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19

第19章 大清政治管理的出色(5)

秦除按地收租外,还论户取赋,也就是所谓的口赋,即人头税。还有徭役制度,就是无偿征取力役之课,是秦赋役制度的重要部分。汉朝时期,国家把农民编为户籍,作为征收赋税徭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土地税)、算赋、口赋和丁赋(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文帝时实行三十税一,东汉光武帝把田租恢复到三十税一。汉朝的编户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魏晋到南北朝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隋至唐中期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唐中叶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无法继续实行。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宋朝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元政权占有中原的时间先后不同,各地原来的法制也有差异,形成元朝田赋法的不统一。南北税制不同,税赋不一,素有“南重于粮,北重于役”之说,北方仿行唐租庸调法,江南仿唐两税法。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明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货币税代替实物税,结束了历代以来以镇守实物为主的国家税收方式,废除了古老的直接役使农民人身自由的赋役制度,使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以资产计税为主代替原来以人头为主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税赋的合理分担。

清初则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但实行的不够彻底和普遍,丁银和田赋仍是两个税目,“壮不加丁,老不除籍,差役偏苦不均。”随着土地兼并的进一步发展,穷丁、无地之丁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丁征收丁银,贫苦农民就会无力承受,这不仅使国家征收丁税失去保证,还会由于农民畏惧丁税流亡迁徙、隐匿户口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康熙五十年(1711)后,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此前出生的人丁还要缴纳丁银。雍正在此基础上明令全国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即将各省、州、县的丁银一并归入到各省、州、县的田赋里统一征收。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从秦到清,我国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征税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渐演变为以田亩为主(以两税法为标志);征税物种由实物地租为主演变为以货币地租为主(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演变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税种由繁多逐渐简化(以一条鞭法为标志);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实力的增强,税种趋于单一化(以摊丁入亩为标志)。

士民一体当差,是指取消豪强地主,士大夫和绅衿等户的特权与民户一体承担国家的差役。清初,曾按官吏的品级优免该户一定数量的丁役,免除士人本身的差役等。雍正二年,下令革除儒户、宦户名目,只免绅衿本人的差役,严禁他们的不法行为,令与平民一体当差。对拖欠钱粮者,革除功名,按律治罪。对渎职的官吏,罚俸一年。如敢顽抗者,以重罪治之。雍正十二年(1734)又颁布了主佃关系法令,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佃农与绅衿的平等权力。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鼓励垦田,倡办社仓。雍正对开荒、垦田大力扶持:“朕自临御以来,无刻不廑念民依,重农务本,业已三令五申矣,但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臣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因此他发布垦田令,允许农民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和阻挠,并将过去开垦旱田9年起科改为10年起科。农民无力开垦的,由州县拨给耕牛和农具,发给地照,永世为业。以经验丰富的老农树为典型,授予八品顶戴,承担督课生产之责,弥补清代没有专职农官的缺陷。同时采取措施在直隶地区大量开垦水田,开发宁夏、四川等边远落后地区。

中国是个农业文明古国,仓储制度历史悠久。《周礼》中“遗人……掌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以待凶荒”的记载便是明证。西汉以后,出现了以平衡物价为主的常平仓,隋朝则推出了义仓,隋开皇三年(583),户部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设于民间,故也有社仓之称。随着隋唐时期义仓移至城市,社仓不复存在。南宋朱熹立社仓法,为后世沿用,标志着社仓的复兴,社仓由此成为传统社会备荒仓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多有沿用。清代康熙时,户部尚书张伯行垦请恩准,到山西创办,无功而返。雍正即位,就命湖广总督杨宗仁创办社仓,结果事与愿违。雍正二年诏令:放权给民间,改官办为民办,官府不得强行,只能劝导。社仓的粮食入出及管理办法由民间自定。又将制定的奖惩办法刻在石碑上。初见成效后,雍正令各地官吏办好备储之事,官办与民办并举。

废除贱籍、安置流民。乐户、丐户、旦户、世仆、伴当等“贱民”多属历史遗留问题,由来已久,这种贱民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广东疍(dàn)户等。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世代相传,不得改变。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也不能做官。他们地位低下,倍受剥削和压迫,是被歧视、侮辱的社会最低阶层,甚至连起码的生存权力都无法得到保障,这种状况数百年一贯制。雍正元年诏令:“压良为贱,前朝弊政。我国家化民成俗,以礼仪廉耻为先,似此有伤风化之事,亟宜革除。”@同时明令各省自查,如有类似贱民,一律准许出贱为良,改业为良。雍正五至八年,又先后解除了安徽等地世仆、伴当的奴仆身份;解除东南沿海一带的旦户和苏州等地的丐户贱籍,编为民户,共为务本之人。此外,雍正时期又废除了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几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使众多的“贱民”摆脱了束缚,获得了人身自由,在客观上起到了解放生产力的作用。

流民问题,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雍正即位后,吸取了其前辈的经验教训,加大了解决流民问题的力度。他一方面实施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以减少流民数量。另一方面,令各地妥善安置流民,使之安居乐业,减少社会震动。

不拘定规,以贤取才。雍正十分注重用人察吏“敷政之道,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雍正在选拔任用官吏时并不拘泥于官员的出身和资历,而更看重他们的实际才干。他认为“科举取士,去取惟凭文艺,其人品之高下,才能之优绌,无由得知。”因此他要求臣下“不可尽以科甲为人才,而视他途为市井小人”。他认为,循资按次、照例选用之员,往往“庸碍无能者有之、年老衰惫者有之、少不更事者有之”。其后果必然导致“苟且因循,贪位窃禄,诸事冗,职事废弛。”与众不同的是,雍正选用封疆大吏宁可重才能,而不以操守取人,他宁可舍弃不能办事的清官,而用操守平常的能吏。与封建时代提倡的“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的重德轻才的取人之术大相径庭。如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难有起色,被雍正毫不留情地罢免。山东曹县知县到任一年多,疏于事务,倦怠公事,对20多起命盗案竟没有一件审完,虽然他本人遵纪守法,但雍正认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犯罪,不仅免职,还让他坐了5年大牢。

清朝用人有资历、出身的规定,并有满、汉的区别。雍正虽然没有明令废除这些旧规定,但在实行中却予以突破。他对湖广总督杨宗仁说:“如遇有为有守贤能官员,即行越格保题,以示奖励。”他要河南布政使田文镜破格提拔有才干者,将“素所深知者,密举二三员来,以备选擢”,并说“朕从来用人,不悉拘资格,即或阶级悬殊,亦属无妨。”并以鄂尔泰、田文镜、杨文乾与李卫为楷模,提出以“治天下急务,首在用贤敷教,次者缉盗安良”作为官吏的主要衡量标准。同时,严格考察所属官员,将那些“贪婪酷劣及老病无能、向来苟且姑留之辈,尽数纠参”。他指出“朕缘目击官常懈弛,吏治因循,专以积累为劳,坐废濯磨之志,不得不大示鼓舞,以振作群工委靡之气。俟成知奋勉,治行改观时,自另有裁处之道。”

站在前几代皇帝的肩膀上,雍正帝对其父亲康熙帝的制度改良,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最终使得清帝国的帝国设计臻于完美。从此整个清朝政府的运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乾隆帝这才得以专注于清朝的武功,把整个清朝送入了极盛的局面。

§§§第六节 乾隆朝臣子众生相

纪晓岚

谈及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皇帝和大臣都必须论及,尤其是在人们心目中占有很重分量的清官和智者,当然,也少不了令人唾弃的贪官和奸臣。乾隆皇帝与其父亲雍正皇帝用人的标准不太一样,雍正皇帝用人不拘一格,而乾隆则看中大臣们的智慧。于是,风流才子纪晓岚、幽默大师刘罗锅、贪婪成性的和珅……这是野史中给乾隆皇帝麾下的团队的基本定义。如果说,雍正用人是不拘一格的,随着个人喜好;乾隆皇帝用人,还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一直秉承一个“本朝无名臣”的理论。他说,因为朝廷纲纪整肃,本朝既没有名臣,也不会有奸臣。但事实上,不管乾隆是否承认,在他当政期间,还真真正正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臣子。如今热播的众多历史剧中,乾隆、刘墉、和珅与纪晓岚是出镜率极高的“黄金组合”。一个平易近人的皇帝,加上一个钻营拍马的奸臣,配上一个诙谐机智的忠臣,就成为百看不厌的铁三角。他们的集体出镜,给我们演绎了一场盛世之下君臣戏谑的画卷。戏说的描述,毕竟有时只为追求戏剧效果,不顾历史的真实。刘墉比和珅年长30岁、纪晓岚比和珅年长26岁,刘、纪两人虽然位居大学士,但从未担任过军机大臣,与和珅的枢相地位相差颇远,不可能以下犯上。因此,戏剧中三大臣之间的口无遮拦、插科打诨,应该是绝无可能。

先说刘罗锅。其实,他的政绩、他的声名,在真实历史中,跟他的父亲比起来还差一些。为清代各种人物作传的《清史稿》,亦只是把刘罗锅的小传附在刘统勋的后面,短短的几行字,就把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总结了。记得傅彪的遗作《大清宫》,反映的就是刘罗锅的父亲刘统勋的故事。电视剧《天下粮仓》里,也有对刘统勋的歌颂。因此,如果没有《宰相刘罗锅》的热播,刘罗锅的形象也不至于这么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