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16

第16章 大清政治管理的出色(2)

同时文化教育上,一方面加强对八旗子弟的儒学教育,他已认识到发展文教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不能认为不读书不会误事。规定从天聪六年起,凡贝勒大臣子弟年十五以下,八岁以上,俱令读书。努尔哈赤时代创造的满文无圈点,上下字雷同,人名地名极易弄错,皇太极命巴克什达海酌加圈点,大大方便了学习,这就是有圈点满文的来历。同时大兴翻译汉文典籍之风,至天聪六年七月达海逝世时,经他手已翻译成帙的汉籍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及正在翻译中的《资治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等。后来又命达海之子继续学习汉书。天聪九年后金的文馆诸臣翻译了辽金宋元四代史书。另一方面注重对人才的选取、培养。终皇太极之世,后金政权曾多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皇太极逐渐改变努尔哈赤后期对汉官及汉族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态度,以“量才委用”,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气魄通过豁免奴隶、考取生员等途径将大量汉官及汉族知识分子充实到秘书班中去。

在经济政策方面,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在辽东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奴隶制政策,汉人纷纷逃亡和暴动,生产凋敝,后金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皇太极执政伊始,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把原先努尔哈赤所推行的汉人每十三壮丁编为一庄,按满官品级分给为奴的政策改为每备御止给壮丁八人、牛二头、以备使令。天聪五年,皇太极颁布《离主条例》,其中规定“凡奴隶主犯有私行拓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许奴仆告发,准其离主”。这一条例,限制了满洲贵族的某些特权,有利于奴仆争取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皇太极注意体恤民力,所有村庄田土,八旗既已稳定,以后就不要变更了,凡有妨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对庄民的财产及所养牛羊鸡猪等,都不准任意妄取,使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在皇太极一生的经历中,最大的转折是从后金汗到大清皇帝。他是大清第一位皇帝,这是他个人权势的升华,也是他父亲努尔哈赤创建后金国以来的划时代的飞跃,同时也是满族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时间是天聪十年(1636)4月11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把“天资聪慧”修改为“崇尚道德”,暗示将来的为政之道。由此,皇太极有了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所以也就出现了清朝十二帝十三朝的奇特景观。此后的大清帝国,彻底告别了饮马游牧的流浪民族,正式成为可以与明朝抗衡的强大国家。从此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清朝诞生了,就是这个封建王朝统治全中国268年,跨古代、近代两个历史时期。在此之前一年,皇太极下令国中之人皆称满洲原名,禁止称诸申,一个少为世人所知的满族因而扩大为举世闻名的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了。

§§§第三节 世袭下的王朝隐患

雍正

从历史上着,取得皇帝位号,无非有两种途径,一为崛起的政治力量,或以武力推翻原有的王朝,或以发动政变篡位而得之,由此改朝换代,以新的帝系取代旧的帝系,通常来说,这样的皇帝本身不存在向谁继承和该谁继承的问题,枪杆子里出政权强者为王。另一种情况是,在本朝本帝系内确定嗣位皇帝亦即皇位继承制度问题,衡量一种政治体制的成熟健全程度,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最高权力能否顺利而且高质量地继承。

皇位继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君主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维系君主专制的万世一统政治制度。按照儒家的政治理论,皇权既然是由天授予,当然是终生的、世袭的,皇统是不能随便改变的,即所谓万世一系。为稳定皇室内部的继承秩序,又结合宗法制度确立了嫡长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位应由正后所生的长子为法定的第一继承人,如长子早殇,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只有在正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册立庶生之长子。皇帝无子,再依昭穆亲疏的顺序选立继位之人。

自夏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了王位世袭继承制度。但在商代中期以前,王位有的传子,有的传弟,其制度并不健全。商代后期建立了嫡子继承制,并在王在位时就确立自己的继承人。至西周时得到完善,确定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继承标准成为以后约3000年的正统定规。位继承是历代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之—。将皇帝权位有秩序地、顺利地传给自己选定的子孙,以“奉宗庙之重,统无穷之祚”,乃是各朝各代最高统治者的共同心愿。长期以来,在皇帝生前即通过—定的礼仪程序,正式宣布册立太子。太子是身份已定的皇位合法继承人。册立太子是为了保证新旧皇帝交接之际,能保持政局的稳定和本王朝统治的连续性。

但历史往往并不按照任何人主观规定的轨道发展。制度下的变数往往充斥着整个历史,正因为皇位意味着最高的权威,最大的荣誉富贵,它从来就是独占的、绝对排他的。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被宣称是最高的和无限的。通常的情况下,—切行政、军事、立法、司法、财政、文教大权,无不由皇帝掌握运用;对—切文武官员和勋贵人等的任免、赏罚、生杀予夺大权,也无不取决于皇帝,“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因此所有礼教的宗法的全部规定都无法真正遏制住对此的觊觎之念,无法真正限制住各种夺位阴谋政变的相继发生。

纵观中国历史,自秦以来,在帝位的争夺上,时常发生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几乎每一姓王朝都出现了较大血腥事件。小的不说,只说大朝:秦朝,扶苏身为长子,又“知书达理,性孝心善”,是继承皇位的当然人选,然而却因为劝谏秦始皇的暴政而被逐出咸阳,最后被胡亥矫旨逼死。西汉武帝,嫡长子刘据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仁厚有余足为守成之主,却被“巫蛊之祸”,逼死于泉鸠里。后来武帝又舍其他年长之子不立,偏偏选择了九岁的幼子。隋朝和秦朝相仿,由文帝的小儿子杨广阴谋获取哥哥太子之位,据说而后杀了父兄成为炀帝;唐朝则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兄弟二人,又逼父亲李渊退位,这才当上了皇帝,到唐太宗时,第一个太子李承乾是个纨绔子弟,此后,太宗又在李泰、李治、李恪三人中选择了最为平庸的李治。而到唐玄宗面临同样的问题,第一个太子李瑛被武惠妃陷害,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已足以反映出宫廷内部皇位继承问题上的混乱和倾轧。此后玄宗立年长的李亨为太子,实际上两人关系较为疏远。宋朝,宋太祖在位期间没有明确继承人,但按历代惯例次子赵德昭当为当然的继承人,最后是赵光义在一片“烛影斧声”的疑云之中夺取了帝位,赵德昭则在后来自杀而死。元朝,元太祖直到临终前才确定了窝阔台为继承人,但经过一翻纷争,两年后窝阔台才得以正位。明朝,明太祖原来的太子朱标的政见与朱元璋有根本性的区别,朱标尚宽而太祖尚严,朱标的英年早逝与他在太祖笼罩下的郁郁不得志有很大关系。此后,朱元璋又囿于常规立年浅且文弱的允文为继承人,以致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明世祖朱棣,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帝位的,稍后还有明英宗的夺门之变。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立长还是立贤。在上古时代,从尧到舜到禹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选举方式上是“百官”协商推荐的。不是父死子继,而是协商推荐,孔子把这种久远的政治制度称为“大道”。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宗族领导各有所长。尧才能全面,威望很高,统领整个系族达到“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美好境界;虞舜则善于处事,孝顺长辈,政治合格;禹通过治水一事,展现出卓越的政绩,并且还教民播种,把百谷粮食和鸟兽肉提供给百姓,又让百姓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从帝王家族本身的繁衍和国家的发展来看,立贤是最根本的推动力量。由于专制君权是一种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它使得王朝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君主的个人素质,因此,“立贤”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天下“有德者居之”。但“贤者”的标准很难认定,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的困难,首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温良恭俭让”的好人李治却不是一个好皇帝。再者,储君是由君主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的,这种主观判断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的选择标准,往往会造成王室内乱,自相残杀。

相比较而言,固定的可认定的继承标准可能带来一个不合格的君主,但君权不能顺利继承则可能带来动乱乃至战争。两害相权取其轻,君主们把王室的团结、王朝的稳定放在了第一位,正如中国最杰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所做的总结:立储一事,最要紧的是要使臣民知晓,“太子之位不可经营而得”。至于那位“命里注定”的君主是不是“婴幼病弱、低能白痴、昏聩糊涂、暴戾狂狷、神经变态”,会不会“荼毒天下,为祸至巨”,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以至于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洋相百出,晋惠帝司马衷是天生的白痴,最后终于爆发了骨肉残杀的“八王之乱”,导致“五胡”入侵,天下扰攘,生灵涂炭。另一个白痴皇帝是东晋晋安帝,司马德宗,孝武帝生前就知道这个儿子是白痴,但为了维护皇位世袭与嫡长继承制,仍不得不立他为太子,最后,这位白痴皇帝被权臣刘裕派人缢死,东晋也就灭亡了。还有就是一个唐朝的顺宗李诵。他是唐德宗的嫡长子,本聪慧异常,学问过人,但在行宗病逝前四个月,突然中风,变得又痴又哑。唐德宗是一位精明皇帝,但他在发现太子痴哑以后,也无法不让李诵继位,在位仅一年因受到惊吓于次年死去。

更多的则是娃娃皇帝,有29人,分别是:100天的东汉殇帝;2岁的东汉冲帝、东晋穆帝;3岁的北魏文帝、清朝宣统;4岁的清朝光绪;5岁的东晋成帝、北魏孝明帝、南宋恭宗;6岁的清朝顺治、清朝同治;7岁的后周恭帝、元朝宁宗;8岁的西汉昭帝、东汉质帝、三国吴废帝、北宋幼主、北周静帝、商宋端宗、清康熙;9岁的西汉平帝、东魏孝静帝、南宋端宗、明代英守。10岁的东汉和帝、三国魏废帝、南朝后宋废帝、南朝宋顺帝、北宁哲宗。娃娃做皇帝,当然不能管理国家大事,总是由太后、外戚或权臣摄政。这些摄政者往往根据自己的政治需要揽权营私,玩弄娃娃皇帝于股掌之上,甚至任意废立诛杀,或取而代之。娃娃皇帝若能活到成年,为收回权力,又往往与摄政者展开死斗争,演成惨剧。王莽鸩杀汉平帝与末帝、梁冀毒死汉质帝、康熙帝囚禁鳌拜等权臣以及慈禧太后残暴地处置光绪帝等,就是著名的事例。

还有很多不务正业的皇帝,如同性恋皇帝汉哀帝刘欣,死后不到10年,王莽就篡位建立了新朝;商贾皇帝汉灵帝刘宏、南朝宋少帝刘义府与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刘宏任内“十常侍”专权,引发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黄巾起义,使东汉走向衰乱的局面;刘义府则被臣下所杀,年仅19岁;萧宝卷即位后仅两年,就被部将杀死,年仅19岁;菩萨皇帝梁武帝萧衍,侯景发动政变,攻克建康,菩萨皇帝被俘,后来被活活饿死;象棋皇帝唐肃宗李亨,后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蹴鞠皇帝唐僖宗李儇和宋徽宗赵佶,前者任上爆发王仙芝、黄巢起义,后李克用进兵长安,僖宗四处逃命,忧愤而死,后者不仅爱玩,还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除了做皇帝不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把北宋江山断送给北方的金,自己也被俘虏,身死他乡。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形成了晚明多年极其黑暗的魏忠贤阉党专制;乞丐皇帝南北朝时北齐后主高纬,被北周俘虏,所有高姓皇子皇孙,全被处斩。戏迷皇帝秦二胡亥、唐明皇和慈禧太后,一个二世而亡,身死宦官之手,一个导致安史之乱,大唐从此衰败,另一个更是丧权辱国;词书皇帝南唐后主李煜,后被宋太祖毒死;将军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荒淫腐败致使没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明孝宗一脉从此结束。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历朝历代中,明朝执行固定继承顺序(嫡长继承制)最坚决、最彻底,皇帝们基本能够做到不为自己的偏爱所动,传位嫡长子的自觉性最高,大臣们为维护这一制度更是不遗余力。建文帝朱允炆以嫡长孙(子)的身份继位,而更有才能的永乐帝朱棣、汉王朱高煦落选,就证明了这一点。明朝其他皇帝的即位也都符合嫡长制原则,明朝坚决贯彻“嫡长制”收到了一定效果,体现在钦定的接班人都能比较顺利地继承最高权力上,仍然有对抗“嫡长制”的现象出现,终明一世,有燕王朱棣、汉王朱高煦、安化王朱寘鐇、宁王朱宸濠先后造反。不仅如此,“嫡长制”的固有缺陷,只以身份不以贤能的任选标准,使得明朝集“草包恶棍型”皇帝为一身,其丑陋不堪入目,为历史上罕见。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位继承制度发展演变历程中,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地位。主要体现在皇位继承形态的复杂性、多样性。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4种模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从后金到大清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跨越,一方面是满汉文化为主的多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互相补充,是这一特点所产生的根源所在,也是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有别于历代王朝皇位继承制度之处的核心内涵。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演变历程表明,清朝统治者并非一成不变地承袭汉制,或因袭满洲旧制,而是将保留、吸收相结合,既学习、借鉴汉族有关经验,又尽可能地保持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的某些特点,将其溶为一体,有所创新和发展,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与需要,不断予以改进。

与其他封建大一统中央王朝相比较,清朝皇位继承形态虽然复杂多样,但是,其皇位传承却相对平稳。如果将清朝入关前皇太极承继汗位包括在内,清朝在将近300年中,累计完成11次皇位交接。少数情况下,皇位争夺也很激烈,如皇太极去世后曾出现继统危机,康熙后期诸皇子角逐储位,以致雍正帝侥幸继位后大规模清洗政敌。但是,虽然最高统治层内部出现激烈纷争,却皆未酿成内乱,大都比较平稳,统治秩序基本上未受过多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