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要懂心理学
16727500000006

第6章 心理和健康--健康先健心(3)

一天,父亲给悲观的孩子买了许多新玩具,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房间里。

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在伤心地哭泣,便问:“为什么你不玩那些新玩具呢?”

“玩了就会坏的。”孩子哭着说道。

父亲叹了口气,又走进堆马粪的房间了,一进去,就看见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

“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告诉父亲,(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

2.用笑声来改变悲观心理

当你心理难过的时候,尝试让自己放声大笑,笑过之后,你就发现心里的悲伤缓解了许多,心情也变得轻松而愉快。让自己发笑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看一些喜剧电影,读一些幽默故事,和一些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的朋友聊天等,这都能帮助你开心地笑起来。其实,笑声真的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尤其是一些“心病”,比如悲观心理等。

清朝的时候,有个县太爷,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食不甘味,寝食难安。

时间长了,他越来越憔悴。家人到处求医,却没有效果。有一天,当地一位医术高明的老郎中得知此事,便上门诊病。这位老郎中在替县太爷把脉之后,很认真地说:“你乃是得了月经不调之症。”县太爷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说:“此言谬也。

”便把老郎中赶出去。后来,县太爷逢人便讲此事,每次都笑得前仰后合。没想到过了不久,他的病竟好了。这时他才明白老郎中医术的高明,他用笑声治疗了自己的心病。

3.多和乐观的人接触

乐观是可以传染的,如果你身边的人是乐观的,那么你的心情也会变好,悲观就会离你远去。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多和那些乐观的人来往,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学习他们的乐观态度,这样乐观的火种就会慢慢地在你的心里点燃,你也会成为一个乐观的人。

空虚指的是一种无所事事、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没劲”,就是空虚心理在作怪。空虚本身就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且空虚还会引发许多对身心健康无益的思想和行为,比如空虚的人会去酗酒、吸烟等,这对人的健康是毫无益处的。

空虚心理产生的原因在于个人缺少追求、整天无所事事。当一个人没有追求的时候,他的人生就失去了信仰和奋斗目标,自然也就无法获得成功的快乐。因为整天无所事事,人就会感到生活没有意思,寂寞难忍,这时空虚就会乘虚而入。为了摆脱心理上的空虚,人就会去寻找刺激,比如抽烟、酗酒、赌博,甚至聚众闹事等,以此来消磨时间。心理严重空虚的人还可能走上偷盗、奸淫等犯罪道路。

空虚心理的产生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物质条件非常优越,不需要为生活担心,只是一味地享受,可以说他们在游戏人生,从未考虑过生命的意义,也没有任何积极的人生追求。这样人常常感到生活没有意思,容易产生空虚心理。第二,生活中还有一些人,心比天高,他们不屑于追求一般的目标,总是为自己制订太高的目标,虽然他们竭尽全力,可是还是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目标。结果他们就感到精神无从着落,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用,进而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很虚无,产生空虚心理。

为了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必须克服空虚心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节自己的空虚心理呢?

1.要有梦想和目标

当一个人有梦想时,就会为自己制订实现梦想的具体目标,然后朝着梦想努力拼搏,这样生活就变得充实起来,生命就变得有意义,这种情况下人就会觉得生命应该好好把握和珍惜,很难产生空虚心理。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一个人的梦想和目标要和现实和自身的能力相符合,不能不切实际,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难以实现,容易产生挫败感,太低又很容易实现,人就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有空虚心理的人能够从书中获得力量,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心灵,拓宽自己的心灵世界,使自己走出狭隘的天地。尤其要多读一些名人传记,名人的感人的奋斗史可以让人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使心灵得到熏陶,从而激发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要克服懒散的习惯

懒散是空虚滋生的温床。我们只有养成勤劳的习惯,消除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脚踏实地地工作和学习,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样空虚才可能离你而去。

4.要多和人交往

人们可以通过交往而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从而使心灵受到感染,变得充实起来。当然交际的对象必须是有追求、有梦想的,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产生良性的影响。如果你和心理空虚的人交往,那只会让你的空虚更严重而已。

5.要有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就是说面对挫折不会被击败,能够从容地面对一切失败和挫折。有坚强意志的人总是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不会无所事事,不会感到虚无,不会让空虚有任何兴风作浪的机会。

6.要正确认识社会

对社会的不满容易让人萎靡不振、不求上进,产生空虚心理。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社会,我们不否认社会上有许多黑暗的现象,可是我们要看到它的主流方向,比起黑暗的现象来,社会上有更大光明的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地改造黑暗的社会现象,让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而不能以虚无的态度去和社会对抗。

自卑是一种由于过多地否定自己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自卑心理,一定程度的自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谁也不可能处处比别人优秀,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可是自卑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这时自卑就属于一种心理疾病,需要及时地调节和纠正,否则会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自卑的人常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因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故意疏远别人,很少有朋友,终日生活在孤独之中;经常自责,把所有的失败和问题都归结在自己头上;对自己缺乏自信,觉得谁都比自己优秀,不敢和别人竞争,很少从成功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自卑不但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为自卑的人,他的大脑皮层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枢神经系统也一直处于麻木状态,这样身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无法正常发挥它的作用;同时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没有办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害激素的分泌增加;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影响,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这样人们就容易出现各种病症,比如全身无力、焦虑不安、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没有胃口、性功能低下等。总之,自卑是加快人体衰老的催化剂。如果你不想让自己过早地走向衰老,希望自己更长久地保持健康,那么就应该抛弃自卑心理,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对自己充满信心,树立生活的勇气。

自卑的人并不是天生就自卑,自卑心理有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心理受到创伤

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有过不好的经历,这种经历给它造成了难以忘记的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从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

有一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好,可他从来没有为成绩不好而感到自卑和难过,他一直活得很开心,整天无忧无虑的,不知忧愁为何物。直到那一件事情发生之后,他突然变得自卑起来。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题,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来黑板上做一下这道题,那道题他以前做过,于是他就把手举起来了,这时他才看到班里只有他一个人举手,连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也没有举手,他觉得这正好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就兴奋地等待着老师把他叫起来,可是老师一直没叫他,后来他忍不住了,就说:“老师,这道题我会做。”老师淡淡地说:“你别捣乱了,别人都不会做,你怎么可能会做。”老师的话,重重地伤害了他的自尊,从那以后,他再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了,他觉得很自卑,再也不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了。

2.自身的性格特点

即使面对同样的心理创伤,有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有的人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说明自卑的形成除了和外界的心理创伤有关之外,还有自身的性格原因。自卑的人往往具有这样的性格特征,比如内向、小心谨慎、性格孤僻、追求完美等。

3.出人头地的愿望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然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常常会产生自卑感。比如,很多人一起面试,没有被录取的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没被录取一定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

既然自卑对人产生危害,特别是对心理健康的危害这么大,那么消除自卑心理就变得非常急迫了。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调节自己的自卑心理呢?

1.正确认识失败

我们应该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应该有一颗平常心,避免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导致自卑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人生的失败,就不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2.增强自信

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在自信的基础上,树立与自身能力相符合的目标和追求,目标和追求既不能过高,同时又不能过低。

3.避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自卑的人往往死死盯着自己的缺点,因此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势,竭力避免自己身上的缺点,这样就会慢慢地欣赏自己,自卑就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