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要懂心理学
16727500000020

第20章 压力与健康--远离压力,维护健康(3)

帕姆是一位幼儿教育专家,同时也是托儿所的老师,当孩子哭的时候,她就提醒自己“哭是康复,不是疼痛。”她获得的经验是:孩子在关注下才能疏导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那些爱哭闹的孩子,下面我们用两个例子来说明。

一个小女孩在车还没到托儿所时就开始哭闹,因为出门时,她本来准备带到学校的洋娃娃和衣服放在了门口,忘记带上车,发现的时候已经快到托儿所了。帕姆抱着哭闹的孩子问她:“忘了带什么?”她说:“我的洋娃娃”。帕姆又问:“还有呢?”小女孩回答:“娃娃红色的裙子。”帕姆继续问:“还有呢?”小女孩回答:“蓝色的衣服。”帕姆仍然继续问:“还有呢?”小女孩一边哭一边说,在帕姆的关注下,最终她的泪水哭完了,然后她说:“我要去玩了。”

父母告诉小女孩他们要离婚,当时小女孩没有任何情感反应,父母担心她会在托儿所宣泄,因此他们请帕姆多留意一下小女孩。当孩子们玩泥团的时候,小女孩把所有泥团都抱在自己手里,不和别的孩子分享。帕姆说:“这是大家一起用的”。一说完孩子就放声大哭。帕姆把她抱在怀里,问她有什么伤心事。她一边哭一边说她的父母要离婚,她不想让爸爸搬出去,她想让爸爸留在家里。当孩子哭闹时,常常是因为她心里有伤痛,并不是因为她不懂事。所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

不仅孩子需要在关注下才能很好地释放自己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成年人也一样,倾诉心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听的人最重要的是听,而不是发表意见。

有研究说,失去亲近的人的伤痛,需要别人二百小时的关注,才能完全地释放泪水。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积累的伤痛,当别人与我们谈心时,我们常常会迫不及待地倾诉心声。能安静地倾听别人诉说的人往往有最多的朋友。情感反应只有在我们静下来时才能感受到,当我们忙碌的时候,常常很难觉察自己的情感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非常害怕静下来,喜欢热闹,因为他们害怕面对内心真实的情感。

如果不能有效地疏导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压抑的情感就会损害我们的健康。一旦我们能够尽情地释放心中的情感,那么身心就会轻松而愉快,就能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缓解压力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随着时间、地点、人物而改变,不过它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就是让自己的身心完全放松下来。呼吸法、放松法、冥想法经过试验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放松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放松方法,然后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作为自己缓解压力的办法。

1.呼吸法

呼吸是我们最重要的机能,可是我们对呼吸却知之甚少,我们的呼吸方法很多时候都是不正确的。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呼吸一般是随意的,没有规律的。很多人的呼吸浅而短,没有规律,违反了身体呼吸系统的自然律动。这样,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宇宙能量,神经系统慢慢受到损伤,内分泌系统无法正常地发挥作用,最终导致身体丧失活力,发生经常性的疲劳和沮丧的感觉。

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呼吸的规律性,我们甚至可以说呼吸方式能够高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情绪和情感。当我们心烦意乱时,比如悲伤、抑郁、沮丧等,呼吸就变得缓慢,并且没有规律。当我们焦虑、紧张、愤怒时,呼吸就变得迅速而混乱。连续没有规律的呼吸,不但能够损害人们的神经系统,而且还会阻碍内分泌的固有功能,最后使体质变得非常虚弱。

呼吸法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压力、焦虑和失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有三个排除废物的管道,分别是肾脏、皮肤和肺,其中肺占据了八成功效,可是仅被用了三成。呼吸法是一种韵律式呼吸,它可以稳定脑波、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酵素,它还可以抵抗身体因压力而产生的许多有害物质,比如肾上腺皮质内泌素、低密度胆固醇等,此外,它还可以改善焦虑、忧郁、失眠等症状,甚至可以把负面情绪转变为正面情绪。

有助于消除压力的呼吸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化忧呼吸法(单鼻呼吸法)

用手指塞住任何一个鼻孔,用另外一个鼻孔吸气5~7秒,然后屏息5~7秒,最后用口缓慢吐气10~14秒。循环这一过程要用5~10分钟。

化怒呼吸法(垫趾呼吸法)

先用鼻吸气7~10秒,然后以脚尖着地、脚跟离地屏息5~7秒,再用口吐气大约10秒,同时脚跟缓慢落地。循环这一过程需用5~10分钟。

化焦虑呼吸法(大吐、大吸)

先用鼻猛吸气,然后再用口大吸气,最后大口吐气。循环这一过程需用5分钟。

头脑呼吸法(口吸鼻吐法)

先用口大量吸气,再用鼻缓慢吐气,时间持续大约5~7分钟。

空气沐浴法(以心导气)

站在清新空气的源口,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头顶有一个吸气口,用鼻吸气,想象新鲜的空气从吸气口源源不断地流进来,屏息,想象这些新鲜的空气不断循环,它们借助全身的血管向下弥漫,吐气的时候想象所有的气从双腿向下,在脚底消失,循环这一过程需用10~20分钟。

丹田呼吸法(三呼一吸)

闭上眼睛,让全身得到放松,立、坐或卧皆可,先以哈、哈、哈分次缓慢地将气吐尽,接着再缓慢地吸气。不断地循环调息,心静之后自然可以用腹部吐纳。这种呼吸法的时间顺其自然即可。

小睡呼吸法

先用鼻孔快速、大量地吸气,再用慢吐如丝的方式以口吐气,吐气要尽可能悠闲。不断循环调息至每分钟呼吸5~6次,正常呼吸每分钟大约为18次。如果能够自然睡着就更好了。

化失眠呼吸法数一的时候吸气,数二的时候吐气,吐至一半的时候,把余气吸进腹部,循环往复,长期练习有助于睡眠。

化疲劳呼吸法先用鼻吸气5~7秒,然后屏息5~7秒,再用口吐气至一半的时候,用口猛吸气至腹部,然后再缓慢吐气,不断循环这个过程。

单肺呼吸法习惯用右手的人,高举右手,五指指天,左手下垂握拳,先用鼻吸气5~7秒,然后屏息5~7秒,最后用口吐气5~7秒,循环这一过程需用5~10分钟。习惯用左手的人反向即可。

2.渐进式放松法渐进式放松法又被称为肌肉神经放松法,原因在于神经控制肌肉的收缩。渐进式放松法一般是从身体的上半部分的肌肉开始,某一个部位的肌肉得到放松后,在开始下一个部位的肌肉放松。这样依次进行,最终使全身的肌肉都完全放松下来。

和其他放松方法一样,渐进式放松法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渐进式放松法的好处。渐进式放松法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长期练习放松技巧的人,一般不容易感到紧张和焦虑,而且有更强的抵抗压力的能力,更自信、更快乐、更乐观、更有活力;练习放松技巧能够减轻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深呼吸、静坐能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有助于身心健康。

渐进式放松法的练习方法:肌肉松弛法的要点是有系统地把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通过先紧后松的练习方法,帮助我们体会并分辨肌肉拉紧和放松时的感觉和姿态。渐进式放松法的练习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环境准备:选择一个不受干扰的安静环境,找到自己感觉最舒服的坐姿,把衣服的纽扣解开几个,让自己感到轻松为佳。

心情准备:轻微地闭上眼睛,放松自己的心情。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完全属于我的时间,我能排除一切杂念,专心地放松自我。

手部的松紧:首先进行手部肌肉的练习,把两手握成拳头状,尽可能握紧、再握紧,这时你能够感觉到手有震动的现象。将这一过程持续5~10秒,再将拳头缓慢地放开、放开、放开……让手部的肌肉尽可能地放松。当紧握拳头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去体会手部肌肉紧张的感觉。同样,当拳头放开后,也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肌肉放松的感觉。重复手部肌肉拉紧和放松的过程两次。

手臂的松紧:两手握紧成拳头状,接着两手和前臂向上弯曲,使手臂向上的肌肉呈现紧张的状态,手腕尽可能靠近肩膀,努力维持这种手臂拉紧的状态5~10秒钟,随后把两手慢慢放下,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拉紧和放松的感觉上,松弛大约10秒后,再重复紧松的过程一次。

肩膀的松紧:用力把胳膊往上提,尽可能使肩膀靠近耳朵,不断地加大力气,持续5~10秒后,使肩膀缓慢地自然垂下,尽可能放松,松弛10秒钟后,再重复一次紧松的过程。

颈部的松紧:颈部的松紧练习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首先是后颈肌肉的松紧,把头尽可能向后仰,使后颈部的肌肉呈现紧张状态,持续5~10秒,接着再让头缓慢地回到正常、正中、自然的位置,使后颈部的肌肉渐渐放松。其次是前颈肌肉的松紧,尽量使头向胸前垂下,使下颚尽可能靠近胸前,保持这种紧张的状态5~10秒,再慢慢把头抬至正常、正中、自然的位置,用心感受松弛的感觉大约10秒钟,重复一次前后颈部松紧的过程。

脸部的松紧:脸部的肌肉可以分为额头、眼部、嘴唇、牙关节和舌头五个部分。额头:把眼、眉尽可能向上抬,使额头的肌肉出现紧张的状态,然后恢复正常,注意感受额头的放松;眼部:用力使两眼紧闭,体会眼部肌肉紧张的状态,持续5~10秒,然后再逐渐放松;嘴唇:用力把上下嘴唇合在一起,体验嘴唇的紧张,持续5~10秒,然后再逐渐放松;牙关节:用力咬紧牙关节,体验牙关节肌肉紧张的状态,持续5~10秒,然后再逐渐放松;舌头:用力把舌尖顶向上颚,持续5~10秒,然后再逐渐放松。

胸部的松紧:用力吸一大口气,让胸部和肺部尽可能扩张,这样就能够使前胸的肌肉紧张。

腹部的松紧:把腹部往内收缩,这样就能够感受到腹部肌肉的紧张。

背部的松紧:把两边的肩膀往后压,胸部的肌肉自然就会向前挺起,同时背部的肌肉也会感到紧张。

腿部的松紧:首先把双脚伸直抬高,离开地面,脚底尽可能往下压,这能让小腿的肌肉感到紧张,持续5~10秒钟之后,再缓慢地把双脚放到地上;然后再把双脚伸直抬高,离开地面,这次把脚底向上勾,持续5~10秒钟后,再回到地上。

肌肉松弛法任何一个部分的练习,都需要重复两次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并且必须做完一个部分的练习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部分的练习,一次用心做一个部分的练习就好,不然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一点,在我们做肌肉紧张的练习时,不要用力太大,导致自己感觉不舒服,这样就违背了放松练习的本意。因此,练习时,适度用力就可以了。

3.冥想法冥想是指停止知性和理性的大脑皮质作用,而使自律神经呈现活跃状态。简单地说冥想就是停止意识之外的一切活动,从而到达“忘我之境”的一种心灵自律行为。这并不是要消灭意识,而是在非常清醒的状态下,使潜意识的活动更敏锐、更活跃,进而和另一次元的宇宙意识波动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