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22

第22章 大清军事外交的强盛(2)

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

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其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后官至都督同知)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使垦荒食力”,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

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纪初,荷兰打破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殖民霸权地位,来到东方,积极参加对殖民地的掠夺。它先后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和1622年(明天启二年)两次侵占澎湖。1624年(明天启四年)。明政府出兵将荷兰殖民者逐出澎湖,俘获荷军主将,余众逃往台湾南部,侵占了大员(今台南市安平区)。两年后,西班牙人又从吕宋入侵台湾,占据了基隆和淡水一带。1642年,荷兰人夺取了西班牙人在台湾北部的据点,台湾自此沧为荷兰的殖民地。

荷兰殖民者盘踞台湾38年,先后在台湾修筑城和普鲁文遮堡(赤嵌楼),作为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但其占领区实际只有南部沿海有限的地区,以及北部的基隆、淡水两港,而且它的统治一直是极不稳固的。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同胞进行残酷的盘剥,不断激起台湾人民的反荷斗争。1652年由郑芝龙旧部郭怀一领导台湾军民发动的起义,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群众曾一度攻克热兰遮城,6000人在起义中壮烈牺牲。这次起义愈发坚定了台湾同胞收复国土的斗争决心。九年以后,他们终于配合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虏,收复了台湾。

郑成功是郑芝龙之子。生于1624年,早年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起兵抗清,被明桂王封为延平郡王。因进攻南京受挫,后回师厦门,大修船舰,倾力筹划驱逐侵据台湾的荷兰人,收复国土。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郑成功留下部分兵力守卫厦门、金门,亲自率领2.5万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船,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农历四月二十九日,郑军在台南鹿耳门内禾寮港登陆,在台湾同胞的积极支援下,与荷军展开多次激战,最后将荷兰殖民总督和残敌围困在热兰遮城内。郑成功在致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的“谕降书”中严正指出:“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在围城9个月之后,荷兰殖民总督于1662年(清康熙元年)农历二月一日不得不签字投降。自此,中国人民收回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宝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废除荷人的殖民制度。改赤嵌楼为承天府,置2县,设安抚司于澎湖,戍以重兵,总称台湾为东都。为纪念故土,改称热兰遮城堡为安平镇。同时实行屯田政策,令数万军眷随军赴各地大肆垦荒,在台湾南部和西部的琅、彰化、云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镇。但郑成功收复台湾不久,即不幸于1662年农历五月八日染病身亡,时年仅39岁。尔后,其子郑经,孙郑克爽前后治理台湾22年。郑氏祖孙三代治理台湾,奖励制糖、制盐,兴办工商业,发展贸易,开办学堂,改进高山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些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在台湾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开发和发展时期,史称“明郑时代”。

就在郑成功逝世后,康熙就曾派员到厦门与郑经谈判,希望能说服他归顺清廷。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谈判未成。康熙二年(1663),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攻占了厦门、金门、铜山(东山岛)等地。郑氏在大陆沿海的主要岛屿都被清军占领,郑经的部队退到台湾和澎湖。

经过两年半,到了康熙三年十一月,清廷派水师进攻台湾,不料半途遇到风暴,被迫回师。次年五月,清军再度出征,又在澎湖附近遇到狂风暴雨,许多船只被摧毁,无奈又只得返回。清廷见两次渡海东征都无功而返,只好又改用和平招抚手段。

当时两岸虽武装对峙,但又都有一定的和平愿望。台湾土地初辟,人口甚少,生产落后,经济困难,急需大陆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且郑部大多是福建人,离家日久,思恋乡土。康熙六年(1667),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后以“和议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坠”,拒绝清朝的招抚。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清廷只允许郑经“藩封、世守台湾”,但坚持一定要削发,认为不削发就不能表现归顺的诚意。由于在削发问题上互不妥协,这次招抚谈判又失败了。又经过八年,康熙十六年四月,清廷再派人到厦门与郑氏谈判,谈来谈去,仍然因为郑经不愿削发而达不成协议。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福建总督姚启圣派副将黄朝用赴台谈判。此时郑经的态度已经软化,同意奉大清为正朔,接受大清的爵位,但在削发问题上仍有保留,提出如需过海接诏者就削发,而在台湾者就免了。对此,康熙当然不接受,并严厉斥责郑经:“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此后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乘机与吴三桂、耿精忠勾结,占领厦门与漳州、泉州、潮州、惠州各地。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坚决不同意,双方各持自己的立场,谈判又无结果。

康熙看到和谈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要武力克台。康熙二十二年,郑经病逝。幼主新立,台湾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康熙抓住这个机会,命令施琅于六月十四日率领官兵二万多人,战船二百多艘,从铜山出发,向台湾发动进攻。郑克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清军大获全胜。两个月后,郑氏正式向清朝投降,康熙接受投降,优待郑氏,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郑氏人众俱得妥善安置,台湾遂告统一。

清王朝从康熙元年第一次派员和郑经谈判,到最后武力克台,前后共经历了22年。第一次谈判时,清军入关才18年,百废待兴,国力未盛,所以只能强调台湾问题要和平解决,给予郑氏宽厚的条件,几乎把台湾当成了一个藩属国。康熙亲政后,也多次进行谈判,终因郑氏缺乏诚意、拒不削发而失败。但这时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国力不断增强,他于是看准时机,果断地使用武力,一举攻克台湾。收复台湾后,又发生弃留之争。有人认为台湾孤悬海外,没有多大的占领价值。施琅反对放弃台湾的主张。他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四省之屏蔽,倘若放弃台湾,必为红毛(指荷兰)复占,“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康熙赞同施琅的意见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

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兵1万人,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台湾宝岛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康熙时候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到葱岭,南自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的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

§§§第三节 虎狼之国的败退

《尼布楚条约》

有道是“屋漏又招连天雨”,年青的康熙帝不得不面对接二连三地考验。当康熙正忙于平定南方三藩之乱时,东北边境频频告急:沙皇俄国来了!已经把战火烧到黑龙江流域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领土完整,不得不再次拿起武器面对如狼似虎地“北极熊”。

纵观历史,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秦汉以后各朝均在此设官统辖。唐至辽,金历代朝廷均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元朝设置辽阳行中书省,并把女真,水达达等族编入户籍。明朝建立后,其势力很快进至东北和北部边疆地区,并建置都司、卫、所制度予以有效管辖。从奴儿干卫建置后,到永乐七年,明朝先后设置了132个卫所。清朝建立之后,继续对这一地区行使管辖权,加强统治。除设盛京将军(驻今辽宁沈阳)、宁古塔将军(驻今黑龙江宁安)和黑龙江将军(驻今黑龙江瑷珲)外,还把当地居民编为八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对吉林、黑龙江将军所辖各镇的管理,在沿江重要地区建立船厂,设置仓屯,陆上开辟台站驿道,发展水陆交通运输,进一步增强了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而沙皇俄国原本是一个欧洲国家,是由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的,16世纪初形成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它是个内陆国家,东边在乌拉尔山以西,同中国并不接壤,中俄之间还隔着三个封建汗国。从16世纪80年代起,沙俄军队越过乌拉尔山,向东侵入辽阔的西伯利亚,在不到60年的时间里,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面积扩大了十数倍。后来甚至超过了中国的疆域,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早在明崇祯五年(1632),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拿河流域后,就建立亚库次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从此,它便不断地派遣武装人员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崇祯十六年(1643),俄雅库次克长官戈洛文派波雅科夫率兵132人沿勒拿河下行南侵,于这年冬天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领土。十一月,这些侵略者到达精奇哩江(今结雅河)中游达斡尔头人多普蒂乌尔的辖地后,四出抢掠,灭绝人性地杀食达斡尔族人,遭到了黑龙江各族人民的顽强抵抗。但最终明朝灭亡,而俄国对我国边境的骚扰仍时断时续。

明朝末年,当时清朝正忙着进关,北方边境防备有所放松,广大的东北地区有土无人,成为不设防的地方,沙皇俄国趁机大肆向我国黑龙江地区进犯。清朝进关后,派兵打击沙俄侵略军,收复了被俄国占领的部分领土,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侵略军一度被肃清。但当康熙帝为了平定三藩,把大批兵力调到西南去的时候,有个俄国逃犯带了84名匪徒,窜入我国领土的雅克萨,在那里筑起堡垒,四出抢掠。他们把抢来的貂皮献给沙皇。沙皇不但赦免了逃犯的罪,还派他当了雅克萨长官,想永远霸占我国土地。清政府虽多次警告,都无济于事。

等康熙帝平定完三藩之乱,南方战事告一段落后,闻知东北边境遭到侵犯,深以为患。在同沙俄的长期交涉中,康熙认识到,若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不于是决意征剿。同时他也认识到,以前屡次发兵,都未能完全铲除的原因,一是黑龙江一带没有驻兵,从宁古塔出兵反击,每次都因粮储不足而停止;二是沙俄侵略军虽为数不多,但由于“筑室散处,耕种自给”,加上尼布楚人与之贸易,故使其得以生存。于是造成我进彼退、我退彼进,“用兵不已,边民不安”的局面。

面对上述情况,康熙深谋远虑,考虑到以后的长治久安,必须在该地区驻扎常备军队,形成实际占领,而沙俄劳师袭远,是无后方作战,因此只要断其粮草,势必不战自乱。为此,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边防建设,准备剿灭沙俄侵略军。他一面派将军彭春、郎谈借打猎为名,到边境侦察地形敌情,派兵割掉侵略军在雅克萨附近种植的庄稼;又令蒙古车臣汗断绝与俄人的贸易,以困惫和封锁侵略者;一面调兵遣将,准备作战。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二月,朝廷决定调乌喇(今吉林市北)、宁古塔兵1500人往黑龙江城一带,驻扎瑷珲、呼玛尔(今呼玛南)。后鉴于两处距雅克萨路途遥远,令呼玛尔兵改驻额苏里(今俄斯沃特德内西南)。次年七月,宁古塔副都统萨布素率军进驻额苏里。九月,确定在瑷珲筑城永戍,预备炮具、船舰。同时,派乌喇、宁古塔兵五六百人、达呼尔(今黑龙江嫩江县境)兵四五百人,调往瑷珲一带;修整战具,设置驿站,运储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