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28

第28章 大清文化科技的辉煌(3)

与此同时,京剧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天津作为传统的曲艺之乡以及与北京相邻的地理优势,自然成为京剧最早的传播地区之一。道光末年,余三胜就长期在天津登台演出,著名的丑角演员刘赶三也是先在天津出名,后来才进入北京,甚至著名的老生演员孙菊仙,也曾经是天津的票友。

其他如山东、安徽、湖北和东北三省也逐渐传入京剧。最晚到20世纪初,南至福建、广东,东至浙江,北至黑龙江,西至云南各省,都开始有京剧活动。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国民政府西迁和大量人员涌入,京剧在四川、陕西、贵州、广西等地也有了较大发展。

不仅如此,京剧作为一种国粹,还走出国门,享誉海外。梅兰芳先生于1919年首次率剧团赴日本演出,1930年,梅先生又远跨太平洋至美国访问演出,都取得很大成功。此后,在一代代大师们的努力下,世界逐渐认可并喜欢上了这支有中国特色的剧种,把京剧看成中国的演剧学派、中国的戏曲代表。

§§§第四节 后人的《红楼》多元批解

曹雪芹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最具思想价值和文学艺术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第一名著,被称为一部“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典雅的风格,以及背后无数的辛酸,留下的诸多谜团,让我们无法割舍对它的爱意。

早在20世纪初,“红楼梦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广泛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也未能得到有效地解决。不过目前大家公认的是,前80回系曹雪芹所作,续40回由程伟元委托高鹗续作而成。随着这一公论的出现,围绕着《红楼梦》的一切争端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但是“百家讲坛”的横空出世,重新燃起了人们对古典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兴趣,《红楼梦》这部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也重新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的火爆问世,更是让我们发现,原来这个大部头小说里还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还是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还原《红楼梦》的真相吧。《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约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原名《石头记》,后改为《红楼梦》。该书的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年),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生于南京。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包衣”。

关于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缘起,还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大约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时候,他应两江总督尹继善的邀请,到南京去了一趟,得以重访故居。那时的江宁织造府,已成为乾隆皇帝的行宫;有的宅院,也成为了别家的园林,遂使曹雪芹感慨万分。于是,他到处寻访江宁织造府里的旧人。在秦淮市井之间,他终于访到了少年时熟识的一个小丫头。曹雪芹很同情她的遭遇,就聘其为续娶夫人,并给她取名为“芳卿”。芳卿精于工艺美术,能自编自绘织锦图样。曹雪芹曾和她共同研究织锦工艺,并有助于他完成《红楼梦》书稿里的相关内容。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康熙几次南巡都住在他府上,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整个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衣食无忧”,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全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贫民百姓的沧桑之变,使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亲身经历,再加上他良好的艺术修养,才使他有可能创作出《红楼梦》这部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最高峰的杰作。

《红楼梦》描绘了一个腐朽的封建大家族社会生活的广阔图景,说明整个封建世界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它深刻、尖锐地批判了整个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关系、伦理规范,满腔悲愤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敏锐地预示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曹雪芹在该书中叙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从繁荣逐步走向衰败的故事。全书在一个大家庭的喧闹与纷杂中,寄情了一种感伤,更使全书增添了一种末日即来的悲哀。书中贯穿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恋爱婚姻悲剧,并以此为线索,将故事层层展开。作者以这个爱情悲剧为主线,并从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处,从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上,挖掘了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刻的社会根源,从而充分揭露了在一个大环境的腐朽与落魄下,对于人的无情戕害。作品的主题也并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

贾宝玉是小说的主人公,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思想感情为基础的。纯真的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是贾宝玉不能最终超越的一个阻碍。贾宝玉虽然单纯天真,但他也深知,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源于这个家庭。所以他最终只能选择了与薛宝钗的婚姻。没有爱情的婚姻,其结局是显而易见的。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依赖并仰仗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回归”到虚无缥缈的虚拟世界中去。他是荣国府的嫡派子孙,可谓名门望族,但他却具有反叛旧势力的思想性格,希望人人平等,主张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因此他显得与家庭格格不入,而乐于亲近那些品性相投而出身一般的人物。而这种单纯的愿望,在一个特定的时代与环境中,并不能如愿得到表达。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则习惯了大家族中的各种激流暗涌,人情练达,工于心计。也许在一个缺少爱情盲目的婚姻中,她始终保持住了一份难得的清醒。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在得到了所有她想要的东西之后,却没有想到这桩徒具形式的“金玉良姻”,却是她悲剧生活的开始。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很是有限,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爱慕的贾宝玉是她唯一的生存寄托。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终于,结局只能是这支“寄情于俗世的绛珠仙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愤懑,永远地离开了这个让她留恋、却又无所适从的尘世:“质本洁来还洁去”。

其实,关于《红楼梦》,很多人都在梦想着大观园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有人说,那是南方某个城市的园林建筑;也有人说,那是曹雪芹虚构出来的。其实,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是在天津。天津古代曾经有一座水西庄,这里有同样的藕香榭,同样的楼阁亭台,更关键的是,曹雪芹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四年。只可惜,这座园林在清代中后期就已经衰败、消失了。现在,人们只能从书中,从画里,远远看到那座园林的影子。一如我们也只能从曹雪芹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他和《红楼梦》的各种故事,而正是因为很多问题尚没有统一的结论,所以,关于曹雪芹以及《红楼梦》的故事还会一直讲下去。

§§§第五节 十字路口的巨人龚自珍

龚自珍

在嘉道中衰的时候,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位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一如恩格斯曾经高度评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龚自珍正是这个时期清帝国的过渡时期的、“十字路口”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是中古时期,中华帝国最后一位大文豪,也是近世以来中国的第一位大文豪。他这样孤独地站在中古向近世转型的“十字路口”上,虽然辉煌夺目,但也寂寞异常。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首耳熟能详的诗作,我们也许并不陌生。当我们在中学课本中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诗人的才华令我们钦佩,同样地,诗人的境遇令人们扼腕。然而,在那个转型过度时期,龚自珍的命运似乎只能如此。

这首诗的作者便是龚自珍。龚自珍(1792-1841年),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又名巩祚,号定庵,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龚自珍出生于世宦读书之家。祖父、父亲都是做官的,父亲有史学著作,母亲段驯是大文学家段玉裁的女儿,亦能诗。少年时,母亲灯前课之以“三好”——吴梅村诗、方舟和宋大樽的古文。这对龚自珍自然作用很大。

龚自珍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只赶上“乾隆盛世”的一个尾巴。他所生活的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正是封建社会趋于没落、解体的时代。于是,满腔热血而真正报国无门的龚自珍,就成了这个时期的一位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他猛烈地揭露和抨击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集团,热烈地要求改革社会,要求摆脱摧残人性的专制淫威,提倡平等和民主,提倡个性解放。虽然出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和封建王朝实行果断的决裂,但他宣传民主的观念,无异于大战前的战马嘶鸣,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曾经煊赫一时的清王朝,在乾嘉盛世之后,颇有些风雨飘摇了。列强环伺,农民起义,鸦片进口,白银外流,吏治腐败……这些内忧外患刺激着龚自珍的神经。

龚自珍少年时期即鄙薄时文制艺,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文艺,直到38岁才考取进士。此后,他在内阁中书做了20年无关轻重的下级官吏(礼部主事)。后来借故辞职南归,在丹阳云阳书院担任讲席而终。他既擅长作诗又善于作文。其诗瑰丽奇肆,其文奥博纵横,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诗歌代表作有《己亥杂诗》系列,散文代表作有《病梅馆记》、《明良论》等。他的诗文,对后世诗人、作家们有很大的影响。

龚自珍一生“究心经世之务”,从常州学派的刘逢禄学《公羊春秋》,探索经书的“微言大义”,成为嘉(庆)道(光)间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他还支持林则徐禁烟,主张加强战备,移民西北,巩固边陲(所以才影响到后来左宗棠的“湖湘子弟满天山”)。看到封建社会已进入“吸引暮气,与梦为邻”的“衰世”,他大胆指出其种种弊端,提倡“更法”“改图”,主张按宗授田,恢复三代古制,“不拘一格降人材”。

“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在这样的现状下,官僚们歌舞升平,醉生梦死。昏暗的社会中,如果你是清醒的,那你只能比别人更要痛苦和愁闷。当龚自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开始还保留着一些对于朝廷的期待。于是他开始针对时政。面对现状,龚自珍作为一个儒者,更是一个单纯的文人,自然不愿意皓首穷经,老于学问。他是很有些“经时济世,治国安邦”的抱负。但狂生的仕途并不顺利,考了多次才好不容易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中了举人。

道光元年(1821),他应考军机章京,因权贵阻挠而落选。道光九年(1829),诗人第六次参加会试,才勉强中了进士。朝考时,道光皇帝问的是新疆南北两路的事。当时龚自珍以为,难道是老天真的开始眷顾自己了么?诗人平时就关心西北边陲,写过《西域置行省议》的文章,所以毫不费力,第一个交卷出场,自己的感觉也很好。朋友询问他所答内容后,为他庆祝:“你肯定会一举高中了。”也许当时龚自珍已经有些灰心了,所以他并没有如以前那样开心,而是鼻孔一嗤说:“看伊家国运如何。”但是,由于他当廷直陈,惹得“诸公大惊”,最后竟然以“楷法不中程式”的“大”毛病,压低他的名次,从而无法进入翰林院,也永远地失去了参与朝政的机会。

开始衰老的龚自珍,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落榜了。但当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这所有的一切,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时,他困惑了。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充满感情只能是自讨没趣。而在强大的政治集团面前,龚自珍难道只能将自己的意愿抒发给更为强大的“天公”,让他来拯救人间的苦难?可是,那毕竟只是个神话。

1839年,龚自珍弃官南归,匆匆出京,原因现在已经不好猜测,有人说他是“忤其长官”。根据刘逸生先生的分析,出京时都来不及携带家眷,情况当不止如此,他的处境似乎更加凶险。

“西墙枯树态纵横,奇古全凭一臂撑。烈士暮年宜学道,江关词赋笑兰成。”百年心事,终归于平淡。诗人晚年遁离凡尘,用潜心研究佛学,最终远在江南的一间书院中终老而去。也许,对于龚自珍来说,晚年的那几年恬淡生活,才是真正的自己。

但无论如何,龚自珍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平生抱负和努力,却被儿子完全给糟蹋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让国人的心顿时悲凉,同时又将龚家抬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因为,正是龚自珍的儿子龚橙,竟将丧心病狂的八国联军引向了“万园之园”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