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明卷
16717100000025

第25章 大明军事外交的强盛(2)

永乐元年(1403),朱棣下令开始建造帝国的庞大船队,这支船队包含了商船、战船及粮船,计划前往中国海及印度洋上的港口。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船队,将载着帝国所拥有的各式宝物,因此境内各省立即全力以赴投入这个庞大的计划。五月,又下令福建造137艘远洋航行的帆船。3个月之后,再下令苏州与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东诸省,建造另外二百艘船舶。而在永乐元年十月,朝廷还命令沿海各省,迅速将188艘平底运粮船予以改造,以应外海航行所需。造船的工程,从永乐二年(1404)一直持续到永乐五年(1407)。为应付帝国各式各样的特殊任务,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由于沿海各省无法独力供应所需木材,因此广大内地的伐木行动匆促地动员了起来,在长江和岷江流域四处寻觅大木。大木顺流而下,漂至可以顺利通向大海的船厂。几乎大半个帝国,都卷入了这个浩大的造船工程。

当时的太监特别喜爱这样一项差事,就是奉命到地方上为宝船征集木材。朝廷曾在一道圣旨中承认,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并予以“收回”。因这些太监常在事后将木材卖掉,中饱私囊。朱棣发现这种贪污的太监后,立即将其处死。然而这种惩治行动,只不过是偶尔为之而已。

然而,即使在这些震慑人心的宝船的光辉之中,暗藏着不满的种子,永乐皇帝也没有特别担心它——如果这些不满真的曾引起他的注意的话。这些船舶,还是一艘艘地从龙江船厂的船坞下水,进入长江。朱棣注视着这批即将奉旨行事、整帆待发的船队时,他知道他统治下的光辉已经显现,而全世界即将目睹他的万丈光芒。

成祖在永乐三年(1405)春天,于南京所聚集的这支拥有317艘船的船队中,到底有多少大型的宝船,现已无法知晓。据明朝小说家罗懋登在16世纪所写的一本有关郑和远航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所述,这种由总兵太监及其他使节所指挥的华丽船舶,仅仅只有4艘。而且,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也可以证实,宝船船队大部分由各种大小的其他形式的船只组成。在整个船队中,次大的船是八桅的“马船”,有些长达103米,宽达42米。马船主要载运马匹,亦即朝贡贸易中的主要部分。当然还载运有其他贡品,包括船只航行时,修缮船舶的各种必要材料。其次,是七桅的“粮船”,大约长78米、宽35米,负责装载全体水手——有几次远航的人数达到2.8万人和所需的食物。宝船船员中的大部分士卒,则由六桅的“客船”负责载运,该类船只长67米、宽25米。宝船船队拥有两种战船,一种是五桅,长50米的“福船”;另一种是比较小的八橹巡游艇,大约长37米或39米,用以震慑海盗。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在郑和的带领下,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通过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境内)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途中,郑和还在锡兰(今斯里兰卡)跟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了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此次航海时间较长,郑和于1415年回国,分遣船队一年后返回。

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了东非海岸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等国;并在宝船上设宴招待各国宾朋,代表明成祖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时带回香料等珍品。

1431年初,明宣宗已登基,为继承祖父明成祖的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历时三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

在从1405年至1433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岛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了欧洲的存在,但并不想去那里。欧洲这个“泰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对强大的明朝来说,根本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在这近30年之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流入中国。相应的,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完全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600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无论是中国也好,世界也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中国人向来喜欢以历史上的辉煌而骄傲。也许正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真相无从查考,于是国人就“海阔天空”地进行种种浪漫而美妙的猜想,不仅把它神化,而且把它意识形态化,作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素材。在历史教科书中,郑和的太监身份被隐瞒了,受皇帝派遣搜寻建文帝下落的史书记载也被忽略了。人们看到的,只是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和光辉事迹。郑和下西洋与“四大发明”一样,被视为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

§§§第三节 成祖侵安南

紫禁城

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在中国古代也称交州、交阯、交趾等。永乐元年(1403),朱棣登上皇位后不久,安南国王胡一元派遣使者前来,请求明朝皇帝册封他继承安南原先的陈氏王朝,为新的国王。明成祖于是派遣使臣去安南考察实际情况,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朱棣不知道的是,他派去的使臣收受了安南国王的贿赂,这才与安南国内的老臣一起为国王请命。不管怎么样,安南正式被纳入到明朝的朝贡体系,并于第二年开始入贡请赏了。

本来一切都相安无事,但是安南国王胡一元贪图小利,不仅自己篡位的阴谋被暴露出来,也最终导致两国兵戎相见,自己身首异处的境地。事件的起因来源于两国的领土纷争。元末动乱的时候,安南侵占了中国广西边境上的思明路周围的地区。太祖、成祖都下令要他归还,胡一元虽表面答应,实际上非但没有归还土地,反而变本加厉,继续蚕食明朝的领土。明成祖派遣官员前去质问,却从来到明朝的安南人裴伯耆那里知道了一个秘密。裴伯耆告诉朱棣:曾经三次打败蒙古军入侵的安南陈朝早已衰落了,14世纪末叶,陈朝的大权就落入了外戚黎氏之手,丞相黎季犛成为实际上的掌权者。在先后废立了几个傀儡国王之后,1400年,黎季犛大杀陈氏宗族,并自立为帝,定国号为大虞,改元圣元,自己也改姓胡,名一元,与其子胡汉苍共理朝政。

裴伯耆本人也是命运多舛:在胡一元纂位时,他的父母、家人同时遇害。当时他正在东海领兵作战,得知变故,只好逃入深山避祸,后乔装为商人,辗转才来到明朝。裴伯耆的话虽然很感人,但是,朱棣并没有马上出兵安南,原因有二:一是不能单凭裴伯耆的一面之辞就贸然出兵;二是明成祖正准备北伐,无意在南方进行战争。因此明成祖只是赐给裴伯耆衣食,对出兵复国一事却只字不提。

时隔不久,老挝又送来了一个名叫陈天平的年轻人。他对朱棣说,自己是前安南国王陈日焜之孙,当初在家国剧变时并未被杀,他曾一度招兵买马打算复仇,但很快被胡一元打败,随从四散。陈天平藏匿在一处谷中才幸免于难。后来转投老挝,但老挝亦无力助其复国,于是转送陈天平到明朝。明成祖这才明白,原来在安南真的发生了一场政变,原来的陈氏王朝被推翻,而遣使祈求封王的人则是篡位者。

了解了事情的整个真相,朱棣决定帮助陈天平恢复安南原先的陈氏王朝。安南是明朝的属国,理应在朱棣的全权掌握之中。可是现任的安南国王阴谋篡位在先,欺骗自己在后,实在是罪无可赦。更何况,朱棣的皇位是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手中抢来的。这段历史使得他对任何谋权篡位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天下之所以能够安定,是因为大家各守其位,遵循旧有的秩序。如果都象自己一样不安于其位,今天你来篡位,明天我来造反,那岂不天下大乱,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信何在?

于是朱棣派遣使者去安南斥责胡汉苍,并告慰安南百姓说,你们毕竟都是我的臣民,除了黎季犛父子判处死刑外,其他人一律既往不咎。圣旨到的当天,胡汉苍就同意恭迎陈天平回安南,恢复安南的陈氏王朝,并答应将归还侵占的中国土地。朱棣对于这种不动干戈就可以化解纠纷的局面,感到很高兴,也很自豪。

公元1406年,明成祖派遣广西左右副将军黄中、吕毅带兵五千人护送陈天平回国。但是在半路上遭到胡汉苍的伏击,陈天平被杀。成祖大怒,随即派朱能、沐晟、张辅率领21.5万军队进攻安南。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0月2日,远征军统帅朱能突然病逝于龙州。37岁的朱能,正值年富力强,明成祖倚之甚重,不想此次竟“出师未捷身先死”。然而,远征军前锋已经出发,箭在弦上,容不得任何拖延。关键时刻,年仅31岁的右将军张辅临危受命,主动承担起指挥全军的重任。他一面飞章奏报明成祖,一面率军南进,六天后,远征军主力由广西凭祥经坡垒关,进入安南境内。

张辅,字文弼,是“靖难”名将张玉的长子。明成祖起兵时,他跟随父亲作战,所向无敌,很快升为指挥同知。张玉在东昌战死后,张辅世袭了父亲的爵位,随成祖战夹河、藁城、彰德、灵璧,频频立功,受封为信安伯,食禄千石。永乐三年(1405)进封为新城侯,加禄300石。

张辅进入安南境内后,命人先将胡一元父子的20条罪状写成榜文,刻于木牌上,顺流放下。安南军民见到榜文后,不愿为胡氏父子卖命,人心离散。舆论战之后,明军兵分两路,京畿兵及荆、湖、闽、浙、广西兵,由张辅率领,出广西凭祥;另一路明军由蜀兵及建昌、云南、贵州兵组成,在沐晟率领下出云南蒙自。两路明军约期而发,斩关而进,勇往直前,在芹站附近大败安南伏兵,进占新福,于白鹤江胜利会师。胡氏父子料不到明军进展竟如此神速,大惊之下,倾全国之兵号称二百余万,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个天险,伐木筑寨,绵延九百余里,又沿江置木桩;并征发国内所有船只,排列在桩内,所有江口均置横木,以严防明军攻击。张辅大军进入富良江,沐晟军也沿洮江北岸鼓行而进,与张辅呈南北夹击之势,互为声援。胡氏父子则在地形险要的多邦城厚集兵力,企图据险顽抗。

不料,明军趁夜攻城,都督佥事黄中率敢死队数千人,越过重濠,沿着城墙爬上去,指挥蔡福等人奋勇先登,大军万炬齐明,随后跟进。安南兵惊慌失措之下,连自己手里的弓箭都忘了用,纷纷逃走。明军攻入城中后,安南兵索性驱赶大象出战。幸亏张辅对安南兵的象阵早有防备,“以画狮蒙马冲之,翼以神机火器。象皆反走,贼大溃,斩其帅二人。”明军乘胜追击,将沿江的木寨全部烧毁,终于攻克了坚固的多邦城。12月,明军乘胜前进,发起冬季攻势,又攻克安南东西二都。安南的防线至此彻底崩溃,各州县纷纷向明军开门纳降。胡一元父子进退两难,只得焚毁宫室,亡命天涯,继续与明军为敌。

永乐五年(1407),明军水陆并进,追歼残余的敌人。清远伯王友等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等地,斩杀三万七千余人。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张辅大胆起用降将陈封出战,大败胡杜,将安南的战船全数抢夺过来,顺势取东潮、谅江等地。其后,明军主力与胡氏主力相遇于木丸江边,胡一元之子胡澄指挥三百艘战船前来挑战,明军予以迎头痛击,安南兵被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连江水都被鲜血染红了。同年五月,明军追击至日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明军擒获了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获了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押送京师。至此,安南全境解放。

但是,明成祖朱棣并没有在平定安南的喜悦中沉浸太久,因为一个难题很快摆在了他的面前:由于陈天平已经被杀,安南陈氏王朝已经没有了后继者,这样安南的继位问题就变得非常棘手了。也就是说安南战争顺利结束之后,安南由谁来执政实在是不好解决。没有陈氏王朝的后继者,就无法恢复安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按照黄仁宇的看法,这时,明成祖作出了一个“灾难性”的决定。他在安南设立了交趾布政司,也就是说,将安南并入了中国的版图,使之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行政省。从这个决定开始,明成祖和他的继任者将要面对的是一个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的泥潭;无论是在帝国的声誉上,还是在帝国的财政上,明朝都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1408年安南发生了叛乱,但是很快就被镇压了。1417年,因为太监马祺事件,又引起了更大的叛乱,局势严重恶化。叛乱首领黎利受到了安南人民的拥护,与明朝的军队展开了游击战,最终打败了明军,1428年,安南独立。明宣宗皇帝景泰帝决定,结束对安南为期二十年名义上的统治以及无底洞般的财力、军事投入,从安南撤军。事实上,在他的撤兵诏令发出以前,驻安南的明军总司令征夷将军王通已经在1427年一场巨大的败仗之后与黎利停战,并放弃了安南,承认了黎利的胜利。回京后,他和其他将领都被皇帝关进了大牢,并判处了死刑,罪名是自作主张。明朝耗时30年,以极大代价进行的这场战争,光是调运粮食、保证当地人民生活一项,数量就超过了当时南北两京的需要。因此明宣宗最后撤兵罢战,尚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