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改变命运
16727600000006

第6章 创业是超越自我的开始(5)

四、厚德慈善,向往自然求平淡

修正药业的高速发展,很快使修涞贵成为吉林首富。但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修涞贵,依然不忘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信条来要求自己。在修涞贵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他自己亲手书写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字画,“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胸怀宽广,增厚美德,容载万物,用宽厚、美好的道德来承载一切”,修涞贵并没有因为财富的积累而忘掉做药人的良心。造福苍生是他的企业理念,也是他做人的标准和原则,向社会献爱心,支持中国的慈善事业,是他觉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回报社会的。在2006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修涞贵的排名是第70名。而在胡润慈善家排行榜上,他的排名却是第62名,高出了他在富豪榜上的名次。这一事实则是他慈善和厚德的最好例证。

修涞贵的善举并不是说他有钱之后,为了博取好的名声才这样做的,而是真正出自于他的善心。早在1998年抗洪期间,刚刚扭亏为盈的吉林康威药业就慷慨捐资750万元,并捐助了大量的医药产品。之后修正药业经常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多次捐药捐钱。此外,修正药业还投资修建修正希望小学;为贫困地区农民开展“关爱健康人生,普及医药知识”华夏万里行等社会公益活动,“努力赚钱,努力省钱,努力做慈善事业,努力修元正本,造福苍生”是修涞贵奉献精神的体现,也是他付诸行动的真实写照。

“修正道德行为、构筑和谐社会”的公益广告语,塑造了“道德儒商”及“八荣八耻”的典范。鉴于该集团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及修涞贵先生讲信修睦、以利济世等众多事迹,中华儒商国际论坛组委会初步评定为修涞贵2005-2006年度“百佳中华儒商”评选的候选人。对于这一切荣誉,修涞贵却说:“我不会关注这些榜单的排名,也没必要去关注。做好事,做善事,是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我相信两句老话:‘只做善事,莫问前程’,‘知恩不报非君子’。”长久以来对慈善事业的奉献,既表现了他善良慈悲的心肠,又彰显了他朴实高尚的情操。对于从事医药行业的修涞贵来说,这种心胸和品质更使他把“做良心药,做放心药”作为自己经营企业的基本准则。

经历了十多年商海的风风雨雨,巨额财富对于修涞贵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那只是一种数字概念,而他的内心世界已经逐渐向自然靠拢,对自然产生了无限憧憬。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丽风光,成了他心中最想做的事。想要清闲下来,过一种悠闲的生活是他最大的梦想。“我想用不着到60岁,最好能够真正地领略一下山川秀色,名山大川,钟灵秀气,真正感悟大自然。人来自于自然,将来要回归于自然,大自然对我会有升华。人没有其他奢求,什么奢求都没有,就是能静。我想上哪我就能去,我每天保持锻炼,趁我还能爬动山的时候,还能走动的时候,我真把这个地球好好看一看。走了以后不留遗憾……”修涞贵如是说。这时的他,已经不像当初创业时那么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了,在他身上更多地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家思想。这对于功德圆满的修涞贵来说,不失为一种极佳的归宿。能够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功成身退,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高深的人生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创业感悟:能力源自生活,奋斗成就梦想。

修涞贵用他的人生经历教给我们很多的东西,关于人生梦想的追求,关于企业经营的策略,关于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关于淡泊名利的境界向往,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

1995年5月,当时还是交警的修涞贵下海投身制药行业,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修涞贵将一个固定资产仅有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万元的小厂接手过来,这样都没有把他吓走,他的勇气实在可嘉。试想有谁会对这样的一个厂子抱有希望。幸好,修涞贵是个“外行”,所以他没有害怕,只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大家努力,就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这种单纯的想法和热情,反而让他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条道理:创业有时候就是一种单纯的热情,它可以化作力量和财富。所以创业离不开热情,有热情才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有勇气去付诸实践。

另外,任何创业过程都是一个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例如,修涞贵从事交警20年,之后承包制药厂,从事医药行业,表面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因为20年的交警生活,以及到最后当上了交警设施大队大队长的工作,对他的管理和领导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这就为他以后在制药厂,以外行的身份管理和领导内行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所以,千万不要抱怨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而是要提高自己的认识,从不同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东西。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它给你的磨炼,能够促使你能力的习得和提高,所以对于创业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贪求速成,中国有句古话叫“欲速则不达”,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从生活的点滴中习得有用的东西,是走向成功所必需的前期准备。所谓超越自己,就是要从点点滴滴的积累做起,一口吃不成胖子,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实现质的突破。

自主创业,在前期准备中资金是一方面,能力是一方面。二者对于创业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必备因素,但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对资金和能力的要求也都各有不同,一般说来,资金是敲门砖,使你有资本来敲开创业的大门,而能力则是登天梯,使你进了大门以后,能够顺着阶梯越走越高。

黄光裕: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经历:

196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

1985年,因家境贫寒,初中辍学后,随哥哥下海经商,在内蒙古做生意,攒下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后到北京寻求发展。

1986年,承包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国美服装店,开始创业。

1987年,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业。

1992年,统一京城五六家门店.打出“国美电器”旗号,开始实行连锁经营。

1996年,涉足房地产业,成立“国美房地产”,第二年又改名为“鹏润房地产”。

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同年,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

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总资产达到5亿元。

2003年,资产达到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

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实现国美电器在香港的上市。

2004年10月,35岁的黄光裕以其105亿的身家取代了丁磊,名列“2004胡润百富榜”榜首,一跃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准备向海外进军。

2005年10月,黄光裕又以140亿元的身家荣登胡润百富榜,蝉联“2005胡润百富榜”冠军。

与其他的创业者具有相同境遇的黄光裕,在创业的道路上有着相同的艰辛经历,他也是从小家境贫寒,没钱上学,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时候,年纪轻轻的他就已经被迫下海经商了。17岁的黄光裕跟随哥哥到内蒙古做生意,后又到北京谋求发展,然后创办国美电器,经过自己独特的经营和努力,使国美电器垄断京城,遍布全国,而他自己也一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创业者的结果都是名扬四海,腰缠万贯,然而成功的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个性、方式、观念等又是各有差异的。不同个性的人,他的创业传奇所体现的闪亮点也是不同的,但都是灿烂的、让人敬佩的。

一、艰难起步,背井离乡任漂泊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样的话可能说来显得老套,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道理,如果一盆鲜花始终养在温室之中,不受半点风吹雨打,那么它即使再鲜艳,也是脆弱不堪的,一旦有个天寒地冷,很可能就花残叶败了,因为它没有经历风雨的磨炼,没有坚强的品质。我们不敢肯定身处优越安逸的环境、不经历困苦磨难的人就不会成功,但是敢肯定的是,困苦艰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更加坚强,更能够忍受挫折和苦难,更珍惜机遇,更有追求成功的决心和毅力。

黄光裕,广东汕头一个穷苦家庭中的孩子,一个很普通的孩子,小时候的生活确实很苦,为了赚点钱维持家用,黄光裕也曾去捡过破烂。初中还没有上完就被迫辍学了。现实生活的穷困境遇使他过早地走上了社会,16岁那年,黄光裕跟随20岁的哥哥黄光钦离开家乡,跑到离家千里之远的内蒙古做生意。

经商哪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摸爬滚打一年多,1986年兄弟俩揣着自己在内蒙古辛苦赚下的4000块钱,来到北京寻求发展。初进北京,黄光裕在对于这个想象中十分伟大而令人崇敬的城市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备感惶惑和无助。自己对于北京并不熟悉,根本不知道哪里是商业区,怎么去做生意。就连住旅馆还不知道怎么找,找了辆三轮车送自己,结果还被骗了钱。这就是黄光裕初到北京,一副无知乡下人的傻乎乎的样子。然而谁能够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居然可以成为中国首富。也许那时的黄光裕已经在心中存有了征服北京的雄心壮志,也许他会笑自己不自量力,但就是有人可以把别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做成。

经过考察和商定,兄弟俩决定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租一个门面,开一家服装店。于是他们东拼西凑,向朋友借向银行贷,凑足了3万块钱,在珠市口东大街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这个门面名叫“国美”,所以他们的店名就取作“国美服装店”。

虽说这个店,地处珠市口的黄金地段,但是开业以后,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生意红火。卖服装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衣服的面料、款式、规格各有差异,而且季节性强,潮流更新快,对此黄光裕其实不是内行,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他所在意的,是隔壁那家电器店。隔壁的电器生意做得很不错,于是他开始思考要不要换个行业。通过调查,他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电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且当时的家电销售属于卖方市场,只要有货就不用愁卖不出去。相对于服装行业,家电更有发展前景,而且比较稳定。兄弟俩商量后达成一致,于是“国美服装店”变成了“国美电器店”。从这一刻起,才算是黄光裕真正创业的开始。

把国美电器做大做出名气,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经过艰苦努力,他做到了。

二、夹缝生存,薄利多销赢市场

“国美电器店”开业了,但是他们却不能够像其他大的国有商业机构那样来经营自己的小生意。国有单位与他们的小店相比,人家拥有一级、二级的批发站,有自己的网络和渠道,门路很多,实力远在他们之上。要想使自己的小店在国有商业单位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采取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虽然说,家电此时是卖方市场,有电器,不愁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商家都在拼命地抬高售价,来谋取更高的利润,但是如果自己也这样来经营的话,光顾自己这个不知名的小店的顾客是不会增多的。所以黄光裕决定采取逆向的方式来打开市场,他所采取的手段就是坚持零售,薄利多销。

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最终取得了最有效的成果。低价策略为他的小店赢得了不少的回头客。在货源方面,为了保证店里有货,他也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的。当时很多产品都是需要凭票供应的,但是凭票自己只会拿到很少的货,所以必须通过其他的渠道拿到货,这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有时候,黄光裕不惜从货多但是销售不出去的店里想办法弄货过来,以扩充货源,保证供应。

经过他们兄弟俩的努力,黄光裕的国美小店渐渐地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块立足之地。生意也越来越好。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黄光裕又打出宣传“奇招”,那就是在报纸上打广告。那时候,做广告是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事情,特别是国营商店更认为,只有卖不动的产品才需要做广告。但是黄光裕却预见到了广告巨大的宣传力。他第一个想到用《北京晚报》的中缝来为自己的商品做广告,他打着“买电器,到国美”的标语,每周都在报纸上刊登出电器的价格。这样一来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卖电器很便宜的商店叫“国美”,吸引了很多顾客。当后来有人也想要学国美的广告策略时,黄光裕没有给别人可乘之机,他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价格把报纸的中缝给包了下来。其实国美只是花了很少的广告投入,就为自己赢得了大量的顾客。一时间,国美电器店的生意十分火爆,所有的存货都一卖而光。这时的黄光裕瞅准机会,乘胜追击,陆续又开了多家门店,但是店名都不一样,有“国豪”“亚华”“恒基”等。

为了进一步吸引顾客,让顾客对自己要买的商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黄光裕要求厂家赠予国美一些样品作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可以买到,打破原来那种,先选样品再订货,货到了再来领取的复杂模式。

黄光裕在电器行业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经商才华,他首创了很多零售业的拓展模式,敢想敢做,敢于突破,在市场的夹缝中为自己找到出路,并采取独特的方式促进了国美的发展壮大。到1992年,原来珠市口那间100平方米的“国美电器店”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的电器商城。于是黄光裕决定在北京地区初步实行连锁经营,不久他把自己麾下的其他几家店铺统一更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国美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由于黄氏兄弟财富的增加,经营理念的冲突,两兄弟不得不分家,各行其道。黄光裕在这次分家中,得到了“国美”这张牌子,和几十万的现金。至此,黄光裕开始独立而又专心地从事自己的家电零售行业,并把它打造成为中国家电销售企业的王牌。

三、专心经营,善于创新求拓展

黄光裕18岁来到北京,和哥哥黄光钦共同创办了国美电器店,经过几年的奋斗,终于小有成就,但是由于二人在经营理念上有诸多差异,难以继续合作下去,所以只好分家。分家之后,黄光裕可以专心地经营自己的家电零售,并实现了国美的迅速扩展。