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29

第29章 大清文化科技的辉煌(4)

龚橙,巧合的是与“功臣”音很近,可见寄托了其老父龚自珍的一片爱国拳拳之心。但这个败家子,却成就了龚家一世的骂名。龚橙,又被称为龚半伦。其一是:每读其父书,必鞭其父灵牌,而被人称为“龚半伦”;其二是:谓君臣、父子、夫妻、昆弟、朋友一概不论,只喜欢一个美妾,所以仅留下一半人伦,故自称“龚半伦”。但如果他没有走上去圆明园的那条路,后来的历史也最多不过是在闲谈龚自珍时,提到有一个顽劣怪诞的儿子,看看一笑而过。如果他那时无奈做为英领事纪室,在英人的威逼下走向圆明园,而那一刻他能振臂高呼,严辞咒骂八国联军的恶行,然后死在侵略者的枪下,那么历史就会大大地宣扬“虎父无犬子”、“一门兼忠贞”诸如此类的赞颂而名垂青史,让九泉之下的老父也得到一些安慰。可是不幸的是,他心甘情愿地带着八国联军去了圆明园,于是便成了中国的汉奸前辈;而他那个杰出的父亲,成了养儿不肖的典型教材。他那些怪诞行为,成了他沦为汉奸必然之路的明证。史载,龚橙晚年精神失常,发狂而卒。背叛祖宗、背叛国家,即使自称“半伦之人”,也必是日日良心受噬,惶惶不可终身,了于失常。

龚自珍的成名,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无法拥有他的眼界和胆识,龚自珍的悲哀,在于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统治者不可能接受他的思想。龚氏家族的显赫,是因为有了这位名垂千古的思想者,而龚氏家族的悲哀,在于龚橙走向了一条自绝之路。

§§§第六节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魏源

与龚自珍同时代,还有一位被后世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这位杰出的思想家年少成名,并且以广阔的胸怀接受了西方的先进事物,看到了老大的中华帝国的“软肋”,他留给后人一部《海国图志》,那是一份丰厚的精神财产。

魏源(1794—1857),名远达,字良图,号默深,湖南邵阳人,我国著名学者和近代启蒙思想家。乾隆五十九年(1794)出生于地主官僚家庭。10岁时家乡遭灾,家庭从此没落。由于家境贫寒,魏源读不起书,只好到私塾里借书,在母亲的织布机旁苦读了《四书》、《五经》。由于他刻苦勤奋,15岁便考中秀才,29岁时考中举人,51岁考中进士。青年时代他随父入京,还得到过刘逢禄、龚自珍等大家的指教。他热心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喜欢议论时政,成为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界先驱。

有一则故事指出了魏源年少时的才华。某日,在一场“童子试”中,考官为试探一下弟子的才学功底,开考时,拿着一个茶杯给大家看,原来上面画着一幅“太极图”。考官这才慢吞吞地出了考试的题目:对对子。考官所出上联是“杯中含太极”。有个少年灵机一动,对答道“腹内孕乾坤”,一时在当地传为佳话。

而这个“天才少年”,正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魏源。少年时代,魏源便已聪颖惊人。在那次“童子试”中,当时魏源刚好怀中藏着两个麦饼;那是魏源的母亲怕他饿肚子,在他临行之前塞给他的。魏源看看考官的上联,又摸摸麦饼,灵机一动,就想出了下联“腹内孕乾坤”。考官大为惊异,对其刮目相看。

魏源中举人后,曾助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纂《皇朝经世文编》。鸦片战争期间,即道光十一年,魏源参加了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府,亲身参与抵抗英国侵略活动。他曾痛斥琦善的投降之举,并参与浙东的抗英战役。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魏源因悲愤时政,故作《圣武记》。中进士后,他担任过扬州兴化知县、高邮知州。1853年太平军攻至扬州时,魏源参加了抵抗和镇压活动,最后却以迟误驿报免职。晚年居兴化寺潜心佛典。著有《古微堂集》、《元史新编》、《老子本义》、《诗古微》等。他的名言“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主张“及之而有知”,坚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的原因,抨击理学家的“心性迂谈”,到今天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传说,魏源一家还是性格刚正、乐善好施的义士。至今,在南京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1819年,魏源湖南老家的金潭故宅毁于火灾;1820年,他将母亲迁居至父亲的住所——南京乌龙潭附近,即今天的龙蟠里20号和22号。不久后,学识渊博的魏源,用《诗经》中的词句,给这幢住所起名“小卷阿”。在魏源逝世7年之后,即1864年的一个平常仲夏,一位神秘女子扣开了“小卷阿”的门扉。据《金陵劫后纪闻》记录:当年正逢天京陷落。而这位衣着凌乱的女子在进入小卷阿院门时,其慌而不乱的谈吐举止,让魏源的儿子魏耆夫妇感觉到她不同于平常女子,遂冒险收留了她,并让她照看家中佛堂事务。魏夫人还常与其论诗谈道,关系极为融洽。终于,被魏家深情厚意打动的女子,敞开了自己心怀:她原是广西象州人,叫熊诵芬,是洪秀全的元妃,负责掌管玉玺,统领宫中事务。她与父亲熊炳松、兄长熊诵礼参加太平军,之后父亲死于韦昌辉的内讧,兄长在镇江战死。于是,应元妃的请求,魏家人辟了小卷阿的一半(即如今龙蟠里二十二号)给她做了庵堂:“普渡庵”,又名“皇姑庵”。从此该女子取法名“兴义”,长期在此诵经念佛,直到1928年以83岁高龄去世。

传说是否是真实,我们无从知道,只能有待于详细的考证。然而单就影响历史进展而言,魏源的成就,还在于他的爱国情怀,以及他所编写的那部著名于世的《海国图志》。《海国图志》先后征引了历代史志14种,中外古今各家著述70多种,还有各种奏折10多件,以及魏源本人的一些亲身经历。《海国图志》全书分6个部分,每一部分侧重各有不同。如《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篇,向人们提供了近百幅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世界各国史地》篇中,魏源通过征引《地球图说》、《外国史略》和《瀛环志略》等书中的材料,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的民主政治,涉及到美国的联邦制度、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可以说,《海国图志》涵盖了当时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1840年九月的一天,占领定海的英军,为了筹划进攻中国内地的作战计划,派出人员刺探军情。一名叫做安突德的炮兵军官,偷偷地到定海附近测绘地图,被当地的百姓抓获,送交给宁波知府衙门。魏源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立即赶到宁波,亲自审讯安突德。安突德向魏源交待了英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自然情况,同时也详谈了英军的作战意图和武器情况。事后,魏源根据安突德的交待材料,写成了《英吉利小记》,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历史、地理等基本情况,供人参考。

到了1841年8月的一天黄昏,魏源在镇江遇见了即将发配新疆伊犁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两位忧国忧民,力主抗英的爱国志士相见,不由得百感交集,相逢恨晚,慨叹不已。在魏源的住处,林则徐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布包,指着布包内的一大捆书报说:“这是我在广东时,组织译员从香港、澳门的书籍和报纸上翻译的译文材料。如今我发配新疆伊犁,路途遥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我想把这些东西交给你,希望你能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编写一种介绍海外各国情况的书,以改变国人对世界的无知状态。”魏源从林则徐手里接过沉甸甸的布包,会意地点了点头。他决心在林则徐已有的基础上,搜集天下有关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资料,编写出一部集大成的世界史地著作。

于是,魏源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又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及新搜集的外国图文资料,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到1843年初,终于完成了《海国图志》。它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先进分子了解和认识西方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宝贵典籍。而其变法、革新的主张,高瞻远瞩,放眼寰球,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伟大口号,更是震铄古今,驳斥了顽固、保守、愚昧的地主阶级所谓近代机器生产“奇技淫巧,坏乱人心”之说,要求允许自由设厂,制造枪、炮、船等,影响了后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洋务运动和中国的近代科技事业,并使他赢得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美誉。他又主张改革漕运、盐法,实行垦田、减税、禁烟、选材,强调“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也有较大影响。

在这部关于世界各国地理、历史概况和社会现状的恢宏巨著中,清帝国的人们开阔了视野,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这部书对于大清帝国的同光中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一直影响到19世纪末叶的戊戌变法。

§§§第七节 皇家园林素描

圆明园遗址

从殷墟出土的宫殿遗址,到秦始皇的阿房宫,再到汉唐宋明的皇家园林建筑,中国园林建筑发展到清代,已经渐臻成熟。明清园林的建筑高度艺术化,其景物、风格、布局,移步换景、动静相兼等艺术美学理论的运用也日臻成熟。各种建筑形式的风景景观融为一体,富有“诗情画意”。其中,颐和园、圆明园以及避暑山庄,作为皇室园林的经典之作,更是有着十分丰富的建筑学、艺术与美学的内涵。

我们现在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它是由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达347公顷。三园之间分别有垣墙相隔;万春园在前,后面并列的两园,左为圆明园,右为长春园。在山环水绕之中,园中共分布着140多个景区,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

残阳如血,倾泻在几个断壁残垣的上面,今天的人们,仍在为那座古老园林的毁灭而心痛。说实话,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中,圆明园是集大成者。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东方奇迹”的美称。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营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竟达一个世纪,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见。即开始于康熙朝,但主要是在雍正朝与乾隆朝。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都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圆明园在修建过程中,充分采纳吸收了我国南北园林艺术之大成。乾隆皇帝在下江南的过程中,多方搜集江南名胜奇珍,还把各种楼台榭阁摹绘成图,回到北京后在圆明园中仿建。如“四宜书屋”、“小有天园”、“狮子林”等,皆是取景于南方,颇有小江南的味道,开现代微缩仿真景观之前河。

同时,圆明园不仅是东方园林的精粹,还具备西式园林样式,如“观水法”,是一座西洋式的喷泉,是清乾隆帝观看喷水景色之地。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西洋楼等,都是仿照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修建而成。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到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不仅有外表美观、风格各异的陈设和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世界罕见的各种珍宝、各类文物、不同时代的名人字画、以及难以计数的金银珠宝,可以说是集中了古今中外文明的精华。

但令国人愤慨的是,在1860年和1900年,园明园被西方侵略者抢掠并付之一炬,如今的圆明园,只有几根大理石柱在昂然伫立,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沉痛的一次屈辱。咸丰十年(1860),此园被英、法侵略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一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光绪二十六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翌年修复。全园可分为宫廷区和苑林区。

而用甲午海战失败,引来瓜分豆剖局面换来的颐和园,在人们的心里则是另外一番滋味。颐和园主要是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水面占全园的四分之三。它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其中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它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成一体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成为这座园林的点睛之笔。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临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子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高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的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形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湖面宽广,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山水相映,水天一色,真是美不胜收。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于清乾隆帝十五年(1750)开始修建,到乾隆三十年方才完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专属花园和皇帝的行宫。早在乾隆以前,北京西郊一带就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但它们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自成一体。于是乾隆即位后,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企图以此为中心,把四个园子连成一体。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作为清朝皇帝的夏天的行宫所在地,融汇了秀丽的江南水乡和粗旷的北方草原相结合的独特景象,成为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荟萃的典范。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蜿蜒起伏的宫墙长达万米。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以此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其中宫殿区建于南端,是皇帝行使极权、居住、读书和娱乐的场所,至今珍藏着两万余件帝后们的陈设品和生活用品,象征着中国政治权力中心的至高无上。

避暑山庄建造于18世纪初,是由皇帝宫室、皇家园林和宏伟壮观的寺庙群所组成。它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约90年建成。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时期,每年大约倒有半年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大清前期,重要的政治、军事、民族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是在这里处理的。因此,避暑山庄也就成了北京以外的陪都和第二个政治中心,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遴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面积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周围寺庙(又叫“外八庙”)由博仁寺、博善寺、普乐寺等12座金壁辉煌、雄伟壮观的喇嘛寺庙群组成,环列在山庄外的东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万多平方米。这些寺庙的建筑风格,使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艺术融于一体。寺庙殿堂中,完好地保存和供奉着精美的佛像、法器等近万件,共同构成了18世纪中国古代建筑富有融合性和创造性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