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13

第13章 盛世之君康雍乾(4)

雍正理政,日日勤慎,戒备怠惰,坚持不懈。用他自己的话说:“惟日孜孜,勤求治理,以为敷政宁人之本。”。雍正亲手批阅的奏章,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数十万言,这仅仅是一小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雍正的勤政。雍正的勤于理政还体现在他严格要求臣下上。雍正元年(1723),年羹尧奏一折,大学士已经议复,后蔡埏有同样内容的折子,大学士没有察觉。又行上奏,雍正注意到了,批评他们“漫不经心”,甚至连官员奏折中的错别字也要纠正过来。福建巡抚刘世明没有及时对雍正的训令作出反映,于是新的训饬令又下发了:“朕日理万几,刻无宁晷,费一片心血,亲笔训诲之旨,竞一字不复,想汝终日在醉梦中矣。”雍正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热衷于他的政务。他说:“朕于政事,从来不殚细密,非过为搜求也。”另外,他不许官员设立戏班,怕他们贪污腐化,败坏风俗,怕他们“以看戏为事,诸务俱以废弛”。

雍正在位一共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十件。且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如此勤于政务,真为历代帝王所罕见。虽然雍正曾说:“自古帝王,未有如我圣祖皇考之勤政者。”康熙的勤政虽是事实,但雍正却比乃父更勤。因此,雍正也曾自负地说:“即皇考之勤,亦无自朝至暮办事之理。”雍正的理政不怠,十三年如一日,历代封建帝王者,实难于出其右。所以清史学者孟森说:“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以及“其英明勤奋,实为人所难及”。

在雍正的政治思想中,反复阐述和一再强词的一个思想,就是注重“实行”即实践,反对追求空名和言行不一。他认为,凡为政,总不过是“利除弊,必。以实心,行实政,实至而名亦归之”。他抨击官对“名实”的歪曲,指出:现今当官的人,“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名日:名实兼收。”在吏治松弛,腐败日行的情况下,士大夫都以“名实兼收”相标榜,他们所说“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又指出:“沽名邀誉,乃居官之大患。”实心任事,是雍正对内外百官的根本要求。他颁谕给各省封疆大臣说:朕望天下总督、巡抚大员,“屏弃虚文,敦尚实政”。

对大臣奏折中的浮夸成分,雍正是毫不客气地明确指出加以批评。雍正四年(1726)七月,巡视台湾的监察御史索琳上折说:台湾地方官兵严加操练,精益求精,可保海疆万载升平。看了这一言过其实的奏报,雍正警告说:凡事最重要的是务实,不欺不隐才算良吏,“粉饰、迎合、颂赞、套文陋习,万不可法”。山东州知府吴关杰皇上的谕旨奉为至宝,先是“悬挂堂中”,朝夕瞻仰,后来又找工匠把谕训一字一字地刻在府衙大堂的屏门上。甚至还请皇上命令各省文武官员,一律在大小衙门的屏门上刊刻谕旨,雍正则回应以“此等迎合之举皆不必”,“此等多事朕皆不喜。”对于歌功颂德的套话空文,雍正毫不客气“凡百只务实行,不在文字语言。颂圣具文,朕实厌览。”雍正多次告诫群臣: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他所关注的,是文武大员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而决不在于奏报是否多,说得是否动听。

另外,雍正帝生活俭朴,崇尚节约。曾下旨给御膳房:“谕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食,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委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一道圣旨,雍正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事隔几年,他又专门为了禁止浪费粮食的事,再次发出一道上谕:“朕从前不时教训,七天降生五谷,养育众生,人生赖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轻弃。即如尔等太监煮饭时,将米少下,宁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余剩抛弃沟中,不知爱惜。朕屡屡传过,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尔总管等再行严传各处首领、太监,见有米粟饭粒,即当捡起:如此不但仰体朕瞄福之意,即尔等亦免暴殄天物:应不时查拿,如有轻弃米谷者,无论首领、太监,重责四十大板,如尔等仍前纵容,经朕察出,将尔总管一体重责。”雍正的“御膳”常常是烧豆筋、炒豆芽等几个简单的素菜,外加一碗糙米饭。掉一个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未动的菜则回锅热热下顿再吃。连李卫都感叹皇帝太清苦,雍正帝则淡淡一笑:“朕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何物不可求?何膳不可进?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雍正帝从未去过承德避暑山庄,即位后也没到江南做巡幸活动。就算他不得不去拜谒祖陵时,都不同意在沿途安放过多的临时设施,稍有花销,就认为是过奢之举。此外,他对群臣进献的稀世珍宝也大不以为然,反倒认为:“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稀世之珍也;荐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宝也。”雍正帝明确指出:“世人无不以奢为耻,以勤俭为美德,若诸臣以奢为尚,又何以训民俭乎?”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雍正在位13年内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各项吏治措施,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有所创新,有益于国计民生,并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的时代要求。开创了国富民殷的新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从这个角度来看,雍正在“康乾盛世”中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尤其是他的创新精神和革新的力度,胜过他的前辈。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改革和创新,改革的量多,自然波及的范围就大;改革的深入,自然涉及的利益就广。几乎每一步措施,都会触动某些集团的痛处;每一项制度,都会有悖于某一阶层的意愿。结果,他不仅得罪了汉人,而且得罪了满人;不仅得罪了达官显贵,而且得罪了文人墨客。雍正作为皇帝,面对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时,都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但面对士绅这个整体,他依然是个弱者。在狠狠得罪了掌握着政治经济、舆论宣传、文化教育大权的士大夫阶层之后,雍正在后世的糟糕名声,也就不难理解了。于是乎,汉人骂,满人骂,官员骂,文人骂,“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雍正帝便顺理成章地被安上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文人墨客笔下极尽诬陷诽谤之手段,讽刺挖苦之能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雍正便被淹没在一片唾沫的海洋里,不能自拔,背上了千古骂名。

正像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歌唱的那样,“身后骂名滚滚来”。雍正王朝在骂声中悄然而逝,然而骂出来的竟是一个乾隆盛世。毕竟,从500万两到7000万两的国库存银,实实在在的是在递增,并不是骂声所能诋毁的。清朝人也许不喜欢雍正,但清朝绝对需要雍正。

§§§第五节 乾隆出生地之谜

乾隆

作为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清王朝创新很多的制度,它有诸多封建王朝皇位继承的经验可以学习,有诸多教训值得参考,特别是在康熙时期皇位继承上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更是后世继位者必须要加以解决的问题。当雍正在险象环生、狂风暴雨中继承皇位之后,继承权的合法性问题,竟然在他去世前都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雍正皇帝在处理繁忙政务的同时,经常能够听到有人拿来他继承皇位的问题说事,弄得雍正肝火上升。

为避免自己的后人覆蹈这一幕,这位勇于开拓的皇帝,改写了清朝皇位继承的制度。一如我们在很多清宫影片中所看到的那样,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存放一道皇帝的手谕,明确由谁继承皇位,这份手谕并没有公开,于是,这些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如愿地登基大宝,因为不到老皇帝驾崩的时候,无法确定谁是最后的赢家。雍正皇帝显然看到了这一点,在这一点上,雍正的这着棋显然是高明的,它部分地避免了王朝内讧的可能,使得皇位继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当然,对雍正而言,他的继承人早在康熙时代就已经确定,那就是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而当他把大儿子处死后,这个形势就更加明显。

但是,雍正皇帝没有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刚刚即位,坊间又开始流传,汉人重新获得了江山。

说实话,关于乾隆这位风流皇帝,留给后人很多可以津津乐道的故事,无论是六下江南,还是香妃传奇等。但是,当时老百姓更关心的话题莫过于他的身世传说了。不过皇家身世毕竟有别于凡人,当时人莫敢严究,后人更是无从探求。因此,这个谜团留给后世的,只能是扑朔迷离的猜疑与推测了。

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谜,至今也困扰着一些人,在民间流传了多个版本的传说故事。第一种说法是,有一年雍正去热河打猎,喝了侍卫呈献上来的新鲜鹿血,那是大补呀。结果这位身强体壮精力旺盛的皇子立马就亢奋了,当时的清室阿哥们,找个女人就和玩一样。于是雍正病急乱投医,与一位汉族女子共度巫山,结果就朱胎暗结,身怀有孕了。后来康熙知道了这件事,担心有辱皇家尊严,令这名宫女在草棚中生产,这是乾隆身世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的最大疑点,就是雍正的事情竟然让康熙知道了。不过,疑点是,康熙皇帝既然知道乾隆是汉族宫女所生,怎么会对这个皇孙宠爱有加?而且后人评论雍正即位的时候,多以乾隆取得康熙的宠爱作为雍正即位的重要砝码,由此观之,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不强。

关于乾隆身世的第二个版本更加离奇,几乎是宋朝“狸猫换太子”的翻版。按照这个故事里乾隆的身世,他是被雍正抱错了,当然是被故意抱错的。据说当年雍亲王的夫人生下个女孩,雍亲王当时非常渴望有个男孩,恰巧当朝官员陈世倌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于是,两个孩子就被偷梁换柱了。这个故事也是流传最广的,被很多的清宫戏演绎出多种不同的版本,但是,仔细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虽然陈世倌虽实有其人,但他与雍正的关系没有好到可以抱儿子的地步,如果真有其事,估计这位陈先生命不久矣,这等关系皇家血统的大事,雍正能留他活口,用后脑勺想也不会如此。再说当时的雍正已经有了一个男孩,他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再要个男丁,这个版本的疑点也在于此,可见,后世多把“妖魔化”的雍正看成为继承皇位不择手段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故事流传。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到底是演义成分居多,并不可信。真实的皇家子嗣继承,并不是一件儿戏,等级血统要求都是极为严格的。对于子嗣并不缺乏的雍正皇帝来说,选择皇位继承人更应该是慎之又慎的。他并没有任何理由选择将自己爱新觉罗家的大好江山,白手送给一个并不相干的汉人子弟。

说起来,让大家对乾隆皇帝身世猜测很多的原因在于,乾隆皇帝本人和他的后代对他的出生地说法不一,而且再三修改,这才让野史的编修者有机可乘,制造出他的诸多逸事。

如果当年的雍正皇帝能够明确提出过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恐怕后来也不会有那么多故事发生。但是,乾隆的的父母并没有留下关于他出生地的只言片语,而乾隆自己曾经反复说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的,并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原雍亲王府邸)。其中,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春,乾隆在《新正诣雍和宫礼佛即景志感》诗中写有:“到斯每忆我生初”的诗句,这就是说每当我来到这个地方,就会想起我刚出生的样子,当然,这句话有些含糊,“生初”到底是多大,是婴儿还是儿童,我们知道,婴儿是没有记忆的,属于集体无意识阶段,因此,可以理解为是针对儿童时代的回忆,那么这就不能作为出声地的证明了。

在看乾隆的另外一首诗,乾隆四十四年(1779)春,乾隆又一次在《新正雍和宫瞻礼》的诗中说:“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在这间房子的东厢,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回忆双亲的地方。这次不仅更加明确,而且还指出了出生地点。为了强调起见,乾隆四十五年(1780)新春,乾隆再一次到雍和宫礼佛时说:“十二初龄才离此,今瞥眼七旬人。”

乾隆皇帝在上述的诗文中,反复强调自己出生在在雍和宫。也许是他对自己身份的流言蜚语可能有所耳闻,于是,在诗作中强调自己确实生在雍和宫。但这会不会是欲盖弥彰呢?

而乾隆朝的一位大臣的记载,却让人们对乾隆的说法产生了怀疑。乾隆朝中有个叫管世铭的官员,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后入值军机处,了解很多皇帝的掌故与秘闻。他曾随乾隆一起去避暑山庄,在那里写下了有名的《扈跸秋狝纪事》34首,其中第四首涉及到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庆善祥开华渚虹,降生犹忆旧时宫。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原注,说:“狮子园为皇上降生之地,常于宪庙忌辰临驻。”意思是说,乾隆皇帝诞生在狮子园,因此每到雍正皇帝的忌日,总要来这里住上几天以寄托思念。

大臣们的说法也许会有猜疑的成份在里面,但是乾隆儿子嘉庆皇帝的说法,却让人们确定,乾隆皇帝在撒谎。嘉庆元年(1796)和嘉庆二年(1797),嘉庆皇帝两次在避暑山庄写诗祝贺乾隆的生日,诗中明确指出,“皇父”在辛卯那年诞生于避暑山庄,此时,乾隆皇帝是太上皇,还在世,但他并没有指出嘉庆皇帝说错了。

但是,仅仅过了十几年,嘉庆皇帝又放弃了这一看法。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嘉庆十二年(1807),嘉庆皇帝命令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文献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这可能有损皇室尊严的一个失误,开始让嘉庆紧张了,毕竟“诗”和“史”是有分别的。于是,嘉庆只好放弃原先的承德狮子园说法,批准在《实录》和《圣训》里写道:乾隆在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于京畿之雍和宫邸。这次修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却让人们对乾隆出生地究竟是在北京还是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产生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