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要懂心理学
16727500000004

第4章 心理和健康--健康先健心(1)

一般说来,常见的心理问题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解决,人们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来放松自己,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面对心理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它,并且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它。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节对维护心理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自助,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我调节,争取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要想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应注意四点:第一,要了解一些心理卫生的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第二,能够清醒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对人对己都能负起责任;第三,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调节的能力,当遇到自己没有办法调节的心理问题时,要选择看心理医生;第四,在现实生活中,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保持正常的思维,防止走入心理误区。

心理健康重在自我调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l.提高自己的修养,遇事要沉着冷静、泰然处之

我们应该明白生命总是从年轻走向衰老直至死亡,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

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平静地接受身体上出现的各种变化,并能够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尽量避免因为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伤害。现实生活中,心胸宽阔、凡事看得开的人是不会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的。

2.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的时候,就容易胡思乱想,所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适度紧张忙碌的生活能够避免心理上的失落感,让我们感到生活充实,而充实的生活可以缓解人的抑郁心理。此外,还要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兴趣广泛的人总觉得每天的时间不够使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有助于消除不健康的情绪,增强生命的活力,让生命更有意义。

3.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

要多想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时刻追求创新,争取做出成绩,攀登事业的高峰;要学会关心别人,与亲朋好友同甘共苦,无论欢喜忧愁,都是一种心理的珍贵体验,它能使我们心胸宽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助人为乐,为别人造福;学会一门艺术,比如,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等,这都能帮你提升自己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并从中获得乐趣。

4.保持心情平静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不要紧张焦虑、烦躁不安,要始终保持心情平静,掌握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此外,还要想方设法找到获取它们的可行途径,并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然后付诸行动,这样既能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同时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适当改变一下环境

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缺乏竞争的环境里就容易产生惰性,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太安逸的生活环境反而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新环境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活力。所以,适当变换一下环境,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就不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6.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要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个人的得失和成败。要根据社会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使之和社会规范相符合。这样,就能够避免心理失衡。

心理专家相信: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影响着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具体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卫生比生理卫生重要得多。保持心理健康仅仅依靠心理医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自我调节,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我们应该学会自我调节。

孤僻的人即使身处在热闹的人群之中,也依然冷漠和孤独,他们体会不到与人交往的乐趣,感受不到人间的温情,总是受到孤独、空虚和寂寞的困扰。孤僻心理严重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容易让人产生挫折感、狂躁感,使人心灰意冷,情况严重者会导致自杀,所以调节人的孤僻心理,对维护心理健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夏目漱石说:“一个生活在人世的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地生存,有时自然会为了某些事情与人接触的,对我这个生活极其淡泊的人来说,要想摆脱那季节性的问候、商谈事情,甚至更复杂一些的交涉,都是非常困难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人是社会性的人,他不可能摆脱社会和群体单独存在。

孤僻心理主要出现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它常常表现为不喜欢与别人交往,对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充满猜疑,对他人怀有轻视、厌烦或防备心理,总是独来独往、敏感多心等。

孤僻心理是一种由于缺少和他人的交流而产生的寂寞、孤独的心理体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童年的创伤经验

童年的一些创伤经验,比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式粗暴、经常受同龄人的欺负等,这都会让孩子很早就体验到忧愁、烦恼、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心理,进而变得敏感多疑、冷漠无情、没有信心、卑微怯懦,最终发展成孤僻的个性。

2.孤僻心理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

青少年在心理上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阶段,这时他已经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事情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可是父母和老师还把他看做孩子,这让他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常常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

3.本身的性格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人本身属于内向型的性格。内向型性格的人就容易产生孤僻心理,因为这些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强烈的排斥感和抗拒感,他们对外界的人或事物毫不关心,表现得非常冷淡,喜欢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

4.交往挫折的经验

有些人因为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容易遭受打击和拒绝,自尊受到严重伤害,于是就把自己和外界隔离开来。不和别人来往,社交能力得不到锻炼,和人群越来越隔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僻心理。

5.没有事业心

一个事业心不强的人,一般不注重与人交往,自然也就会出现孤僻心理。

既然孤僻心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无益,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消除自己的孤僻心理呢?

1.完善自己的性格

孤僻的性格往往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强化而形成的。有孤僻性格的人,一般清高孤傲、兴趣狭窄,很难融入别人。消除孤僻心理,就要改变自己的孤僻性格,克服清高孤傲的心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和周围的人交往,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

2.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其实,有些孤僻的人并不是真正不喜欢和别人交往,他们只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懂得怎样和别人交往,对这些人来说,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就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孤僻心理。要想消除孤僻心理,要敢于和别人交往,不要害怕遭受挫折,从每一次交往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这样慢慢地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进而还能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这样孤僻心理自然就消失了。

3.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

孤僻的人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要么把自己看得过低,觉得自己比不上任何人,总是担心遭到他人的嘲笑和拒绝,所以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要么把自己看得过高,总是自命不凡,轻视别人,不屑于和别人来往。孤僻的人要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别人,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和别人交流和沟通,充分享受与人交往的乐趣。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走出封闭的世界,敞开自己心扉,摆脱孤僻的困扰,追求生命的价值。

4.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健康的生活情趣能够有效地消除人的孤僻心理。尽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业余时间可以听听音乐、养花种草、学习绘画等,这都可以帮助你消除孤僻心理。

5.要有梦想和追求

一个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僻的。时刻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充满热情地去追求一切你喜欢的东西,这样孤僻就会被热情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追求完美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态,可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好事就变成了坏事。过于追求完美,就常常会觉得工作没有做好,生活不够如意,自己不够优秀等,总之心理上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感受不到任何生活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人总是处于苦闷和忧愁之中,久而久之人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为了保持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完美心理,放弃完美主义。

白女士是一位打扮时尚、气质高贵的白领丽人,她在一家外资企业做文秘工作,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很高的收入。她的丈夫在检察院工作,工作也是非常体面,并且,丈夫是一个非常顾家的男人,平时对她非常体贴。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活泼可爱,人见人爱。在别人眼里,白女士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人,可以说掉进蜜罐里了。可是,白女士并不觉得幸福,常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烦躁,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总觉得工作不顺心,丈夫的表现不能令她满意,有时候甚至挑剔自己的外貌,认为自己的长相不够好看。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漂亮,她每天早晨都要花很多时间化妆打扮,她一丝不苟地化妆,不停地换衣服,稍微有不满就要重新开始。

白女士的苦恼就在于她过于追求完美。完美的深层根源就在于内心深处的自卑,因为完美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总是关注自己的缺点,难以肯定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完美的人不懂得知足常乐,内心常常感到痛苦。对这些人来说,宽容自己的缺陷,学会欣赏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有完美心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神经高度紧张,导致连简单的工作都不能胜任。第二,不敢冒险,担心遇到失败,损害自己的形象。第三,不敢尝试新事物。第四,对自己非常苛刻,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第五,总是担心事情还不够圆满,于是心里不敢放松,常常焦虑不安。第六,不但对自己苛刻,还喜欢对别人吹毛求疵,人际关系糟糕,没有人喜欢和他们来往与合作。

有完美心理的人,常常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包袱,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终日感到焦灼不安,只求完美,害怕失败,常常处于心理瘫痪的境地。长期下去,完美心理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完美心理呢?

1.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

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就是说既不要自命不凡,又不要自卑。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如果事事追求完美,勉强自己去做自己能力不及的事情,这种心理既成为你做事的障碍,同时又容易让你产生痛苦和挫败感。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要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在自己长处上培养起自尊和工作的兴趣。

2.学会接受失败和瑕疵

一次甚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和成就的大小。失败也是生命中非常珍贵的体验,如果我们从未经历失败,就很难真正认识生活的真谛,难以拥有丰富的生命体验。成功可以坚定我们的信念,可是失败却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一个人只有承受住失败的痛苦才能攀上成功的巅峰。

同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件事情不够尽善尽美而自怨自艾。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有瑕疵的,盲目地追求一个虚幻的东西只能是自我折磨。学会接受失败和瑕疵,你就会获得心里的轻松和愉快,烦恼和痛苦就会离你而去。

3.学会为自己制订合理的短期目标

为自己制订一个短期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你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这样你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充满信心,心情轻松,容易取得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完成一个目标再制订一个目标,循序渐进,你就可以慢慢爬上事业的高峰,取得巨大的成就。生活也会因此而充实起来,变得美好而多姿多彩,充满了喜悦和快乐。事实上,如果你不过于追求完美,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好的成绩。

4.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往往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充分地表现自己。可是,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学会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便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去解决问题,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倾诉是宣泄不良情绪的好方法,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充满热情、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所以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忌妒指的是个体在意识到自己对某种利益的占有受到潜在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忌妒总是和怨恨、烦恼、不满、恐惧等不良情绪连在一起,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和忌妒有关。

一只老鹰总是忌妒别的老鹰比它飞得高,于是它就请求猎人把在天空中飞的老鹰全部射死,它以为那时候天下就只剩下它一只老鹰,那它就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鹰了。猎人答应它只要它提供身上的羽毛,就帮它把其他老鹰都射死,这只老鹰毫不犹豫地拔下几根羽毛给了猎人,猎人没有射中,它又拔下几根羽毛,最后这只老鹰的羽毛全部拔光了,再也飞不起来了,猎人一把抓起这只老鹰,把它杀了。

这虽然是一则寓言故事,可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忌妒的危害。忌妒对人的心灵的折磨和伤害是难以想象的,在忌妒心的支配下,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做出可怕的事情来。

忌妒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忌妒心理的人往往人际关系不好,感受不到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

第二,忌妒容易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使人处于紧张焦虑之中,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最终导致心身疾病的出现。巴尔扎克说:“忌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培根也说:“忌妒这恶魔总是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医学上的研究显示,脑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关系密切。忌妒会造成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这样人体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变少,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传统医学对此也做过论述,《黄帝内经·素问》就明确指出:“妒火中烧,可令人魂不守舍,精力耗损,精神涣散,肾气闭塞,郁滞凝结,外邪入侵,精血不足,肾衰阳失,疾病滋生。”

第三,忌妒对人的成长不利,削弱人的竞争力。当忌妒占据一个人内心的时候,他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行为,对忌妒对象进行疯狂的打击和伤害,即使是同归于尽也在所不惜。总而言之,忌妒对人的身心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