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明卷
16717100000009

第9章 朱元璋的帝国设计(3)

刘基刚刚抵达南京,朱元璋就迫不急待地召见他,从经史直至时政,无不成为交谈的话题。刘基提出“时务十八策”,分析天下形势,为朱元璋制定了一个伟大的战略计划。他指出:虽然在江南地区,朱元璋有两个强大的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处在两面夹击的不利位置,但这些都不足为惧。以张士诚的个性来说,如果说朱元璋挥师进攻陈友谅,“自守虏”的张士诚很可能按兵不动;但是要是先进攻张士诚,力量强大的陈友谅就一定会趁虚而入,在腹背进行攻击。所以战局的关键在于陈友谅而不是张士诚。如果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就一定会闻风丧胆,一击即破。并且,陈友谅虽看似强大,但他胁主夺权,上下离心,并不是一点弱点都没有。如果先攻下陈友谅,则朱元璋王业可成。刘基还给朱元璋设立了著名的“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经他这一分析和指点,朱元璋被刘基的才华横溢和高瞻远瞩所折服。刘基成为朱元璋的第一谋士,并把他与张良、诸葛亮相提并论。民间则叫他“后朝军师”,以区别于“前朝军师”诸葛孔明,认为他俩都是神仙下凡,智慧盖世,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

刘基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的几个预言,更让朱元璋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一年,刘基的母亲病逝。为了给母亲尽最后的孝道,刘基恳请朱元璋准其回家为母奔丧。此刻大战在即,朱元璋苦苦挽留刘基,刘基也只好先以国事为重。过了一段时间,对垒双方之间出现了一段空隙。这次,刘基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葬母,朱元璋只好答应。临行前,刘基交待朱元璋说,浙东投诚的苗兵和洪都新附的降将,都有叛变的可能。果不出刘基所料,二支队伍不久都发动了叛乱。因朱元璋事先有所准备,所以并未酿成大祸。刘基此次预言虽是以天象变化为名提出,但实际上是根据对局势的判断所得来的推论。这让朱元璋在心中惊叹不已,对刘基更是言听计从。

但朱元璋的推崇,却未能阻止大臣们对刘基的排挤。朱元璋能够稳坐天下,主要是由于淮西武人集团和江南文人集团的支持。在战乱时期,武将冲锋陷阵,文人出谋划策,没有任何矛盾。一旦国家安定,到了论功行赏之时,隐藏的矛盾马上就暴露出来了。淮西集团的武人,多半是与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都是一群自泥腿子成长起来的统帅。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有幸存活,脱颖而出,成了新贵,他们瞧不起江南文人。“老子们出生入死,和当今皇上都曾称兄道弟。你们这些穷酸文人,靠一张嘴就飞黄腾达,没有资格与老子平起平坐。”而江南文人同样看不起这些淮西武人,觉得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草莽武夫,凭着一身蛮力,靠着与朱元璋的关系而获得高位。“如果不是我们运筹帷幄,你们怎么可能打胜仗?”

就这样,互不相容的两个集团,开始了漫长的明争暗斗。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代表,在淮西集团颇有影响力。他也是最早出来辅佐朱元璋的知识分子之一。本来李善长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左右逢迎,沟通与协调双方的矛盾,但他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在江南文人的包围之中,尽量拉拢淮西集团,打压江南文人势力。江南的文人自然也不甘打压,群起抗争,深受朱元璋器重的刘基自然成为领军人物。作为朱元璋的开国第一谋士,刘基为人刚直不阿、清廉公正、执法如山,他不会趋炎附势,也不屑于阿谀奉承。

这一切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李善长同淮西集团一干人等拉党结派,已对朱明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某种威胁。于是,朱元璋将计就计,利用这种矛盾,在重用淮西集团的同时,又用江南势力来监视淮西集团,使两派的矛盾日趋尖锐,借此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所以在开国伊始,朱元璋在封李善长为丞相的同时,又封刘基为御史中丞,借以互相牵制。

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到淮南、开封巡视,并布置北伐事宜,命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基在南京留守。城中大小事宜,二人协调处理。临行之时,朱元璋特意嘱咐刘基,让他大胆放手去惩歼除恶,肃清朝廷,对官员的不法之事进行纠正。正巧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赃枉法,被逮捕起来。李彬为李善长的亲信,他的弄权正是在李善长的纵容之下干的。李善长于是亲自去说情,希望刘基能够卖他几分薄面。但刘基坚决不允,并派飞骑禀报朱元璋,请诛李彬以正法纪。这时京城大旱,李善长正在组织人员祈雨,恰在这时,朱元璋同意杀李彬的批文也到来了。李善长问刘基:“在祈求上天下雨之时,可以杀人来冲撞上天吗?”刘基回答到:“杀李彬,天必雨。”遂杀了李彬。自此,李善长与刘基的矛盾公开化了。

这年秋天,旱情仍在继续。李善长等淮西集团之人,不断以天谴为由攻击刘基。最终,朱元璋借口天不降雨是因御史台制造冤狱而导致的,遂把巡按御史下狱;接着又命大臣上书,直言时弊以求雨。一向耿直的刘基,马上上书朱元璋,他在奏折中说道:“不降雨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因为战死士兵们的遗孀被集中在一起,又不准改嫁,又不准与家人见面,数万名寡妇心中的怨恨凝聚成的阴气太重;二是死亡工匠的尸骨被暴尸野外,未得安葬;三是把张士诚的降族都编为军户,民怨太大。这都有违天意。”朱元璋马上按刘基的意思,把这些事情办妥当了。但是十天过后,仍未下雨。刘基的料事如神大打折扣,朱元璋对刘基的能力产生质疑。刘基面对淮西集团的攻击,加之朱元璋的不信任,已经嗅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了,于是借口妻子去世,而告老还乡了。在与淮西集团的斗争中,刘基甘愿败下阵来。

刘基并未能因自己退出朝廷而远离是非。洪武十年,淮西集团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胡惟庸升为左丞相。他同样是较早跟随朱元璋的人。加之心胸狭窄,胡惟庸始终没有忘记得罪淮西集团的刘基。他借口说此地有王气的征兆,话锋一转,说刘基一心想得到这块宝地,为自己营造坟墓,让子孙积阴德。本来就迷信的朱元璋听罢,当即派人逮刘基父子进京。事后刘基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已经深深感到即将到来的危机。胡惟庸借刘基生病之机,送药毒死了刘基。作为淮西集团控制大权的绊脚石,刘基一次次地被陷害,最终惨死。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淮西集团的权力已经膨胀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连刘基这样被朱元璋倚为左右手的人都难逃他们的毒手,其他不附己的大臣的下场便可想而知。

面对淮西集团势力的日益膨胀,朱元璋有些坐立不安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为了自己的皇位着想,为了朱明王朝长治久安打算,朱元璋深知自己必须要有所行动。既然利用刘基为首的江南集团来制约淮西集团的办法行不通,留给朱元璋的只有屠杀一条路可走了。

§§§第六节 大棒政策

徐达

文臣已经在朱元璋高明的手段之下屈服,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武将了。淮西集团都是与他出生入死、共同打江山的好兄弟,他们个个都是朱元璋精心挑选出来的文臣武将。事实也证明他没有看走眼,这些人文能定国,武能安邦。如果处理不好,一不小心,可能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保。所以朱元璋非常小心地等待机会的到来。

相传在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并于南京城外一块空地上,建了一座“庆功楼”,把诸位功臣之像挂于其上。并于建成当天,在庆功楼大宴诸位功臣。诸位功臣都很高兴,觉得朱元璋自己做了皇帝,还想着他们,并给予他们这么大的荣耀。于是在受邀之后,兴致勃勃地前往。徐达在家,刚要出门,这时已经告老还乡并且私交不错的刘基前来辞行。谈话之间,刘基得知徐达将要赴宴,告别之时,他抓住徐达的手嘱咐道:“徐兄此去一定要紧跟皇上,寸步不离。”徐达问为何,刘基摆手一笑而去。徐达满腹疑问地来到庆功楼,正要落座,忽听门外传圣上驾到,于是众人连忙起身迎驾。在起身之时,徐达的手触到墙上,墙体发出“咚咚”的声音,徐达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朱元璋把这楼修得十分牢固,一旦有变故,没有人能够冲出去。于是徐达一直寸步不离地跟着朱元璋。酒过三巡,朱元璋起身说:“众卿家继续畅饮,朕有要事回宫,不能陪大家了。”众人马上起身恭送。徐达赶紧跟在朱元璋身后,走了出来。朱元璋问:“徐元帅为何不继续留下来畅饮?”徐达回答道:“臣要为皇上护驾。”朱元璋道:“不必了。”徐达含泪问朱元璋:“真的一个不留吗?”此时朱元璋不禁心头一热,遂道:“那就随朕来吧。”君臣一行人刚走出不远,就看见庆功楼火光冲天,徐达终于逃过一劫。

这不过是一个传说。如果这些功臣武将真的这么好解决,朱元璋就不必操那么多心了,没准可以多活几年。但实际情况要艰难得多,刘基的死就充分证明:朱元璋想要解决的对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对付的。

从洪武二年到三年,朱元璋先后两次大封功臣,6人封公,29人封侯,其他身居高官显位的更是数不胜数。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朱元璋给予他们大量的土地、佃户、奴仆,并让他们享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特权。朱元璋甚至还特意为他们颁发了子孙世袭的免死铁券,规定:“除犯大逆、谋反之罪不赦之外,其余一切罪责皆可赦免。”这表明朱元璋赋予了这些功臣一种不受国家法律约束的特权。可以说,这时朱元璋对待功臣是非常宽容的。

但朱元璋的善意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些勋臣武将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是他们冒死让一无所有的朱元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现在天下太平了,他们应该享受胜利所带来的一切财富、荣耀和权力。于是功臣们渐渐居功自傲起来,恃功犯法的事也屡屡发生。朱元璋从起家开始,一向以治军严谨而闻名。但是在明朝建立之后,竟出现了将帅纪律松弛,沉湎于酒色的情形。徐达、李文忠镇守北疆,任人狂饮烂醉,不问防务,汤和嗜酒妄杀、不守法度等。他们的放肆行为,对明初整个吏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针对功臣武将的有恃无恐,朱元璋曾不止一次予以戒饬。洪武元年,在所有人都沉浸于开国的喜悦之中时,朱元璋就已经为这些功臣武将们指出了全身而退之路。他借汉高祖刘邦的典故来告诫他们:“开邦创业之主,并不是在开始就抱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想法,但像韩信、彭越这样的人,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到了承平之后,旧臣多有获罪的,那是因为他们自恃功高,胡作非为,才招致了失败。你们要引以为教训。”他又对康茂才等人说:“你们能有今天,不仅是因为你们个人拼杀,更不应忘记军士们在为你们卖命,不要挟功骄纵,轻视下人。朕今天对你们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古代君主都是以权术驾驭臣下,不以诚相待,彼此易生猜疑,故变从中生。今天我直言相告,希望你等引以为戒。不光是你们,还要以朕的话告诫你们的子孙。这样,你们的富贵才可以同国运一样长久。”朱元璋的这些话发自肺腑,他希望通过这些话,能够点醒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功臣武将们。

可惜一切都是徒劳。事态的发展,与朱元璋所期盼的恰恰相反。功臣武将们非但不听劝戒,而且根本就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他们依然故我,任意胡为。这时,朱元璋不由得想起当年邵荣、赵继祖在三山门的那一幕。邵荣和赵继祖都是朱元璋在濠州的旧人。特别是邵荣,勇冠三军,与徐达、常遇春并称“三杰”。朱元璋对他们非常器重。但随着他们权力的增长,他们越来越不满于自己的地位,总是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他们在言谈中,时不时地流露出对朱元璋的不满和不屑一顾。至正二十二年(1362),他们甚至发展到与元帅宋国兴等合谋叛乱的地步。八月,朱元璋在三门山阅兵,邵荣便设下埋伏,欲图阴谋杀死朱元璋。也是朱元璋命不该绝,因天气原因和刘基的警告,朱元璋更换了衣服,由亲兵护送从另一条路归府。事情败露后,两人皆被处死。

前车之鉴,让朱元璋痛下决心。他决定以屠杀的方式,结束功臣武将的肆意妄为。随着局势的稳定,如何处理功臣武将的问题被提上日程。首先被拿来开刀的,就是当年溺死龙凤小皇帝韩林儿的廖永忠。这也怪廖永忠太缺乏政治头脑,竟拿溺死韩林儿之事作为邀功资本。事关朱元璋隐私,岂能容他?于是,洪武八年(1375),廖永忠被砍了脑袋。接着,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在1370年受封的他,却在1384年暴死。1385年,大将徐达背生痈,食朱元璋送来的鹅肉而死。这两人的死都是历史上的无头公案。但不管如何,屠杀已经开始了。

此后,对功臣武将的屠杀愈演愈烈。甚至到后来,连朱元璋本人都已无法控制。但朱元璋无怨无悔,今日的杀戮乃是万世太平的前奏。朱元璋、朱标父子之间的谈话表明了这一切。皇太子朱标对于朱元璋的滥杀行为十分不理解,委婉地劝说朱元璋收手。于是,朱元璋便命人把一根长满刺的木棒拿到太子面前,让太子把它拿起来。太子说,这般刺手,如何能拿呢?朱元璋又命人把木棒上的刺全部削掉,问太子道:“现在是不是好拿了呢?为父若不是如此,今后你又怎会天下太平呢?”

§§§第七节 功臣宿将大清洗

胡惟庸

诛杀文臣和屠戮武将之后,朱元璋感受到了空前的专政带来的喜悦。然而,大臣们没有预料到的是:零星的屠杀,不过是整个大屠杀的序幕。这时他只不过是牛刀小试,他要解决的,是整个功臣武将群体。一两个杀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更大规模的清洗活动。

建国之初,朱元璋承袭元制,设立中书省,命李善长为丞相。李善长个人能力极强,每次都能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曾把他比做萧何,但李善长毕竟不是萧何。萧何在遭到汉高祖刘邦猜忌时,可以小心谨慎,甚至不惜自污其德。但李善长却做不到这些。他热衷于权力,对钱财等身外之物更是迷恋,这让他无法罢手。而且他也有理由认为自己不需要罢手,因为他背后有强大的淮西集团在支持他。因为在战争期间,李善长主要负责协调诸将领之间的关系,所以与李善长相交甚密的人很多。加之李善长常年为相,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很大。朱元璋要对付淮西集团,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这个心腹大患。洪武四年,朱元璋果断地罢免了李善长,以汪广洋代之。但汪广洋从才能到性格都无法服众,相位始终很不牢固。恰在此时,汪广洋的副手胡惟庸却渐渐脱颖而出。胡惟庸也来自淮西,与李善长关系很好,得到了李善长等人的支持,而且自身才能出众,办事利落,深得朱元璋赏识。不久,胡惟庸便取代了汪广洋的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