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这最后一个人物就是慈禧太后。这位当朝皇帝的母亲,决不甘心放弃掌权的机会。而年轻的她,面临此时的内忧外患,以及处处都可能隐藏着阴谋的政局,仍然会感到茫然无助。她毕竟只是一个久居深宫之中的女子,依靠着她六岁的儿子,想要得到自己想觊觎的权力与地位。对于官场,她始终不及肃顺或是奕訢。但是,她也是一个既聪明又心狠的女子,因为她懂得去利用别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三方之中,她选择了奕訢作为他的同盟。这点很容易明白,因为她和奕訢有着共同的敌人:肃顺。就像刘备要联合孙权,抗击曹操一样。而选择奕訢的另一个理由,则是因为有着洋枪洋炮的外国侵略者,他们喜欢这个恭亲王而且愿意支持他。
占有优势的肃顺,面对联合起来的敌手,最终还是寡不敌众,没有完成自己顾命大臣的使命。
而皇室的纷争之后,面对内忧,太平天国依旧在江南尚未被剿灭。此时,慈禧深知,如果要延续清帝国的统治,对于汉人必须重用,此时,在地方上又一位政坛新星升起,他就是“湘军”开创者曾国藩。曾国藩和他湘军,让一直处于统治阶层边缘的军人,开始迈向权力层的核心。从曾国藩开始,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等一个个依靠军功晋升的武将,开始掌控着大清帝国的地方势力,并成为“同光中兴”的名臣,他们和他们的继任者开始主导着中国的政局。就连后来的袁世凯也出身于淮军。军人执政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这恐怕是启用曾国藩的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始料未及的。
§§§第九节 汉裔军人走向核心
曾国藩
如果没有一些崛起于军旅的地方大员的支撑,大清帝国可能早就步入了衰亡的旅途,正是旷日持久的太平天国运动,让汉族官僚得以跻身于请政府的管理核心,也造就了被封建史家津津乐道的“同光中兴”。在这些人中,曾国藩和李鸿章是他们的代表。
曾国藩,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百姓们叫着“曾剃头”、“曾屠户”。更有人称其为汉奸、卖国贼。后人对待他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
他在清朝衰败的窘境下,剿灭了席卷全国的太平天国运动。“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于曾国藩的评价。另一历史人物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面对如此多的光环,大概还是章太炎的“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的论断,是最为公允的评价。
曾国藩,原名子诚,字伯函,号涤生。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双峰一个中等地主家庭,自幼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加之他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33年便考中了秀才,1834年中举人,1838年中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
然而,在最初为官的日子里,他只能算作是一个学者型官僚。他致力于理学,注重修身养性;同时又受到桐城派严谨学风的影响。而他也在思索着经世致用,如何才能救国。在道光末年,他已经收受了大量门生在他的府内,这些人日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用自己灵活的头脑,扩展了他的人际网络,为日后在官场独辟生存之道打下基础。他具有高深、扎实、丰厚的学问素养,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他在文学、史学、军事学、学术观、家教等方面的广博见解以及深刻的人才观,对于现代都有着极大的启示。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值得当代的父母子女们加以借鉴;他教人如何在逆境中建立团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以成就事业。甚至,其对当今的企业管理等,还能提供有效的经验。他的诗文水平亦甚高,在清末独树一家,人称“湘乡派”,颇有影响。而他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又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杰出人物,仍然不能避免是是非非的纷争。在之后任直隶总督期间,处理天津教案过程中,因为其对外国人的妥协让步,他遭到了国人的唾骂,并由此被扣上了“汉奸”、“卖国贼”的帽子。或许这样一个人物,是是非非就是宿命吧。而他真正开始得到清廷的重用,却应该归功于对太平天国革命的镇压。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揭竿而起,并一步步将战火扩大,引起清廷的恐慌。而此时的大清,八旗兵腐败无力,战事节节败退,清政府只得寻求地方汉族武装进行阻挡。当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因丧母丁忧而在家守制的曾国藩,便接到了要其在当地筹办团练,就地“剿匪”的旨意。
曾国藩希望建立一支具有严密的组织并有战斗力的军队,由此湘军诞生了。由于是在自己的家乡,曾国藩即有效地利用了自己在当地的社会关系。他的湘军,实际上吸收了当地的部分团练组织,并将其扩展和重新整合。在选择士兵方面,曾国藩挑选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民土气的人。对油头滑面而有市井气的人,则概不受用。大概是他认为农民的纯朴才更能与士兵要绝对服从的素质相一致。在平时的训练中,曾国藩又以封建伦理思想对军队进行政治灌输,尽力将孔孟的“仁”和“礼”的思想融入到对士兵的思想中。在后勤保障上,他又广开财源,对军队实行优抚政策,实施完善的战士激励制度,以达到军队作战的有效性。湘军分水军和陆军两种,以营为基本的作战单位。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形成了完整的军事思想。甚至我们可以说,他为他的军队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曾国藩倾注了全部心血的湘军,在与最初纲领先进、力量强大的太平军的战斗中,却是充满波折的。在1854年的4月底,也就是湘军刚刚编练完成两个月之后,湘军在靖港大战中,几乎被全部歼灭。曾国藩面临如此重创,差点投水自尽,幸亏被其随从所救。他重整旗鼓,发布《讨粤匪檄》,不久即开始全面反扑。1854年8月,太平军被迫退出湖南。而在1855年,曾国藩又遭遇惨败,被迫躲到了南昌。
慈禧太后上台之后,于1861年授权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并统辖苏皖浙赣四省军务;使他成为清廷入关主国以来,付与如此大权的第一个汉人。曾国藩分三路大军进攻太平军:一是派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主力进攻天京,二是派左宗棠由江西进入浙江,三是派李鸿章赴上海与外国侵略军共同进攻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借洋除匪”)。经历一系列的波折,他还是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太平天国终被镇压。
湘军的出现,对于清王朝来说,应该是一个双重性质的。一方面,它有效地打击和抑制了威胁极大的太平军;而另一方面,这样一个强大的带有私人统领性的地方军武装,在统治者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况且他还是一个汉族官僚。当然,在面临太平天国威胁的时候,清廷不得不依靠其战斗力来稳定自己的政局。然而,当太平天国陷落,湘军人数猛然从几万增至十余万人以后,清政府的态度就有所改变了。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卸磨杀驴”的伎俩。而此时的曾国藩意识到,此刻自己大抵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篡位谋反,自己作皇帝;另一种就是自动请辞,放弃军权。深受封建儒家思想熏陶的他,自然不会选择第一种。当然这或许也与当时湘军内部已开始分化,并且开始出现让曾国藩难以把握、控制的局面有关。这一问题,曾经牵动很多人的关注。但答案或许只有当事人才知晓吧。
于是,深谙官场之道的曾国藩,在攻陷天京之后,便主动提出裁撤湘军,认清形势,急流勇退。并且,他为自己弟弟曾国荃代请回籍养病。因为他的弟弟在他的支持下,率领湘军领先陷落天京,抢了镇压天平天国运动的头功。对于他的请求,清政府很快就加以批准。然而,曾国藩裁撤湘军另一个不得已的理由,则是他发现自己的军队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军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这对于一直希望以严格的身教来教化自己的军队的曾国藩来说,无疑是痛苦的。而对于清廷依然尽忠职守的他也认为,另一支实力正在上升的队伍——淮军,可以接替他帮助清政府去稳固政局。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曾国藩:另外一支得以保留的力量,就是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字少荃)所带领的淮军。李鸿章于咸丰八年(1852)进入到曾国藩的府内,成为曾氏的门生,但最初并没有受到重用。直到1861年才得到重用,成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的助手。而在1862年,他的地位开始有所变化。由于太平军进军苏、杭,威胁上海,李鸿章奉命回安徽招募军队。由此,继湘军之后,另一支地方汉族武装——淮军诞生了。
在建立之初,淮军主要是仿照湘军的编制。然而与湘军相比,它又搀入了新的元素。李鸿章开始逐渐吸收洋人的枪械弹药,以武装自己。另外,相对于湘军的重“训”,淮军的特点是“练”。而且,在打击太平天国运动时,淮军开始与外国侵略者协同作战。这里面要提到的,就是华尔的“常胜军”(实为“洋枪队”)。李鸿章虽然并不希望外国人参与到中国的战争之中,但是却很重视常胜军的援助。之后,这支队伍由戈登带领,与李鸿章的部队进行了很好的配合。天京攻陷之后,李鸿章又调派淮军追缴其余部,而淮军也逐渐壮大成六七万人,并开始赶超湘军的地位。并且在绞杀太平天国之后,在接下来的围剿捻军的战争中,淮军又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而相比于被裁撤的湘军来说,其能得以存留,还与其重视武器配置、用洋法练兵的军事思想有关。而且,清政府也着实需要这样一支队伍来加强自己的国防。其主帅李鸿章也坚决要求保留淮军主力,试图令淮军担负起御侮图强的历史使命。不仅如此,李鸿章还意识到,此时的大清不仅需要陆路的防务,沿海的安全亦不容忽视,由此开始了建设一支海军的努力。
在此后清政府多年的领导层中,李鸿章一直是汉族官员的将领人物。他不但连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长达20余年,还是洋务派的首领。今天的人们评价李鸿章已经不再用“卖国贼”这个标签式的评语了,但不容否认的是,李鸿章确实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人们公正地指出他对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功劳,同时,也唾骂了他签署卖国条约的丧权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