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一生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化常识
16718300000021

第21章 风俗节日(4)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平日,在每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从1975年开始,联合国才将国际妇女节定为每年的3月8日。

42.教师节

9月10日是我国教师节,每到这一天,全国都会开展各种尊师重教活动。

193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南京、上海等地的教育家们提出了以农历六月六日为教师节的建议。不久,国民党政府同意确立农历六月六日为教师节。1938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借故否定六月六日为教师节,改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因这个日子处于上课期间,有碍教学,所以又改为阳历8月27日。但这个日子处于暑假边缘,也无法过节。

1950年,周恩来总理认为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提议以“五一”劳动节同时作为教师节。但因“五一”是全国性的节日,活动内容很多,而教师节没有单独的活动,没有实际意义。结果,“五一”并未真正成为教师的节日。

1984年12月9日一早,《北京晚报》总编室一版编辑接到一份记者编写的倡议书,文字不多,其主要内容是倡议在全社会推动尊师重教之风,设计一个教师的节日,主要倡议人是当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院士。第二天,《北京晚报》就刊出文章《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等著名学者积极响应,联合提议设立单独的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6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从此,教师节在我国正式实施。

43.六一国际儿童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为争取儿童生存、健康和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的日子。

1925年,“国际儿童幸福促进会”举行第一次国际大会,发表了有关儿童福利问题的原则以后,一些国家先后有了儿童节的规定,如美国定为10月31日,英国定为7月1日。

44.母亲节

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献上一束花表示对母亲的祝福已成为很自然的事。为何将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呢?

母亲节1872年最早由茱丽雅提出,她建议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士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1907年,费城的安娜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于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在她母亲逝世2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第二年,费城人也开始在同一天庆祝母亲节。之后,安娜和支持者们开始写信给部长、企业家和政治家,要求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很成功的被接受了,因为1911年时,几乎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母亲节了。威尔逊总统也在1914年发表官方声明,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这一天。

45.父亲节

父亲节是由美国人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倡议建立的。

多德夫人家住华盛顿,早年母亲过世,留下了她和5个弟弟,她父亲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勤苦劳作,关心子女的成长。他的父亲自己生活俭朴,却尽可能地给子女良好的物质条件。多德夫人从小在父亲的爱中长大,深深体会到父亲的善良和伟大。她长大后,就希望社会有一个向父亲表示敬意的节日。于是,她给华盛顿州政府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建议设立父亲节。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所打动,便采纳了这一建议,把日期定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据说,把父亲节设定6月,是因为6月的阳光是全年中最炽热的,以象征父亲对子女的爱。随后,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呼吁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建立父亲节的议会决议,使其成为全国性的节日。

目前,这个节日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民众的普遍认同。每到这一天,子女们总是向辛劳的父亲致以敬意。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庆祝方式大致相同,只不过父亲们喜爱的礼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46.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这个光荣的节日与一个伟大的名字有关,她就是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为英国女护士,近代护理学和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她1820年5月12日诞生在一个富有的英国名门之家。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南丁格尔优秀的品质。1854年到1856年间,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十分残酷,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办起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该校培养了大批的护理工作者,为推动各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南丁格尔以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

1912年,国际护士会倡议,世界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以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以此纪念人类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47.男孩节和女孩节

日本的少年儿童,除了和全世界小朋友一起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外,还有他们自己民族的儿童节日。

夏历五月初五,是日本的男孩节。自公元834年,这一天也被定为日本的端午节。这一天武士们要翻晒铠甲,激励自己的尚武精神。有男孩的家庭按照习俗,在家里搭台座,摆上古代武将偶像和刀、锤、弓箭等兵器模型,以此激励男孩们的意志。大约100多年前,又出现了一种习俗,即在屋顶或院子里竖起一根高竿,竿上有三面彩旗,分别绘有3种鲤鱼形状。其中红色和蓝色的大鲤鱼象征父母,小的代表儿子。“鲤帜”上喜欢逆水遨游的鲤鱼代表了勇敢和进取精神;同时“鲤鱼跳龙门”的传统精神也在此得到彰显。

日本,当女孩生下来过第一个3月3时,爸爸妈妈就为她买来一套彩色的玩偶,分层摆在铺着大红色天鹅绒的台座上,最上边一层是天皇和皇后;第二层是宫廷侍女;第三层是5个弹琴吹奏的女艺人,第四层是左右2个丞相;最下一层是2个仆人。每一层还配有相应的小巧玲珑的家具和摆设。同时,台座上还摆有桃花、灯笼、粽子、米酒,有绿色、白色、粉红色3层的菱形米糕等等。每年的3月3日,都摆出来陈列一番,在孩子们欢乐的《雏祭歌》声中,父母向她们祝福。不过,3月3日一过,家长得迅速收起这套玩偶,以备来年再用。据说撤晚了,女儿长大了会嫁不出去;也有些父母,不愿孩子过早出嫁,迟迟不收拾玩偶。

48.圣诞树

欧美国家过圣诞节,家家都必须扎圣诞树。这一习俗的由来有众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古罗马人在农神节(12月17日)喜欢用绿树枝和花朵装饰神殿和自己的家。克尔特人在这些日子里,以极隆重的仪式摘槲寄生枝叶挂在家中;撒克逊人则喜欢采摘冬青、常春藤和月桂枝以作装饰。这些习俗就成为圣诞节的一种活动,并且从用单个枝叶装饰变为采摘众多枝叶而扎在一起的“圣诞树”。

另一种说法是,扎圣诞树起源于德国。日耳曼人奉橡树为圣树。每年初冬,总会有一名志愿献祭的小英雄蒙头跑在橡树前,他人用棒子猛击他的头,直至头破血流,他们认为此时灵魂已走向神的面前。公元8世纪,英国传教士温弗烈来到德国时,圣诞节前夕,温弗烈用斧子砍倒橡树,然后,他将一棵松树作了精心的装饰,建议人们把它作为快乐树,并借此取消献祭仪式。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夜,人们便把小松树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棵圣诞节的松树传遍了全世界,称之为“圣诞树”。

第3种说法是,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圣诞节的夜里从一个小城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山林的夜景格外迷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林夜景的美丽,回家后,他在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代表星星。以后,每年的圣诞节,信徒们便学马丁·路德的样子,在屋里布置一株圣诞树。不久,这种装饰圣诞树的风俗传遍其他国家。

还有一种说法是,圣诞树源于中古时期的德国戏剧。剧中有一棵挂满苹果的棕树象征伊甸乐园,表示“生命之树”。“乐园树”是救世主来临的象征。15世纪,每逢新年,他们都要布置“伊甸树”,还要在另一间房里布置用树木制成的三角形“圣诞塔”,上面装饰有蜡烛、星星和常青枝条。到16世纪时,“伊甸树”和“圣诞塔”就合而为圣诞树了,并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圣诞树。

49.西方人忌讳“13”

欧美许多国家,都把“13”这个数字当成凶险不吉利的象征,非常忌讳这个数字。生活中处处避开它。门牌号码、楼层以及各种编号,大都不用13这个数字,往往以“12A”来代替“13”。甚至在每个月13日这一天,也感到惴惴不安。其中的原因来自《圣经》故事。

相传,耶稣和他的门徒在诀别前共进了最后的晚餐,其中的第13个门徒就叫犹大。他为了贪图30块银币,将耶稣出卖给当权者,并为捉拿耶稣的人带路。结果,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后来,基督教广为流传,人们憎恶犹太禁忌“13”的习俗也延续了下来。

50.抓周

“抓周”是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父母在孩子刚满1周岁的那天,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要在他(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瓜果点心等,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看孩子抓取何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

据史书所载,此风俗始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即指周岁。

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婴儿抓弓矢,长大后习武为将;抓纸笔,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贪婪爱财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刀尺针缕,长大后即为贤妻良母。

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

在《红楼梦》里也曾写到这个礼仪。贾宝玉周岁那天抓了胭脂钗环,这些都是妇女用品,他父亲见了很不高兴,说他将来一定不会好好读书,会是个酒色之徒。

51.祝寿

俗话说:“有钱不做三十岁,无钱要做四十岁”,习惯上在40岁以后的整生日——逢十祝寿。祝寿也成了民间的一大习俗。

祝寿时好多寿礼都要做成桃子的样子,是长寿的象征,这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传说西王母送汉武帝4颗吃了能长寿的仙桃,汉武帝吃后想留下桃核种在宫苑,西王母笑道:这种仙桃3000年才开花结果,凡间无法种植。《西游记》里有孙悟空偷吃仙桃、大闹蟠桃会的故事。后世一般都以桃作为能使人长寿的吉祥食品。

旧俗寿礼很繁琐,富家大摆排场。在大厅当中设寿堂,一一上供王母、寿星,摆放十大碗菜肴。亲友有的送大红寿联,有的送寿幛,通常是送糕点、桃子、蜡烛、面条。亲属中辈分小的妇女要送鞋、袜和茶糖,糖还要塑成桃子的形状。客人来拜寿,由儿孙代为还礼;如果是女客,由儿媳、孙女还礼。

现代城镇居民祝寿不再注重仪式,较为随意,大多以吃长寿面和赠送生日蛋糕表示祝贺。

52.中国结

每逢新春佳节,红色的中国结,大灯笼等已成为喜庆的象征,中国结作为中国的民间手工艺品还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爱。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中国结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种吉祥的象征。“绳”与“神”谐音,据文字记载:“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盘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又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

中国结的特点是,每一个结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结而成,每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结。

53.吉庆色

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国特别偏爱红色。每逢新春佳节或操办喜事,人们总要张灯结彩,贴上大红对联,点上红蜡烛,来个“满堂红”,以表示喜庆、吉祥。其实,我国早期并不是用红色表示吉庆的。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用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黄色,则表示尊贵,成为皇家用色的象征。

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已基本趋于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吉祥的颜色。

54.中国古代的“四灵”

中国古代将麒麟、凤凰、龟和龙称为“四灵”,传说它们有灵性:“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解变化。”其实,除龟以外,另外3种都是神话中的动物,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但人们仍将“四灵”看做是祥瑞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