。本雅失里即位之后,杀了明成祖派遣的使者,而且在明朝边境剽掠。明成祖遂派淇国公丘福为镇虏大将军总兵官,率师十万,北征鞑靼。丘福率师深入蒙古腹地,在胪朐河(即克鲁伦河)陷入蒙军的包围之中,全军覆没。明成祖大怒,决定于永乐八年亲自率军北征鞑靼。

蒙古高原,东面有大兴安岭山脉,西面有帕米尔高原派生的山脉,中间分布着河川、湖泊、沙漠、草原、森林、丘陵等。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稀少,与农业地带相比,是缺水的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冬寒夏热,冬夏气候差异也很大,五六月间为风季,常形成夹带沙尘的风暴。鞑靼的根据地在斡难河(即鄂嫩河)、胪朐河一带。每年的春夏之交,这里水草茂盛,是游牧的好地方。这一带也是明成祖首次北征的主战场。

永乐八年(1410)正月十五,明成祖向天地、宗庙、社稷祭告亲征鞑靼之事。二月,亲率大军由北京启程。明成祖率领的明军号称50万,其中包括过去在战争中归降的蒙古军,还有女真军,及向朝鲜征调的军马。明军没有隐瞒征伐鞑靼的企图,于三月九日在鸣銮戍举行了大阅兵,阵容东西绵亘数十里,并请来朝贡的瓦剌使者观看。进军的速度也不算快,经常是上午行军,中午之后休息,甚至还会在途中休整一至数天。后勤的补给方式是,动用武刚车3万辆,运粮约25万石,随军而行。每十日路程,则建筑一个城寨。城寨通常都有水源,当前进的明军缺水时,可以派人回到后面的城寨取水。同时,明军在每一个城寨里面贮存了粮草,并留置一部分军队守卫。

五月一日,明军到达胪朐河(明成祖改其名为“饮马河”),至此,他们已经深入蒙古腹地,却仍未与蒙军相遇。五月五日,明军首次捕获蒙军间谍。五月八日,明军前进至环翠阜。据一位名叫款台的明军指挥捕获的蒙古人供称,鞑靼发生内讧,大汗本雅失里率一部分人马向西欲投奔瓦剌,现在已经到达了兀古儿扎河(即克鲁伦河北),而太师阿鲁台则率另一部分人马东奔。就在五月八日这一天,明军筑起一座“杀胡城”,作为驻屯基地。针对鞑靼已经分散为两部分的事实,明成祖亦改变了以往集中兵力的布置,而采取分兵应付的措施。明成祖将明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杀胡城”,以监视东奔的阿鲁台部;另一部分则在明成祖的亲自带领下,携带20日粮,追击本雅失里。

当明成祖率军到达兀古儿扎河时,发现本雅失里已经离开该地。明军连夜追击,五月十三日,明军到达了斡难河畔,终于追上了本雅失里,双方爆发了一场激战。明成祖亲自登山指挥明军布阵,明军先锋发起进攻,迅速击败了蒙军,俘虏了一批男女、畜牲、辎重等。本雅失里战败之后,率领七骑渡河逃跑,明成祖命令游击将军刘江、骠骑将军梁福追击,刘江、梁福最后却空手而还。明成祖班师回到“饮马河”,与驻扎在“杀胡城”的明军会合之后,得到谍报,得知鞑靼知院失乃干率领一部分溃散的蒙军在广武镇一带,欲向明军投降。明成祖令明军指挥廓廓帖木儿前往招抚,同时,再次作出分兵的决定,令清远侯王友、广恩伯刘才率领一部分明军回师开平,防备失乃干。如果失乃干拒绝投降,则对其予以攻击。明成祖率领另一部分明军则沿“饮马河”东进,搜索鞑靼太师阿鲁台部。六月初九,东进的明军搜索到静虏镇(兀儿古纳河一带)时,明军出动数百名骑兵上前挑战蒙军,阿鲁台亲自带领数千骑兵冲向明成祖御营,结果遭到了明军都督兼骁骑将军谭广率领的神机营的射击。

据史载,神机营为了能够保证长时间持续的射击,通常分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处于队列第一、三、五、七、九、十一等位置的士兵射击,再由处于队列第二、四、六、八、十等位置的士兵射击。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击之后,马上将神机铳递回中间一排的士兵,同时从中间一排的士兵手中接过装好弹药的神机铳。中间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负责从前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射击之后的神机铳,并向后传递给第三排的士兵装上弹药;另一方面负责从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过已经装好弹药的神机铳,并向前传递给前一排的士兵。

当神机营用神机铳重创了蒙军之后,明成祖亲率千余精锐骑兵冲锋,利箭如雨般射向蒙军。阿鲁台在败退时,惊惶失措,曾一度堕马。

至此,明成祖第一次北征的大型战役已经基本结束。

成祖首次北征,在侦察方面是比较成功的。但在后来对鞑靼的三次北征中,均弄不清楚对面蒙军的位置。这表明,鞑靼方面已经吸取了教训,采取了有效的反侦察措施。另外,明成祖首次北征,神机营在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对明成祖后来的四次北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后来永乐20年的北征中,明军屯营时,大营居中央,大营之外分驻五军,步兵在内,骑兵在外,而神机营又在骑兵之外。这意味着一旦与敌人交锋,神机营必将首当其冲。

明成祖首次北征历时3个多月,纵横二三千公里,虽然未能歼灭鞑靼部,却扫荡了鞑靼的根据地斡难河、胪朐河一带,促成了鞑靼内讧,致使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杀死、鞑靼太师阿鲁台称臣朝贡。永乐八年之后,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已死,瓦剌的头目马哈木、太平、秃孛罗和鞑靼的头目阿鲁台已经先后向明成祖称臣朝贡。这一刻的明成祖,已经成为了蒙古诸部的最高统治者。

本雅失里死后,阿鲁台多次请求明成祖出兵攻打瓦剌,为本雅失里报仇。阿鲁台还率余部奔至长城附近。而瓦剌部不断要挟明朝给他封赏,并妄想占领明朝的宁夏、甘肃等地区,屯兵边境,向漠南进逼。为了满足鞑靼的请求,更为了明朝边境的安宁,朱棣决定亲征瓦剌部。

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朱棣率30万大军由京师出发,并让皇太孙随行。四月,在兴和(今河北张北)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六月初,前锋在三峡口(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击败了瓦剌部的散兵游勇。朱棣乘势向西北方向进攻。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遭到了瓦剌军的依山抵抗。朱棣以精骑引诱瓦剌军离开山势出战,另外部署神机炮及时炮击,自己亲率铁骑冲入敌阵,杀敌无数,瓦剌军大败。朱棣乘胜追击,并兵分三路夹击瓦剌军的反扑势力,瓦剌军败逃。瓦剌部受此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

第二年,瓦剌也向明朝贡马谢罪。

经过数年的恢复,鞑靼的势力重新强盛起来。阿鲁台重新反叛明朝,轻慢侮辱明朝使节,并时常对边境进行骚扰。朱棣曾写信进行告诫,但阿鲁台依然我行我素。永乐十九年(1421)十月,阿鲁台竟大举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杀死了指挥使王祥。为了打击鞑靼的嚣张气焰,朱棣决定第三次北征。

永乐二十年(1422)二月,朱棣率军出征。三月,军队出了北京,主力仍沿原路北上。当大军到达宣府(今河北宣化)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听说御驾亲征,便乘夜从兴和逃跑,避而不战。诸将请求追击,朱棣没有采纳。五月,大军过偏岭,举行了阅兵式。朱棣亲自作了平虏歌曲,让将士传唱,鼓舞士气。七月,大军到达煞胡原,俘虏了阿鲁台的部属。得知阿鲁台本人已经仓皇北逃,朱棣怕重蹈丘福孤军深入的覆辙,下令停止追击。

回师途中,朱棣认为兀良哈部是阿鲁台的羽翼,便选派步兵和骑兵两万余人,五路并进攻打兀良哈。兀良哈听说明军前来,仓皇西逃。朱棣指挥军队夹击围歼,大败兀良哈部。九月初,得胜回京。

永乐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朱棣又两次亲征蒙古。至此,五次北征暂时告一段落。

纵观太祖、成祖两朝的北方边疆,退居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北元,在政治上、军事上仍有一定的实力,不断南下袭扰明朝的北部边疆。洪武年间,因为将主要精力用于恢复社会经济和生产,同时也因为元末战争刚刚结束,百姓贫困,人力物力缺乏,一时无法建立强大的骑兵部队,不能长驱进入漠北作战,所以基本上采取了政治上以招抚为主,军事上以防范为主的政策。永乐年间,仍然沿用这一政策。到了永乐中叶,朱棣才在政治上利用蒙古各部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军事上则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在此后长达十五年的六次作战中,除了第一次丘福轻敌冒进全军覆没外,以及最后两次因为鞑靼避而不战未有斩获外,其余三次都取得了胜利。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朱棣对于战争似乎情有独钟。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亲征的并不少见。但没有哪个帝王能像明成祖那样,接二连三地大规模亲征。尤其是后三次,几乎是马不停蹄地连续亲征。我们只能这样认为:朱棣对于这种征服者的快感,是有着很深刻的体验的。从起兵靖难到五次北征,这种金戈铁马的经历,已经成了他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拼杀的生活是那样的有声有色,远比枯燥的宫廷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刺激。

永乐二十二年(1424),榆木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城,注定要将自己的名字与一代枭雄朱棣联系在一起。朱棣在这里召见了英国公张辅,留下了极其简短的遗诏:“传位皇太子,丧服礼仪,一遵太祖遗制。”就这样,朱棣在征战的路上结束了自己年仅65岁的生命。

§§§第二节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堪称中国海洋史,乃至于世界航海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至今仍为我们津津乐道。但是当我们真正想走近历史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为我们留下的的材料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仅有的材料还有许多被蒙上怪诞的面纱。让我们掀开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从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吧。

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节到云南,要求其地的统治者――蒙古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接受明朝的统治。但是梁王却公然杀害使节,拒绝了朱元璋和平外交的努力。太祖终于在洪武十四年(1381)失去了耐性,命令能征善战的将军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进攻云南。洪武十五年,明军占领了昆明;梁王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而他的将领和军队则成为明朝的俘虏。在众多的俘虏当中,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马姓男孩,也就是后来的郑和。当征南将军傅友德与他的军队在路上偶然遇到这个10岁的男孩时,就问他有关梁王的下落。这个男孩回答说:“他跳湖了!”傅友德觉得这个男孩聪明伶俐,即使他知道实情,也可能会加以隐瞒;而且还有胆量这样回答一位将军,因此他俘虏了这个男孩。

三年后的洪武十七年(1385),25岁的燕王朱棣担任傅友德的副手。这个男孩在净身之后,就被安置在燕王的家中做近侍。本来皇宫中烦琐的礼仪和等级森严的尊卑之分,通常会造成皇室成员与太监之间的距离。但是郑和却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能赢得了朱棣的信任。家谱上记载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有智略,知兵习战”,虽然不乏溢美之辞,不过仍然给人一种体形魁梧、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俊朗的形象赢得了朱棣的好感,在朱棣南征北战的十余年间,郑和一直在左右服侍,在帝国边境的军营中朝夕相处,培养出了深厚的友谊和高度的信任感。而郑和本身的高素质更是征服了朱棣的心。郑和接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据说他还读过《论语》和《孟子》,这在太监群体中是不多见的,更为主要的是郑和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主仆相识的那一天开始,郑和一直伴随着燕王东征西讨,学习用兵之术,与主人并肩作战。最后终于在1390年,在对抗北方草原地带蒙古人的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具备了这三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让朱棣放心地把航海的大权交给郑和,毕竟成祖身边有一大批被他信赖的太监。但郑和拥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领兵航海的这一位置非他莫属。郑和的远祖是从西域来到云南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去朝圣过。受到家庭的影响,郑和了解海洋,懂得一些航海知识。另一方面,当时印度洋沿岸各国都信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而郑和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对佛教也有深入的了解,这也使他可以很畅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促使朱棣下定决心把庞大的舰队交到郑和。这一次的信任不仅使明朝威名远播海外,更成就了郑和千古伟人的形象。

至于为什么成祖会令郑和下西洋,实施前无古人的大航海行动,留给我们的只有谜团。有人说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有人说是为了与邻邦建立友好往来,有人说是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人说是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也有人说根本不是什么“国事交往”,而是“帝王家事”——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为了消除心腹之患,因为他怀疑被自己篡位谋害的亲侄子朱允炆,在宫廷大火中逃脱了,于是他密令手下“遍行天下郡县”,先后历时20余年,搜寻其下落,并同时“遣郑和浮海下西洋以寻其迹”。

不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事实证明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有的说它开辟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纪元,有的说它掀开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篇章,有的说它表明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有的说它证实华夏最先实践“蓝色文明”和“海洋战略”。在郑和下西洋后的五百年之际,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的骄傲,“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