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盛世中国:大清卷
16717200000033

第33章 衰退期四帝嘉道咸同(4)

也许是农民领袖本身的局限性,也许是六朝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环境的威力仍然很强。安定下来的太平军,竟发生了严重的内讧,局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1856年8月,天京城内发生“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杖责洪秀全,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的事件。洪秀全感到事态发展下去对自己不利,虽表面上答应了杨秀清的要求,暗地里却密召还在前线的“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丞相”秦日纲回京救驾。韦昌辉立即率领三千精兵赶回天京。9月2日凌晨,在秦日纲的配合下,他们包围了东王府,杀了杨秀清和他的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万多人。天京城内一片恐怖。石达开从湖北赶回,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想杀死石达开。石达开只好半夜缒城逃出天京,而他的全家老小都被韦昌辉杀了。韦昌辉的行为,引起了太平军全体官兵和百姓的愤慨。石达开在安庆起兵后,要求洪秀全顺从民意,除掉韦昌辉。11月2日,洪秀全诛杀了韦昌辉及其心腹200余人,平息了这场自相残杀的内乱。

韦昌辉被处死后,石达开应召回京,“提理政务”。洪秀全经过“天京事变”,对石达开也开始不信任,于是,封其同胞兄弟洪仁发和洪仁达为王,以钳制石达开。石达开既无实权,又心存疑虑,很是难受,于1857年6月,独自率领十万精兵远走西南。石达开的队伍孤军奋战,于1863年6月被清军围困在四川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用火药轰塌城墙,经过激烈巷战,天京陷落。大部分太平军将士壮烈牺牲,少数人突围。幼天王和“干王”洪仁玕在江西被俘,英勇就义。李秀成在天京突围时被俘投降,仍遭曾国藩杀死。太平军余部转战大江南北,一直奋战到1868年。

中国历史上这场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前后奋战14年,纵横18省,威震全中国,最终在清政府、地方武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但在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却相对战争本身意义深远了很多。其中主张“权归于一”,反对“结党联盟”;广开言路,“上下情通”。效法西方,兴办工矿交通和金融事业;准许私人投资,雇佣劳动;奖励民间制造器皿技艺,准其专利自售;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倾向,开辟了农民战争的另一个篇章。

如今人们评论这场运动,似乎多了一些对石达开的同情,多了一份对洪秀全封建思想的批判,但是,在那个年代里,人们的思想不可能象后世人们那样,能够有一种先进的思想为武器,作为指导。所以,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但不管怎么评论,这场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动荡,如果没有这场运动,中国人向西方的学习,恐怕还要停留在书面上,被封建史家津津乐道的“同光中兴”也许就不会出现。

§§§第八节 依旧是孤儿寡母

同治

从清帝国建立之初,就上演了孤儿寡母执掌朝政的一幕幕,拥兵入关的顺治皇帝,开创康雍乾盛世的康熙莫不如此。但他们在孝庄皇太后的关爱下,最终都实现了亲政,开拓了清帝国的新的局面。当咸丰皇帝驾崩后,大清帝国又一次迎来了孤儿寡母执掌朝政的局面。同样地,在那位母亲和小皇帝叔叔把持朝权下,奄奄一息的大清帝国出现了短期的回光返照。

此时的大清,面临的是空前严重的危机,正在无法挽回地走向衰落。内有太平天国(“洪匪”)的连年征战,耗费大量军力财力。外部则是虎视眈眈的侵略者。此时正值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奋力扩张,争夺殖民地的时期,而中国恰好成了他们完美的猎物。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并没有换来太久的和平,又有了第二次的战争。这一次,大清不仅割了地,赔了款,侵略者甚至还打到了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连续数年的侵略战争,形成了兵祸联结的局面。巍巍大清,如今已经千疮百孔,举步维艰,实在不能再承受更多的折耗。即使神勇的皇太极在世,我们尚不知会有怎样的结果。而现在,却只剩下了小皇帝载淳、载淳的生母慈禧以及咸丰的皇后、慈禧的姐姐慈安。乱世之中,要他们应付这一切的变故,又是何等的艰难。孤儿寡母的凄凉,是否昭示着大清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或者那是否代表了另外的契机?恐怕无人能够预测。

咸丰帝一定会记住这个日子:公元1860年9月22日,也就是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这一天,他离开了北京城,离开得那样匆忙,甚至没有机会回头多看一眼这个有他太多回忆、太多故事的地方。因为他的军队已经不能再抵御英法联军的炮轰,因为他不敢想象城外那群野蛮的侵略者会怎样处置自己这个大清国的皇帝。他只有选择带着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大臣们逃向热河,只有选择把他的弟弟奕訢留守北京,处理和议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他不曾想到,就是在热河,他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段日子。1861年的8月22日,他带着遗憾死去,把皇位留给了他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

根据咸丰帝的遗诏,御前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尚书肃顺、御前大臣景寿,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承旨辅政”,“赞襄一切政务”。咸丰帝希望这些人能够帮助他年少的儿子,保住他的江山;希望他的大清国在渡过危机之后,依然做世界的“天朝上国”。虽然清朝的历史上,幼主即位已不算什么新鲜之事,比如6岁的顺治皇帝、8岁的康熙皇帝。但此时的大清,已经不是当年的大清了。而“赞襄一切政务”的顾命大臣们,也与顺治时多尔衮的摄政,或是康熙时鳌拜等的辅政不尽相同。

但是,咸丰帝还留下了“赞襄一切政务”的臣子。他们又是否能挽救败局?以肃顺为核心人物的这样一个政治集团,在咸丰帝逃往热河时,已经基本掌握了朝廷大权。咸丰死后,他们的势力更是达到了顶峰。但是,咸丰帝也并不是将权力全部授予了这些“顾命之臣”,他们只是“赞襄”。由此,他们并不能合法地独断。更直白地说,他们不能使用可以行使权力的御玺,他们必须通过两位皇太后。因为皇太后的身份,使她们能够代表年幼的皇帝使用御玺。由此他们提出,此后他们所作的决定,书面形式也就是敕令和诏书,都要有皇太后加盖御玺来批准。然而,这两位“寡母”却非普通的女子;或者更准确地说,慈禧不是。这位咸丰皇帝曾经的宠妃,以前就常代皇帝批阅奏章,操持政务,如今怎会甘心只做个盖章的差事呢?

于是我们还明白了另一件事:为什么8位“顾命大臣”里,没有和小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叔叔:恭亲王奕訢。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矛盾,而造成了这种隔阂。在大清朝面临外敌时,奕訢最初是坚决的抵抗派。可在清军战事屡战屡败之后,他也倾向了求和,并且开始主张与外国人合作。很快,奕訢成为“洋务派”的领军人物,尔后又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其卓越的才能,很快就深受列强的赏识。在英法联军占据北京期间,又由他主持商谈和议之事,由此提升了他的威望,形成了以他为首的、与肃顺集团相对立的、统治者内部的另一政治集团。这个集团的参与者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他们是坚决反对肃顺的。

由此,统治集团内部的你争我夺,就此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斗争。当然,这斗争由来已久。而最重要的人物,现在变成了三方。首先出场的,是以肃顺为代表人物的“顾命大臣”,也是目前为止最占优势的一方,因为他们现在掌握着实权。肃顺为郑亲王端华的胞弟,精明能干,勇于任事;在面临太平天国运动和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危难之时,他受到咸丰帝的重用。咸丰帝任命的八大臣之中,他位于核心地位。肃顺在秉政时,力图整饬官吏,革除积弊以求振作,接连兴起几个大狱,一时朝野震惊。但他也借此消除异己,打击面过大,加深了与其他人的矛盾。这其中,奕訢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对手。肃顺在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上,与奕訢有着很大的不同。他始终对外国侵略者心存疑惧,对处理外务的奕訢也极为排斥。奕訢在将北京的和议事宜处理结束之后,曾请求咸丰帝回京,可是最终未能达成。应该说,肃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咸丰帝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更使咸丰帝对这个本来就不放心的骨肉弟弟更为冷淡。另外,对于慈禧太后,咸丰帝在世时,他就对当时的懿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严加防范,引起了懿贵妃的不满。在咸丰帝死后,肃顺更是力阻其掌握大权,更导致其矛盾激化。由此,肃顺已经与三方中的两方产生了严重的瓜葛。

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被咸丰帝留在北京的奕訢。奕訢为道光帝的第六子,据说当年其文才武略都在咸丰皇帝之上,只可惜没有一个好先生教授其取悦父皇之道,被奕詝(也就是咸丰皇帝)以外边的“仁孝之心”击败。据说有一天,道光皇帝领着儿子们打猎。他忽然发现奕詝一箭不发,问他为什么。奕詝曰:“时方春,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道光帝听了非常高兴,说了一句:“此真帝者之言。”就决定了立他为储君。而给奕詝出主意的人,就是他的老师杜受田。不知道我们现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是应该感激他还是应该责备他。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上了皇帝的奕詝与没当上的奕訢,必定彼此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